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065249发布日期:2021-10-24 09:2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土壤基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现有土壤存在化肥、农药残留量大,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有益微生物贫乏的现象。需要有一种具有对土壤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性重新调整平衡的土壤调理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土壤化肥、农药残留量大,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有益微生物贫乏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包括有组分配比按体积份计的微生物培养物20%、各类有机废弃物20~30%、新鲜动物粪便50~60%。
5.作为优选,所述新鲜动物粪便的水分含量低于70%。
6.作为优选,所述各类有机废弃物包括有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粮食加工下脚料和植物提取渣。
7.作为优选,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秸秆和菌菇渣。
8.作为优选,所述林业三剩物包括树枝、树叶、树皮和木屑。
9.作为优选,所述粮食加工下脚料包括有砻糠、小麦壳、玉米芯和玉米包衣。
10.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各类有机废弃物的分开粉碎处理、再按各类有机废弃物的理化性质科学配制与微生物培养物混合、发酵、后熟处理、检测;所述制作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1.从牛粪、羊粪、空气和土壤中提炼获得芽孢杆菌、固氮菌种群、光合菌种群、木霉菌种群、酵母菌种群、乳酸菌种群、链霉菌种群、纤维分解酶、高温放线菌种群和细菌群,将上述菌群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优组合的复合菌种群,将复合菌种群与以麸皮、菜籽饼、半腐熟动物粪便为主材料混合,再添加白糖、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和氨基酸,将上述混合作物通过微生物培养基进入好氧发酵池进行20天70℃以上高温发酵处理得到微生物培养物;
12.就地就地原则对农业废弃(秸秆、菌菇渣等)、林业三剩物(树枝、树叶、树皮、木屑等)、粮食加工下脚料(砻糠、小麦壳、玉米芯、玉米包衣)、植物提取渣、动物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一种或几种收集;
13.用粉碎机将将大于2公分以上的有机废弃物粉碎粒径在2cm以下;
14.以动物粪便体积为基础添加30%粉碎处理好的物料与和20%微生物培养物均匀混合,混合物料水分控制在50%~60%;
15.将混合物料按宽4米、高1米以上、长5米以上呈“朵”字型堆放或放入发酵槽中进行
预发酵;
16.预发酵管理要求建好堆后第三天开始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测温度时采用多点测量法,要求温度计应插入物料50cm处进行测量,当温度到达70℃以上保持3天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要求:将里面的物料翻到外面,上面的物料翻到下面);
17.预发酵进入7到10天后按以保持70℃以上高温进入二次发酵(高温发酵)阶段;
18.土壤康养基质制备进入二次发酵管理要求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当温度低于70℃时进行翻堆供氧处理保持高温微生物持续的生长繁殖活力,以此进行6

7次操作即可。整个过程要求温度不低于70℃。
19.最后发酵物料温度回到40℃左右进入物料后熟阶段(大约7天左右);
20.检测首先观察二次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

7.5之间时表示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制备完成。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产品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通气性,增加或补全土壤元素以及激活土壤微生物,保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提高土壤酶活性;能够改善植株根际环境,提高植物的免疫功能。同时将植物根际周围的物质转化为植物能吸收有效营养物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改进品质。本发明用于果树、茶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土壤康养,能够改变由于作物长期在同一地点生长造成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劣变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22.对本发明一种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一如下:
24.(1)农业废弃(秸秆、菌菇渣等)、林业三剩物(树枝、树叶、树皮、木屑等)、粮食加工下脚料(砻糠、小麦壳、玉米芯、玉米包衣)、植物提取渣、动物粪便以及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收集。
25.(2)用粉碎机将除动物粪便外的有机废弃物粉碎粒径在2cm以下。
26.(3)以动物粪便体积为基础添加20%粉碎处理好的有机废弃物和30%微生物培养物均匀混合,混合物料水分控制在50%~60%。
27.(4)将混合物料按宽4米、高1米以上、长5米以上呈“朵”字型堆放或放入发酵设备中进行预发酵。
28.(5)预发酵管理要求建好堆后第三天开始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测温度时采用多点测量法,要求温度计应插入物料50cm处进行测量,当温度到达70℃以上保持3天后进行供气供氧。
29.(6)预发酵进入7到10天后按以保持70℃以上高温进入二次发酵。
30.(7)土壤康养基质生产二次发酵管理要求建好堆后开始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测温度时采用多点测量法,要求温度计应插入物料50cm处进行测量。当温度到达70℃以上保持3天后进行供气供氧处理,以此进行多次次供氧即可。整个过程要求温度不低于70℃。
31.(8)检测首先观察二次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7.5之间时表示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制备完成。
32.实施例二如下:
33.(1)秸秆、树枝、树叶、树皮、木屑、砻糠、小麦壳、玉米芯、玉米包衣、沼渣、植物提取渣、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收集。
34.(2)用粉碎机将除动物粪便外的有机废弃物粉碎粒径在2cm以下。
35.(3)以动物粪便体积为基础添加40%粉碎处理好的物料与和20%微生物培养物均匀混合,混合物料水分控制在50%~60%。
36.(4)将混合物料按宽4米、高1米以上、长5米以上呈“朵”字型堆放或放入发酵设备中进行预发酵。
37.(5)预发酵管理要求建好堆后第三天开始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测温度时采用多点测量法,要求温度计应插入物料50cm处进行测量,当温度到达70℃以上保持3天后进行搅拌物料。
38.(6)预发酵进入7到10天后按以保持70℃以上高温进入二次发酵。
39.(7)土壤康养基质生产二次发酵管理要求建好堆后开始每天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测温度时采用多点测量法,要求温度计应插入物料50cm处进行测量,当温度到达70℃以上保持3天后进行物料搅拌处理,以此进行多次次供氧即可。整个过程要求温度不低于70℃。
40.(8)检测首先观察二次发酵物外观变成棕黑色、物料中心布满白色菌丝、无异味产生、ph值在6.5~7.5之间时表示土壤生态环境康养基质制备完成。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