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52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气管,尤其涉及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
背景技术
水体溶解氧是好氧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保障水产养殖池塘水体中有 充足的溶氧,需要对其水底进行曝气增氧,目前使用的微孔曝气管需要加载坠重件才能沉 入水底,且这种微孔曝气管的微孔孔径仅为20 30μπι,存在的缺点为增氧能力弱,微孔容 易被水中杂质堵塞及从微孔中渗入管内的水无法排出;同时当空气输入时,由于该微孔曝 气管的管壁四周布满微孔,使得风机对单根微孔曝气管的输气长度不超过50米,因此每隔 50米需增加一进气口和风机,由此施工成本高,操作维护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增氧能力、输气长度长、微孔不 易被杂质堵塞及管内渗水易排出的自沉式微孔曝气管。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其特征为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 份组成PVC 树脂45 50±曾塑剂45 50外润滑剂1 2内润滑剂0. 3 0. 8稳定剂1 3其中曝气管内径为6 12mm ;在该曝气管的管壁上设有1 3排直径为0. 2 0. 3mm的微孔,相邻微孔间距为1. 5 3cm,每排微孔的排列方向与输气管的管径垂直。在上述自沉式微孔曝气管中,PVC树脂为聚氯乙烯树脂SG-5,增塑剂为二辛酯 D0P,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内润滑剂为硬脂酸,稳定剂为无毒钙锌稳定剂。在上述自沉式微孔曝气管中,相邻微孔的间距随着曝气管内径的增大而减小。在本发明中,自沉式微孔曝气管通过常规工艺生产制得,即将原料混合后进行挤 出、定型和冷却后制得管子,在管子上进行打孔后即制得成品自沉式微孔曝气管。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发明制成的曝气管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可自沉水下;在输气管的管 壁的孔径较大,使微孔不易被水中杂质堵塞,管内渗水易排出。2、本发明在管壁上分布的微孔较少,即可满足曝气增氧的需求,又可使管内输气 长度增加,可达100米以上,有效提高动力效率,减少风机数量,节约成本。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在下例实施例中PVC树脂为山东信发聚氯乙烯树脂SG-5,增塑剂为扬子石化的 二辛酯D0P,外润滑剂为江阴市怡华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蜡,内润滑剂为东洋油脂化 工有限公司的硬脂酸,无毒钙锌稳定剂为深圳市森德利塑料助剂有限公司的CZX-118无毒 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例1 将48Kg PVC树脂、48Kg增塑剂、1. 5Kg外润滑剂、0. 5Kg内润滑剂、2Kg稳定剂 混合后经挤出、定型、冷却和打孔工艺制成自沉式微孔曝气管;制得的曝气管内径为7mm ; 如图1所示在曝气管1的管壁2上设有1排直径为0. 2mm的微孔3,相邻微孔3间距为2cm, 该排微孔3的排列方向与输气管的管径垂直。
权利要求
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其特征为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组成PVC树脂45~50增塑剂 45~50外润滑剂 1~2内润滑剂 0.3~0.8稳定剂 1~3其中曝气管内径为6~12mm;在该曝气管的管壁上设有1~3排直径为0.2~0.3mm的微孔,相邻微孔间距为1.5~3cm,每排微孔的排列方向与输气管的管径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沉式微孔曝气管,其特征为PVC树脂为聚氯乙烯树脂 SG-5,增塑剂为二辛酯D0P,外润滑剂为聚乙烯蜡,内润滑剂为硬脂酸,稳定剂为无毒钙锌稳 定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沉式微孔曝气管,其特征为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PVC树脂45~50、增塑剂45~50、外润滑剂1~2、内润滑剂0.3~0.8、稳定剂1~3;其中曝气管内径为6~12mm;在该曝气管的管壁上设有1~3排直径为0.2~0.3mm的微孔,相邻微孔间距为1.5~3cm,每排微孔的排列方向与输气管的管径垂直。本发明具有能提高增氧能力、输气长度长、微孔不易被杂质堵塞及管内渗水易排出的优点。
文档编号C08K5/10GK101880428SQ20101021831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李江 申请人: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