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618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石灰消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石灰消化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烧结厂、电厂、化工、建材水泥厂等行业的生产工艺中。由于生石灰加水消化后产生大量的高温含尘蒸汽,一般的生石灰消化装置都设有排气管用于排发蒸汽。这些含尘蒸汽中粉尘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消石灰等,不仅粘性大,而且还具有腐蚀性。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其粉尘容易粘结堵塞管道导致气体不利于排发,并且由于其腐蚀性还会降低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使其能实现有效处理生石灰消化装置的排气管内的粉尘粘结,避免粉尘堵塞排气管妨碍气体排发,使设备寿命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包括消化装置,所述消化装置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方设有防雨帽;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有刮尘机构;所述刮尘机构包括主杆,移动块,刮尘环;所述主杆位于所述排气管的中轴线上垂直固定设置,所述主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防雨帽的下表面和所述排气管的底部;所述移动块套在所述主杆上,与所述主杆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防雨帽的内部设有收线轮和驱动装置,所述收线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收线轮与所述移动块之间设有钢丝绳;所述移动块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上接触式传感器和下接触式传感器,所述上接触式传感器和所述下接触式传感器均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设有一凹位,所述刮尘环嵌入所述凹位内与所述连接环旋转滑动连接;所述刮尘环的外侧设有两个以上刮尘杆,若干所述刮尘杆以所述主杆为轴芯等距离环形分布;所述刮尘杆的中部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所述刮尘杆的末端设有刮片,所述刮片贴合所述排气管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刮尘环之间设有球形合金钢珠。使连接环与刮尘环之间旋转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刮尘杆上设有伸缩装置。使本刮尘机构能适用各种直径尺寸的排气管,提高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的倾斜角度为40-60度。使从下方吹出的蒸汽更好地作用于挡风板,使挡风板更好地带动刮尘环相对于连接环作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帽与所述钢丝绳的连接位处设有刮尘块。利用刮尘块刮除钢丝绳表面的粉尘,避免粉尘进入到防雨帽的内部,腐蚀收线轮和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一侧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处设有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排气管可锁紧式连接。如此设置。使作业人员能通过卸料口清理被刮尘片所刮落至排气管底部的粉尘,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底面倾斜设置,斜向所述卸料口。使粉尘能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倾斜的底面滑动至卸料口处,加快作业人员清理粉尘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驱动装置提供动力控制收线轮的正反转,从而通过钢丝绳拉动移动块,使移动块在主杆上作上下滑动运动。同时,在移动块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上接触式传感器和下接触式传感器,并且上接触式传感器和下接触式传感器均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如此设置,当移动块被钢丝绳拉动至上接触式传感器碰触到防雨帽的下表面的时候,上接触式传感器电性控制驱动装置使收线轮进行反向旋转,令移动块沿着主杆向下移动。当移动块的下接触式传感器碰触到排气管的底面时,同理。

在移动块沿主杆上下移动的同时,倾斜设置的挡风板依靠在排气管内部的从下往上的蒸汽的风力所吹动,使刮尘环相对于连接环作旋转滑动运动,利用刮片对排气管内壁进行圆周式清洁。

如此一来,即实现刮尘机构对排气管内壁上下的刮尘操作,有效避免粉尘堵塞排气管妨碍气体排发,使设备寿命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b;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刮尘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排气管;101、卸料口;102、门体;2、防雨帽;201、刮尘块;3、主杆;4、移动块;401、上接触式传感器;402、下接触式传感器;5、连接环;501、球形合金钢珠;6、刮尘环;7、刮尘杆;701、刮尘片;702、挡风板;703、伸缩装置;8、钢丝绳;9、收线轮;901、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新型生石灰消化装置,包括消化装置,消化装置设有排气管1,排气管1的上方设有防雨帽2;排气管1的内部设有刮尘机构;刮尘机构包括主杆3,移动块4,刮尘环6;主杆3位于排气管1的中轴线上垂直固定设置,主杆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防雨帽2的下表面和排气管1的底部;移动块4套在主杆3上,与主杆3上下滑动连接;防雨帽2的内部设有收线轮9和驱动装置901,收线轮9连接驱动装置901,收线轮9与移动块4之间设有钢丝绳8;移动块4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有上接触式传感器401和下接触式传感器402,上接触式传感器401和下接触式传感器402均与驱动装置901电性连接;移动块4的外侧固定设有连接环5;连接环5的外侧设有一凹位,刮尘环6嵌入凹位内与连接环5旋转滑动连接;刮尘环6的外侧设有两个以上的刮尘杆7,若干刮尘杆7以主杆3为轴芯等距离环形分布;刮尘杆7的中部设有挡风板702,挡风板702倾斜设置;刮尘杆7的末端设有刮尘片701,刮片贴合排气管1的内侧。

连接环5与刮尘环6之间设有球形合金钢珠501。使连接环5与刮尘环6之间旋转滑动更加顺畅。

刮尘杆7上设有伸缩装置703。使本刮尘机构能适用各种直径尺寸的排气管1,提高实用性。

挡风板702的倾斜角度为40-60度。使从下方吹出的蒸汽更好地作用于挡风板702,使挡风板702更好地带动刮尘环6相对于连接环5作旋转运动。

防雨帽2与钢丝绳8的连接位处设有刮尘块201。利用刮尘块201刮除钢丝绳8表面的粉尘,避免粉尘进入到防雨帽2的内部,腐蚀收线轮9和驱动装置901。

排气管1的底部一侧设有卸料口101,卸料口101处设有门体102,门体102与排气管1可锁紧式连接。如此设置。使作业人员能通过卸料口101清理被刮尘片701所刮落至排气管1底部的粉尘,简单便捷。

排气管1的底面倾斜设置,斜向卸料口101。使粉尘能依靠自身重力作用沿着倾斜的底面滑动至卸料口101处,加快作业人员清理粉尘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生石灰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气体通过排气管1排放。

期间,驱动装置901提供动力控制收线轮9的正反转,从而通过钢丝绳8拉动移动块4,使移动块4在主杆3上作上下滑动运动。同时,在移动块4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上接触式传感器401和下接触式传感器402,并且上接触式传感器401和下接触式传感器402均与驱动装置901电性连接。如此设置,当移动块4被钢丝绳8拉动至上接触式传感器401碰触到防雨帽2的下表面的时候,上接触式传感器401电性控制驱动装置901使收线轮9进行反向旋转,令移动块4沿着主杆3向下移动。当移动块4的下接触式传感器402碰触到排气管1的底面时,同理使移动块4向上运动。

由于连接环5的外侧设有一凹位,刮尘环6嵌入凹位内,有效限制了刮尘环6的上下移动,保证刮尘环6只能陷于连接环5的凹位内与连接环5旋转运动。在移动块4沿主杆3上下移动的同时,倾斜设置的挡风板702依靠在排气管1内部的从下往上的蒸汽的风力所吹动,使刮尘环6相对于连接环5作旋转运动,利用刮片对排气管1内壁进行圆周式清洁。

如此一来,即实现刮尘机构对排气管1内壁上下的刮尘操作,有效避免粉尘堵塞排气管1妨碍气体排发,使设备寿命受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