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0553发布日期:2018-07-24 22: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主要采用粘贴法施工,粘贴法施工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工程质量较难保证,且粘贴法多为点粘或点框粘,使保温系统存在空腔,在风压荷载、气候变化等作用下,保温系统出现了开裂、脱落等现象,影响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主体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用于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维修加固和外墙外保温工程后现浇法施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胶凝材料100份,掺合料10~50份,高分子聚合物2~10份,纤维0.5~2份,发泡剂2~10份,外加剂2~15份。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膏、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矿粉、硅灰、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胶粉、乳液、纤维素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尼龙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松香型发泡剂、动物蛋白发泡剂、植物蛋白发泡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优选地,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膨胀剂、促凝剂、早强剂、缓凝剂、降粘剂、激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纤维的加入,本发明材料的抗裂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2)由于高聚物的加入,本发明材料不仅具有好的柔韧性,而且对有机材料表面有良好的浸润性,使本发明材料能够更好地将基层和保温材料粘结在一起;

(3)由于本发明材料具有轻质保温的特点,现浇时对保温板的侧压力较小;

(4)针对施工现场环境和工程具体情况,灵活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促凝剂、早强剂、缓凝剂、降粘剂、激发剂等,可以控制材料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用水量等,便于充分发挥本发明材料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胶凝材料100份、掺合料50份、高分子聚合物5份、纤维1份、发泡剂1份、外加剂12份、水75份。

其中,所述胶凝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中,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

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胶粉。

其中,所述纤维为碳纤维。

其中,所述发泡剂为动物蛋白发泡剂。

其中,所述外加剂按以下重量配比成分组成称取原材料:减水剂1.5份、膨胀剂8份、激发剂0.5份、促凝剂2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胶凝材料100份、掺合料40份、高分子聚合物8份、纤维1.5份、发泡剂0.8份、外加剂6.2份、水50份。

其中,所述胶凝材料为铝酸盐水泥。

其中,所述掺合料为硅灰。

其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乳胶。

其中,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

其中,所述发泡剂为植物蛋白发泡剂。

其中,所述外加剂按以下重量配比成分组成称取原材料:减水剂0.8份、促凝剂2份、降粘剂3份,激发剂0.4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特种泡沫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胶凝材料100份,掺合料0~50份,高分子聚合物2~10份,纤维0.5~2份,发泡剂2~10份,外加剂2~15份。本发明在普通泡沫混凝土中引入其他组分,使该特种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流动性、抗裂性,轻质,与保温材料亲润性好,粘结强度高,凝结时间可调,同时具备修复基层墙体缺陷功能等特点,将其填充于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起到粘结、修复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沛增;张肖明;程鹏;任普亮;贾忠奎;刘力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6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