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物理强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265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强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物理强化炉。



背景技术:

玻璃强化是一种玻璃的二次加工工艺,通常采用的设备是强化炉,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成品率。目前,传统的玻璃强化炉通常为单炉结构,产品与反应溶液混合进行加热和冷却,反应溶液需要反复经历升温、降温的过程,强化期间,热量散失大,无法被重复利用;机器对反应溶液加热升温至恒温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没有温控装置,很难保证产品温度的稳定。这就造成了产品日产量低,合格率低,及热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全自动物理强化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物理强化炉,包括炉体主件、加热炉、冷却炉、加热腔、水平密封盖、电加热器、冷却腔、冷却喷头、竖直密封盖、移动滑槽、驱动车架、支撑杆、滚轮、密封端、温度控制器、气体缓冲罐以及进气管,所述炉体主件由加热炉和冷却炉固定连为一体构成,所述加热炉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顶部对应设有一水平密封盖,加热腔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所述冷却腔的右侧设有一竖直密封盖,且冷却腔的底面和顶面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所述冷却腔和加热腔之间设有一公用的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上安装有驱动车架,所述驱动车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玻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玻璃接触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炉体主件上安装的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滑槽安装于加热炉和冷却炉的左右两侧面上,并在冷却炉和加热炉之间形成一个用于驱动车架通过的通口。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车架内设有耐高温驱动装置使驱动车架沿着移动滑槽水平移动,同时驱动车架通过滚轮安装于移动滑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车架两端设有密封端,所述密封端采用耐高温陶瓷纸固定叠合而成,其密封端的横截面大小与加热炉和冷却炉之间的通口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各所述冷却喷头通连接管与冷却炉底部的气体缓冲罐连通,所述气体缓冲罐与外接的进气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内的电加热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该种全自动物理强化炉,设计科学合理,采用一体化设计将加热炉和密封炉构成一体,提高了设备的保温性和密封性,使产品在强化过程中不与外界冷空气接触,受热均匀,实现了全封闭,从而避免了爆裂、变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日产量及合格率,同时整个装置才能全自动设计,不仅操作简单,且降低了能耗、节约了强化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物理强化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主件;2、加热炉;3、冷却炉;4、加热腔;41、水平密封盖;42、电加热器;5、冷却腔;51、冷却喷头;52、竖直密封盖;6、移动滑槽;7、驱动车架;71、支撑杆;72、滚轮;73、密封端;8、温度控制器;9、气体缓冲罐;9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物理强化炉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全自动物理强化炉,包括炉体主件1、加热炉2、冷却炉3、加热腔4、水平密封盖41、电加热器42、冷却腔5、冷却喷头51、竖直密封盖52、移动滑槽6、驱动车架7、支撑杆71、滚轮72、密封端73、温度控制器8、气体缓冲罐9以及进气管91,所述炉体主件1由加热炉2和冷却炉3固定连为一体构成,所述加热炉2内设有加热腔4,所述加热腔4顶部对应设有一水平密封盖41,加热腔4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42,所述冷却腔5的右侧设有一竖直密封盖52,且冷却腔5的底面和顶面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冷却喷头51,所述冷却腔5和加热腔4之间设有一公用的移动滑槽6,所述移动滑槽6上安装有驱动车架7,所述驱动车架7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玻璃的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与玻璃接触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炉体主件1上安装的温度控制器8电连接,所述移动滑槽6安装于加热炉2和冷却炉3的左右两侧面上,并在冷却炉3和加热炉2之间形成一个用于驱动车架7通过的通口。所述驱动车架7内设有耐高温驱动装置使驱动车架7沿着移动滑槽6 水平移动,同时驱动车架7通过滚轮72安装于移动滑槽6上。所述驱动车架 7两端设有密封端73,所述密封端73采用耐高温陶瓷纸固定叠合而成,其密封端73的横截面大小与加热炉2和冷却炉3之间的通口大小相同。各所述冷却喷头51通连接管与冷却炉3底部的气体缓冲罐9连通,所述气体缓冲罐9 与外接的进气管91连通。所述加热炉2内的电加热器42与温度控制器8电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强化的玻璃放置与加热炉2内的驱动车架7上,并由驱动车架7上的支撑杆71进行支撑,然后通过电加热器42进行加大,使玻璃温度达到软化温度600摄氏度,且软化温度值由支撑杆71上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并由温度控制器8进行控制与设置,待软化完成后,通过驱动车架7自由移动至冷却腔3内,并由玻璃上下两面的冷却喷头51喷射冷却气体,使玻璃快速冷却,从而消除玻璃的内部应力,达到强化效果,其中气体缓冲罐9而已控制和调节冷却气体的气压,改变冷却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