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3994发布日期:2019-03-02 01:56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



背景技术:

碱激发混凝土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碱激活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这类材料多以天然铝硅酸盐矿物或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与其他矿物掺合料以及适量的碱硅酸盐溶液充分混合后,在常温或蒸压条件下养护成型,是一类由铝硅酸盐胶凝成分粘结的材料。与传统水泥混凝土相比,碱激发混凝土在性能与功能上,具有高强(抗压强度可达70mpa)、耐高温(耐火度>1000℃)、耐酸碱盐腐蚀、渗透率低等优点;在生产工艺上,不需要高温煅烧或烧结,聚合反应在常温就可以完成。同时碱激发混凝土能耗低,几乎无污染。最重要的是碱激发混凝土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碱激发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大有取代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趋势。

然而,随着人们对碱激发混凝土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碱激发混凝土也存在明显不足。碱激发混凝土虽然由强碱激发而成,但碱激发混凝土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oh-,而且生成的聚合产物中也没有可参与抵抗碳化的物质,导致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严重不足。由于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o2(0.03%),co2通过扩散作用能够进入碱激发混凝土内部,溶解在孔隙溶液中并形成h2co3。h2co3释放出的h+与孔隙溶液中的oh-反应,导致孔隙溶液ph的下降。ph的降低导致混凝土内钢筋保护膜的破坏,加速钢筋的锈蚀,造成承载力的下降,严重影响碱激发混凝土的耐久性,限制了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与碱激发混凝土相比,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碳化能力,这是因为水泥在水化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ca(oh)2(约占凝胶总量的20%)。当发生碳化反应时,ca(oh)2发生溶解,释放出大量的oh-,发挥抵抗碳化的作用。

本专利参考水泥混凝土优良的抗碳化能力,通过在制备碱激发混凝土时掺入适量的ca(oh)2,提升碱激发混凝土内抗碳化物质的含量,达到显著提升抗碳化能力的目的。同时合理设计ca(oh)2掺入量,在确保掺入的ca(oh)2能够充分发挥抵抗碳化作用的同时,又可发挥ca(oh)2的增钙增强作用,显著提升碱激发混凝土的强度。因此ca(oh)2內掺法明显提高了碱激发混凝土内抗碳化物质的含量,显著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延缓了碱激发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速率,确保碱激发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1.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其特征是:以碱激发矿渣混凝土为例,原料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胶凝材料为高炉粒化矿渣微粉80%—70%(掺量264—231kg/m3);磨细熟石灰粉20%—30%(掺量66—99kg/m3);细骨料为中粗砂(掺量651kg/m3);粗骨料为碎石(掺量1056kg/m3);模数1-3的液态硅酸钠(掺量88kg/m3);片碱(naoh掺量17.6kg/m3);水(掺量92.4kg/m3);其中矿渣可替换为粉煤灰、赤泥、偏高岭土与垃圾灰等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用于碱激发混凝土的制备。

制备方法包括:称量配料及混合工艺、制备工艺,具体方法如下:

(1)称量配料及混合工艺:首先将称量好的片碱加入到试验用水中,进行搅拌并静置冷却;同时将矿渣微粉、熟石灰粉进行称量配料,然后将两种胶凝材料放入混料机中混合5分钟。

(2)制备工艺:将冷却至室温的naoh溶液加入搅拌锅,并加入混合均匀的胶凝材料,先慢搅10秒然后快搅20秒。再加入液态硅酸钠与试验用砂并快搅30秒,最后加入碎石并快搅30秒即可准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粒化矿渣为符合gb/t18046-2008标准规定的s95级粒化高炉矿渣微粉,高炉粒化矿渣经磁选除铁处理,球磨使其达到比表面积≥400m2/kg,其中粒径小于30μm的超细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占总质量的9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石灰是生石灰粉经充分消解、烘干后的熟石灰粉,0.08mm的方孔筛的筛余量为0;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的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显著提升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由于缺少抵抗碳化作用的物质,导致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严重不足,造成耐久性的下降,阻碍了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在制备碱激发混凝土时内掺20%—30%的ca(oh)2,显著提升了抗碳化物质的含量,改善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增强了耐久性,大大拓宽了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对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显著提高碱激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碱激发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主要依靠聚合产物的形成与生长,活性钙是聚合产物(c-a-s-h与c-s-h凝胶)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性钙含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碱激发混凝土强度的发展。ca(oh)2的掺入为碱激发混凝土提供了更多的活性钙,弥补了活性钙含量不足的缺陷,不仅促进了聚合反应的进行与聚合产物的形成,而且提高了聚合反应效率,显著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碱激发混凝土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拓展了碱激发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对碱激发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缩短养护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养护7d才能拆模继续施工。而ca(oh)2的掺入提高了碱激发混凝土的聚合反应速率,促进了聚合产物的形成,显著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碱激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养护3d时上升到40.4mpa,达到c30混凝土养护28d的强度。所以,ca(oh)2內掺法明显提高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大幅缩短了碱激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提高施工模板的周转率,明显加快施工进度,显著降低施工工期与成本。

4)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用工业废弃物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垃圾灰等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混凝土,可以逐步实现对水泥材料的替代,减少对水泥材料的需求,不仅可以缓解水泥生产对石灰石、黏土以及能源的过快消耗,减轻水泥生产所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变废为宝,逐步消除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所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无法估量。

优点:本发明通过ca(oh)2內掺法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内抗碳化物质的含量,明显改善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增强了碱激发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ca(oh)2的掺入为碱激发混凝土的聚合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钙,促进了聚合反应的进行与聚合产物的形成,显著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的强度,大幅缩短了碱激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明显加快施工进度,显著降低施工工期与成本,大大提高了碱激发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的运用范围。同时,碱激发混凝土的应用,能够减缓水泥制造对石灰石原材料的过快消耗,变废为宝,逐步消除生产水泥所带来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其特征是:原料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以矿渣碱激发混凝土为例,胶凝材料为高炉粒化矿渣微粉100%(掺量330kg/m3);细骨料为中粗砂(掺量651kg/m3);粗骨料为碎石(掺量1056kg/m3);模数2.75的液态硅酸钠(掺量88kg/m3);片碱(naoh掺量17.6kg/m3);水(掺量92.4kg/m3);以此为对照组进行加速碳化试验,碳化试验条件为:co2质量分数为20%,温度为20±2℃,湿度为70±5%。

实施例2: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其特征是:原料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以矿渣碱激发混凝土为例,胶凝材料为高炉粒化矿渣微粉80%(掺量264kg/m3);磨细熟石灰粉20%(掺量66kg/m3);细骨料为中粗砂(掺量651kg/m3);粗骨料为碎石(掺量1056kg/m3);模数2.75的液态硅酸钠(掺量88kg/m3);片碱(naoh掺量17.6kg/m3);水(掺量92.4kg/m3);

实施例3:一种增强碱激发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方法—ca(oh)2內掺法,其特征是:原料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如下:以矿渣碱激发混凝土为例,胶凝材料为高炉粒化矿渣微粉70%(掺量231kg/m3);磨细熟石灰粉30%(掺量99kg/m3);细骨料为中粗砂(掺量651kg/m3);粗骨料为碎石(掺量1056kg/m3);模数2.75的液态硅酸钠(掺量88kg/m3);片碱(naoh掺量17.6kg/m3);水(掺量92.4kg/m3);

1.制备方法包括:称量配料及混合工艺、制备工艺,具体方法过程如下:

(1)称量配料及混合工艺:首先将称量好的片碱(表1)加入到试验用水中,进行搅拌并静置冷却;同时将矿渣微粉、熟石灰粉进行称量配料,然后将两种胶凝材料放入混料机中混合5分钟。

(2)制备工艺:将冷却至室温的naoh溶液加入搅拌锅,并加入混合均匀的胶凝材料,先慢搅10秒然后快搅20秒。再加入液态硅酸钠与试验用砂并快搅30秒,最后加入碎石并快搅30秒即可准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粒化矿渣为符合gb/t18046-2008标准规定的s95级粒化高炉矿渣微粉,高炉粒化矿渣经磁选除铁处理,球磨使其达到比表面积≥400m2/kg,其中粒径小于30μm的超细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占总质量的9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石灰是生石灰粉经充分消解、烘干后的熟石灰粉,0.08mm的方孔筛的筛余量为0;

表1碱激发混凝土配合比与碳化深度

由表1可以看出,未掺熟石灰粉时,碱激发混凝土c-1的抗碳化能力明显不足。经过7天加速碳化试验,c-1的碳化深度达到15.7mm,当加速碳化到第28天与60天,碳化深度分别上升到20.6mm与25.9mm。当采用ca(oh)2內掺法时(掺20%ca(oh)2),碱激发混凝土c-2的抗碳化能力明显提升。7天、28天与60天的碳化深度分别下降到12.8mm、16.1mm与19.6mm,比c-1分别降低了18.5%、21.8%与24.3%。随着ca(oh)2掺量的提升,碱激发混凝土c-3的抗碳化能力进一步明显提升。7天、28天与60天的碳化深度进一步下降到9.1mm、10.5mm与11.7mm,比c-1分别降低了42%、49%与54.8%。可以看出,ca(oh)2內掺法显著提升了碱激发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