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12035发布日期:2020-01-03 14:20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结晶陶瓷釉领域,尤其涉及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晶釉是在我国古色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晶花釉,其特征是在釉中或釉表面析出各种形状的晶花,这些晶花是利用釉熔体中的成晶物质在过饱和状态下,通过冷却和适当的保温自然生长形成的。但是现有的结晶釉是一种高级陶瓷艺术釉,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效果,主要用于制作花瓶等艺术陶瓷。

目前在日用陶瓷领域,结晶釉的应用不是很广泛,主要原因是现有原料制成的结晶釉其对烧成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长的烧成时间和保温时间,不能适应日用陶瓷生产使用的辊道窑。但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的审美提升,对于日用陶瓷艺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出艺术釉、结晶釉等在日用陶瓷上的应用,在保证产品性能达标的前提下,做到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陶瓷颜色层次感强,具有较高的硬度、光泽度,釉面平滑温润,陶瓷热稳定性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晶斑纹陶瓷釉,包括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粉末;结晶剂为钡钨掺杂氧化锌;

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的质量比为10:2:1;

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5-50份、氧化铝7-10份、氧化钛7-10份、氧化钙8-10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0-40份、锂辉石7-10份、龙岩土4-6份和色剂0.5-1份;

色剂为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结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水醋酸锌和五氯化钨、二水氯化钡依次内添加去离子水,加热至46摄氏度后搅拌30分钟;加入二水醋酸锌质量3.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并超声波处理40s,再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58摄氏度条件下反应5小时,再经过分离、洗涤、干燥,并研磨制备成粒度为800目的粉料,得到结晶剂;其中,二水醋酸锌、五氯化钨、二水氯化钡、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比例为260g:55g:12g:500ml:220ml;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0.8。

优选的,改性云母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s1、将硫酸亚铁、云母石粉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硫酸亚铁彻底溶解,得到混合分散液a;其中,硫酸亚铁、云母石粉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为12g:200g:550ml;s2、向混合分散液a中添加其氢氧化钠,并加热至60摄氏度,搅拌均匀后速冷至0摄氏度,保温10分钟,得到中间液b;s3、中间液b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55摄氏度条件下反应3小时,然后分离所得沉淀,洗涤;在600摄氏度下锻烧4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粉碎并研磨至500目,得到改性云母石粉末。

优选的,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5份、氧化铝7份、氧化钛7份、氧化钙8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0份、锂辉石7份、龙岩土4份和色剂0.5-1份。

优选的,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8份、氧化铝9份、氧化钛9份、氧化钙9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5份、锂辉石9份、龙岩土5份和色剂0.5-1份。

优选的,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50份、氧化铝10份、氧化钛10份、氧化钙10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40份、锂辉石10份和、龙岩土6份和色剂0.5-1份。

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结晶斑纹陶瓷釉,还提出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原材料;将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物料c;

s2、湿法制备釉料,物料c、球和水的质量比为2:3:1;球磨加工时间12-24小时后得到球磨釉料d;球磨釉料d经过200目筛选,调制成53-54波美浓度,得到釉料成品;

s3、取干净胚体浸入釉料成品中;

s4、将浸好釉料的胚体进行烧纸,得到成品。

优选的,s4中,烧制程序包括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预热,升温至150-180摄氏度之间,用时120分钟;

第二阶段:加热,继续升温至300-35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

第三阶段:氧化,继续升温至950-105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

第四阶段:重还原,升温至1200-1240摄氏度,用时240-250分钟;

第五阶段:轻还原,升温至1270-130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在1270-130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20-40分钟;

第六阶段:降温至1120-1180摄氏度,用时20-40分钟,再保温30分钟。

第七阶段: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结晶剂中含有钡、钨元素,结晶剂与氧化硅过饱和而产生析晶,生成硅灰石-碳酸钡的复合晶体,使得陶瓷细腻且均匀,并能够形成一种晶体浮于透明釉层之上的效果,且陶瓷颜色层次感强,具有较高的硬度、光泽度,釉面平滑温润;陶瓷热稳定性高,达到国家日用陶瓷标准;制备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剂达到不同颜色的陶瓷,得到的陶瓷发色鲜艳。同时,釉料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而且铁含量高,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提出的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包括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粉末;结晶剂为钡钨掺杂氧化锌;

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的质量比为10:2:1;

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5-50份、氧化铝7-10份、氧化钛7-10份、氧化钙8-10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0-40份、锂辉石7-10份、龙岩土4-6份和色剂0.5-1份;

色剂为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5份、氧化铝7份、氧化钛7份、氧化钙8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0份、锂辉石7份、龙岩土4份和色剂0.5-1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48份、氧化铝9份、氧化钛9份、氧化钙9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5份、锂辉石9份、龙岩土5份和色剂0.5-1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釉料按照重量组份,包括氧化硅50份、氧化铝10份、氧化钛10份、氧化钙10份、氧化镁1-2份、氧化钾2-4份、钠玻璃粉340份、锂辉石10份和、龙岩土6份和色剂0.5-1份。

本发明中,结晶剂中含有钡、钨元素,结晶剂与氧化硅过饱和而产生析晶,生成硅灰石-碳酸钡的复合晶体,使得陶瓷细腻且均匀,并能够形成一种晶体浮于透明釉层之上的效果,且陶瓷颜色层次感强,具有较高的硬度、光泽度,釉面平滑温润;陶瓷热稳定性高,达到国家日用陶瓷标准;制备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剂达到不同颜色的陶瓷,得到的陶瓷发色鲜艳。同时,釉料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而且铁含量高,有益于人体健康,均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结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水醋酸锌和五氯化钨、二水氯化钡依次内添加去离子水,加热至46摄氏度后搅拌30分钟;加入二水醋酸锌质量3.2%的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并超声波处理40s,再添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58摄氏度条件下反应5小时,再经过分离、洗涤、干燥,并研磨制备成粒度为800目的粉料,得到结晶剂;其中,二水醋酸锌、五氯化钨、二水氯化钡、去离子水、氢氧化钠溶液比例为260g:55g:12g:500ml:220ml;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10.8。

需要说明的是,结晶剂制备简单,使用效果好,提高与釉料的结晶效率,结晶剂为结晶过程中质点发育成点阵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釉料形成完整美丽的晶花。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改性云母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s1、将硫酸亚铁、云母石粉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硫酸亚铁彻底溶解,得到混合分散液a;其中,硫酸亚铁、云母石粉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为12g:200g:550ml;

s2、向混合分散液a中添加其氢氧化钠,并加热至60摄氏度,搅拌均匀后速冷至0摄氏度,保温10分钟,得到中间液b;

s3、中间液b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55摄氏度条件下反应3小时,然后分离所得沉淀,洗涤;在600摄氏度下锻烧4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粉碎并研磨至500目,得到改性云母石粉末

需要说明的是,结晶釉料通过添加改性云母石粉用于调节釉料的高温粘度与析晶温度,而粘度的大小直接束缚着成晶质点在熔体中的扩散迁移,所得釉料的高温流动性很好,从而更加利于晶核的生长。

本发明中,根据上述提出的结晶斑纹陶瓷釉,还提出结晶斑纹陶瓷釉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原材料;将釉料、结晶剂和改性云母石粉末混合均匀得到物料c;

s2、湿法制备釉料,物料c、球和水的质量比为2:3:1;球磨加工时间12-24小时后得到球磨釉料d;球磨釉料d经过200目筛选,调制成53-54波美浓度,得到釉料成品;

s3、取干净胚体浸入釉料成品中;

s4、将浸好釉料的胚体进行烧纸,得到成品。

本发明中,陶瓷制釉步骤简单,釉料细腻,使用效果好。

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烧制程序包括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预热,升温至150-180摄氏度之间,用时120分钟;

第二阶段:加热,继续升温至300-35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

第三阶段:氧化,继续升温至950-105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

第四阶段:重还原,升温至1200-1240摄氏度,用时240-250分钟;

第五阶段:轻还原,升温至1270-1300摄氏度,用时120分钟;在1270-1300摄氏度条件下,保温20-40分钟;

第六阶段:降温至1120-1180摄氏度,用时20-40分钟,再保温30分钟。

第七阶段: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中,陶瓷烧制成过程中采用逐渐升温的方式,防止胚胎炸裂;陶瓷烧制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提高陶瓷的烧制质量,以及使得釉面烧制达到最佳效果。其中,陶瓷在烧成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降温至1120-1180℃,再保温一段时间的方法,既有助于结晶的形成,而且可减少气泡针孔等缺陷,提高成品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