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4027发布日期:2021-03-16 22: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白玻璃生产过程中,刚出来的白玻璃温度较高,且其两侧边通常是不光滑的,需要切掉,因此需先对其进行降温淋水。现有技术通过是进行淋水或是风冷,但淋水或是风冷的冷却硬化范围过大,常常会将中间部位良好的白玻璃也冷却硬化了。

公告号为“cn2092634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白玻璃生产线用降温装置,通过在冷却装置上安装海绵,同时在海绵的侧边设置吹风机,使对白玻璃冷却硬化的过程中既通过水冷有通过风冷,然而仅通过调节阀进行水流的流量的调整,该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因为每块白玻璃侧边的温度不同,当温度较低时,流量过高会使水溢出海绵,会将白玻璃的良好部位也冷却硬化,流量过低会使海绵吸水不充分,白玻璃的侧边冷却硬化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具有自动控制流量、防止水在白玻璃上残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顶部的进水口一、设置于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口一,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自动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水口一连接,所述出水口一通过管道一连接有两个冷却刷,所述冷却刷分别设置于白玻璃的两侧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刷分别置于白玻璃的两个需要冷却硬化的侧边上,然后水从水箱内沿着管道流向冷却刷,根据冷却刷消耗的水量不同,流量控制装置控制瞬时流量改变以适应冷却刷,维持冷却刷消耗和补充水量之间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滑杆,所述水箱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和固定板,所述滑槽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一同轴心配合,所述固定板上铰接有半圆形齿轮,所述滑杆滑动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杆和所述半圆形齿轮在竖直方向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滑杆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的一端固定有梯形塞,所述梯形塞的窄边朝向所述出水口一,所述梯形塞和所述出水口一配合,所述滑杆靠近所述半圆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槽,所述半圆形齿轮和所述齿槽啮合,所述半圆形齿轮远离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球随着液面下降而下降时,此时浮球通过连杆带动半圆形齿轮自下往上转动,滑杆在半圆形齿轮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此时梯形塞的向上移动,梯形塞和出水口一的间隙变大,此时流量变大;当水箱内补水时,浮球随着液面上升而上升,此时浮球通过连杆带动半圆形齿轮自上往下转动,滑杆在半圆形齿轮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此时梯形塞的向下移动,梯形塞和出水口一的间隙变小,此时流量变小,达到自动调节向白玻璃出水量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一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盖,所述进水口盖的底部与所述进水口一铰接,所述进水口盖的顶部与所述进水口一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进水口盖的顶部通过柔性绳索与所述浮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一的顶部有连接板,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板和进水口盖的顶部,此时设定白玻璃侧边正常温度为t,出水口一供水流量为l,浮球所在初始高度为h0,浮球在液面下降后高度为h1,浮球带动绳索将进水口盖打开,此时梯形槽的侧边中点与出水口一的上表面平行,进水口盖处于半开状态,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水箱的注入水量和出水量处于平衡,补水完毕后,浮球上升,进水口盖在弹簧从伸长恢复到正常状态,进水口盖和进水口一配合,进水口一不再出水;

当白玻璃侧边的温度t1高于t时,出水口一供水不足,所需流量l1大于l,液面下降幅度大,即h2>h0-h1,此时梯形槽的窄边与出水口一的上表面平行,进水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当白玻璃侧边的温度t2低于t时,出水口一供水过量,所需流量l2小于l,液面下降幅度小,即h3<h0-h1,此时梯形槽的宽边与出水口一的上表面平行,进水口盖仅顶部脱离进水口一,达到进水量和出水量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杆的一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在竖直方向与所述连杆垂直,所述螺纹杆上套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浮球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调节螺母,使调节螺母在螺纹杆上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浮球向上或向下移动,改变浮球的初始高度,即初始液面高度,达到控制液面改变幅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刷包括侧部开口的槽型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二,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二,所述白玻璃的侧边伸入到对应壳体的槽内,位于所述白玻璃上方的部分所述壳体内有空腔一,位于所述白玻璃下方的部分所述壳体有空腔二,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槽壁均布满分别连通所述空腔一和所述空腔二的孔洞,所述进水口二通过所述管道一与所述出水口一连接,所述进水口二与所述空腔一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二,所述出水口二连接所述内腔二,所述出水口二通过管道二连接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通过管道三与所述进水口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通过管道一进入空腔一后,通过孔洞流出,落到白玻璃需要冷却的侧边的上,落在侧边上的水向下流,通过孔洞流入空腔二,水再通过出水口二流入管道二,通过管道二流入蓄水池,当水箱需要补水时,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管道三将水抽出,达到水在系统内循环利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槽壁固定有海绵,所述上槽壁相对于所述白玻璃运动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沿所述上槽壁的边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经过空腔一后经孔洞被海绵吸收,当海绵吸水饱和后,不再吸水,海绵在白玻璃的表面上滑动擦拭,对白玻璃的侧边进行冷却硬化,海绵在冷却的过程中,其中水分被消耗,然后继续吸水;海绵经过的表面上,残留有水珠,水珠被橡胶条刮落处白玻璃的表面,水珠下落通过孔洞落入空腔二,达到刮除残余水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操作人员能通过流量控制装置,使得海绵吸收的水量,根据液面高度改变,联动浮球,改变阀门和出水口的间隙,达到瞬时流量的改变,使侧边硬化装置的温度适应范围增大,能够实时自动改变,有效的防止流量过大时,多余的水溢出将白玻璃的良好部位冷却硬化,流量过下时,无法将指定位置完全冷却硬化,同时该装置无需人工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该装置在工作时,无需电路和控制器支持,拥有节省电力的效果。

2.通过海绵吸水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白玻璃侧边,能够增大冷却硬化面积,同时海绵只有在失水后,才会进行补水,使得不会浪费水自愿;用橡胶条将附着的水分刮除,能够在白玻璃进行切割时,防止残余水分腐蚀切割机刀片。

3.利用空腔二将冷却后的水收集,并且用管道形成内循环系统,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3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水箱;2、白玻璃;3、冷却刷;4、蓄水池;5、进水口一;6、进水口二;7、出水口一;8、出水口二;9、管道一;10、管道二;11、管道三;12、滑槽;13、滑杆;14、半圆形齿轮;15、齿槽;16、连杆;17、螺纹杆;18、调节螺母;19、浮球;20、梯形塞;21、进水口盖;22、绳索;23、弹簧;24、连接板;25、壳体;26、上槽壁;27、下槽壁;28、空腔一;29、空腔二;30、孔洞;31、海绵;32、橡胶条;3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2,玻璃切割冷却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设置于所述水箱1顶部的进水口一5、设置于所述水箱1底部的出水口一7,所述水箱1内部设置有自动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出水口一7连接,所述出水口一7通过管道一9连接有两个冷却刷3,所述冷却刷3分别设置于白玻璃2的两侧边。

操作人员将冷却刷3分别置于白玻璃2的两个需要冷却硬化的侧边上,然后水从水箱1内沿这管道流向冷却刷3,根据冷却刷3消耗的水量不同,流量控制装置控制瞬时流量改变以适应冷却刷3,维持冷却刷3消耗和补充水量之间的平衡。

参考图3-6,所述自动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滑杆13,所述水箱1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2和固定板33,所述滑槽12的轴线与所述出水口一7同轴心配合,所述固定板33上铰接有半圆形齿轮14,所述滑杆13滑动于所述滑槽12内,所述滑杆13和所述半圆形齿轮14在竖直方向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滑杆13靠近所述出水口一7的一端固定有梯形塞20,所述梯形塞20的窄边朝向所述出水口一7,所述梯形塞20和所述出水口一7配合,所述滑杆13靠近所述半圆形齿轮14的一侧设置有齿槽15,所述半圆形齿轮14和所述齿槽15啮合,所述半圆形齿轮14远离所述滑杆13的一端固定有连杆16的一端,所述连杆16的另一端固定有浮球19,所述进水口一5位于所述水箱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盖21,所述进水口盖21的底部与所述进水口一5铰接,所述进水口盖21的顶部与所述进水口一5通过弹簧23连接,所述进水口一5的顶部有连接板24,所述弹簧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4和所述进水口盖21的顶部,所述进水口盖21的顶部通过柔性绳索22与所述浮球19连接,所述连杆16远离所述滑杆13的一端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在竖直方向与所述连杆16垂直,所述螺纹杆17上套接有调节螺母18,所述浮球19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母18上。

操作人员利用旋转调节螺母18,使调节螺母18在螺纹杆17上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浮球19向上或向下移动,改变浮球19的初始高度h0,设定白玻璃2侧边正常温度为t,出水口一7供水流量为l,浮球19在液面下降后高度为h1,浮球19带动绳索22将进水口盖21打开,此时梯形槽的侧边中点与出水口一7的上表面平行,进水口盖21处于半开状态,此时水箱1的注入水量和出水量处于平衡;

当白玻璃2侧边的温度高于t时,出水口一7供水不足,所需流量大于l,液面下降幅度大,即h>h0-h1,此时梯形槽的窄边与出水口一7的上表面平行,进水口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浮球19随着液面下降而下降,此时浮球19通过连杆16带动半圆形齿轮14自下往上转动,滑杆13在半圆形齿轮14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此时梯形塞20的向上移动,梯形塞20和出水口一7的间隙变大,此时流量变大;

当白玻璃2侧边的温度低于t时,出水口一7供水过量,所需流量小于l,液面下降幅度小,即h<h0-h1,浮球19随着液面上升而上升,此时浮球19通过连杆16带动半圆形齿轮14自上往下转动,滑杆13在半圆形齿轮14的带动下向下移动,此时梯形塞20的向下移动,此时梯形槽的宽边与出水口一7的上表面平行,梯形塞20和出水口一7的间隙变小,进水口盖21仅顶部脱离进水口一5,此时流量变小。

参考图7,所述冷却刷3包括侧部开口的槽型壳体25,所述壳体2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二6,所述壳体2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二8,所述白玻璃2的侧边伸入到对应壳体25的槽内,位于所述白玻璃2上方的部分所述壳体25内有空腔一28,位于所述白玻璃2下方的部分所述壳体25有空腔二29,所述壳体25的上、下两侧槽壁均布满分别连通所述空腔一28和所述空腔二29的孔洞30,所述壳体25的上槽壁26固定有海绵31,所述上槽壁26相对于所述白玻璃2运动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条32,所述橡胶条32沿所述上槽壁26的边线设置,所述进水口二6通过所述管道一9与所述出水口一7连接,所述进水口二6与所述空腔一28连接,所述壳体25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二8,所述出水口二8连接所述内腔二,所述出水口二8通过管道二10连接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通过管道三11与所述进水口一5连接。

当水通过管道一9进入空腔一28后经孔洞30被海绵31吸收,当海绵31吸水饱和后,不再吸水,海绵31在白玻璃2的表面上滑动擦拭,对白玻璃2的侧边进行冷却硬化,海绵31在冷却的过程中,其中水分被消耗,然后继续吸水;海绵31经过的表面上,残留有水珠,水珠被橡胶条32刮落处白玻璃2的表面,水珠下落通过孔洞30落入空腔二29,水再通过出水口二8流入管道二10,通过管道二10流入蓄水池4,操作人员通过抽水泵将蓄水池4内的水通过管道三11将水抽出,水经管道三11进入水箱1进行补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