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08398发布日期:2021-08-17 13:4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作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传统农业种植大多采用化工合成的无机肥料进行种植,因常年重复、大量使用几种常用化肥,进行不平衡与不合理的施肥,从而对土壤物理环境,团粒结构产生破坏,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并且还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化学残留毒素等在土壤中富集,从而导致土壤中病虫害、病菌害增多加重,土壤上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下降,通常采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效果低,造成作物根系分泌毒素增多、积累,产生根系自毒,进一步破坏和抑制了土壤有益菌群的生存繁殖环境,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病虫害、病菌害的危害。而随着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许多功能菌也广泛应用于农药和肥料领域,许多功能菌参与的生物肥料应运而生了,但目前的生物菌肥存在菌种单一,只能作为辅助性肥料,且存在造价和用量大,运输不便等问题,限制了普及推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背景技术
困难,提供了一种改善土壤,使土壤具备活化、复苏的作用,更具有保水、保肥功效的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毫茶枝45-55份、稻糠30-35份、动物粪便10-15份、豆饼8-12份、落叶土5-10份、蛭石5-8份、钾肥4-7份、红糖3-5份和土著菌0.5-1.5份。进一步,优选所述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毫茶枝粉末55份、稻糠粉末35份、动物粪便12份、豆饼10份、落叶土10份、蛭石6份、钾肥5份、红糖4份和土著菌1份。进一步,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重量份的白毫茶枝、稻糠、豆饼和蛭石分别粉碎加工成20-50目粉备用;2)将步骤1)制备的白毫茶枝粉、稻糠粉、豆饼粉和蛭石粉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喷土著菌水溶液,其中土著菌按1:60比例兑水稀释,搅拌8-12min制得混拌料备用;3)向步骤2)制备的混拌料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动物粪便、钾肥和落叶土搅拌均匀后铲到反应设备上堆成堆,成堆后向堆面均匀喷洒红糖水溶液,其中按1:80比例兑水稀释;其后盖严塑料薄膜,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4)将步骤3)中发酵室内的物料堆按初期-中期-后期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初期控温在35-40℃,发酵时长为24h,每12h翻堆一次;中期控温在35-40℃,发酵时长为30h,每10h翻堆一次;后期控温在43-48℃,发酵时长为12h,每6h翻堆一次;确保顺利发酵,达到完全腐熟;5)将步骤4)发酵完全腐熟的有机菌肥送入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制得成品,取样检验合格后定量包装。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设备由底座和呼吸装置组成;所述底座呈圆形结构,所述底座下端设有万向轮,底座上端设有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由主呼吸管和辅呼吸管组成,所述主呼吸管上设有等间距对称的呼吸孔,所述辅呼吸管下端设有等间距的呼吸孔,所述呼吸装置装置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发酵室内设有温控系统和供氧单元,所述发酵室外设有操作控制器,所述温控系统和供氧单元与操作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土著菌采用自然条件下有益微生物经人工培养、扩陪成纯度高的微生物菌群。进一步,所述动物粪便采用灭活杀菌的鸡粪、牛粪或羊粪。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当地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经人工培养、扩陪成纯度高的微生物菌群,使其在后续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有机酸、酶和生物激素类物质,使生产出的有机菌肥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抑制和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磷肥和钾肥,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本发明的白毫茶枝有机菌肥无污染,无残毒,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为作物提供这种养分,可以改善土壤,有使土壤活化、复苏作用,更具有保水、保肥的功效;同时具备改良作物生存环境,甚至参与作物某些生理过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品数量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反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呼吸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解释说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均按照本发明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手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毫茶枝45-55份、稻糠30-35份、动物粪便10-15份、豆饼8-12份、落叶土5-10份、蛭石5-8份、钾肥4-7份、红糖3-5份和土著菌0.5-1.5份;优选所述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毫茶枝粉末55份、稻糠粉末35份、动物粪便12份、豆饼10份、落叶土10份、蛭石6份、钾肥5份、红糖4份和土著菌1份。实施例1,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重量份的白毫茶枝、稻糠、豆饼和蛭石分别粉碎加工成20-50目粉备用;2)将步骤1)制备的白毫茶枝粉、稻糠粉、豆饼粉和蛭石粉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喷土著菌水溶液,其中土著菌按1:60比例兑水稀释,搅拌8-12min制得混拌料备用;3)向步骤2)制备的混拌料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动物粪便、钾肥和落叶土搅拌均匀后铲到反应设备上堆成堆,成堆后向堆面均匀喷洒红糖水溶液,其中按1:80比例兑水稀释;其后盖严塑料薄膜,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4)将步骤3)中发酵室内的物料堆按初期-中期-后期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初期控温在35-40℃,发酵时长为24h,每12h翻堆一次;中期控温在35-40℃,发酵时长为30h,每10h翻堆一次;后期控温在43-48℃,发酵时长为12h,每6h翻堆一次;确保顺利发酵,达到完全腐熟;5)将步骤4)发酵完全腐熟的有机菌肥送入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制得成品,取样检验合格后定量包装。本发明生产出的有机菌肥,送检测机构经检测,产品指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指标检测情况见下表: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判定1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6.011.43合格2有机质的质量分数≥45.050.84合格3酸碱度(ph值)5.0-8.06.95合格4水分的质量分数≤20.016.82合格5杂菌率(%)≤30.09.45合格6总砷(as)≤0.00500.00001合格7总汞(hg)≤0.00050.00002合格8中铅(pb)≤0.01500.00458合格9总辐(cd)≤0.00100.0002合格10总铬(cr)≤0.05000.0035合格11有效活菌数(亿/克)≥0.200.83合格表1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3)不加入落叶土。若按实施例2所述原料配比生产有机菌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通气保水保肥能力低,土壤酸碱性不平衡,从而使土壤上作物长势参差不齐,作物病变率达到35%以上;而本发明原料配比中加入落叶土,而落叶土取自然环境中落叶堆积自然降解后的表皮土,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落叶土,有助于后续施肥过程中增加土壤的亲和性,进一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土壤的酸碱平衡性,从而使土壤上作物长得更茂盛,作物病变率降低至5%以下。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3)不加入钾肥。若按实施例3所述原料配比生产有机菌肥,后续单独施加钾肥,一是无法控制钾肥所需量,且操作麻烦,施肥量过低会导致其抗倒伏,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低,施肥量过高则会造成作物对有益物质吸收量下降还会对土壤环境污染以及水体污染,最终会消弱作物生产能力;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所述重量份的钾肥,有效促进后续稻糠粉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为发酵中土著菌提供能量,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使作物核仁、种子、块茎和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使施用本有机菌肥的作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提高了5%。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3)不喷洒红糖水溶液。若按实施例4所述原料配比生产有机菌肥,生物菌所获取能量有限,则生物菌的存活率低,从而导致生物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下降20%;本发明中通过喷洒按1:80比例兑水稀释红糖水溶液对堆面喷洒,为土著菌提供营养物质,从而使土著菌繁殖的速度和数量更多,确保发酵的肥料更好更快肥力更高,使其生产出的有机菌肥具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有使土壤活化、复苏作用,更具有保水、保肥的功效;同时具备改良作物生存环境,甚至参与作物某些生理过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品数量和品质。对照组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2)是用绿茶或红茶茶枝粉、秸秆粉、麦麸粉和麦饭石粉替换原料中所述重量份的白毫茶枝粉、稻糠粉、豆饼粉和蛭石粉。本发明通过实验对比,如若按对照组1所述的原料进行生产,其在发酵过程中所用时长为126h以上才能达到完全腐熟的效果;本发明原料中采用白毫茶枝粉、稻糠粉、豆饼粉和蛭石粉,稻糠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菌种生长所需环境提供能量,同时并与菌种的附着,通过豆饼粉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刺激白毫茶枝粉中糖类物质的转化,白毫茶枝粉中的茶氨酸类和氨基酸类物质刺激蛭石粉中矿物质含量的释放,从而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磷肥和钾肥,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发明人在土壤环境相同的前提下,对种植的土豆、玉米和辣椒的9块试验田进行施肥,分别施同等量的菌肥,邀请9名种植能手对其作物长势,产量和土壤板结定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对照组1施肥后土壤上作物长势参差不齐,叶面虫咬面积较大,土豆、玉米和辣椒的亩产量分别为3050斤、856斤和1250斤,土壤前期松散,后期较板结;本发明生产出的有机菌肥施肥后土壤上作物长势良好,叶片肥大,杆径粗壮,叶面基本无虫咬,土豆、玉米和辣椒的亩产量分别为5450斤、1356斤和2150斤,土壤前期松散,后期较松散。对照组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2)是用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乳酸菌株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原料中所述重量份的土著菌。如若按对照组2所述采用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乳酸菌株中的一种或两种菌种进行接种发酵,其菌种单一,适应性差,则会造成其存活率低,不利于发酵;发明人在土壤环境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施同等量的菌肥,进行10次以上实验对比,并取样送微生物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采用芽孢杆菌、丝状真菌和乳酸菌株中的一种或两种菌种发酵出的菌肥对土壤有机质的补充量仅为5-12%,而采用本发明土著菌菌种发酵出的菌肥对土壤有机质的补充量达到65%以上;本发明采用当地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经人工培养、扩陪成纯度高的微生物菌群,能最大化的适应当地发酵条件,提高其存活率,提高发酵效率,使其在后续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有机酸、酶和生物激素类物质,使生产出的有机菌肥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抑制和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参与腐殖质形成,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对照组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步骤4)不按初期-中期-后期发酵工艺进行发酵,进行单次发酵或多次发酵。如若按对照组3所述进行单次发酵,则会使腐熟不彻底,造成原料浪费,对土壤的有机质补充不显著;若进行多次发酵,则会使腐熟过度,造成有机菌肥有益物质的损失,从而使土壤团粒结构,物理性能改善低,抑制和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以及作物抗病性一般。本发明采用初期-中期-后期发酵工艺进行发酵,初期附着发酵,中期盛时发酵,后期腐熟发酵,进行三次合理控温控时发酵,提高其发酵效率,以及发酵质量,使生产出的有机菌肥具备改良作物生存环境,甚至参与作物某些生理过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品数量和品质。本发明原料中所述动物粪便采用灭活杀菌的鸡粪、牛粪或羊粪,一是获料方便,二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多,将会杀死有害细菌;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设备由底座和呼吸装置组成;所述底座呈圆形结构,所述底座下端设有万向轮,底座上端设有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由主呼吸管和辅呼吸管组成,所述主呼吸管上设有等间距对称的呼吸孔,所述辅呼吸管下端设有等间距的呼吸孔,通过呼吸装置提高发酵过程中反应堆的呼吸效率,提高发酵效率,所述呼吸装置装置上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操作控制器配套使用,便于检测发酵堆能的温度状况,当检测到发酵堆温度过高时,则会通过操作控制器控制发酵室内设有温控系统,来降低发酵室的温度起到降温的作用,若温度过低,则会通过操作控制器控制发酵室内设有温控系统,来提高发酵室的温度起到升温的作用;所述步骤3)中的发酵室内设有温控系统和供氧单元,所述发酵室外设有操作控制器,所述温控系统和供氧单元与操作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操作控制器预设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以及定时供氧单元为发酵室提供温控和供氧,从而提高发酵室内的发酵效率以及发酵质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白毫茶枝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发挥整体优势,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循环体系和作物营养综合体系,充分利用土壤潜力,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磷肥和钾肥,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本发明的白毫茶枝有机菌肥无污染,无残毒,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为作物提供这种养分,可以改善土壤,有使土壤活化、复苏作用,更具有保水、保肥的功效;同时具备改良作物生存环境,甚至参与作物某些生理过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品数量和品质;有效解决了目前的生物菌肥存在菌种单一,只能作为辅助性肥料,且存在造价和用量大,运输不便等问题,限制了普及推广的问题。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述公开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