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7486发布日期:2020-01-21 18:45阅读:48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粪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鹅粪经过堆肥、发酵之后可做肥料;由于鹅肠道短,吃进的饲料不能充分消化利用,大量的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鹅粪通过发酵后可以成为很好的肥料,还因为它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作饲料。

在民间流传着鸭粪、鹅粪不能作为肥料上地的说法,主要是鹅粪碱性含量大,容易破坏庄稼土壤的酸碱性,易出现烧苗现象,以及大型养鹅场中的鹅粪无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解决了现有鹅粪碱性含量大,容易破坏庄稼土壤的酸碱性,易出现烧苗现象,以及大型养鹅场中的鹅粪无处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收集,在大型养鹅场收集鹅粪,在收集的时候将地表1cm以上的土层、鹅粪及枯树枝叶一起收集;

步骤2:细化,将收集来的原料在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鹅粪、枯树枝叶及土壤细化、混合;

步骤3:辅料配制,向步骤2细化后的原料中添加辅料;

步骤4:碱性调整;

步骤5:堆肥;

步骤6:烘干。

所述步骤3:辅料配制中的辅料为大豆秧和花生秧,在配制前需要将大豆秧和花生秧粉碎。

所述步骤4:碱性调整,将辅料与原料混合,并保证混合料的水分在50-55%之间,并向混合料中添加锯末、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以保证混合料的酸碱中和,以及添加生物菌发酵剂。

所述步骤5:堆肥,将混合料置于空余地面上,并堆成长4米、宽1.5米、高0.5米的堆肥堆,并盖上塑料薄膜;发酵20天后,揭开塑料薄膜,利用翻堆机进行翻堆和疏松堆肥,然后再盖上塑料薄膜,再发酵10天后,肥料腐熟。

所述步骤6:烘干,将步骤5腐熟的肥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并装入肥料袋中。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辅料与原料混合,并保证混合料的水分在50-55%之间,并向混合料中添加锯末、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以保证混合料的酸碱中和,以及添加生物菌发酵剂,能够中和肥料的酸碱性,防止对土壤造成损害、避免烧苗,生物菌发酵剂作用迅速,升温快腐熟彻底,快速杀灭鹅粪中的有害菌、虫、虫卵、草籽等农作物有害生物被迅速、彻底杀死,并抑制病原菌再次滋生,杜绝二次发酵、烧根烧苗;

2.本发明,辅料配制中的辅料为大豆秧和花生秧,增加了肥料的肥效性,使得施用后使得土壤更加肥沃;

3.本发明,在大型养鹅场收集鹅粪,在收集的时候将地表1cm以上的土层、鹅粪及枯树枝叶一起收集,能够收集更多富有营养的原料,提高肥料生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鹅粪肥料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收集,在大型养鹅场收集鹅粪,在收集的时候将地表1c用以上的土层、鹅粪及枯树枝叶一起收集;

步骤2:细化,将收集来的原料在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将鹅粪、枯树枝叶及土壤细化、混合;

步骤3:辅料配制,向步骤2细化后的原料中添加辅料;

步骤4:碱性调整;

步骤5:堆肥;

步骤6:烘干。

所述步骤3:辅料配制中的辅料为大豆秧和花生秧,在配制前需要将大豆秧和花生秧粉碎。

所述步骤4:碱性调整,将辅料与原料混合,并保证混合料的水分在50-55%之间,并向混合料中添加锯末、过磷酸钙和硫酸钾,以保证混合料的酸碱中和,以及添加生物菌发酵剂。

所述步骤5:堆肥,将混合料置于空余地面上,并堆成长4米、宽1.5米、高0.5米的堆肥堆,并盖上塑料薄膜;发酵20天后,揭开塑料薄膜,利用翻堆机进行翻堆和疏松堆肥,然后再盖上塑料薄膜,再发酵10天后,肥料腐熟。

所述步骤6:烘干,将步骤5腐熟的肥料利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并装入肥料袋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