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5703发布日期:2019-12-11 00: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紫金釉,是古代铁系高温颜色釉中的佼佼者之一,发展至宋代,定窑生产的紫定(即表面施有酱褐色紫金釉层的定窑陶瓷产品)已声明显赫,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大众的青睐,且价高难寻,其中宋代文豪苏轼:“潞公剪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诗句和明代曹昭《格古要论》:“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中的“定州花瓷”和“紫定”一样均指定窑生产的紫金釉瓷。其中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官窑紫金釉瓷更是不仅具有深沉古朴的独特艺术魅力,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科技内涵。然而,由于样品珍贵、稀少,且工艺配方已经失传,在近年来虽然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主要仍集中于其艺术美观、收藏鉴定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而有关其制备方法和工艺技术的内容仍鲜有报道。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或一些店内都会有瓷瓶进行装饰,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瓷瓶表面印花大多都为油墨喷涂,长时间使用容易掉落且不美观,因此,发明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及加工工艺很有必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及加工工艺,解决了市场上常用的瓷瓶表面印花大多都为油墨喷涂,长时间使用容易掉落且不美观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泥坯料和釉料,所述辅料包括斑纹料和石墨,所述泥坯料由天然黏土和高岭土混合制成,所述釉料由石英石、长石、白云石和天然黏土混合制成,所述斑纹料由乌金土、碳酸锰和石英石混合制成,所述主料和辅料中各成分按照质量份数采用以下配比:天然黏土40-60份、高岭土20-32份、石英石22-28份、长石18-24份、白云石12-18份、乌金土8-14份、碳酸锰6-10份。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紫金陶豹斑釉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向天然黏土和高岭土中添加适量的水后将其混匀,并按规格切割为大小合适的小块坯料,对小块坯料由多个方向反复挤压,使其内部水分均匀,排除其内部的气泡;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小块坯料置于拉坯机转盘中心,进行拉坯工作,根据器材规格的需求进行调整,器型拉好后将坯体和泥座分离,得到毛坯;步骤三:选取石英石、长石、白云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0-14h,随后向其中加入天然黏土和水继续球磨8-12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釉料;步骤四:选取石英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6-10h,随后向其中加入乌金土、碳酸锰和水进行球磨5-9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斑纹料;步骤五:对毛坯进行加热使其逐渐干燥,加热温度为70-90℃,持续加热1-2h后在毛坯表面喷水降温,在毛坯底面淋加适量的釉料后持续加热30min;步骤六:在干燥后的毛坯表面喷涂釉料形成面秞,喷淋完成后对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85℃持续2-4h,随后将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在其表面按产品规格喷涂适量的斑纹料,使其表面形成豹斑纹;步骤七:将涂料完成的毛坯放入烘道内烘干,初步保持温度在300℃进行烘干4-8h,随后增加烘道内部温度至1000℃持续烘干8-14h,随后再次升高烘道内部温度至1300℃,到达1300℃后持续加热20-40min停止加热;步骤八:控制烘道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200-300℃/h的速度降温,当温度到达850℃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60-120℃/h降温,直至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釉;步骤九:根据产品需求选取所需颜色的石墨在成品釉表面喷涂彩印,形成额外的豹斑纹后将其表面烘干,得到成品紫金陶豹斑釉。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拉坯机转盘转速为50-80r/min,拉坯时先将小块坯料拉成一个中空的泥筒形后再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的釉料和斑纹料的料桨比重为1:1.4-1: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烘道初次提高温度以250-350℃/h速度升温,烘道第二次提高温度以40-80℃/h速度升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通过分别配制不同成分的釉料和斑纹料,在形成紫金釉的同时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豹斑纹,并且釉料中添加与毛坯成分相同的天然黏土,釉料能够更加贴合毛坯形成一体,釉料和斑纹料中采用不同的成分配比,其内部的fe2o3、ti02、sio2和al2o3含量不同,另外在豹斑纹中添加碳酸锰,在形成紫金釉的过程中起表面的颜色也会有区别,能够显著将斑纹突出,同时斑纹料喷涂在釉料表面,可以将豹斑纹更加突出体现,在烧制过程中体现颜色的区别,不会掉色,款式新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本发明中,通过在烧制陶釉的过程中,通过多次升温进行烧制,300℃时为加热蒸发期,此阶段为氧化气氛,烘道内进风量最大,从而使坯体中的吸附水排除干净,升温至1000℃过程为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采用强氧化气氛,排除坯体中的结晶水、氧化碳素、硫化物、有机物、分解碳酸盐、硫酸盐等物质,升温至1300℃过程为坯体玻化成瓷期,使毛坯在高温下形成瓷,采用多个温度阶段烧制,并在退火降温过程中依次缓慢降温,使成品能逐渐适应室温,确保成品的紫金陶豹斑釉色泽好且质量高,同时提高产品的成功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泥坯料和釉料,所述辅料包括斑纹料和石墨,所述泥坯料由天然黏土和高岭土混合制成,所述釉料由石英石、长石、白云石和天然黏土混合制成,所述斑纹料由乌金土、碳酸锰和石英石混合制成,所述主料和辅料中各成分按照质量份数采用以下配比:天然黏土40份、高岭土20份、石英石22份、长石18份、白云石12份、乌金土8份、碳酸锰6份。一种紫金陶豹斑釉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向天然黏土和高岭土中添加适量的水后将其混匀,并按规格切割为大小合适的小块坯料,对小块坯料由多个方向反复挤压,使其内部水分均匀,排除其内部的气泡;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小块坯料置于拉坯机转盘中心,进行拉坯工作,拉坯机转盘转速为50r/min,先将小块坯料拉成一个中空的泥筒形后再根据器材规格的需求进行调整,器型拉好后将坯体和泥座分离,得到毛坯;步骤三:选取石英石、长石、白云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0h,随后向其中加入天然黏土和水继续球磨8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釉料,釉料的料桨比重为1:1.4;步骤四:选取石英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6h,随后向其中加入乌金土、碳酸锰和水进行球磨5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斑纹料,斑纹料的料桨比重为1:1.4;步骤五:对毛坯进行加热使其逐渐干燥,加热温度为70℃,持续加热1h后在毛坯表面喷水降温,在毛坯底面淋加适量的釉料后持续加热30min;步骤六:在干燥后的毛坯表面喷涂釉料形成面秞,喷淋完成后对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85℃持续2h,随后将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在其表面按产品规格喷涂适量的斑纹料,使其表面形成豹斑纹;步骤七:将涂料完成的毛坯放入烘道内烘干,初步保持温度在300℃进行烘干4h,随后烘道以250℃/h速度升温,增加烘道内部温度至1000℃持续烘干8h,随后以40℃/h再次升高烘道内部温度至1300℃,到达1300℃后持续加热20min停止加热;步骤八:控制烘道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200℃/h的速度降温,当温度到达850℃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60℃/h降温,直至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釉;步骤九:根据产品需求选取所需颜色的石墨在成品釉表面喷涂彩印,形成额外的豹斑纹后将其表面烘干,得到成品紫金陶豹斑釉。实施例二: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泥坯料和釉料,所述辅料包括斑纹料和石墨,所述泥坯料由天然黏土和高岭土混合制成,所述釉料由石英石、长石、白云石和天然黏土混合制成,所述斑纹料由乌金土、碳酸锰和石英石混合制成,所述主料和辅料中各成分按照质量份数采用以下配比:天然黏土60份、高岭土32份、石英石28份、长石24份、白云石18份、乌金土14份、碳酸锰10份。一种紫金陶豹斑釉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向天然黏土和高岭土中添加适量的水后将其混匀,并按规格切割为大小合适的小块坯料,对小块坯料由多个方向反复挤压,使其内部水分均匀,排除其内部的气泡;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小块坯料置于拉坯机转盘中心,进行拉坯工作,拉坯机转盘转速为80r/min,先将小块坯料拉成一个中空的泥筒形后再根据器材规格的需求进行调整,器型拉好后将坯体和泥座分离,得到毛坯;步骤三:选取石英石、长石、白云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0-14h,随后向其中加入天然黏土和水继续球磨12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釉料,釉料的料桨比重为1:1.7;步骤四:选取石英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0h,随后向其中加入乌金土、碳酸锰和水进行球磨9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斑纹料,斑纹料的料桨比重为1:1.7;步骤五:对毛坯进行加热使其逐渐干燥,加热温度为90℃,持续加热2h后在毛坯表面喷水降温,在毛坯底面淋加适量的釉料后持续加热30min;步骤六:在干燥后的毛坯表面喷涂釉料形成面秞,喷淋完成后对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85℃持续4h,随后将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在其表面按产品规格喷涂适量的斑纹料,使其表面形成豹斑纹;步骤七:将涂料完成的毛坯放入烘道内烘干,初步保持温度在300℃进行烘干8h,随后烘道以350℃/h速度升温,增加烘道内部温度至1000℃持续烘干14h,随后以80℃/h再次升高烘道内部温度至1300℃,到达1300℃后持续加热40min停止加热;步骤八:控制烘道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300℃/h的速度降温,当温度到达850℃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120℃/h降温,直至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釉;步骤九:根据产品需求选取所需颜色的石墨在成品釉表面喷涂彩印,形成额外的豹斑纹后将其表面烘干,得到成品紫金陶豹斑釉。实施例三:一种紫金陶豹斑釉配方,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泥坯料和釉料,所述辅料包括斑纹料和石墨,所述泥坯料由天然黏土和高岭土混合制成,所述釉料由石英石、长石、白云石和天然黏土混合制成,所述斑纹料由乌金土、碳酸锰和石英石混合制成,所述主料和辅料中各成分按照质量份数采用以下配比:天然黏土50份、高岭土26份、石英石25份、长石21份、白云石15份、乌金土11份、碳酸锰8份。一种紫金陶豹斑釉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向天然黏土和高岭土中添加适量的水后将其混匀,并按规格切割为大小合适的小块坯料,对小块坯料由多个方向反复挤压,使其内部水分均匀,排除其内部的气泡;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小块坯料置于拉坯机转盘中心,进行拉坯工作,拉坯机转盘转速为30r/min,先将小块坯料拉成一个中空的泥筒形后再根据器材规格的需求进行调整,器型拉好后将坯体和泥座分离,得到毛坯;步骤三:选取石英石、长石、白云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12h,随后向其中加入天然黏土和水继续球磨10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釉料,釉料的料桨比重为1:1.5;步骤四:选取石英石放置在球磨机中进行球磨8h,随后向其中加入乌金土、碳酸锰和水进行球磨7h,将球磨后的浆料通过筛网筛选,得到符合规格的斑纹料,斑纹料的料桨比重为1:1.5;步骤五:对毛坯进行加热使其逐渐干燥,加热温度为80℃,持续加热1.5h后在毛坯表面喷水降温,在毛坯底面淋加适量的釉料后持续加热30min;步骤六:在干燥后的毛坯表面喷涂釉料形成面秞,喷淋完成后对其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85℃持续3h,随后将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在其表面按产品规格喷涂适量的斑纹料,使其表面形成豹斑纹;步骤七:将涂料完成的毛坯放入烘道内烘干,初步保持温度在300℃进行烘干6h,随后烘道以300℃/h速度升温,增加烘道内部温度至1000℃持续烘干11h,随后以60℃/h再次升高烘道内部温度至1300℃,到达1300℃后持续加热30min停止加热;步骤八:控制烘道内部的温度逐渐降低,停止加热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250℃/h的速度降温,当温度到达850℃后控制烘道内温度在90℃/h降温,直至降温至常温,得到成品釉;步骤九:根据产品需求选取所需颜色的石墨在成品釉表面喷涂彩印,形成额外的豹斑纹后将其表面烘干,得到成品紫金陶豹斑釉。实施例四: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紫金陶豹斑釉瓷器瓶,同时采用常规的烧制瓷器手法进行对比,具体对比如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常规手法成品紫金陶豹斑釉瓷瓶紫金陶豹斑釉瓷瓶紫金陶豹斑釉瓷瓶胎杯瓷瓶成功率(%)87899279外观颜色分层较突出、色泽艳丽颜色分层较突出、色泽艳丽颜色分层突出、色泽艳丽,颜色普通无变化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金陶豹斑釉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瓷瓶表面有明显的豹斑纹和突出斑纹块,颜色区别明显,整体颜色艳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在市场推广阶段价值明显高于常规的瓷瓶,更受人们的喜爱。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