一种酱黄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3637发布日期:2019-07-10 11:2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酱黄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陶瓷烧制领域,具体为一种酱黄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背景技术: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钧瓷始于唐代。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这就是唐花釉瓷。有人称之为“唐钧”,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还没钧瓷这个名称,彩斑釉色也不是真正的窑变。不过,学术理论界一致认为,钧瓷窑变艺术是受唐花釉瓷的启发,逐渐发展而成。这种观点是成立的,唐花釉瓷产于神垕瓷区,年代早于钧瓷,两者彩斑复色釉有近似之处,而且和宋钧一样同属两液分相釉,唐花釉瓷应该是钧瓷窑变艺术的萌芽,是钧瓷的前期,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钧瓷,钧瓷艺术至北宋才完善成熟。可以说,萌生于唐代的“花釉瓷”利用釉的流动,使它出现像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淋漓酣畅,大胆泼辣,似有意,似无意,似有形,似无形。妙趣横生,变幻莫测,为后来的钧釉彩斑开启了先河。

烧制釉色变化万千,这既是钧瓷的魅力所在,也是烧制工艺上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钧瓷釉色的呈色与釉料的元素种类及含量、烧制气氛及烧制温度都有很大的关系,釉质配方的不同,烧制出来的颜色也有差异,即使同种颜色的釉色,也存在有的颜色鲜亮艳丽,有的颜色较为黯淡,降低珍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酱黄色唐钧釉出色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酱黄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釉料配方中添加特定比例的伊利石与铁矿石,使用氧化环境进行烧制,配合特定的升温曲线能够稳定烧制出酱黄色的唐钧釉瓷器,成器釉色鲜亮艳丽,釉面温润,琉璃感强。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酱黄唐钧釉,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由以下原料组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20-30份、玻璃粉4-8份、铁矿石5-10份、伊利石1-3份、氧化锌1-2份、氧化锡0.5-1份。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25-35份白土、30-50份砂石、10-25份青土、3-10份木节粘土、5-15份碱石和3-10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00-40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50-980℃下素烧5-6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00-50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6-20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8-50%,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在烧制的过程中,所用的氧化气氛即氧气提供充足时,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此阶段将釉料中熔点较低的组分融化,使釉料从固相熔化成液相;釉料中的铁矿石与伊利石相互作用,在全程氧化火的环境下烧制显现出钧瓷特有的酱黄色。

其中,胎体原料中的白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所产的一种白色高岭土,主要成份的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14.2%、sio2占65.97%、fe2o3占4.83%、cao占0.03%、mgo占1.37%、k2o占3.68%、na2o占0.02%、杂质占9.9%。

青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所产的半硬质粘土,呈灰绿色,致密块状,质地细腻坚硬,端口不齐,含有植物化石,用在注塑素胚时可使胚体挺实,减少开裂,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58.03%、fe2o3占0.84%、tio2占1.14%、al2o3占27.25%、cao占0.28%、mgo占0.30%、k2o占1.49%、na2o占0.36%、灼减量占10.31%。

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的紫木节,外观一般呈暗紫色、褐色或红褐色,能提高瓷器坯体强度、改善泥浆流动性,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60%、al2o3占28-33%、炭质腐植质占7-12%。

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一种青灰色的石料,属于焦宝石类,质地极细,产于石炭、二叠煤系底层中,主要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38.79%、sio2占45.65%、tio2占0.47%、fe2o3占0.35%、cao占0.38%、na2o占0.05%、mgo占0.15%、li2o占0.08%、杂质占14.08%。

钛铁矿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当地的钛铁矿石,为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主要含量百分比为fetio3占90%、cao占4.22%、mgo占2.01%,sio2占3.77%。

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3-4mm,烧制后釉层厚度较为合适,既不会因为太薄而露出素胎的颜色,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失去了钧釉本身的琉璃感,上釉方式为浸釉,保证上釉均匀,无气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在釉料的配方中添加了伊利石,伊利石为富钾的硅酸盐粘土矿物,呈鳞片状块体,当釉料在1150℃开始融化时,伊利石能够增加釉料的流动性,富含的钾元素在全程氧化的烧制环境下能够提亮整体釉色,使得釉色更加清透灵动,闪动琉璃般的光泽,当窑炉内温度降低后,由于伊利石本身是硅酸盐黏土矿,硅酸根能够增加釉料的硬度,使得釉料质地更脆而弹性更小,再与釉料原料中的玻璃粉相互配合使用,使得釉面开片细小均匀,呈现出蝉翼纹样,增加了釉面的艺术感;

第二、釉料中含有的铁矿石占釉料总量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而铁矿石中刨除杂质,铁元素的含量占比约为百分之3-5左右,在全程氧化环境的烧制过程过,铁元素的分解温度在s5的末端,1150℃开始,s6阶段强烈进行,釉料的起始熔融温度在1160℃,至1200℃结束,停火降温后釉料凝固,釉质表面封闭,呈色稳定,呈色元素为铁元素,提鲜元素为钾元素和锌元素;

第三、在素胎的配方中使用含有青土的素胎料浆进行塑性时,素胎具有吃浆快,胎体干燥且抗折强度高的特点;因木节粘土中所含的大量炭质腐植质与碱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作用能发生水解形成保护胶体,有助于素胎泥浆成型性能改善,即增加素胎的拉伸性能,降低素胎变形和开裂的几率;碱石是一种青碱石,含有较高的al2o3和sio2,能提高素坯的耐火度,且含有较少的fe2o3和tio2等有色金属氧化物,使得烧制出胎体底色洁白;钛铁矿石在素烧的过程中,钛作为呈色元素显示出黄褐偏灰的颜色,加上素胎其他配料显现出的白色,使得烧制成的素胎本身呈现出一种淡灰的色泽,俗称香灰胎。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酱黄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特殊配方的釉料在特定烧制过程中显现出酱黄色,呈色固定,成品率高,且都为矿物原料烧制不含有人工着色剂,安全环保,烧制的钧瓷釉色古朴浑厚,大气磅礴,釉质清透灵动,并且钧瓷作为我国的特色,也代表了我国制作工艺的先进水平,提高了钧瓷的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酱黄唐钧釉烧制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实施例1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25份白土、30份砂石、10份青土、3份木节粘土、5份碱石和3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0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5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步骤二、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

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黄长石50份、方解石20份、玻璃粉4份、铁矿石5份、伊利石1份、氧化锌1份、氧化锡0.5份;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0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6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8%,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步骤三、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3-4mm;

步骤四、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

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实施例2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27份白土、35份砂石、15份青土、5份木节粘土、7份碱石和5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5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60℃下素烧5.5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步骤二、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

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黄长石55份、方解石23份、玻璃粉5份、铁矿石6份、伊利石1.4份、氧化锌1.2份、氧化锡0.7份;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5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6.5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8%,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步骤三、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3-4mm;

步骤四、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

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实施例3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30份白土、40份砂石、18份青土、7份木节粘土、10份碱石和7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5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65℃下素烧5.5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步骤二、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

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黄长石60份、方解石25份、玻璃粉5份、铁矿石7份、伊利石1份、氧化锌1份、氧化锡1份;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5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8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9%,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步骤三、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3.5mm;

步骤四、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

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实施例4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33份白土、45份砂石、22份青土、8份木节粘土、12份碱石和9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5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75℃下素烧5.8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步骤二、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

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黄长石65份、方解石28份、玻璃粉7份、铁矿石9份、伊利石2.5份、氧化锌1.8份、氧化锡0.9份;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5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9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9%,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步骤三、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3-4mm;

步骤四、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

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实施例5

使用酱黄唐钧釉制备钧瓷的工艺:

步骤一、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

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35份白土、50份砂石、25份青土、10份木节粘土、15份碱石和10份钛铁矿组成;

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40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80℃下素烧6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垕镇;

步骤二、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

所述酱黄唐钧釉的釉料包括以下原料,黄长石70份、方解石30份、玻璃粉8份、铁矿石10份、伊利石3份、氧化锌2份、氧化锡1份;

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50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20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50%,即得酱黄唐钧釉釉料的料浆;

步骤三、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料浆在素胎表面附着的厚度为4mm;

步骤四、将素胎浸入酱黄唐钧釉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全程氧化环境烧制;

所述烧制过程中窑炉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26℃升高至100℃;

s2: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100℃升高至300℃;

s3: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300℃升高至500℃;

s4:炉内温度在30min内从500℃升高至750℃;

s5:炉内温度在50min内从750℃升高至1150℃;

s6:炉内温度在90min内从1150℃升高至1200℃,停火冷却24h后出窑,即得酱黄唐钧釉钧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