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08412发布日期:2022-07-27 02: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干旱地区农作物施肥技术领域,是一种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对于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花生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沙湾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等,以及南疆的拜城县、泽普县、叶城县等地,其主要的种植模式有露地漫灌、地膜滴灌栽培等。新疆种植花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区位优势,比如光热、土地等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2600h至3400h,年辐射照度总量仅次于西藏,但也有一定的劣势,即水资源相对缺乏,且耕地土壤贫瘠、土地蒸发量大,这些均为花生的高产高效种植栽培带来了挑战。
3.公开号为cn111763122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春花生专用控释肥,其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dcd、dmpp、氨稳定剂改性珍珠岩多孔材料、凹凸棒粉包裹层材料以及保水型包膜材料聚乙烯醇组成。根据荚果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结合土壤根瘤固氮供氮、土壤供肥能力等综合因素,提出了适宜的氮磷钾三元素配比配方。
4.公开号为cn113354472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花生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包括:尿素200份至220份、腐植酸钾10份至30份、磷酸一铵280份至290份、氯化钾150份至180份、氯化铵280份至300份、硫酸镁2份至3份、硫酸锌1份至2份和膨润土30份至50份,能确保花生对各种养分的吸收量,提高花生的产量和抗逆能力,改善花生口感,提高出油率。
5.公开号为cn111386824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提高盐碱地花生产量的施肥方法,所述的施肥方法为选择钙肥、有机肥、氮肥和磷肥为水平因素进行四水平三重复的正交实验,并于荚果期测定各处理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农艺性状,收获期测产并测量主茎高、侧枝长等农艺性状,从而确定提高花生主茎高、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花生地上部分干重和花生单株荚果干重的不同肥料配比,进而确定提高盐碱地花生产量的施肥方法,以该施肥方法种植培育的花生产量提高15.6%-21.5%,该方法降低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和适宜的肥料配比,可缓解盐碱危害、培肥土壤、提高花生产量,缓解食用油安全矛盾。
6.公开号为cn113754500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提高花生油脂含量的肥料,地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多孔结构,腐植酸、尿素、钙镁磷肥、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和微生物菌剂负载于地聚合物的多孔结构中,地聚合物能够降低腐植酸、尿素、钙镁磷肥、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和微生物菌剂施用后的迁移率,达到缓释效果,地聚合物的多孔结构还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花生植株生长提供通气的环境,施用本发明肥料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亩产量和花生油脂含量。
7.公开号为cn10549387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干旱地花生高产栽培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深松整地;(2)施加基肥;(3)选种和拌种;(4)播种;(5)田间管理。
本发明采用深松土壤,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肥力保有能力;施足基肥,然后盖花生专用除草地膜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和肥力,防止水肥流失和水分蒸发;在适当苗高时喷施多功能叶面肥,控制苗的生长,促进荚果的发育,花生在良好的肥水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该文献中所指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湖南等省区,由于其气候环境、土壤质量、水肥施用方式等与西北干旱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两地花生种植需求(比如肥料等)存在很大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及使用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够在土壤肥力低、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成功种植花生,且产量明显提高;能够助力西北干旱区花生等油料作物的增产增效。
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包括底肥肥料、花生花针期和结荚期追肥肥料,所述肥料配方以亩用量计,底肥肥料包括尿素8kg至15kg、磷酸一铵8kg至13kg、硫酸钾7kg至13kg、黄腐酸钾0.3kg至0.8kg、膨胀蛭石3kg至10kg、微晶化磷矿粉3kg至10kg、聚谷氨酸0.1kg至0.8kg;花针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5kg至13kg、硫酸钾4kg至12kg、钙肥1kg至7kg、黄腐酸钾0.1kg至0.8kg、亚硒酸钠0.1kg至0.8kg、芸苔素内酯0.05kg至0.4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0.45kg至6kg、硫酸钾4kg至12kg、钙肥3kg至12kg、黄腐酸钾0.05kg至0.75kg、亚硒酸钠0.05kg至0.85kg、芸苔素内酯0.05kg至0.60kg。
10.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作为上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以亩用量计,底肥肥料包括尿素12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10kg、黄腐酸钾0.5kg、膨胀蛭石6kg、微晶化磷矿粉6kg、聚谷氨酸0.3kg。
11.作为上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以亩用量计,花针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8kg、硫酸钾7kg、钙肥3kg、黄腐酸钾0.3kg、亚硒酸钠0.3kg、芸苔素内酯0.10kg。
12.作为上述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以亩用量计,结荚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2kg、硫酸钾7kg、钙肥7kg、黄腐酸钾0.20kg、亚硒酸钠0.20kg、芸苔素内酯0.10kg。
13.上述黄腐酸钾可采用矿源黄腐酸钾。
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干旱区花生专用肥的使用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底肥肥料在犁地前一次性施入,花生于5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进行第一次滴灌,第一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0m3/亩至24m3/亩,6月为花生生长的苗期,6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滴灌,第二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5m3/亩至28m3/亩,6月中旬进行第三次滴灌,第三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5m3/亩至38m3/亩,7月上旬和中旬为花生生长的花针期,花针期追肥肥料在花生生长的花针期随水滴灌施入,7月上旬进行第四次滴灌,第四次滴灌的灌溉量为42m3/亩至为45m3/亩,7月中旬进行第五次滴灌,第五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7m3/亩至40m3/亩,7月下旬至9月为花生生长的结荚期,结荚期追肥肥料在花生生长的结荚期随水滴灌施入,7月下旬进行第六次滴灌,第六次滴灌的灌溉量为42m3/亩至46m3/亩,8月中旬进行第七次滴灌,第七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2m3/亩至35m3/亩,8月下旬进行第八次滴灌,第八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0m3/亩至32m3/亩,9月中旬进行第九次滴灌,第九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3m3/亩至26m3/亩,9月下旬收获花生。
15.本发明针对干旱区花生生长对养分需求规律,既有不同时期施用肥料种类(包括
有机无机配施、中微量元素及保水剂配施),又有所述准确肥料施用量,结合花生各个生长时期的水肥耦合调控管理模式,满足花生各个时期的生长需求,所述干旱区花生专用肥能够应用于土壤肥力差、气候环境恶劣的西北干旱地区的花生种植,花生增产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化学用品以及有机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化学用品和有机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该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包括底肥肥料、花针期和结荚期追肥肥料,所述肥料配方以亩用量计,底肥肥料包括尿素8kg至15kg、磷酸一铵8kg至13kg、硫酸钾7kg至13kg、黄腐酸钾0.3kg至0.8kg、膨胀蛭石3kg至10kg、微晶化磷矿粉3kg至10kg、聚谷氨酸0.1kg至0.8kg;花针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5kg至13kg、硫酸钾4kg至12kg、钙肥1kg至7kg(商品名为乐钙,下同)、黄腐酸钾0.1kg至0.8kg、亚硒酸钠0.1kg至0.8kg、芸苔素内酯0.05kg至0.4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包括尿素0.45kg至6kg、硫酸钾4kg至12kg、钙肥3kg至12kg、黄腐酸钾0.05kg至0.75kg、亚硒酸钠0.05kg至0.85kg、芸苔素内酯0.05kg至0.60kg。
18.使用方法如下:底肥肥料在犁地前一次性施入,花生于5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进行第一次滴灌,第一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0m3/亩至24m3/亩,6月为花生生长的苗期,6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滴灌,第二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5m3/亩至28m3/亩,6月中旬进行第三次滴灌,第三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5m3/亩至38m3/亩,7月上旬和中旬为花生生长的花针期,花针期追肥肥料在花生生长的花针期随水滴灌施入,7月上旬进行第四次滴灌,第四次滴灌的灌溉量为42m3/亩至为45m3/亩,7月中旬进行第五次滴灌,第五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7m3/亩至40m3/亩,7月下旬至9月为花生生长的结荚期,结荚期追肥肥料在花生生长的结荚期随水滴灌施入,7月下旬进行第六次滴灌,第六次滴灌的灌溉量为42m3/亩至46m3/亩,8月中旬进行第七次滴灌,第七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2m3/亩至35m3/亩,8月下旬进行第八次滴灌,第八次滴灌的灌溉量为30m3/亩至32m3/亩,9月中旬进行第九次滴灌,第九次滴灌的灌溉量为23m3/亩至26m3/亩,9月下旬收获花生。
19.以下是本发明所述干旱区花生专用肥的研发过程:1. 试验区概况试验点位于新疆阿克苏拜城县。该区域(81
°
54

e、43
°
47

n)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山间盆地、渭干河流域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海拔1216千米,地下水位2-3m,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分别为38℃和-28℃,年均温7.6℃,无霜期133-163天,年均降水量171mm,年均日照时长2790h。试验区土壤为粉砂质灌耕棕漠土,0-40cm土层土壤基础理化性状见表1;2. 试验处理试验作物为花生,花生品种:花育22;播种量:18kg/亩。试验区面积4亩,覆膜、垄宽68 cm至70 cm、垄高18 cm至20 cm,沟宽45 cm至50 cm;一垄一膜一管两行、膜下滴灌、机械
覆膜。试验设置10个处理,试验设计方案如下述配方及表2至表4,灌水方案见表5。2021年5月2日播种、9月29日收获。收获籽粒并计产,田间管理按丰产田要求进行。
20.下述配方以亩施用量计:配方1:底肥肥料:尿素7kg、磷酸一铵15kg、硫酸钾5kg、矿源黄腐酸钾1.0kg、膨胀蛭石12kg、微晶化磷矿粉1kg、聚谷氨酸0.1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3kg、硫酸钾14kg、钙肥(乐钙,后续相同)1kg、矿源黄腐酸钾1.0kg、亚硒酸钠0kg、芸苔素内酯0.5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0.45kg、硫酸钾14kg、钙肥7kg、矿源黄腐酸钾0.05kg、亚硒酸钠1.00kg、芸苔素内酯0g。
21.配方2:底肥肥料:尿素8kg、磷酸一铵14kg、硫酸钾7kg、矿源黄腐酸钾0.8kg、膨胀蛭石11kg、微晶化磷矿粉2kg、聚谷氨酸0.2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4kg、硫酸钾12kg、钙肥2kg、矿源黄腐酸钾0.9kg、亚硒酸钠0.1kg、芸苔素内酯0.4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0.60kg、硫酸钾13kg、钙肥8kg、矿源黄腐酸钾0.10kg、亚硒酸钠0.95kg、芸苔素内酯0.05kg。
22.配方3:底肥肥料:尿素9kg、磷酸一铵13kg、硫酸钾9kg、矿源黄腐酸钾0.6kg、膨胀蛭石10kg、微晶化磷矿粉3kg、聚谷氨酸0.3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5kg、硫酸钾10kg、钙肥3kg、矿源黄腐酸钾0.8kg、亚硒酸钠0.2kg、芸苔素内酯0.4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0.80kg、硫酸钾12kg、钙肥9kg、矿源黄腐酸钾0.20kg、亚硒酸钠0.90kg、芸苔素内酯0.10kg。
23.配方4:底肥肥料:尿素10kg、磷酸一铵12kg、硫酸钾11kg、矿源黄腐酸钾0.4kg、膨胀蛭石9kg、微晶化磷矿粉4kg、聚谷氨酸0.4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6kg、硫酸钾8kg、钙肥4kg、矿源黄腐酸钾0.7kg、亚硒酸钠0.3kg、芸苔素内酯0.3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1kg、硫酸钾11kg、钙肥10kg、矿源黄腐酸钾0.30kg、亚硒酸钠0.85kg、芸苔素内酯0.15kg。
24.配方5:底肥肥料:尿素11kg、磷酸一铵11kg、硫酸钾13kg、矿源黄腐酸钾0.2kg、膨胀蛭石8kg、微晶化磷矿粉5kg、聚谷氨酸0.5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7kg、硫酸钾6kg、钙肥5kg、矿源黄腐酸钾0.6kg、亚硒酸钠0.4kg、芸苔素内酯0.3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2kg、硫酸钾10kg、钙肥11kg、矿源黄腐酸钾0.40kg、亚硒酸钠0.80kg、芸苔素内酯0.20kg。
25.配方6:
底肥肥料:尿素12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15kg、矿源黄腐酸钾0kg、膨胀蛭石7kg、微晶化磷矿粉6g、聚谷氨酸0.6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8kg、硫酸钾4kg、钙肥6kg、矿源黄腐酸钾0.5kg、亚硒酸钠0.5kg、芸苔素内酯0.2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3kg、硫酸钾9kg、钙肥12kg、矿源黄腐酸钾0.50kg、亚硒酸钠0.70kg、芸苔素内酯0.30 kg。
26.配方7:底肥肥料:尿素13kg、磷酸一铵9kg、硫酸钾14kg、矿源黄腐酸钾0.1kg、膨胀蛭石6kg、微晶化磷矿粉7kg、聚谷氨酸0.7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9kg、硫酸钾2kg、钙肥7kg、矿源黄腐酸钾0.4kg、亚硒酸钠0.6kg、芸苔素内酯0.2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4kg、硫酸钾8kg、钙肥13kg、矿源黄腐酸钾0.60kg、亚硒酸钠0.60kg、芸苔素内酯0.40kg。
27.配方8:底肥肥料:尿素14kg、磷酸一铵8kg、硫酸钾12kg、矿源黄腐酸钾0.3kg、膨胀蛭石5kg、微晶化磷矿粉8kg、聚谷氨酸0.8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0kg、硫酸钾0kg、钙肥8kg、矿源黄腐酸钾0.3kg、亚硒酸钠0.7kg、芸苔素内酯0.15 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5kg、硫酸钾7kg、钙肥6kg、矿源黄腐酸钾0.70kg、亚硒酸钠0.50kg、芸苔素内酯0.50kg。
28.配方9:底肥肥料:尿素15kg、磷酸一铵7kg、硫酸钾10kg、矿源黄腐酸钾0.5kg、膨胀蛭石4kg、微晶化磷矿粉9kg、聚谷氨酸0.9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1kg、硫酸钾1kg、钙肥9kg、矿源黄腐酸钾0.2kg、亚硒酸钠0.8kg、芸苔素内酯0.1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6kg、硫酸钾6kg、钙肥5kg、矿源黄腐酸钾0.75kg、亚硒酸钠0.40kg、芸苔素内酯0.60kg。
29.配方10:底肥肥料:尿素7kg、磷酸一铵15kg、硫酸钾8kg、矿源黄腐酸钾0.7kg、膨胀蛭石3kg、微晶化磷矿粉10kg、聚谷氨酸0 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2kg、硫酸钾2kg、钙肥10kg、矿源黄腐酸钾0.1kg、亚硒酸钠0.9kg、芸苔素内酯0.0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7kg、硫酸钾5kg、钙肥4kg、矿源黄腐酸钾0.80kg、亚硒酸钠0.30kg、芸苔素内酯0.70kg。
30.配方11:底肥肥料:尿素8kg、磷酸一铵14kg、硫酸钾6kg、矿源黄腐酸钾0.9kg、膨胀蛭石2 kg、微晶化磷矿粉11kg、聚谷氨酸0.7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3kg、硫酸钾3kg、钙肥11kg、矿源黄腐酸钾0kg、亚硒酸钠1.0kg、芸苔素内酯0.10kg;
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8kg、硫酸钾4kg、钙肥3kg、矿源黄腐酸钾0.60kg、亚硒酸钠0.20kg、芸苔素内酯0kg。
31.配方12:底肥肥料:尿素9kg、磷酸一铵13kg、硫酸钾16kg、矿源黄腐酸钾0.8kg、膨胀蛭石1kg、微晶化磷矿粉12kg、聚谷氨酸0.6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4kg、硫酸钾4kg、钙肥9kg、矿源黄腐酸钾0kg、亚硒酸钠1.1kg、芸苔素内酯0.1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0.40kg、硫酸钾3kg、钙肥2kg、矿源黄腐酸钾0kg、亚硒酸钠0.10kg、芸苔素内酯0.40kg。
32.配方13:底肥肥料:尿素10kg、磷酸一铵12kg、硫酸钾14kg、矿源黄腐酸钾0.7kg、膨胀蛭石2kg、微晶化磷矿粉2kg、聚谷氨酸0.5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2kg、硫酸钾5kg、钙肥7kg、矿源黄腐酸钾0.1kg、亚硒酸钠0kg、芸苔素内酯0.2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0.80kg、硫酸钾2kg、钙肥3kg、矿源黄腐酸钾0.40kg、亚硒酸钠0.05kg、芸苔素内酯0.30kg。
33.配方14:底肥肥料:尿素11kg、磷酸一铵11kg、硫酸钾12kg、矿源黄腐酸钾0.6kg、膨胀蛭石4kg、微晶化磷矿粉4kg、聚谷氨酸0.4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10kg、硫酸钾6kg、钙肥5kg、矿源黄腐酸钾0.2kg、亚硒酸钠0.1kg、芸苔素内酯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1kg、硫酸钾5kg、钙肥5kg、矿源黄腐酸钾0.30kg、亚硒酸钠0kg、芸苔素内酯0.20kg。
34.配方15:底肥肥料:尿素12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10kg、矿源黄腐酸钾0.5kg、膨胀蛭石6kg、微晶化磷矿粉6kg、聚谷氨酸0.3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8kg、硫酸钾7kg、钙肥3kg、矿源黄腐酸钾0.3kg、亚硒酸钠0.3kg、芸苔素内酯0.10kg。
35.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2kg、硫酸钾7kg、钙肥7kg、矿源黄腐酸钾0.20kg、亚硒酸钠0.20kg、芸苔素内酯0.10kg。
36.配方16:底肥肥料:尿素13kg、磷酸一铵9kg、硫酸钾8kg、矿源黄腐酸钾0.4kg、膨胀蛭石8kg、微晶化磷矿粉8kg、聚谷氨酸0.2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6kg、硫酸钾8kg、钙肥1kg、矿源黄腐酸钾0.4kg、亚硒酸钠0.5kg、芸苔素内酯0.15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3kg、硫酸钾9kg、钙肥9kg、矿源黄腐酸钾0.10kg、亚硒酸钠0.30kg、芸苔素内酯0kg。
37.配方17:底肥肥料:尿素14kg、磷酸一铵8kg、硫酸钾6kg、矿源黄腐酸钾0.3kg、膨胀蛭石
10kg、微晶化磷矿粉10kg、聚谷氨酸0.1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4kg、硫酸钾9kg、钙肥0kg、矿源黄腐酸钾0.6kg、亚硒酸钠0.7kg、芸苔素内酯0.2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4kg、硫酸钾11kg、钙肥11kg、矿源黄腐酸钾0.05kg、亚硒酸钠0.40kg、芸苔素内酯0.05kg。
38.配方18:底肥肥料:尿素15kg、磷酸一铵7kg、硫酸钾4kg、矿源黄腐酸钾0.2kg、膨胀蛭石12kg、微晶化磷矿粉12kg、聚谷氨酸0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2kg、硫酸钾10kg、钙肥3kg、矿源黄腐酸钾0.8kg、亚硒酸钠0.9kg、芸苔素内酯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5kg、硫酸钾13kg、钙肥13kg、矿源黄腐酸钾0kg、亚硒酸钠0.50kg、芸苔素内酯0.10kg。
39.对照(常规花生肥料):以亩施用量计,底肥肥料:农家肥3m3、尿素14kg、过磷酸钙34kg、氯化钾10kg;花针期追肥肥料:尿素8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10kg;结荚期追肥肥料:尿素3kg、钙肥10kg。
40.对照的肥料施用方式、施用时期、灌水量、灌水时期以及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上述各配方处理相同;3. 试验结论各配方肥料对应的产量相对对照的增产率等数据见表6。
41.由表6可知,与对照处理相比,各配方的花生产量不同幅度提高,尤其是配方15,花生产量显著增产114kg/亩,增产率达20.21%,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42.上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本发明所述干旱区花生专用肥处理对花生增产效果显著。
4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