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素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1658发布日期:2018-09-05 00:5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溴素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溴素常温下是一种红棕色发烟液体,低温(-20℃)时为带金属光泽的暗红色针状结晶。溴素微溶于水(20℃时在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度为 3.58g);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煤油及二硫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也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溴化物溶液。

溴单质是强氧化剂,在有水存在时,溴可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并生成溴化氢;在碱性介质中氨和尿素等氮化物被溴氧化而产生氮气;在气相中溴将氨氧化成游离氮并生成溴化铵的白色烟雾,生产上常以此检查液氨设备及管路是否泄漏;溴在有次溴酸存在的情况下比氯稳定。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由它衍生的种类繁多的无机溴化物、溴酸盐和含溴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溴素的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全世界溴素产量约 6万吨,其中美国、以色列、前苏联及日本,英国等为产溴大国,我国的溴素生产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溴素的化学性质与氯相似但活泼性稍弱,故溴化物中的溴可以被游离的氯置换出来(Cl2+2Br-=Br2+2Cl-),现有的溴素的生产一般是依据该原理。目前生产溴素的基本流程是,向装有卤水的反应釜中通入氯气,将溴置换出来得到溴素。在溴素生产完成之后,溴素后处理过程涉及到溴素和水溶液的分液过程,现有技术分液时由于界面不够清晰,容易导致分离不完全,造成溴素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溴素的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能够提高溴素和水相的分离效率,减少溴素的浪费。

一种溴素的分离装置,包括分液釜,所述的分液釜的顶部设有混合相入口,底部设有液溴出口,侧壁设有水相出口;

所述的分液釜的侧壁设有用于降温的冷却夹套。

本实用新型中,在分液釜的侧壁设置冷却夹套,当对溴素和水相进行分液的时候,向冷却夹套中通入冷却介质降低混合相的温度,从而降低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溴素和水相能够更好地实现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相出口下方0.5~1cm处设有氯离子传感器。在采用该分离装置对混合相进行分离的时候,先打开液溴出口,将溴素从分液釜的底部放出,随着两相界面的下降,当水相与该氯离子传感器发生接触时,由于水相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离子传感器检测到氯离子后发出信号,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关闭液溴出口,然后打开水相出口,将水相分离出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液溴出口设有控制阀门;

所述的分液釜还包括用于接收氯离子传感器上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关闭控制阀门的PLC控制系统,此时,当两相界面到达水相出口的下方时,可以自动关闭液相出口的阀门,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相出口与液溴出口的距离为10~2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液釜上部为圆筒形,底部为倒圆锥形。此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溴素和水相分离完全。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液釜的侧壁表面设置冷却夹套,在分液进行的同时降低体系的温度,从而降低了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两者的分离效率;

(2)通过在水相出口附近设置氯离子传感器,利用了水相含有大量的氯离子这一特性来确定界面位置,避免了肉眼观察带来的误差,分离时机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溴素的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混合相入口;2:水相出口;3:液溴出口;4:冷却夹套;5:氯离子传感器;6:控制阀门;7:PLC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溴素的分离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所示的溴素的分离装置可知,该溴素分离装置包括分液釜,在分液釜的顶部设有混合相入口1,在底部设有液溴出口,侧壁设有水相出口2,在进行分离时,将待分离的混合相从混合相入口1加入到分液釜中,先打开液溴出口,将溴素从分液釜中分离出来,当界面越过水相出口2时,关闭液相出口,再打开水相出口2,将水相分离出来。

由于溴素在温度稍高的时候,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导致两者界面不够清晰,分离不完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釜的侧壁设有用于降温的冷却夹套4。当对溴素和水相进行分液的时候,向冷却夹套4中通入冷却介质降低混合相的温度,从而降低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溴素和水相能够更好地实现分离,明显地提高了分离效率。

现有技术进行该项操作时,需要采用肉眼来观测两相界面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在水相出口2下方0.5~1cm处设有氯离子传感器5。此时,用该该分离装置对混合相进行分离的时候,先打开液溴出口,将溴素从分液釜的底部放出,随着两相界面的下降,当水相与该氯离子传感器5发生接触时,由于水相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离子传感器5检测到氯离子后发出信号,操作人员可以手动关闭液溴出口,然后打开水相出口2,将水相分离出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整过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在液溴出口设有控制阀门6;该分液釜还包括用于接收氯离子传感器5上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关闭控制阀门6的PLC控制系统7,此时,当两相界面到达水相出口2的下方时,可以自动关闭液相出口的阀门,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

作为一种更具体的实施方式,水相出口2与液溴出口的距离为10~20cm,在将水相出口2上方的水相都分离出来后,可以将水相出口2 和液相出口的残留液体进行收集,与下一批次待分离的混合相合并进行操作,因此,该距离过大和过小都不适宜。

为了进一步提高溴素和水相的分离效率,分液釜上部为圆筒形,底部为倒圆锥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