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有机肥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3702发布日期:2019-01-22 21:5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有机肥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肥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有机肥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液体肥较固体肥更易被作物吸收,对作物增产增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液体肥的生产原料多为化学合成,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养分比较单一,严重制约了液体肥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原料天然且养分齐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助于液体肥大力发展的液体有机肥生产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紫穗槐嫩枝叶采集系统、烘干房、粉碎机、发酵池、循环水泵、肥液沉淀罐及储液罐 ;所述紫穗槐嫩枝叶采集系统包括剪枝钳、收集桶及运输工具;所述烘干房包括房体,房体内部空间设置热泵、循环风机、烘车及安放在烘车上的托盘,房体侧壁安装排湿风机;所述粉碎机采用锤式粉碎机;所述发酵池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内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发酵池排水口的外端、出水端设有导水主管,导水主管设有若干均匀分布在发酵池上方的导水支管,导水支管设有若干喷水孔;所述肥液沉淀罐包括罐本体,罐本体设为敞口,罐本体的侧壁下部设有安装排液阀门的排液口,罐本体的底壁中心设有安装出渣阀门的出渣口,罐本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储液罐包括罐体及盖体,罐体设有安装进液阀门的进液口及安装出液阀门的出液口。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运输工具采用带兜车。

所述房体材质采用泡沫夹芯板。

所述热泵采用空气源热泵。

所述肥液沉淀罐的底壁为下凹的圆弧形。

所述储液罐设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以木本绿肥作物紫穗槐的嫩枝叶为纯天然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2.生产装置结构简单,以优化、简化的发酵工艺进行制备,流程费用低。

3.紫穗槐的嫩枝叶营养丰富,其养分含量在绿肥作物中为最高,其中新鲜嫩枝叶含氮1.32%,五氧化二磷0.30%,氧化钾0.79%。因此,以紫穗槐的嫩枝叶为原料制取的液体有机肥是养分齐全的高效有机肥。

4.将紫穗槐的嫩枝叶烘干且粉碎后再进行有氧发酵,能够有效提高发酵质量,使紫穗槐原料的营养充分释放出来。

5.本实用新型的成功开发为大力发展液体有机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及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剪枝钳,2-收集桶,3-带兜车,4-排湿风机,5-循环风机,6-热泵,7-房体,8-烘车,9-锤式粉碎机,10-发酵池,11-排水口,12-循环水泵,13-导水主管,14-导水支管,15-底座,16-出渣阀门,17-出渣口,18-排液阀门,19-排液口,20-出液阀门,21-出液口,22-罐体,23-盖体,24-进液口,25-进液阀门,26-液位计,27-罐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液体有机肥生产装置,包括紫穗槐嫩枝叶采集系统、烘干室、粉碎机、发酵池10、循环水泵12、肥液沉淀罐及储液罐。紫穗槐嫩枝叶采集系统包括剪枝钳1、收集桶2及带兜车3。烘干房包括房体7,房体7内部空间设置热泵6、循环风机5、烘车8及安放在烘车上的托盘,房体7侧壁安装排湿风机4。为节约成本并确保良好的使用效果,房体7材质采用泡沫夹芯板;热泵6采用空气源热泵。粉碎机采用锤式粉碎机9。发酵池10设有排水口11,排水口11的内端设有过滤网。循环水泵12的进水端连接发酵池排水口11的外端、出水端设有导水主管13,导水主管13设有若干均匀分布在发酵池10上方的导水支管14,导水支管14设有若干喷水孔。肥液沉淀罐包括罐本体27,罐本体27设为敞口,罐本体27的侧壁下部设有安装排液阀门18的排液口19,罐本体27的底壁中心设有安装出渣阀门16的出渣口17。为方便出渣,肥液沉淀罐的底壁设计为下凹的圆弧形。罐本体27的下方设有底座15。储液罐包括罐体22及盖体23,罐体22设有安装进液阀门25的进液口24及安装出液阀门20的出液口21。为方便掌握储液罐内的实际液位,专门设有液位计26。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用剪枝钳1剪取紫穗槐嫩枝叶放入收集桶2,然后用带兜车3运至烘干房。将紫穗槐嫩枝叶放在烘车8的托盘上,调试热泵6并正常开启,打开循环风机5,使热风在烘干房内流通,传热均匀,并及时打开排湿风机4,驱除房内湿气并补充干燥的新风。当紫穗槐原料达到干燥标准时,用锤式粉碎机9粉碎,然后转入发酵池10,向发酵池10内注入适量水分将原料淹没。根据发酵池10内部氧气状况,及时开动循环水泵12,抽取发酵池10内部溶液,使溶液通过导水支管14从发酵池10上部喷涌而下,带入空气中的氧气,弥补发酵池10内部氧气之不足。待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转入肥液沉淀罐沉淀,沉淀完成后将上清液转入储液罐暂存待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