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2295发布日期:2021-05-28 14:0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是以酸性蚀刻为主,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1102930815,公开日为2014年09月10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防眩玻璃制品蚀刻液及蚀刻工艺,该申请方案公开了一种主要含有按一定比列配置的氟化物、氢氟酸等物质的蚀刻液,该蚀刻液在蚀刻玻璃基板时,溶液中的sif4不会发生挥发,sif4与溶液中hf反应生成h2sif6,产生有害的酸性废气以及酸性废水,处理过程复杂,并且容易泄露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以解决酸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的酸性废气以及酸性废水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所述蚀刻药液的原料重量配比是:氟化钾10-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6份,葡萄糖酸钠3-20份,柠檬酸钠1-10份,氢氧化钠20-50份,余量为水。

优选的,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0℃-70℃,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90-120分钟,期间每隔20-4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碱性蚀刻液更加环保,相对于酸性蚀刻液,碱性蚀刻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产生废水少,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可替代传统的酸性蚀刻液和蚀刻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用蚀刻药液的配方,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氟化钾1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2份,葡萄糖酸钠7份,柠檬酸钠6份,氢氧化钠36份,水34份。

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蚀刻液,蚀刻原理是2naoh+sio2====na2sio3+h2o

用蚀刻药液制备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5℃,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100分钟,期间每隔3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上述制得防眩光玻璃经过光学特性检测,测得其透射雾度为3.6%,光泽度(入射角度为60度时)为103,图像鲜映度(doi)为94,在显微镜图像显示下,防眩光玻璃表面产生起伏不平的表面,表面算术平均值粗糙度(ra)为0.06微米,并在耐摩擦测试下经过直径为20.0mm0000#钢丝绒加500克压力来回摩擦4000次不脱落。

实施例二:

本发明所用蚀刻药液的配方,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氟化钾10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份,葡萄糖酸钠3份,柠檬酸钠10份,氢氧化钠20份,水40份。

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0℃,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120分钟,期间每隔2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实施例三:

本发明所用蚀刻药液的配方,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氟化钾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6份,葡萄糖酸钠20份,柠檬酸钠1份,氢氧化钠50份,水60份。

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70℃,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120分钟,期间每隔4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所做的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药液的原料重量配比是:氟化钾10-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6份,葡萄糖酸钠3-20份,柠檬酸钠1-10份,氢氧化钠20-50份,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添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3.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1,将待蚀刻的玻璃清洗干净后,将不需要蚀刻的一面进行保护处理;

步骤2,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处理;

步骤3,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药液加热至60℃-70℃,放入预处理的玻璃,反应时间90-120分钟,期间每隔20-40分钟需要将玻璃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后再放入;

步骤4,取出清洗后撕掉保护膜即得防眩光玻璃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处理是指在将清洗后的不需要蚀刻的玻璃单面覆pe保护膜保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防眩光玻璃的蚀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预处理是指将保护处理后的玻璃浸泡在温度50℃,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5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性防眩光玻璃蚀刻药液及蚀刻工艺,所述蚀刻药液的原料重量配比是:氟化钾10‑25份,表面活性添加剂1‑6份,葡萄糖酸钠3‑20份,柠檬酸钠1‑10份,氢氧化钠20‑50份,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碱性蚀刻液更加环保,相对于酸性蚀刻液,碱性蚀刻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产生废水少,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可替代传统的酸性蚀刻液和蚀刻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贡浩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普恒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