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赤泥制备透水材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8705发布日期:2018-08-19 02:47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赤泥制备透水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铝矿石炼铝后剩下的尾矿,含有大量有害杂质,每生产一吨铝,大约产生赤泥1~1.8吨,积累的赤泥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中的强碱性等有害物质还污染环境。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对赤泥进行综合利用,特别是对赤泥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利用,对有害成分加以固化。

赤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之一。目前,我国赤泥主要是作为尾矿堆存,赤泥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是先利用磁分离或者高温还原等办法选铁,然后选tio2和有价元素钪,再将废料用于水泥等胶凝材料的制备等,该方法工艺流程长,产生二次污染。而赤泥的主要应用方式要尽量选用环保、绿色和无害的方式,使用赤泥直接生产工业产品。目前,有利用赤泥直接制备水泥、发泡剂、砼、陶砂、加气砖和吸附剂等,然而,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较低,使得赤泥的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利用赤泥制备满足市场需求的材料,可以有效促进赤泥的综合利用,减少赤泥的堆积和危害。

利用赤泥制骨料和透水材料可以满足我国“海绵城市”所急需的透水铺装材料,并能取得较好的产品利润,有利于赤泥综合利用规模的扩大,提高赤泥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环保且又能提高赤泥利用率的利用赤泥制备透水材料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a、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60%-85%、5%-15%和10%-3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0-30小时,然后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的颗粒,再在850-99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粒径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骨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15%-25%、50%-60%和15%-2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与无机胶凝剂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60%-75%、15%-25%和10%-15%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赤泥中含有fe2o3、al2o3、sio2、cao、tio2、knao和loss,所述赤泥中fe2o3、al2o3、sio2、cao、tio2、knao和loss的质量百分比为5%-10%、25%-35%、10%-20%、15%-30%、1%-8%、3%-10%和11.9%-12%。

进一步的:步骤c中的所述无机胶凝剂是标号4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材料为混凝土透水砖、混凝土透水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透水材料生产过程简单,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生产出来的透水材料强度及透水率高:仅采用赤泥、粉煤灰和黏土制备骨料,再将骨料过筛,按特定比例取三类骨料进行混合,若选用的这三类骨料的比例不在该范围内,制备出来的透水材料要么强度不够,要么透水率低,不符合要求;在制备骨料时,由于对赤泥、粉煤灰及黏土的选用及含量的限定,本发明的烧结温度低于1000度即可烧结出骨料,不需要过高的烧结温度,节省了能源。

2、赤泥元素全部利用,且赤泥无需另外脱水或分离部分元素后使用。

3、选用含有fe2o3、al2o3、sio2、cao、tio2、knao的赤泥及对各组分含量的限定,配合特定含量的粉煤灰和黏土,进一步可达到不需要超高温度就可以烧结成骨料的目的,节能能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为利用赤泥制备混凝土透水砖,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选用含有fe2o3、al2o3、sio2、cao、tio2、knao和loss的赤泥,这些组份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6.9%、32.2%、11.5%、20.2%、3.0%、4.2%、12.0%;然后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85%、5%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2小时,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大小的颗粒,再在90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粒径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骨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25%、50%和2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与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5%、15%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砖。

本实施例所制备得的透水材料的的透水系数为2.0×10-2cm/s,抗压强度达到32.5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为利用赤泥制备透水砖,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选用含有fe2o3、al2o3、sio2、na2o、cao、tio2、knao和loss的赤泥,这些组份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6.9%、32.2%、11.5%、20.2%、3%、4.2%、12.0%;然后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80%、1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2小时,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大小的颗粒,再在95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按照质量比为25%、60%和1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0%、2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砖。

本实施例所制备得的透水材料的的透水系数为3.2×10-2cm/s,抗压强度达到42.5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为利用赤泥制备透水板,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选用赤泥含有fe2o3、al2o3、sio2、na2o、cao、tio2、knao和loss,组份含量分别为6.9%、32.2%、11.5%、20.2%、3%、4.2%、12%;然后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5%、10%和15%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2小时,然后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大小的颗粒,然后在99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骨料按照质量比为15%,60%和2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0%、2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材料。

本实施例所制备得的透水材料的的透水系数为3.5×10-2cm/s,抗压强度达到35.5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为利用赤泥制备透水砖,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选用赤泥含有fe2o3、al2o3、sio2、na2o、cao、tio2、knao和loss,组份含量分别为6.9%、32.2%、11.5%、20.2%、3%、4.2%、12%;然后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80%、1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2小时,然后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大小的颗粒,然后在95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骨料按照质量比为15%,50%和3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0%、2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砖。

本实施例所制备得的透水砖的的透水系数为4.3×10-2cm/s,抗压强度为22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为利用赤泥制备透水砖,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选用含有fe2o3、al2o3、sio2、cao、tio2、knao和loss的赤泥,这些组份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6.9%、32.2%、11.5%、20.2%、3%、4.2%、12%;然后将赤泥、粉煤灰和黏土按照质量百分比为80%、1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陈化12小时,经造粒机制成1-10mm粒径大小的颗粒,再在950℃烧结成骨料,然后冷却;

b、将a步骤所得骨料过筛,分别得到粒径低于2mm的骨料、2-6mm的骨料和6-10mm的骨料,然后将这三类骨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35%、50%和15%的比例混合形成混合骨料;

c、将b步骤所得混合骨料、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0%、20%和10%的比例混合,经搅拌混匀后放入模具内,经过振动式压力机压制,经养护固化后得到透水砖。

本实施例所制备得的透水材料的的透水系数为0.85×10-2cm/s,抗压强度达到46.5mpa。

由上述五个实施例可看出,按照实施例1-3的步骤制备出来的透水材料,抗压强度及透水率都符合国家标准,按照实施例4-5的步骤制备出来的透水材料,抗压强度或透水率出现不符合国家标准项,由此可知三类骨料比例范围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