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6909发布日期:2022-02-23 21:5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制造划线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玻璃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玻璃的生产制造中,根据厂家的要求或者是实际生产包装的需求,需要对玻璃按照尺寸进行切割操作,现有的玻璃在切割前,需要刀轮对其进行划线标记。现实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的原因影响刀轮划线的质量,使用刀轮油可有效的解决摩擦生热的问题,刀轮油对刀轮进行润滑处理,减少损耗。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对刀轮进行润油操作,人工观察刀轮并不定时的进行蘸油操作,此时,需要将划线设备进行停机,增加了人工和时间的成本,影响了刀轮划线的速率,降低了玻璃划线切割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人工使用刀轮油对刀轮进行润滑处理时,需要将划线设备进行停机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划线装置,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玻璃划线装置,其包括:
5.机台;
6.工作台;
7.刀轮,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刀轮是于所述工作台上方进行玻璃划线;以及
8.润油组件,在对划线过程中的所述刀轮润油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油组件包括:
10.气缸;以及
11.海绵,设置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油组件还包括:
13.固定座,安装所述气缸;以及
14.放置盒,容纳所述海绵。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呈u型形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孔洞和第三孔洞。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两个侧壁分别和所述机台、所述气缸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所述第三孔洞为圆形形状。
1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2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盒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气缸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板孔洞。
2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玻璃划线装置,润油组件在不影响刀轮原运动轨迹的基础上、与机台和工作台不会交互产生干涉,利用刀轮动作的间隔时间段进行润滑刀轮,提高刀轮划线的质量与划线的准确度,海绵浸湿刀轮油对刀轮进行润湿,减少刀轮油的损耗,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润油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盒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机台;2、工作台;3、连接杆;4、刀轮;5、润油组件;6、固定座;61、第一孔洞;62、第二孔洞;63、第三孔洞;7、气缸;8、放置盒;81、连接板;82、连接板孔洞;9、海绵;10、气动接头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2.请参阅图1-3,为了解决刀轮油对刀轮进行润滑处理时,需要将划线设备进行停机,人工对刀轮进行润油操作,从而带来的玻璃划线切割的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划线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机台1、工作台2、连接杆3、刀轮4和润油组件5,其中机台1可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可连接有刀轮4,刀轮4可安装于连接杆3的最下端,机台1可为驱动刀轮4移动的动力源,机台1输出端可驱动连接杆3进行移动,连接杆3可带动刀轮4进行移动。工作台2可为待切割产品的放置台,待切割产品可根据实际生产进行选择,待切割产品可为玻璃板或者其他需要切割划线的材料,例如,待切割产品可为玻璃板。其中,润油组件5的具体位置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油组件5可设置于刀轮4的一侧,当刀轮4在划线结束后,润油组件5可移动对刀轮4进行润油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油组件5可设置于刀轮4行进路径的两端位置处,当刀轮4在划线的开始或者结束时,润油组件5可对刀轮4进行润油处理。润油组件5在不影响刀轮4原运动轨迹的基础上、与机台1和工作台2不会交互产生干涉,利用刀轮4动作的间隔时间段进行润滑刀轮4,可提高刀轮4划线的质量与划线的准确度。
33.请参阅图2-3,所述润油组件5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润油组件5可包括有固定座6、气缸7、放置盒8、海绵9和气动接头调节阀10,其中,固定座6作为整个润油组件5的基座,固定座6的具体安装位置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6可固定安装于机台1上,或者固定座6可固定安装于工作台2上,或者是固定座6可同时安装于机台1和工作台2上。海绵9蘸润刀轮油,在刀轮4划线的过程中或者刀轮4停止划线时,蘸润刀轮油的海绵9可对刀轮4进行润油接触,可减少刀轮4由于摩擦生热,导致的刀轮4划线质量下降的影响。放置盒8上安装有海绵9,海绵9可设置于放置盒8内。其中,放置盒8和海绵9的具体驱动方式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择丝杆、气缸或者其他机械结构进行驱动,例如,可通过气缸7对放置盒8和海绵9进行驱动移动,气缸7对放置盒8和海绵9驱动移动的路径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气缸7可驱动放置盒8和海绵9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驱动。气缸7可连接有气动接头调节阀10,气动接头调节阀10可根据生产需求,气动接头调节阀10可根据调节刀轮4需要润滑的频次,可将气缸7驱动放置盒8和海绵9的升降速度调节至合适大小,避免对刀轮4产生撞击损害,气动接头调节阀10进行流量大小的调节。海绵9浸湿刀轮油对刀轮4进行润湿,减少刀轮油的损耗,节省成本。
34.请参阅图4,所述放置盒8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放置盒8可连接有连接板81,连接板81可连接于放置盒8的底部。所述连接板81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81可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例如,连接板82为矩形。连接板81上可开设有连接板孔洞82,连接板孔洞82的具体数量不加以限制,连接板孔洞82的数量可为两个。气缸7的输出端可通过连接板孔洞82和连接板81相连接,从而气缸7可驱动连接板81移动,连接板81可带动放置盒8进行移动,放置盒8可进一步的带动海绵9对刀轮4进行润油处理。所述连接板孔洞82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孔洞82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例如,连接板孔洞82为圆形形状。
35.请参阅图5,所述固定座6的具体结构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可为长板形状、凹槽形状或者长方体形状等,例如,固定座6可为u型形状。固定座6上可开设有用于安装的孔洞,例如,固定座6上可开设有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第三孔洞63,其中,第一孔洞61可设置于固定座6的底部,第二孔洞62可设置于固定座6的侧壁上,第三孔洞63可设置于固定座6的侧壁上。其中,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第三孔洞63的具体数量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洞61的数量可至少为一个,第二孔洞62的数量可至少为两个,第三孔洞63的数量可为两个。所述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第三孔洞63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第三孔洞63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例如,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第三孔洞63可为圆形形状,固定座6可通过第三孔洞63与气缸7相连接。其中,固定座6的具体安装方式不加以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6可单独的通过第一孔洞61与工作台2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6可通过第二孔洞62与机台1相连接,例如,固定座6可通过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可同时的与机台1和工作台2相连接,可提高固定座6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固定座6的安装,避免与机台1、工作台2和刀轮4的运动轨迹产生干涉。
36.请参阅图6,为气缸7的结构示意图,气缸7可固定安装于固定座6上,气缸7可连接有气动接头调节阀10,气动接头调节阀10向外可连接有气动源,气动接头调节阀10可用于进行流量大小的调节,从而可对气缸7驱动放置盒8和海绵9的升降速度进行调节。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划线装置,可将固定座6与机台1和工作台2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座6上可安装有气缸7,气缸7的输出端可安装有放置盒8,放置盒8内可设置有海绵9。在当机台1可驱动连接杆3移动时,连接杆3可带动刀轮4于工作台2的上方进行玻璃的划线移动,当刀轮4在划线过程移动至固定座6的上方时,气缸7动作可带动放置盒8和海绵9对刀轮4进行润油接触。气动接头调节阀10可根据调节刀轮4需要润滑的频次,可将气缸7驱动放置盒8和海绵9的升降速度调节至合适大小,避免对刀轮4产生撞击损害,气动接头调节阀10进行流量大小的调节。
3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39.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