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落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2687发布日期:2019-10-29 20:5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落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酸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落酸管。



背景技术:

在制造硫酸的系统设备中,分酸器是干燥塔、吸收塔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具体是指分酸器通过对进入干燥塔、吸收塔内的浓硫酸流体进行均匀分流,使均匀向下流动的浓硫酸与来自塔底向上流动的工艺气体在填料层中均匀接触,浓硫酸干燥和吸收工艺气体中的三氧化硫形成更高浓度硫酸。分酸器对气体的吸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套系统的正常运行,较低的吸收率会导致塔内形成酸雾过多,造成设备的腐蚀过度,成品酸质量不过关,以及过量的三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大气严重污染。所以,分酸器的作用十分重要。

分酸器在将酸均匀的分布到填料中时,采用设置若干落酸管进行分酸。现有落酸管的进酸口为单口,开口方向与分酸槽内介质方向垂直,当带有一点流速的酸旋入落酸管内后,用肉眼观察可清晰的看见酸产生旋流造成管内不满管、中心有空洞。这样会造成出酸不满管、酸量流速大小不一致、出酸不稳、出酸不精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落酸管因带有旋流造成出酸不满管、酸量流速大小不一致、出酸不稳以及出酸不精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旋流、增加出酸稳定性的新型落酸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落酸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进酸端设有若干成对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两两之间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开口槽沿所述管体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开口槽为四个,其沿所述管体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管体的进酸端和出酸端之间设有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钝角。

所述管体出酸端的出酸口为竖直切面。

所述开口槽为沿管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落酸管的进酸端设置成对的开口槽,具有进酸面积大且能防止酸液产生旋流的优点,使出酸端的出酸流量流速一致,出酸平稳,加强了分酸系统稳定性,降低分酸系统能耗,且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弯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落酸管,落酸管的管体1上端开有细长条形的开口槽3,开口槽3两两对称并沿圆周均匀分布,开口槽3的数量数为2的倍数,管体1的中部设有弯折部5,弯折后管体尾端的出酸口4竖直切口,分酸槽内酸上升至长条形开口槽进酸,并通过落酸管尾端的出酸口出酸。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落酸管的管体上设置若干两两对称的开口槽,增大了进酸面积,在增大进酸面积的同时,多个细长条形的开口槽既保证了流速,也可阻滤碎瓷环,流入落酸管内时可消除旋流,具有进酸面积大、无旋流的优点,出酸流量流速一致,出酸平稳不易堵塞的特点,加强了分酸系统稳定性,降低分酸系统能耗,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落酸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进酸端2设有四个开口槽3,四个开口槽3两两对称设置,且其沿所述管体1周向均匀分布,两两对称的开口槽可平衡管内流量,破坏旋流的产生。

所述开口槽为沿管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形,细长的长条形开口槽在阻滤碎瓷环的同时,亦可起积液作用,消除进酸波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所述管体1的进酸端和出酸端之间设有弯折部5,所述弯折部5的弯折角度为钝角。通过弯折部5使出酸端具有一定角度,增加了酸落入填料的范围,且弯折部5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酸受到的流阻小,出酸通畅,并且能量损失也小。通过设置弯折部5使多个落酸管交错分开,增大落酸面积,最大限度提高填料润湿率,延长气液在填料层中的接触时间,有利于传质进行。

所述管体1出酸端尾端的出酸口4为竖直切面,使介质能朝设定方向出酸,且外观美观。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