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55310发布日期:2021-07-13 16: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的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崇的,而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源控制技术。目前,透水铺装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公园、人行道、车行道、停车场、广场等领域。传统的透水路面铺装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素土层、碎石垫层、透水混凝土结构层和透水饰面层。其铺装结构复杂,施工复杂且周期长,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才能完成。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采用现浇工艺,将制备好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直接浇筑在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本发明所述铺装层结构简单,所述铺装层材料流动性好,能自流平或收平简单,其密度仅为300-1300kg/m3,低于常规透水混凝土密度,且抗折强度高,能达到路面用普通混凝土相同或更高的抗折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材料和工期的节约。该铺装结构中所用材质是多孔孔隙结构,既能吸收声波减少噪音,还具备良好的透水、滤水和蓄水能力,能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耐久性好。本发明的透水路面铺装层,具有寿命长,环境友好,修复简单的优点。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所述第一分层铺设于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上方,所述第一分层按重量比例包括以下组分:其中,所述水泥和掺料的总和称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第一分层还包括纤维、发泡剂、稳泡剂和减水剂,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5-3%,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2-0.14%,稳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2-0.35%,减水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0.8%。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还第二分层,所述第二分层铺设于所述第一分层的与所述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的中间,所述第二分层按重量比例包括以下组分:其中,所述水泥和掺料的总和称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第二分层还包括纤维、发泡剂、稳泡剂和减水剂,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5-3%,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0.32%,稳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2-0.35%,减水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0.8%。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还包括第三分层,所述第三分层铺设于所述第二分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的中间,所述第三分层按重量比例包括以下组分:其中,所述水泥和掺料的总和称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第三分层还包括纤维、发泡剂、稳泡剂和减水剂,纤维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5-3%,发泡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9-0.5%,稳泡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2-0.35%,减水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0.8%。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由所述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构成时,所述第一分层材料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分层材料密度。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由所述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及第三分层构成时,所述第一分层材料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分层材料密度,所述第二分层材料密度大于所述第三分层材料密度。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厚度为150-400mm,密度为800-1300kg/m3。优选的,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000-1200kg/m3。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厚度为50-350mm,密度为800-1300kg/m3,所述第二分层的厚度为100-300mm,密度为400-900kg/m3。优选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000-1200kg/m3,所述第二分层的密度为800-900kg/m3。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厚度为50-150mm,密度为800-1200kg/m3,所述第二分层的厚度为50-200mm,密度为500-900kg/m3,第三分层的厚度为50-350mm,密度为300-600kg/m3。优选地,所述透水路面铺装层所述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000-1200kg/m3,所述第二分层的密度为500-900kg/m3,第三分层的密度为500-600kg/m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水泥、第二层水泥及第三层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等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掺和料及第三分层掺和料均为至少矿粉、粉煤灰、硅粉、caso4粉及体积稳定剂等中的一种。进一步地,第一分层骨料、第二分层骨料及第三分层骨料均选自至少20-120目的石英砂、金刚砂或陶砂等中的一种。进一步地,第一分层纤维、第二分层纤维及第三分层纤维均选自至少聚丙烯纤维、聚乙醇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甲醛纤维、玻璃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等中的一种,其纤维长度为1.5-30mm。进一步地,第一分层发泡剂、第二分层发泡剂及第三分层发泡剂均选自复合或动物蛋白发泡剂。进一步地,第一分层稳泡剂、第二分层稳泡剂及第三分层稳泡剂均选自至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或硅酮酰胺等高分子醚、醇、胺(氨)类中的一种。进一步地,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二分层减水剂及第三分层减水剂均选自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钠盐或萘系高效减水剂等中一种。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泡沫;将第一分层的水泥、掺和料、骨料及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干搅拌,再加入第一分层的减水剂、稳泡剂和拌合水搅拌;将制备的泡沫按一定的量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01:按比例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及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干搅拌,再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第二分层稳泡剂和拌和水搅拌;将制备的泡沫按一定的量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将第二分层浇筑在所述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的上方,第一分层分浇筑在所述第二分层上。s01是在s1之前进行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001:按比例将第三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将第三分层水泥、第三分层掺和料、第三分层骨料及第三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干搅拌,再加入第三分层减水剂、第三分层稳泡剂和拌和水搅拌;将制备的泡沫按一定的量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三分层;将第三分层浇筑在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上面,将第二分层浇筑在第三分层上,将第一分层浇筑在第二分层上。s001是在s01之前进行的步骤。进一步地,第一分层发泡剂、第二分层发泡剂及第三分层发泡剂与水的使用比例是1:20-1:100。进一步地,所述泡沫密度为0.02-0.08g/cm3。进一步地,所述干搅拌时长为30-60s。进一步地,在加入所述第一分层、第二分层或第三分层减水剂中的一种、与相同分层的减水剂、稳泡剂和拌和水时进行二次湿搅拌,首先加入减水剂、稳泡剂和80-90%的水,搅拌3-5min,搅拌成稠浆体状;再加入剩余的10-20%水,搅拌1-3min,搅拌浆体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160-300mm。在加入制备的泡沫后,所述混合搅拌时间少于3min。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1-7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1-5mm,深度≥断面厚度的1/3;胀缝1-3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即第一分层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进一步地,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150-400mm。进一步地,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350mm,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100-300mm。进一步地,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150mm,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50-200mm,第三分层浇筑厚度为100-350mm。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1是该实施例1中第一分层;图2为实施例6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2是该实施例6中第一分层,3是该实施例6中第二分层;图3为实施例7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4是该实施例7中第一分层,5是该实施例7中第二分层,6是该实施例7中第三分层。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技术领域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实施例1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请参阅图1,图1为实施例1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1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分层。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层1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1第一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15%第一分层掺和料矿粉18%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陶砂60%第一分层水7%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丙烯纤维、复合发泡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稳泡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聚丙烯纤维为凝胶材料重量的3%,复合发泡剂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0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占凝胶材料重量的0.02%,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重量0.8%。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按体积比例1:2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2g/cm3;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30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3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30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混合搅拌2min至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在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1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3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5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1/3;胀缝1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均不同,由硅酸盐水泥变为硅酸盐水泥及铝酸盐水泥,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15%上升至30%;第一分层的掺合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均不同,由矿粉变为粉煤灰,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18%上升到28%;第一分层骨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均不同,由40-120目陶砂变为40-120目金刚砂,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60%下降至30%;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又7%上升至12%;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和比重均不同,由聚丙烯纤维变为聚乙烯纤维,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3%下降至0.5%;第一分层发泡剂的种类和比重均不同,由复合发泡剂变为动物蛋白发泡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14%;第一分层稳泡剂种类和比重均不同,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变为甲基纤维素,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35%;第一分层减水剂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变为萘系高效减水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8%下降至0.03%。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150mm变成3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1300kg/m3变为800kg/m3。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2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烯纤维、动物蛋白发泡剂、甲基纤维素稳泡剂和萘系高效减水剂,聚乙烯纤维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5%,动物蛋白发泡剂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14%,甲基纤维素占凝胶材料重量的0.35%,萘系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重量0.03%。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按体积比例1:10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8g/cm3;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60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5min,搅拌成稠浆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16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混合2min至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3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8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1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1/2;胀缝3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硅酸盐水泥变为铝酸盐水泥,比重由15%上升至20%;第一分层掺和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的比重不同,由矿粉变为硅粉及石膏粉,比重由18%上升至25%;第一分层骨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40-120目陶砂变成40-120目石英砂,比重由60%下降至45%;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7%上升至10%;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丙烯纤维变成聚乙醇纤维,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由3%下降至1%;第一分层发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复合发泡剂变成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03%;第一分层稳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变成硅酮酰胺,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2%;第一分层减水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变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8%下降至0.3%。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150mm变成20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1300kg/m3变为1200kg/m3。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硅酸盐水泥及铝酸盐水泥变为铝酸盐水泥,比重由30%下降至20%;第一分层掺和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粉煤灰变为硅粉及石膏粉,比重由28%下降到25%;第一分层骨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40-120目金刚砂变成40-120目石英砂,比重由30%上升至45%;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12%下降至10%;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乙烯纤维变成聚乙醇纤维,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5%上升至1%;第一分层发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动物蛋白发泡剂变成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14%下降至0.03%;第一分层稳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甲基纤维素变成硅酮酰胺,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35%下降至0.2%;第一分层减水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萘系高效减水剂变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3%上升至0.3%。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350mm变成20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800kg/m3变为1200kg/m3。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3第一分层水泥铝酸盐水泥20%第一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粉25%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5%第一分层水10%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占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凝胶材料重量0.3%。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首先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22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组分浇筑厚度为20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2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3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5;胀缝2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比重由15%上升至25%;第一分层掺和料在总组分中的比重不同,比重由18%下降至15%;第一分层骨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40-120目陶砂变为40-120目石英砂,在总组分中的比重由60%下降至50%;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7%上升至9%;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丙烯纤维变成聚甲醛纤维,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3%下降至1%;第一分层发泡剂的比重不同,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07%;第一分层稳泡剂的比重不同,其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2%上升至0.2%;第一分层减水剂的比重不同,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8%下降至0.4%。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150mm变成2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1300kg/m3变为1000kg/m3。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硅酸盐水泥及铝酸盐水泥变为硅酸盐水泥,比重由30%下降至25%;第一分层掺和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粉煤灰变为矿粉,比重由28%下降至15%;第一分层骨料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40-120目金刚砂变成40-120目石英砂,比重由30%上升至50%;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12%下降至9%;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聚乙烯纤维变成聚甲醛纤维,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5%上升至1%;第一分层发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动物蛋白发泡剂变成复合发泡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14%上下降至0.07%;第一分层稳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甲基纤维素变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35%下降至0.2%;第一分层减水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萘系高效减水剂变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3%上升至0.4%。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350mm变成2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800kg/m3变为1000kg/m3。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水泥的种类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铝酸盐水泥变成硅酸盐水泥,比重由20%上升至25%;第一分层掺和料的种类不同和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由硅粉及石膏粉变为矿粉,比重由25%下降至15%;第一分层骨料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比重由45%上升至50%;第一分层水在总组分中比重不同,在总组分中的比例由10%下降至9%;第一分层纤维的种类不同,由聚乙醇纤维变成聚甲醛纤维;第一分层发泡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变成复合发泡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03%上升至0.07%;第一分层稳泡剂的种类不同,由硅酮酰胺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第一分层减水剂的种类和比重不同,由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变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比重由凝胶材料重量的0.3%上升至0.4%。第一分层的浇筑厚度不同,由200mm变成2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不同,由1200kg/m3变为1000kg/m3。本实施例4第一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4本实施例4第一分层还包括聚甲醛纤维、复合发泡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稳泡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聚甲醛纤维为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0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占凝胶材料重量的0.2%,聚羧酸高校减水剂为凝胶材料重量0.4%。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1:10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2g/cm3;首先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30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3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27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1min至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本实施例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2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0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2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5;胀缝1-3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不同,由150mm变为300mm。本实施例第一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5第一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15%第一分层掺和料矿粉18%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陶砂60%第一分层水7%本实施例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丙烯纤维、复合发泡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稳泡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聚丙烯纤维为凝胶材料重量的3%,复合发泡剂为凝胶材料重量的0.0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占凝胶材料重量的0.02%,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凝胶材料重量0.8%。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1:2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2g/cm3;首先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30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3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30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30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3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5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1/3;胀缝1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请参阅图2,图2为实施例6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2是第一分层,3是第二分层。本实施例6中透水铺装层包括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3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第一分层2浇筑在第二分层3上面。第二分层3浇筑厚度为300mm,第二分层3密度为700kg/m3。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层2及第二分层3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6第一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20%第一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粉25%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5%第一分层水10%第二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15%第二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35%第二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0%第二分层水10%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二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6%,硅酮酰胺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一、浇注第二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首先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再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第二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25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浆体;将第二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得到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300mm,第二分层密度为700kg/m3。二、浇注第一分层:按比例1:6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首先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体状,扩展度为22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二分层上方,,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mm,第一分层密度为12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4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3;胀缝2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实施例7本实施例7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和第三分层。请参阅图3,图3为实施例7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结构层,其中,4是第一分层,5是第二分层,6是第三分层。本实施例7中透水路面铺装层第三分层6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第二分层5浇筑在第三分层6上方,第一分层4浇筑在第二分层5上面。第三分层6浇筑厚度为200mm,第三分层6密度为500kg/m3。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层4、第二分层5和第三分层6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配料表7第一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20%第一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粉25%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5%第一分层纤维聚乙醇纤维10%第二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15%第二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35%第二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0%第二分层水10%第三分层水泥硫铝酸盐水泥20%第三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粉30%第三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0%第三分层水10%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二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6%,硅酮酰胺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三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5%,硅酮酰胺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一、浇注第三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三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首先将第三分层水泥、第三分层掺和料、第三分层骨料、第三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再加入第三分层减水剂、第三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体状,扩展度为26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三分层分浆体;将第三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形成第三分层。其中,第三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三分层的密度为500kg/m3。二、浇注第二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首先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再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第二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稠浆体状;在加入剩余的20%的水,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体状,扩展度为25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混合搅拌2min至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浆体;将第二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三分层上面,形成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二分层的密度为700kg/m3。三、浇注第一分层:按体积比例1:10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8g/cm3;首先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60s;再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第一分层稳泡剂和80%的水搅拌5min,搅拌成稠浆体状;然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搅拌成稀浆状态,扩展度为220mm;最后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混合搅拌2min至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将第一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二分层上面,即得到本实施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12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3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5;胀缝2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第一分层为市面上常规泡沫混凝土。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第一分层为市面上常规轻质陶粒混凝土。对比例3本对比例中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仅包括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且第一分层的密度小于第二分层的密度。对比例3和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第一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二分层,第二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一分层密度。对比例3配料表第一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15%第一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35%第一分层骨料40-120目金刚砂40%第一分层水10%第二分层水泥硅酸盐水泥20%第二分层掺和料硅粉及石膏25%第二分层骨料40-120目石英砂45%第二分层水10%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6%,硅酮酰胺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二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一、浇注第二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在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50mm;加入第二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浆体;将第二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得到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300mm,第二分层密度为1200kg/m3。二、浇注第一分层:按体积比例1:3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2g/cm3;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30s,在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3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20mm;加入第一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分。将第一分层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即得到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mm,第一分层的密度为7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4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3;胀缝2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对比例4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及第三分层。本对比例中第三分层的密度大于第二分层的密度,大于第一分层的密度。对比例4和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第一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二分层,第二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三分层密度,第三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一分层密度。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及第三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对比例4配料表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6%,硅酮酰胺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二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5%,硅酮酰胺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三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一、浇注第三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三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将第三分层水泥、第三分层掺和料、第三分层骨料、第三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在加入第三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50mm;加入第三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三分层浆体;将第三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得到第三分层。其中:第三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三分层的密度为1200kg/m3。二、浇注第二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在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50mm;加入第二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浆体;将第二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三分层上面,得到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二分层密度为500kg/m3。三、浇注第一分层:按体积比例1:10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8g/cm3;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60s,在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5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20mm;加入第一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分。第二分层浇筑在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的上方,第一分层浇筑在第二分层上面,即得到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mm,第一分层密度为7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3mm,深度为断面厚度的2/5;胀缝2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对比例5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透水路面铺装层,包括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及第三分层。本对比例中第三分层的密度大于第二分层的密度,第二分层的密度大于第一分层。对比例5和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第一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三分层,第三分层密度是实施例中第一分层密度。第一分层、第二分层及第三分层的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对比例5配料表第一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5%,硅酮酰胺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三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二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发泡剂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16%,硅酮酰胺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二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第三分层还包括聚乙醇纤维、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硅酮酰胺稳泡剂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聚乙醇纤维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1%,复合及动物蛋白发泡剂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03%,硅酮酰胺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的0.2%,木质素磺酸钠盐为第一分层凝胶材料重量0.3%。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的制备方法为:一、浇注第三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三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将第三分层水泥、第三分层掺和料、第三分层骨料、第三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在加入第三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20mm。加入第三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三分层浆体。将第三分层浆体浇筑素土夯实层或碎石垫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形成第三分层。其中:第三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三分层的密度为1200kg/m3。二、浇注第二分层:按体积比例1:60将第二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5g/cm3。将第二分层水泥、第二分层掺和料、第二分层骨料、第二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45s,在加入第二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4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50mm。加入第二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二分层浆体。将第二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三分层上面,形成第二分层。其中:第二分层浇筑厚度为200mm,第二分层密度为700kg/m3。三、浇注第一分层:按比例1:100将第一分层发泡剂和水,加入到发泡机中,制备出丰富且细腻的泡沫,泡沫密度为0.08g/cm3。将第一分层水泥、第一分层掺和料、第一分层骨料、第一分层纤维按比例称量加入到搅拌机中,干搅拌60s,在加入第一分层减水剂和80%的水搅拌5min,搅拌成浆体状,扩展度为260mm。加入第一分层稳泡剂后,搅拌1min后,加入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2min。将制备的泡沫加入到搅拌锅中,继续搅拌均匀,即得到第一分层浆体。第一分层浆体浇筑在第二分层上面,形成第一分层,即得到本对比例透水路面铺装层。其中:第一分层浇筑厚度为50mm,第一分层密度为500kg/m3。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及后处理:洒水自然养护或保湿养护3天后,切割缩胀缝,缩缝缝宽1-5mm,深度≥断面厚度的1/3;胀缝1-3cm,深度贯穿整个断面。再在浇筑的透水路面铺装层的表面进行喷亲水性罩面剂进行硬化处理,提高其表面强度和美观性。测试方法:将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中制备的透水路面铺装层材料进行下列实验。(1)将铺装层材料按照jc/t1062-2007《泡沫混凝土砌块》进行抗压测试、干表观密度测试和干燥收缩值试;(2)透水系数测定方法测定透水性能,按gb/t25993-2010《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进行透水系数测定;(3)按照gb/t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抗折测试,得到数据汇总如下表1。(4)将实施例1、实施例6-7及对比例3-5中制备的透水路面铺装层养护28天后,进行过车试验。小汽车约2吨,保持10km/h的速度通过试验段。小汽车通过试验段后,观察各个透水铺装层试验段路面情况,记录在表2中。测试结果:表1测试数据表表2测试数据表结论:表1中通过实施例1-5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透水铺装层具备良好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满足作为路面的承载要求;透水系数均大于0.12mm/s,高于标准0.1mm/s,能满足路面透水铺装的要求;干燥收缩值均小于0.42mm/m,满足标准≤0.9mm/m的要求。表1中通过实施例2分别与对比例1的常规泡沫混凝土、对比例2的常规轻质陶粒混凝土测试结果比较可以看出,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本发明所述的透水铺装层相对于同容重条件下其他材料具备更优异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透水性能,更小的干燥收缩值。表2中根据试验段过车试验结果表明:实施1、实施例6和实施例7是能满足过车(轻载型)要求,其综合性能良好;而对比例3、对比例4和对比例5的路面出现裂纹或破损,不能满足过车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