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725发布日期:2019-11-15 21:4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值尿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增值尿素包括锌腐酸尿素、禾谷素尿素、黄腐酸尿素等。以锌腐酸尿素为例,锌腐酸是一种含有微量元素的小分子腐植酸肥料增效剂,通过专门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出植物天然活性物质。锌腐酸尿素是在普通尿素中添加了锌腐酸螯合肥料增效剂生产的增值尿素。

增值尿素的工艺流程是在传统尿素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将制备好的锌腐酸增效液(禾谷素增效剂、黄腐酸增效剂)通过离心泵送入静置槽,再通过离心泵送入送料槽后利用计量泵定量加入到二段蒸发进口管线溶液中,充分混合后进入送造粒后产出符合企业标准q/shhg001—2016和国家标准gb2440-2001的锌腐酸尿素。

现有的增值尿素生产装置,配制原料增效液时间较长,浓度波动大。因此,需要对原有的生产装置予以改进,从而减少原料增效液的配制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采用两套配液容器协同工作,两套配液容器基本满足全日生产用量,减少了增效液内腐殖酸波动而影响成品尿素内在质量。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包括两个增效液反应釜、两个静置槽、以及送料槽,两个增效液反应釜和两个静置槽通过第一管网系统与送料槽连通,将所述增效液反应釜的增效液输送至送料槽,或者将所述静置槽内静置后的增效液输送至送料槽;

两个增效液反应釜通过管道系统与两个静置槽连通,同一时间内,仅有一个增效液反应釜将制备好的增效液送至任一个静置槽内静置,另一个增效液反应釜制备增效液,另一个静置槽静置增效液。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套配液容器(两个增效液反应釜和两个静置槽),每次配液(4t)基本满足全日生产用量,减少了增效液内腐殖酸波动而影响成品尿素内在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网系统上设有送料泵,所述第二管网系统上设有配料泵。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泵将增效液送至送料槽,任一增效液反应釜中的增效液通过配料泵送至任一静置槽,送料泵和配料泵均为离心泵,增设两台离心泵配固定管线转送增效液,减少人力,同时解决了对环境污染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料泵的出口端还通过支路配管与增效液反应釜连通,所述配料泵将增效液反应釜中正在制备的增效溶液经第二管网系统输送到支路配管,支路配管内的增效溶液再流至本增效液反应釜。本实用新型在增效液反应釜制备增效液过程中,配料泵出口支路配管将自增效液反应釜流出的增效液引至增效液反应釜,在增效液制备过程中起到溶液打循环作用,提高增效液制备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管网系统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位于配料泵和两个静置槽之间。本实用新型在配料泵至静置槽之间安装过滤器,减少杂质进入系统;优选过滤器为两个,两个过滤器并行设置在配料泵与静置槽之间,两个过滤器同时工作,对增效液进行杂质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置槽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加热静置槽内溶液的蒸汽盘管。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盘管使静置槽内增效液温度始终保持40-50℃,始终保证静置槽处于流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中,1、增效液反应釜;11、蒸汽;2、静置槽;3、送料槽;4、配料泵;5、送料泵;6、过滤器;7、冲洗水;8、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以现有的锌腐酸尿素为例,详细论述本实施例的方案。现有的锌腐酸尿素配套配制原料增效液时间较长,浓度波动大;自吸泵抽送增值增效液易造成损坏,且现场连接皮管较多,造成环境影响;生产增值尿素时,电容液位计指示有误,现场视镜难以观察;溶料槽无液位设施,配液参考困难;尿素粒子强度低;

分析:试生产期增效液反应釜1每次制备增效液量为2吨,增效液每次装满两个吨桶,因泵入口接入增效液反应釜1底部,造成两吨桶内溶液腐植酸含量有所差异,对成品尿素内腐植酸含量造成影响,在同样生产负荷下需频繁调节计量泵旋钮来稳定成品尿素内在质量。

成品尿素粒子中含有30%左右爆裂型空心粒子,经技术分析,为腐植酸原料中所含不溶杂质所致,尿液从被造粒喷头旋转切割为小液珠,由于内含杂质且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空心粒子,造成成品尿素强度下降。

在配制增效液过程中,添加微量元素后,溶液受搅拌及高温后产生泡沫,增效剂添加至蒸发工段后,在二段分离器收集器处造成尿液起泡,影响电容液位计指示偏离,且形成的尿液泡沫(内含不容杂质)易造成造粒喷头顶部小孔堵塞,造成喷头溢流,在皮带产生大量花生粒大小的泡状粒子,影响尿素外在质量。

试生产时用小型自吸泵配耐酸胶皮管输送增效液至计量泵前静置槽2,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易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施例装置生产锌腐酸尿素过程中,生产负荷控制在18t/h,添加增效剂约12kg/t,原增效液反应釜1配制能力一次仅满足约8小时用量,故对该增效液反应釜1进行更换且增设一台增效液反应釜1设备,每次配液基本满足全日生产用量,减少增效液内腐殖酸波动而影响成品尿素内在质量。本实施例的核心改进点是:

1、在增效液反应釜1至静置槽2离心泵出口安装过滤器6两个(一运行一备),内置便拆式80目过滤网,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洗清理;防止大量不溶杂质进入静置槽2内。

2、增效液在吨桶存放不便于保温,故增设两台容积为4t静置槽2,外设蒸汽盘管,静置槽2内增效液温度始终保持40-50℃,始终保证液体流动性状态;同时该静置槽2具备溶液静置功效,所配溶液经10小时以上的静置后,不容杂质沉至槽底;避免杂质进入系统,对尿素的外在质量造成影响。蒸汽盘管的位置为静置槽2外部自上向下缠绕。槽内液体需要保持良好流动性,温度控制在40-50℃,温度过高会造成水分大量蒸发,增效液浓度发生变化,温度过低会造成液体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流动性差

3、为避免添加微量元素后溶液产生大量泡沫对生产系统及成品尿素造成影响,在送料槽3内人工添加少量助剂消除泡沫。

4、增设两台离心泵(配料泵4+送料泵5)配固定管线转送增效液,减少人力,同时解决了对环境污染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增效液反应釜包括外釜体、内釜体、插入内釜体内部的搅拌机构,内釜体位于外釜体的内腔,外釜体和内釜体之前还设有保温层,并且内釜体卡接在外釜体的上端,内釜体的顶端设有釜盖,釜盖封堵内釜体的开口,搅拌机构从釜盖处插入内釜体内部。增效液反应釜的出液口位于内釜体的底端,增效液反应釜的进液口位于内釜体的顶端。

请参图1所示,图1为生产装置的原理框图。本实施例的增值尿素的生产装置,包括两个增效液反应釜1、两个静置槽2、以及送料槽3,两个增效液反应釜1和两个静置槽2通过第一管网系统与送料槽3连通,将增效液反应釜1的增效液输送至送料槽3,或者将静置槽2内静置后的增效液输送至送料槽3;两个增效液反应釜1通过管道系统与两个静置槽2连通,同一时间内,仅有一个增效液反应釜1将制备好的增效液送至任一个静置槽2内静置,另一个增效液反应釜1制备增效液,另一个静置槽2静置增效液。本实施例采用两套增效液反应釜1(两个增效液反应釜1和两个静置槽2),每次配液(4t)基本满足全日生产用量,减少了增效液内腐殖酸波动而影响成品尿素内在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管网系统上设有送料泵5,第二管网系统上设有配料泵4。本实施例通过送料泵5将增效液送至送料槽3,任一增效液反应釜1中的增效液通过配料泵4送至任一静置槽2,送料泵5和配料泵4均为离心泵,增设两台离心泵配固定管线转送增效液,减少人力,同时解决了对环境污染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配料泵4的出口端还通过支路配管与增效液反应釜1连通,配料泵4将增效液反应釜1中正在制备的增效溶液经第二管网系统输送到支路配管,支路配管内的增效溶液再流至本增效液反应釜1。本实施例在增效液反应釜1制备增效液过程中,配料泵4出口支路配管将自增效液反应釜1流出的增效液引至增效液反应釜1,在增效液制备过程中起到溶液打循环作用,提高增效液制备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管网系统上还设有过滤器6,过滤器6位于配料泵4和两个静置槽2之间。本实施例在配料泵4至静置槽2之间安装过滤器6,减少杂质进入系统;优选过滤器6为两个,两个过滤器6并行设置在配料泵4与静置槽2之间,两个过滤器6同时工作,对增效液进行杂质过滤。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静置槽2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加热静置槽2内溶液的蒸汽盘管。本实施例的蒸汽盘管使静置槽2内增效液温度始终保持40-50℃,始终保证静置槽2处于流动状态。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增效液配液设施的改进后,尿素内外在质量更为稳定,流程及操作更为简便,不用另外增加工作人员既能满足生产需求。

1、增加增效液反应釜1两台,每次配液(4t)基本满足全日生产用量,减少增效液内腐殖酸波动而影响成品尿素内在质量;

2、在增效液反应釜1至静置槽2离心泵出口安装过滤器6两个,减少杂质进入系统;

3、增设两台离心泵配固定管线转送增效液,减少人力,同时解决了对环境污染问题。

利用旧材料组建配液设备,安装增效液配液罐一台,顶部设置原料加料孔,内部安装搅拌器一台,本系统解吸废液氨氮含量低于10mg/l,可作为配液使用,既减少外排水量,又节约了新鲜脱盐水;首先,将腐植酸原料和系统解吸废液,按比例加入配液罐,搅拌均匀,保持一定温度,后加入微量元素继续反应,配置好的增效液经分析合格后,利用配料泵4送至静置槽2静置,另外,离心泵出口支路配管引至配液罐,在增效液制备过程中可起到溶液打循环作用,提高增效液制备效率;静置槽2内储存增效液利用送料泵5转送至送料槽3后,通过计量泵送至二段蒸发系统与尿液混合,经加热分离后,通过尿素熔融泵送至造粒喷头。

目前已生产合格锌腐酸尿素近2万吨投入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目前增值尿素在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今后该套技改装置还可生产禾谷素、黄腐酸等增值尿素,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本实施例的尿素工艺原流程不做任何改变,制备好的锌腐酸增效液通过离心泵送入静置槽2,再通过离心泵送入送料槽3后利用计量泵定量加入到二段蒸发进口管线溶液中,充分混合后进入送造粒后产出符合企业标准q/shhg001—2016和国家标准gb2440-2001的锌腐酸尿素。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