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砂壶的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803发布日期:2018-11-20 21:00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紫砂壶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砂壶的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紫砂壶的制作始于明代,此后逐渐兴盛,明清以后,紫砂壶已成为茶文化的象征。用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因其还具有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等优点而倍受人们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紫砂壶制品由于烧制工艺限制,导致烧制出的紫砂壶色彩单一,外观无光泽,使得紫砂壶外观的装饰性不强,没有观赏性。虽然现在部分厂家在泥料中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等化学物质着色剂可制作成各种鲜艳的颜色,通过改变紫砂泥中的化学元素,从而达到变色的目的。但是加入化学元素虽然可以使炉体的色泽变的多样化,但是化学物质着色剂大多具有毒性,用其作为着色剂制成的紫砂壶泡茶后,人体健康往往会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砂壶的烧制工艺。本发明在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通过对传统紫砂壶的烧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烧制出闪金亮和五彩斑斓效果的紫砂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紫砂壶的烧制工艺,经过传统第一次烧制工艺后经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出窑,其制备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1)、将出窑后的紫砂壶再进入烘干室烘干至50-60度,备用;(2)、在传统烧制紫砂窑的烧制腔室上放碳块,借助鼓风机配风点燃,在点燃的火苗上方放置砂垫或隔垫,在砂垫或隔垫上撒一定量的煤粉后把紫砂壶放在上面,再在紫砂壶上罩一砂制笼锅;(3)、烧制时由小火至大火烧制到900-1300℃时,用铁杈取出产品;(4)、将取出的紫砂壶放在盛放易燃物的熏制坑里,用砂制笼锅盖在紫砂壶上进行熏制一定时间后冷却,再取出产品,即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统第一次烧制工艺为:研磨、炼泥、陈腐、制胚、修胚和煅烧。

进一步地,传统烧制砂器窑为竖穴窑、电窑或气窑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易燃物为锯末、刨花或树皮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熏制时间为3-5小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烧制工艺相比一般紫砂壶颜色的多变,呈现了闪金亮和五彩斑斓的效果;本发明对紫砂的物理性能有所改变,一壶多茶,可以用同把壶泡各种茶叶不会串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紫砂壶的烧制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研磨:将紫砂原料,研磨成粉,过筛至60目;炼泥:将混合泥料在炼泥机内搅拌,炼好的泥料再抽真空;陈腐:将炼制好的泥料等份,并置于密闭环境中静置;制胚:将陈腐好的泥料,通过手工拍打泥片,手塑成型;煅烧:将所述模胚放入窑内进行煅烧,再自然冷却;

经过上述第一次烧制冷却出窑后,再将出窑后的紫砂壶再进入烘干室烘干至50-60度;在竖穴窑的烧制腔室上放碳块,借助鼓风机配风点燃,在点燃的火苗上方放置砂垫或隔垫,在砂垫或隔垫上撒一定量的煤粉后把紫砂壶放在上面,再在紫砂壶上罩一砂制笼锅;烧制时由小火至大火烧制到900-1300℃时,用铁杈取出产品;将取出的紫砂壶放在盛放锯末、刨花或树皮的熏制坑里,用砂制笼锅盖在紫砂壶上进行熏制一定时间后冷却,再取出产品,即成。本技术方案中烧制用的竖穴窑还可在电窑或气窑中进行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