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6926发布日期:2021-12-04 12:0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制备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2.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化学式是o3,臭氧有强氧化性,臭氧溶解在水里时,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臭氧能够作为氧化剂、漂白剂、脱臭剂、空气净化剂及消毒杀菌剂,臭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3.随着臭氧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针对如何进行臭氧的生产,有很多成型的现有设备。
4.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74492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臭氧制备装置,其包括外壳体、电极组、阳极接头及阴极接头,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盛放电解液的中空部,所述电极组设置在该中空部内;所述阳极接头与阴极接头分别设置在外壳体上,且所述阳极接头与电极组上的阳极板连接,所述阴极接头与电极组上的阴极板连接;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间隔设置,且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臭氧出口,所述臭氧出口与电极组上的间隙位置相对。
5.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制备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6.采用电解的方式生产臭氧,生成的臭氧含量少且臭氧的生成量不稳定,大部分生成了氧气和氢气;
7.电解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制备系统,通过电离氧气的方式进行臭氧的生成,结构简单,且能够提供生成量稳定的臭氧。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制备系统,包括:
11.氧气供应装置,用于提供氧气;
12.臭氧生成装置,连接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以将氧气生成臭氧;
13.冷却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冷却;
14.臭氧暂存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生成的臭氧暂时储存;
15.供电装置,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进行供电。
16.进一步地,所述臭氧生成装置包括第一封堵盖、第二封堵盖、水冷散热管、第二电极管、臭氧生成管腔、介电管、第一电极管和冷却水管腔,所述水冷散热管、第二电极管、介电管及第一电极管的两端均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和所述第二封堵盖,所述第一电极管的内腔为所述冷却水管腔,所述第二电极管和所述介电管之间为所述臭氧生成管腔,所述冷却水管腔连通有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出管,所述臭氧生成管腔连通有氧气入管和臭氧出管。
17.进一步地,所述氧气供应装置包括空压机、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的空气过滤器、与所述空气过滤器连通的空气干燥装置、与所述空气干燥装置连通的空气缓冲罐、与所述空气缓冲罐连通的除油器、与所述除油器连通的psa制氧机和与所述psa制氧机连通的粉尘过滤器,所述粉尘过滤器连通于所述氧气入管。
18.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散热管包括散热内管、散热外管和位于所述散热内管和所述散热外管之间的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连通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散热内管和所述散热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和所述第二封堵盖。
19.进一步地,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与工频交流电连接的整流变频器、与所述整流变频器连接的变压器和连接于所述整流变频器和所述变压器的控制柜,所述变压器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出管之间,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将热量传输给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带走所述热交换器的热量。
21.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之间,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将携带热量输送给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将所述热交换器的热量带走。
22.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暂存装置包括不锈钢臭氧储罐、连通于所述不锈钢臭氧储罐的进入口和输出口、连接于所述不锈钢臭氧储罐的压力表和温度表。
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制备系统,通过氧气供应装置、臭氧生成装置、冷却装置、臭氧暂存装置和供电装置的配合设置,能够提供生成量稳定的臭氧,系统构成配件少,降低了故障率。
25.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制备系统,通过水冷散热管和冷却水管腔使臭氧生成装置的冷却效果好;
26.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制备系统,通过空气过滤器、除油器及粉尘过滤器,使氧气的浓度高且杂质少。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臭氧制备系统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臭氧生成装置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氧气供应装置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臭氧暂存装置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

氧气供应装置、11

空压机、12

空气过滤器、13

空气干燥装置、14

空气缓冲罐、15

除油器、16

psa制氧机、17

粉尘过滤器、2

臭氧生成装置、21

第一封堵盖、22

第二封堵盖、23

水冷散热管、231

散热内管、232

散热外管、233

冷却水腔、2331


却水进口、2332

冷却水出口、24

第二电极管、25

臭氧生成管腔、251

氧气入管、252

臭氧出管、26

介电管、27

第一电极管、28

冷却水管腔、281

冷却水进管、282

冷却水出管、3

冷却装置、31

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2

热交换器、33

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4

臭氧暂存装置、41

不锈钢臭氧储罐、411

进入口、412

输出口、42

压力表、43

温度表、5

供电装置、51

整流变频器、52

变压器、53

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实施例1
36.如图1所示,臭氧制备系统,包括:
37.氧气供应装置1,用于提供氧气;
38.臭氧生成装置2,连接于所述氧气供应装置1以将氧气生成臭氧;
39.冷却装置3,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进行冷却;
40.臭氧暂存装置4,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以对生成的臭氧暂时储存;
41.供电装置5,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以对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进行供电。
42.如图2所示,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包括第一封堵盖21、第二封堵盖22、水冷散热管23、第二电极管24、臭氧生成管腔25、介电管26、第一电极管27和冷却水管腔28,所述水冷散热管23、第二电极管24、介电管26及第一电极管27的两端均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21和所述第二封堵盖22,所述第一电极管27的内腔为所述冷却水管腔28,所述第二电极管24和所述介电管26之间为所述臭氧生成管腔25,所述冷却水管腔28连通有冷却水进管281和冷却水出管282,所述臭氧生成管腔25连通有氧气入管251和臭氧出管252,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为套管状结构,其中,所述介电管26套在所述第一电极管27外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管27抵接,所述第二电极管24套在所述介电管26外,所述水冷散热管23套在所述第二电极管22外,所述臭氧生成管腔25接收来自氧气入管251提供的氧气,在所述第二电极管24和所述第一电极管27之间进行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从臭氧出管252排出。
43.所述水冷散热管23包括散热内管231、散热外管232和位于所述散热内管231和所述散热外管232之间的冷却水腔233,所述冷却水腔233连通有冷却水进口2331和冷却水出口2332,所述散热内管231和所述散热外管232的两端分别密封配合于所述第一封堵盖21和所述第二封堵盖22。
44.如图6所示,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1、热交换器32和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33,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1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进管281和冷却水出管282之间,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1将热量传输给所述热交换器32,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33带走所述热交换器32的热量,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1在所述冷却水管腔28内进行水的循环以对所述冷却水管腔28进行冷却降温,在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31上安装有变频循环泵以调整水循环的速度,相应的,也在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33上安装变频循环泵。
45.如图3所示,所述氧气供应装置1包括空压机11、与所述空压机11连通的空气过滤器12、与所述空气过滤器12连通的空气干燥装置13、与所述空气干燥装置13连通的空气缓
冲罐14、与所述空气缓冲罐14连通的除油器15、与所述除油器15连通的psa制氧机16和与所述psa制氧机16连通的粉尘过滤器17,所述粉尘过滤器17连通于所述氧气入管251,所述空压机11将空气压缩,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所述空气过滤器12中,空气过滤器12将空气中的尘埃及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被输送至所述空气干燥装置13中,经过所述空气干燥装置13的干燥,空气进入到所述除油器15中,经过所述除油器15,空气相对比较干净,进入到所述psa制氧机16进行制氧,所述空压机11和所述空气过滤器12之间、所述除油器15和所述psa制氧机16之间及所述psa制氧机16和所述粉尘过滤器17之间均安装有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
46.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12为板式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掉大于5微米的杂质和灰尘;
47.所述空气干燥装置13为冷冻式空气干燥机,用于减少空气中的水分;
48.所述空气缓冲罐14采用常压气体储罐;
49.所述粉尘过滤器17采用布袋式过滤器,用于过滤掉大于1微米的杂质和灰尘。
50.如图4所示,所述供电装置5包括与工频交流电连接的整流变频器51、与所述整流变频器51连接的变压器52和连接于所述整流变频器51和所述变压器52的控制柜53,所述变压器52连接于所述臭氧生成装置2的第一电极管27和第二电极管24。
51.如图5所示,所述臭氧暂存装置4包括不锈钢臭氧储罐41、连通于所述不锈钢臭氧储罐41的进入口411和输出口412、连接于所述不锈钢臭氧储罐41的压力表42和温度表43。
52.实施例2
53.如图6所示,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34、热交换器32和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33,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34连通于所述冷却水进口2331和冷却水出口2332之间,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34将携带热量输送给所述热交换器32,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33将所述热交换器32的热量带走,在本实施例中,仅对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34进行限定,除上述限定外,本实施例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54.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