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641559发布日期:2022-01-26 17:5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肥料中的营养元素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状态,这种肥料被称作速效肥料。如果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这种肥料被称作迟效性肥料,迟效性肥料施入后需经分解、转化方能供给作物有效养分的肥料。例如,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二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等化肥,他们均能溶解于水中,呈离子状态,可供植物直接吸收,都属于速效肥料的范畴。几乎所有的有机肥料(如厩肥、堆服、绿肥等)和少数化学肥料(如磷矿粉等)属迟效性肥料,其含有的营养元素不能直接供植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的生物转化才能形成可利用的营养元素。
3.但是诸如化肥的速效肥料,由于其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如果大量使用,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速效肥料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迟效性肥料中的有机肥料虽然能够克服速效肥料的缺点,但是由于其效果发挥速度过慢,不能满足果树等经济作物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对营养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尚无结合速效肥料和有机肥优点的肥料出现,亟需开发一种既能满足经济作物速效的营养要求、营养全面且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损害的新型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速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化肥营养不全面且损害土壤环境、现有的有机肥的肥效过慢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速效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7.混合料制备步骤:使用畜禽尿浸泡粉碎后的秸秆,然后取吸附有畜禽尿的秸秆,获得混合料;
8.厌氧发酵步骤:厌氧发酵所述混合料,获得厌氧处理后混合料;
9.脱水步骤:对厌氧处理后混合料进行脱水处理,获得速效有机肥。
10.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采用秸秆作为吸附基质,吸附畜禽尿中的营养成分,成为速效有机肥。使用畜禽尿浸泡粉碎后的秸秆,秸秆充分吸收尿液,获得混合料。混合料经过厌氧发酵,尿液中的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等物质与秸秆这种吸附基质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然后通过干燥脱水,脱去物料中大量水分,获得符合标准的有机肥。该速效有机肥具有现有的有机肥的优良特性,例如避免土壤结构被破坏、绿色环保;也具有化肥的肥效快、易被作物吸收的特点。本方案的速效有机肥是一种既能满足经济作物速效的营养要求、营养全面且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损害的新型肥料。
11.本方案的有机肥充分综合利用的畜禽尿液。在动物养殖中,动物的粪便被广泛用作有机肥的生产,畜禽尿液除了部分用作沼气制作外,大多是直接或者间接向河流排放造成污染。畜禽尿液中含有较为大量的营养元素,却未被充分利用,反而成为了一种污染环境的因素。畜禽尿中含有尿素、尿酸、马尿酸、肌酐以及各种无机盐类,养料容易被作物吸收。但是,畜禽尿的运输难度较大(水分含量大),且畜禽尿液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容易挥发到空气中,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发明人经过多方尝试,发现秸秆可以对畜禽尿进行有效吸附,解决了畜禽尿中的营养成分容易挥发损耗的技术问题。发明人同时尝试了锯木面、谷壳或者谷壳粉等材料作为畜禽尿的吸附载体,均未收到良好的效果。
12.秸秆的生物量较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及时收割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秸秆腐败后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本方案可消耗大量的秸秆,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以及穗)部分的总称。
13.进一步,在混合料制备步骤中,使用3-6重量份的畜禽尿浸泡1重量份的秸秆1-2小时;所述秸秆包括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胡豆秸秆或玉米秸秆中的1-5种;粉碎后的秸秆为粉状或者1-5厘米的节状;所述畜禽尿为猪尿或者牛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比例和浸泡时长,可以保证足够量的畜禽尿(重点是尿液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在秸秆上;上述种类的秸秆为田间常见的类型,本方案可对其进行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将秸秆粉碎后,可扩大其与尿液的接触面积,增大其对尿液的吸附量;猪尿或者牛尿为畜牧养殖业常见的排泄废物,且其中含有大量的可用于果蔬等作物利用的营养成分。
15.进一步,在厌氧发酵步骤中,厌氧发酵的方法为:将混合料置于密闭容器中,放置3-6天。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料在密闭容器中放置3-6天,尿液中的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等物质与秸秆这种吸附基质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并可以防止氮素的挥发。
17.进一步,在脱水步骤中,在30-60℃的环境中,对厌氧处理后混合料进行脱水处理至水分含量为35%-45%。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0-60℃的环境可避免营养物质被破坏且提供足够的用于干燥肥料的温度。水分含量为35%-45%,不把肥料中的水分过度烘干除去,保证肥料中的营养物质不在烘干的过程中被破坏。
19.进一步,在脱水步骤中,在30-60℃的环境中,对厌氧处理后混合料进行脱水处理至水分含量为30%以下。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分含量在30%以下,肥料干燥,自重减轻,便于运输;并且水分较少,有利于肥料长期储存。
21.进一步,在厌氧发酵步骤和脱水步骤之间还设有有氧发酵步骤:在厌氧处理后混合料中加入功能菌,功能菌和秸秆的质量比为0.5:1000-1:1000,经4-8天的有氧发酵之后获得有氧发酵后混合料;在脱水步骤中,对有氧发酵后进行脱水处理,获得速效有机菌肥。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功能菌,可进一步分解秸秆中的有机成分,供作物利用;并且该肥料施用在土壤中之后,功能菌可逐步分解土壤环境中的有机物以供作物吸收。
23.进一步,在脱水步骤之后还包括重复步骤:使用畜禽尿浸泡脱水步骤中获得的速效有机肥,取吸附有畜禽尿的速效有机肥,然后再经厌氧发酵和脱水处理之后,获得速效有
机肥ⅰ。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强速效有机肥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不经过重复步骤,氮磷钾含量可达5%以上,已经能够满足有机肥标准,但是如果对有机肥有更高的营养成分含量的要求,可采用重复步骤。
25.进一步,在脱水步骤之后还包括重复步骤:使用畜禽尿浸泡脱水步骤中获得的速效有机肥,取吸附有畜禽尿的速效有机肥,然后再经厌氧发酵后,加入功能菌进行有氧发酵,最后经脱水处理之后获得速效有机菌肥ⅰ。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功能菌进一步分解秸秆中的有机成分,并且施用后可逐步分解土壤环境中的有机物以供作物吸收。
27.进一步,所述重复步骤进行的次数为2-5次。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次进行重复步骤可增加有机肥中营养物质含量。例如,重复步骤进行多次时,氮磷钾含量可达20%从上。重复次数越多,肥料中养分含量越多,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可达50%以上。
29.进一步,本制备方法制备的速效有机肥。
30.采用上述方案,使用畜禽尿浸泡粉碎后的秸秆,秸秆充分吸收尿液,获得混合料。然后混合料在密闭容器中放置,尿液中的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等物质与秸秆这种吸附基质形成较为稳定的结合,然后通过干燥脱水,脱去物料中大量水分,获得符合标准的有机肥。这种有机肥不同于传统有机肥,具有快速发挥肥效的性质,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的有机肥在肥效速度上的缺陷。肥料中的氮磷钾多为盐类型态而表现在作物上多为速效,肥料中的养份含量为钾高于氮高于磷,肥料棕褐色、疏松且无味。本方案制备的速效有机肥适宜果树,蔬菜,及农作物的施用,可作追肥、基肥施用。肥料施用量为水稻50-80公斤/亩,玉米100-150公斤/亩,果树150-300公斤/亩,产品达到绿色或有机标准。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肥料干燥脱水装置正视图。
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转筒的纵向剖视图。
33.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34.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35.图5为图2的b部的右视图(未纵剖)。
3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风管的右视图。
3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转筒的纵向剖视图。
3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内环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4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筒1、风管2、连接软管3、支撑板4、底座5、滑槽6、齿条7、进料盖8、第一支撑柱9、支撑滚轮10、齿轮11、第二支撑柱12、转动轴13、皮带14、传动轮15、中心轴16、电机17、聚风片18、防堵片19、转筒侧壁20、转筒底壁21、出料口22、纱布团23、风支管24、防堵片出风孔25、内环26、连接杆27、把手28、隔板29。
41.实施例1
42.如图1所示,一种肥料干燥脱水装置包括转筒1、送风结构、动力结构和支撑结构。如图2所示,转筒1的中轴线水平,转筒1包括转筒侧壁20和位于转筒侧壁20两端的转筒底壁21。如图1和图2所示,转筒侧壁20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盖8,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和进料盖8的数量为两个。在右侧的转筒底壁21上开设有出料口22(出料盖未示,具体为一块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转筒底壁21外侧),出料口22靠近进料盖8设置。转筒侧壁20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直径1cm),以保证烘干蒸发出的气体能够通过出气孔从装置内部逸出,确保将肥料烘干,降低水分以满足肥料的相关标准(ny525-2012,有机肥料)。
43.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结构包括风管2和风支管24。风管2的中轴线转筒1的中轴线重合。风管2的两端穿过转筒1两侧的转筒底壁21,风管2的左端密封连接有连接软管3(用于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热风机),风管2的右端设有纱布团23(用以堵住风管2,防止风逸出至外界环境,避免能源浪费)。风管2均通过轴承与转筒1两侧的转筒底壁21转动连接。风支管24固定在风管2位于转筒1中的部分上,具体如下:风支管24焊接在风管2下部,风支管24沿风管2的轴向均布,且风支管24与风管2连通,如图3所示,风支管24的上端焊接有聚风片18,聚风片18朝向风管2的进风端弯曲。如图2所示,聚风片18的高度(即:聚风片18远离风支管24的一端离风管2内表面的距离)沿风管2的轴向依次递减。聚风片18的宽度在3-4cm之间,可进一步有效地控制转筒1内温度前后一致,使得物料受热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最左侧的聚风片18的高度为4cm,最右侧的聚风片18的高度为1cm。由于风以一定的速度从风管2的左端流向右端,会出现风不能顺畅地进入风支管24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装置的靠左的部分更严重),如果是用的热风,会导致对肥料的烘干不充分以及导致装置左段的温度低、右段的温度高的现象。因此,聚风片18的梯度设置可以使得风管2的左段有更多的风进入风支管24,可以保证整个装置对肥料的加热(热风)或者降温(冷风)更为充分和均匀。如图4和图5所示,风支管24的下端焊接有防堵片19,防堵片19一端焊接在风支管24的下端,另一端沿着转筒1转动的方向弯曲。在本实施例中,从右往左的方向观察图2,转筒1顺时针转动,防堵片19朝向图2纸面的方向发生弯曲。防堵片19的设置,可以保证风支管24的下端不被肥料堵塞。如图4所示,防堵片19的下端还开设有防堵片出风孔25,以确保有风流入防堵片19的下方。风管2和风支管24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直径为1cm的小孔,且风管2和风支管24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有风支管24位于同一平面上。
44.如图1所示,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4、底座5和辅助部,支撑板4位于转筒1左右两侧,支撑板4的下端焊接在底座5上,底座5放置在地面上。辅助部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9(第一支撑柱9下端焊接在底座5上)和支撑滚轮10,辅助部的数量为四个(图2中展示两个,另两个被转筒1遮挡,被遮挡的两个辅助部与可见的两个辅助部以转筒1的中轴所在的竖直平面呈镜面对称分布)。一个支撑滚轮10对应的第一支撑柱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滚轮10的两侧。两个第一支撑柱9之间固定有滚轮轴,滚轮轴穿设在支撑滚轮10中,支撑滚轮10可自转。转筒1的外表面设有环状的滑槽6,滑槽6所在平面与转筒1的中轴线垂直。支撑滚轮10在滑槽6中且与转筒1滑动连接,支撑滚轮10与滑槽6底部接触,对转筒1形成支撑。风管2穿过且焊接在两侧的支撑板4上。
45.如图1所示,动力结构包括齿轮11、齿条7和电机17,齿轮11和齿条7相互啮合。齿条7为环状且焊接固定在转筒1的外表面,齿条7所在平面与转筒1的中轴线垂直。齿轮11的中
心处穿设且焊接有中心轴16。底座5上焊接有三个第二支撑柱12,中心轴16穿过三个第二支撑柱12,中心轴16可自转。齿轮11位于左侧两个第二支撑柱12之间,齿轮11与中心轴16通过螺钉固定。中心轴16上还穿设有传动轮15,传动轮15位于右侧两个第二支撑柱12之间,传动轮15与中心轴16通过螺钉固定。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通过皮带14带动传动轮15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整个转筒1转动。
4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需要进行肥料干燥的时候,启动电机17,将转筒1上的进料口调整至上方,将待干燥的肥料从进料口加入转筒1内,然后将进料盖8盖在进料口上并用螺钉固定。然后启动热风机向风管2中送热风(保持转筒中物料的温度为30-60℃),再次启动电机17,使得转筒1间歇转动(每1min内,转筒以20cm/s-40cm/s的线速度转动2-3s),直至指定时间后,肥料烘干,停止送热风,开始送冷风(20-25℃)。冷风处理使得肥料冷却,冷却后观测肥料是否达标,若水分含量仍然不满足要求,可再次开启热风,可热风和冷风交替处理,直至肥料满足要求。在冷风处理和热风处理中,每1min内,转筒以20cm/s-40cm/s的线速度转动2-3s,以保证肥料不结块。完成肥料干燥之后,使得出料口22转至下方,停止电机17,打开出料盖,并取出烘干后的肥料。
47.另外,发明人采用转筒1持续转动的条件(20cm/s-40cm/s的线速度)进行过实验,发现肥料大量结块,不能满足肥料要求。除此之外,发明人将烘干过程中的转筒中物料的温度调整为100℃,发现肥料中营养物质大量被破坏;发明人还将烘干过程中的转筒中物料的温度调整为50℃,发现肥料的含水量很难被降低至40%以下。采用本方案的设备以及工艺条件,可在2h内,将7-8吨的肥料粗品的含水量从80%以上,降低到40%以下,具有较高的效率,经检测肥料中的营养成分没有被大量破坏,营养成分的含量符合肥料的相关标准(ny525-2012,有机肥料)。
48.实施例2
49.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风支管24的排布,如图6所示,风支管24不再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是相互交错分布,以增加风与物料接触的均匀度,增加烘干效率。具体为:在本实施例中,风支管24分为三种:风支管ⅰ、风支管ⅱ和风支管ⅲ。风支管ⅰ竖直设置,风支管ⅱ向左下方倾斜,风支管ⅲ向右下方倾斜。从左到右(以图2的方位为准),风支管24(本实施例共有12根风支管24,分别为4根风支管ⅰ、4根风支管ⅱ和4根风支管ⅲ)的分布顺序为风支管ⅰ、风支管ⅱ、风支管ⅲ、风支管ⅰ、风支管ⅱ、风支管ⅲ、风支管ⅰ、风支管ⅱ、风支管ⅲ、风支管ⅰ、风支管ⅱ、风支管ⅲ。且最靠近风进口的风支管24竖直设置,靠近风进口的风支管24即为风支管ⅰ。
50.本实施例的方案总结如下:一种肥料干燥脱水装置,包括送风结构和用于自转的转筒;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风管和若干风支管,所述风管与所述转筒同轴设置,所述风支管的一端固定在风管上,所述风支管与风管连通;所述风支管与风管固定的一端上固定有聚风片,聚风片位于风管内;所述风管中单向流动有风,所述聚风片的高度沿远离风管的进风端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风支管沿风管轴向分布;所述风支管包括风支管ⅰ、风支管ⅱ和风支管ⅲ,风支管ⅰ竖直设置,风支管ⅱ和风支管ⅲ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风管和所述风支管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风支管的远离风管的一端固定有用于防止物料堵塞风支管的防堵片。所述防堵片上开设有防堵片出风孔。所述干燥脱水装置还包括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齿轮和环状的齿条,齿轮和齿条啮合,环状的齿条固定在转筒外表面且与转筒同轴,
所述齿轮用于带动转筒自转。所述干燥脱水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转筒的辅助部,所述辅助部包括支撑滚轮和环状的滑槽,环状的滑槽设置在转筒外表面且与转筒同轴,所述支撑滚轮通过滑槽与所述转筒滑动连接。所述转筒间歇转动;每1min内,转筒以20cm/s-40cm/s的线速度转动2-3s;在进行烘干操作时,转筒内的物料的温度为30-60℃。所述转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风管的远离进风端的一端堵有纱布团。
51.实施例3
5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上进行改进,改进点在于,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设了出料辅助结构。因为转筒1较深,在完成肥料干燥之后,需要解决如何将干燥后的肥料顺利取出来的问题。如图7所示,出料辅助结构包括连接杆27和两个内环26。内环26的结构如图8所示,内环26上一体成型有隔板29,隔板29用于更好地推动物料。如图7所示,内环26上远离隔板29的一侧焊接固定有连接杆27,内环26的外表面与转筒侧壁20的内表面接触。连接杆27穿过右侧的转筒底壁21后焊接有把手28。在完成干燥,取物料的时候,连接杆27位于转筒1的上部,出料口22位于转筒1的下部,此时手持把手28拉动连接杆27,在内环26以及隔板29的作用下,物料被推动向出料口22的方向移动,减小了由于转筒1比较深导致的出料不方便的问题。
53.实施例4
54.混合料制备步骤:将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成为1-5厘米的节状,然后在粉碎后的秸秆中加入新鲜牛尿浸泡,其中,玉米秸秆和新鲜牛尿的质量比为1:4。浸泡在池中进行,浸泡2小时后(浸泡同时配合轻微搅拌),打开排尿口将多余尿液用泵抽回尿液池中,将吸湿达饱合物料送入厌氧发酵池中,该物料即为待下一步加工的混合料(吸附有牛尿的秸秆)。
55.厌氧发酵步骤:将混合料放入发酵池中,用黑色密封布盖上,使得整个发酵池被密封,混合料在发酵池中堆放4天,获得厌氧处理后混合料,将其取出进行下一步加工。
56.脱水步骤:将厌氧处理后混合料置于干燥脱水装置(实施例2的肥料干燥脱水装置)中,在干燥脱水装置中通入热风,使得物料的温度保持在50℃,干燥处理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间歇取样检测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之间,获得棕褐色、疏松、无味的速效有机肥,对肥料进行常规检测(参照标准ny525-2012有机肥中的检测方法)。
57.实施例5-实施例11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参数的选择,详见表1。
58.实施例5用猪尿替代牛尿,其他参数设置详见表1。
59.实施例6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将第一次烘干速效有机肥进行了进一步处理,使得尿液中的营养物质在肥料中进一步富集,具体如下:
60.混合料制备步骤:将小麦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成为1-5厘米的节状,然后在粉碎后的秸秆中加入新鲜牛尿浸泡,其中,小麦秸秆和新鲜牛尿的质量比为1:5。浸泡在池中进行,浸泡2小时后(浸泡同时配合轻微搅拌),打开排尿口将多余尿液用泵抽回尿液池中,将吸湿达饱合物料送入厌氧发酵池中,该物料即为待下一步加工的混合料(吸附有牛尿的秸秆)。
61.厌氧发酵步骤:将混合料放入发酵池中,用黑色密封布盖上,使得整个发酵池被密封,混合料在发酵池中堆放5天,获得厌氧处理后混合料,将其取出进行下一步加工。
62.脱水步骤:将厌氧处理后混合料置于干燥脱水装置(实施例2的肥料干燥脱水装置)中,在干燥脱水装置中通入热风,使得物料的温度保持在40℃,干燥处理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间歇取样检测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之间,获得棕褐色、疏松、无味的速效有
的相同操作。完成厌氧发酵之后,在厌氧处理后混合料中混入功能菌(天沐阳生物,生物功能菌,执行标准gb 20287-2006,其中含有固氮、解磷和解钾菌群),功能菌与秸秆的质量比是0.5:1000,堆肥发酵8天,获得有氧发酵后混合料。按照“脱水步骤”中的要求脱去水分,获得速效有机菌肥ⅰ。经检测,速效有机菌肥中的含水量是41.0%,氮磷钾的含量为9.32%。
76.对比例1
77.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是,使用锯木面代替玉米秸秆,其他参数参见表1。
78.对比例2
79.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0,不同点是,使用锯木面代替玉米秸秆,其他参数参见表1。
80.对比例3-对比例8的参数选择和检测结果详见表1。
81.对比例9
82.混合料制备步骤:将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成为1-5厘米的节状,然后在粉碎后的秸秆中加入新鲜牛尿浸泡,其中,玉米秸秆和新鲜牛尿的质量比为1:4。浸泡在池中进行,浸泡2小时后(浸泡同时配合轻微搅拌),打开排尿口将多余尿液用泵抽回尿液池中,将吸湿达饱合物料送入厌氧发酵池中,该物料即为待下一步加工的混合料(吸附有牛尿的秸秆)。
83.有氧发酵步骤:在混合料中混入功能菌(天沐阳生物,生物功能菌,执行标准gb 20287-2006,其中含有固氮、解磷和解钾菌群),功能菌与秸秆的质量比是1:1000,堆肥发酵4天,获得有氧发酵后混合料。
84.脱水步骤:将有氧发酵后混合料置于干燥脱水装置(实施例2的肥料干燥脱水装置)中,在干燥脱水装置中通入热风,使得物料的温度保持在50℃,干燥处理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间歇取样检测直至水分含量在35-45%)之间,获得棕褐色、疏松、无味的速效有机菌肥,对肥料进行常规检测(参照标准ny525-2012有机肥中的检测方法)。经检测,速效有机菌肥中的含水量是40.9%,氮磷钾的含量为2.4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2对比)在有氧发酵之前没有进行厌氧发酵的步骤,氮磷钾等元素在有氧发酵过程中大量损失。但是,如果先进行厌氧发酵,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被有效地固定在秸秆中,即使之后采用了有氧发酵的手段,营养物质仍然能够稳定存在于肥料中。
85.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检测结果
86.18877—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氮磷钾含量为15%)。施肥的次数为两次,分别为春肥和壮果肥,分别于3月中下旬和5月中下旬施加。在树冠外沿对称挖两个施肥槽,长1米,宽0.3米,深0.3米,将有机质分层施入槽内回填。有机肥施肥量为150公斤/亩(实验组1、2分别使用实施例7、实施例13的肥料)、200公斤/亩(实验组3、4分别使用实施例7、实施例13制备的肥料)、300公斤/亩(实验组5、6分别使用实施例7、实施例13制备的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肥量为200公斤/亩(对照组),每个实验组(对照组)包括3株果树(每亩大约有26棵果树)。本试验持续进行两年,同一棵果树采用同样的施肥方法。每年果树结果后,统计平均每株长寿沙田柚树上所结甲级果以上的个数,其中,甲级果指的是0.75kg以上的沙田柚,所结甲级果数量如表2所示。
92.表2:沙田柚种植实验结果
[0093][0094]
由实验结果可知,本方案制备的速效有机肥和速效有机菌肥的种植效果优于现有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并且速效有机菌肥由于加入了混合菌,效果更为优异。本方案制备的肥料完全避免了使用化肥,更加的环保。连续使用本方案制备的肥料,可以使得沙田柚产量逐年递增,对照组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对土壤环境形成负面影响,导致2019年的沙田柚的产量略有下降。
[009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