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及其预制基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95049发布日期:2022-05-18 10:3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及其预制基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及其预制基建方法。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3.混凝土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优点,因此混凝土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4.混凝土其中之一的用途就是浇筑地基,混凝土地基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承载体的基础形式,分为无筋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基的综合性能要求也在提升,因此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5.cn104727334a公开了一种抗震混凝土地基,具有混凝土板状地坪和数个深埋立柱,深埋立柱的底部连接有混凝土横杆,混凝土板状地坪、深埋立柱、混凝土横杆、底部斜杆和顶部斜杆之间填充有废弃的渣土,在地面下方形成立体钢筋混凝土网络结构,只要为了抵抗摇摆和震动。但该技术只是改变了横竖钢筋的连接结构,并没有改进混凝土材料,并不能够防混凝土收缩开裂。
6.另,cn104844099a公开了一种低收缩低粘度超高强混凝土,成份为水泥、微珠、矿粉、机制砂、碎石、减水剂和水,搅拌得到混凝土拌合物。该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少、总收缩率低、粘度低、抗压强度高。但该混凝土不抗震,耐环境因素差,不适用于地基铺设;因地基的环境特殊性,如长期接触地下环境,接触水分和土壤微生物、酸碱腐蚀性,以及周围土壤的膨胀收缩等,所以需要地基混凝土和构造结合才能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混凝土无法满足更高的筑基要求,各种土壤环境适用不广泛,地基抗震、耐腐、塑性差、强度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及其预制基建方法,利用配方和制备工艺改进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高强度、耐腐蚀、塑性收缩低等优点,并针对该混凝土设计了配套的预制基建方法,达到更高的抗震、抗压、抗地基分段塌陷的效果,适合于各种恶劣土壤环境下应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水泥100~200份、碎石80~180份、混合砂200~300份、黏土5~30份、石墨粉5~15份、速凝剂5~25份、减水剂5~30份、水50~150份;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所述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0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5%;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碎石的破碎粒径为8~15mm,片状含量<3%,母岩为石英
岩:玄武岩=1:(2~4),抗压强度>160mpa;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1~3);所述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3~0.25mm,静力触探值为8.0~10.0mpa;所述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平均粒径为0.5~0.35mm,静力触探值为8.0~12.0mpa;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黏土粒径<2um;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粉为酸洗废弃电极粉,粒径为10~20um,表面积为3~5g/cm3;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水剂为羰基焦醛减水剂;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速凝剂为偏铝酸钠速凝剂。
16.上述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1:按质量分数将水泥、碎石和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18.步骤2:按质量分数将石墨粉与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19.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20.步骤4:按质量分数将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21.步骤5:按质量分数将减水剂和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22.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23.上述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置入均匀排布的若干个直角三角立棍;
25.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
26.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27.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28.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混凝土预制块浇筑时内部设置有纵横钢筋;步骤3中,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纵横钢筋相焊接;
29.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个斜面豁口,斜角为30~70
°

30.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
31.本发明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及其预制基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32.一、本发明混凝土采用酸洗废弃电极粉抗腐蚀,将黏土与石墨粉进行混合,利用黏土增大石墨粉的表面粘结性,从而更好的与混凝土材料结合,提高相融性,防止开裂。
33.二、本发明限定水泥为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0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5%;另外碎石破碎粒径为8~15mm,设计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2~4),抗压强度>160mpa,限定片状含量<3%;碎石与混合砂进行配比能够提高整体混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
34.三、本发明设计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1~3);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
0.3~0.25mm,静力触探值为8.0~10.0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平均粒径为0.5~0.35mm,静力触探值为8.0~12.0mpa;天然河沙表面相对平滑,配合棱角锐利的机械使用,更能发挥两种材料的综合性能,混凝土混合结合性好,均匀致密,抗压抗震。
35.四、本发明制备方法进行分步混合,混合更加均匀,不至于团聚粘结,因为黏土和石墨粉遇到水分容易团聚;另外,先将黏土与石墨粉混合,能够提高石墨粉表面粘度,与混凝土砂石材料结合度更好。
36.五、本发明预置浇筑混凝土块,一方面可以节省客户的施工时间;另一方面混凝土块能够在通风更好的环境下凝结,提高了凝结后强度,凝结更彻底充分,抗压强度更高。混凝土块在置入地基后与浇筑间隙混凝土能够良好的结合,提高抗折强度。
37.六、本发明预置浇筑混凝土块,可以预置钢筋,也可不用钢筋,根据建筑物需求而定,本发明预置浇筑混凝土块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另外本发明预置浇筑混凝土块能够更好的保护间隙立柱,使浇筑时不发生倾倒,地震时减少立柱倾斜。
38.七、本发明预置浇筑混凝土块因其在外环境下浇筑而成,硬度跟高,抗压效果更好。
39.八、本发明设计预置浇筑混凝土块侧表面开设有斜面豁槽,增大侧面比表面积,使混凝土块与浇筑混凝土充分结合,更加牢固。
40.九、本发明设计预置浇筑混凝土块的斜面斜角为30~70
°
三角形,为了防止间隙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空隙或气泡,产生填充空洞问题,斜面设计能够是浇筑更加顺利,该形状设计能够很好的抗地基分段塌陷。
41.综上,本发明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试件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05~0.2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0%以上。本发明混凝土及方法适用于各种恶劣土壤环境下的基建使用,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的俯视图;
4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浇筑后置于地基中的侧视图;
4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浇筑后置于地基中的侧视图;
45.图1-3中:1-混凝土,2-斜面豁口,3-钢筋,4-直角三角立棍,5-模具槽。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47.实施例1
48.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150份、碎石160份、混合砂260份、粒径<2um的黏土20份、中位粒径为15um且表面积3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10份、偏铝酸钠速凝剂8份、羰基焦醛减水剂10份、水80份;其中,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2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4%;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10mm,片状含量
2.5%,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3,抗压强度165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2;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3mm,静力触探值为9.5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5mm,静力触探值为10.2mpa。
49.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步骤1:将150份水泥、160份碎石和26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51.步骤2:将10份石墨粉与20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52.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53.步骤4:将8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54.步骤5:将10份减水剂和8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55.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56.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7.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分别置入均匀排布的3个直角三角立棍;如图1所示;
58.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如图2所示;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均匀排布的3个斜面豁口,斜角为45
°

59.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60.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61.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18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6%。
62.实施例2
63.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200份、碎石150份、混合砂300份、粒径<2um的黏土30份、中位粒径为10~20um且表面积3.5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15份、偏铝酸钠速凝剂15份、羰基焦醛减水剂30份、水150份;其中,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5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3%;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12mm,片状含量2.8%,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2,抗压强度165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1;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25mm,静力触探值为8.5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35mm,静力触探值为10.2mpa。
64.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5.步骤1:将200份水泥、150份碎石和30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66.步骤2:将15份石墨粉与30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67.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68.步骤4:将15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69.步骤5:将30份减水剂和15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70.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71.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2.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置入均匀排布的若干个直角三角立棍;
73.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如图3所示;混凝土预制块浇筑时内部设置有纵横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个斜面豁口,斜角为45
°

74.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的纵横钢筋相焊接;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75.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76.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20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2%。
77.实施例3
78.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180份、碎石120份、混合砂240份、粒径<2um的黏土26份、中位粒径为10~20um且表面积3.8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12份、偏铝酸钠速凝剂12份、羰基焦醛减水剂25份、水120份;其中,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4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4%;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9mm,片状含量2.8%,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4,抗压强度162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2;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28mm,静力触探值为9.1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4mm,静力触探值为10.5mpa。
79.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0.步骤1:将180份水泥、120份碎石和24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81.步骤2:将12份石墨粉与26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82.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83.步骤4:将12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84.步骤5:将25份减水剂和12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85.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86.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7.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分别置入均匀排布的3个直角三角立棍;
88.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均匀排布的3个斜面豁口,斜角为60
°

89.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90.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91.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收缩率为0.12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8%。
92.实施例4
93.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160份、碎石80份、混合砂260份、粒径<2um的黏土20份、中位粒径为10~20um且表面积4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10份、偏铝酸钠速凝剂10份、羰基焦醛减水剂20份、水110份;其中,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6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2%;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12mm,片状含量2.4%,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3,抗压强度164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3;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3mm,静力触探值为9.5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45mm,静力触探值为10.6mpa。
94.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5.步骤1:将160份水泥、80份碎石和26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96.步骤2:将10份石墨粉与20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97.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98.步骤4:将10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99.步骤5:将20份减水剂和11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100.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101.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2.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置入均匀排布的若干个直角三角立棍;
103.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浇筑时内部设置有纵横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个斜面豁口,斜角为60
°

104.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的纵横钢筋相焊接;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105.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106.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12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62%。
107.实施例5
108.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140份、碎石100份、混合砂280份、粒径<2um的黏土10份、中位粒径为10~20um且表面积4.5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8份、偏铝酸钠速凝剂7份、羰基焦醛减水剂10份、水90份;其中,硅酸盐水
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6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0%;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13mm,片状含量2.2%,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4,抗压强度163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2.5;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3mm,静力触探值为9.2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5mm,静力触探值为11.6mpa。
109.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0.步骤1:将140份水泥、100份碎石和28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111.步骤2:将8份石墨粉与10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112.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113.步骤4:将7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114.步骤5:将10份减水剂和9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115.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116.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7.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分别置入均匀排布的3个直角三角立棍;
118.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均匀排布的3个斜面豁口,斜角为30
°

119.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120.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121.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16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5%。
122.实施例6
123.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100份、碎石100份、混合砂200份、粒径<2um的黏土5份、中位粒径为10~20um且表面积5g/cm3酸洗废弃电极的石墨粉5份、偏铝酸钠速凝剂5份、羰基焦醛减水剂5份、水50份;其中,硅酸盐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55mpa,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22%;碎石的破碎中位粒径为11mm,片状含量2.0%,母岩为石英岩:玄武岩=1:2,抗压强度168mpa;混合砂为天然河沙:机制砂=1:1.5;天然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27mm,静力触探值为8.8mpa;机制砂母岩为玄武岩,机制砂的平均粒径为0.45mm,静力触探值为11.3mpa。
124.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5.步骤1:将100份水泥、100份碎石和200份混合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料a;
126.步骤2:将5份石墨粉与5份黏土进行充分混合,使黏土包覆于石墨粉表面,形成混合料b;
127.步骤3:将混合料b加入至混合料a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
128.步骤4:将5份速凝剂加入混合料c中,继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d;
129.步骤5:将5份减水剂和50份水进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e;
130.步骤6:将混合液e加入至混合料d中,继续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
131.本实施例的一种低塑性收缩高强混凝土的预制基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2.步骤1:组装矩形模具槽,然后在模具槽内两侧置入均匀排布的若干个直角三角立棍;
133.步骤2: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中,混凝土预制块浇筑于模具时,矩形相对短的两侧面分别为浇筑上下面,固化成型后拆卸模具,制成矩形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浇筑时内部设置有纵横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矩形相对长的两侧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个斜面豁口,斜角为70
°

134.步骤3:将混凝土预制块置于施工地基中,混凝土预制块格子型码放,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块的纵横钢筋相焊接;混凝土预制块码放间隙设置有立柱;
135.步骤4:混凝土预制块间隙浇筑混凝土。
136.本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素混凝土试件作为标准尺寸试件,试件在(20
±
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或水中养护28d,经试测,耐腐蚀性好、抗压抗震、不开裂,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等级c75,总收缩率为0.14

,56天无腐蚀现象,经水泥表面微生物检测低于附近土壤微生物量5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