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8654发布日期:2019-05-24 20:48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洗洁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皂是脂肪酸金属盐的总称,能溶于水,有洗涤去污作用,其中脂肪酸盐由各种油脂与碱溶液通过皂化反应生成。目前肥皂种类多种多样,去污洁白效果比较好,但是衣物上的细菌去除效果不明显,而且常规肥皂含有对人体皮肤有害的物质:如漂白粉、汞、清洁剂、腐蚀剂等,因此,开发具有去污和除菌效果,并且对人体无伤害的肥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CN10270323A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除菌肥皂,主要以中药板蓝根、生姜、黄芩、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花椒为主要原料制取浓缩液与一定比例的清洁、去污成分混合,经过现代化工艺制成既能去污还有抗病毒、杀菌的保健肥皂。但是,本专利的肥皂杀菌能力低,中药成分药味浓郁,不够清香。

中国专利CN103666890B公开了一种中药液体肥皂,由月桂醇硫酸酯钠 40-60 份、羊毛脂 6-10 份、鹿仙草 2-4 份、猫毛草 2-4 份组成,该中药液体肥皂具有良好的起泡和抗菌效果。但是该专利肥皂是液体形式,使用不方便,抗菌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杀菌肥皂,不仅去污和杀菌效果好,而且气味清新,滋养皮肤,无毒无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中药成分和脂肪酸钠盐,所述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2~19份,黄芩16~22份,肉桂10~15份,牡丹皮18~25份,艾叶8~15份,丁香15~25份,白芷10~15份,冰片5~10份,皂荚4~10份和甘草16~23份。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所述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3~15份,黄芩18~20份,肉桂11~15份,牡丹皮18~20份,艾叶10~12份,丁香16~20份,白芷10~12份,冰片6~9份,皂荚5~8份和甘草17~20份。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所述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4份,黄芩19份,肉桂13份,牡丹皮19份,艾叶11份,丁香16份,白芷11份,冰片8份,皂荚6份和甘草18份。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所述的中药成分和脂肪酸钠盐的重量比为1:0.6~1.1。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所述的脂肪酸钠盐为椰子油脂肪酸钠、棕榈油脂肪酸钠或者大豆油脂肪酸钠。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还包括植物纤维,中药成分、脂肪酸钠盐和植物纤维的重量比为1:0.6~1.1:0.01。

根据上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所述植物纤维长度400~600 μm,直径10~50 nm。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5~10倍量水,煎煮2~3次,每次20~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5~7倍量水,继续煎煮2~3次,每次20~4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40~8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1/2,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80 ℃,加入脂肪酸钠盐,或者加入脂肪酸钠盐和植物纤维,搅拌融溶20~5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45℃,保持3~4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本发明各原料的药理作用: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外用对金黄色葡糖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黄芩,归肝、脾、肺、肾经,外用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排毒养颜、排脓生肌、去除黑带、粉刺的作用。

肉桂,辛、甘,大热, 归肾、脾、心、肝经,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等,可杀菌、抑菌,预防病菌感染。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体外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艾叶,辛、苦,温,归肝、脾、肾经,有特殊香味,外用通经活络,散寒除湿,止痒,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气味淡雅、芳香,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白芷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宋氏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神农本草经》 称白芷外用有长肌肤、润泽肌肤的作用,《日华子本草》 认为白芷外用有止疼生肌,去面部斑点等作用。

冰片,辛、苦,凉,气味清香,类似樟脑气味,外用可以美白皮肤、润泽皮肤、减缓皮肤的水份流失,还具有抑菌、抗炎作用。

皂荚,辛,咸,温,归肺,大肠经,为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的干燥果实,含三萜皂甙、鞣质,能够抗菌、抗病毒,具有乳化、发泡、稳泡的作用。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主含三萜皂甙,能够抗菌、抗病毒,具有乳化、发泡的作用。

本发明中药杀菌肥皂配方中的原料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无毒无害,各种原料配合合理精当,金银花、黄芩和肉桂配伍使用,具有抗病毒、杀菌作用,抑制衣物细菌的滋生;牡丹皮、艾叶和丁香结合使用,气味清新,进一步增强杀菌效果;再加白芷、冰片的使用,滋润皮肤,保湿效果好,克服了传统肥皂用过之后,皮肤干裂的问题,减少了肥皂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皂荚、甘草还具有乳化、发泡的作用,提高了肥皂的去污能力,而且艾叶、丁香和冰片的气味清香、淡雅,使洗涤之后的衣物保持淡淡的香气。上述各种原料配伍使用,再进一步添加去污作用的脂肪酸钠盐,本发明杀菌肥皂去污和杀菌效果好,而且气味清新,滋养皮肤。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 本发明中药杀菌肥皂不仅实现了肥皂的去除污垢的功能,去污能力强,而且具备了良好的杀菌和消毒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 本发明中药杀菌肥皂洗涤衣物之后,衣物气味清新,还克服了传统肥皂用过之后,皮肤干裂的问题,减少了肥皂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人手感觉湿润、舒适、滋润。

3. 本发明植物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细菌的结合,提高细菌的去除率,另外植物纤维和脂肪酸钠盐结合,使衣物冲洗快速,节约水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1.1的中药成分和椰子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2份,黄芩16份,肉桂10份,牡丹皮18份,艾叶8份,丁香15份,白芷10份,冰片5份,皂荚4份和甘草16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5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6倍量水,继续煎煮2次,每次2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4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 ℃,加入椰子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4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45℃,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2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1.0的中药成分和椰子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3份,黄芩18份,肉桂11份,牡丹皮18份,艾叶10份,丁香16份,白芷10份,冰片6份,皂荚5份和甘草17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5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7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80 ℃,加入椰子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5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40℃,保持4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3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0.8的中药成分和棕榈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4份,黄芩19份,肉桂13份,牡丹皮19份,艾叶11份,丁香16份,白芷11份,冰片8份,皂荚6份和甘草18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7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6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 ℃,加入棕榈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2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4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0.8的中药成分和椰子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4份,黄芩19份,肉桂13份,牡丹皮19份,艾叶11份,丁香16份,白芷11份,冰片8份,皂荚6份,甘草18份和当归15份。

其中,当归外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皮肤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血液循环,有着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的作用。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7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7倍量水,继续煎煮2次,每次4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8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 ℃,加入椰子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3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5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0.7的中药成分和棕榈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5份,黄芩20份,肉桂15份,牡丹皮20份,艾叶12份,丁香20份,白芷12份,冰片9份,皂荚8份和甘草20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7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5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 ℃,加入棕榈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2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3.5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6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0.6的中药成分和大豆油脂肪酸钠,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9份,黄芩22份,肉桂15份,牡丹皮25份,艾叶15份,丁香25份,白芷15份,冰片10份,皂荚10份和甘草23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5倍量水,继续煎煮2次,每次4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6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2,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80 ℃,加入大豆油脂肪酸钠,搅拌融溶3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4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7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0.6:0.01的中药成分、椰子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9份,黄芩22份,肉桂13份,牡丹皮20份,艾叶12份,丁香20份,白芷15份,冰片10份,皂荚7份和甘草20份。

所述植物纤维长度400~600 μm ,直径10~50 nm。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6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7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80 ℃,加入椰子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搅拌融溶5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8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1.0:0.01的中药成分、棕榈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4份,黄芩20份,肉桂13份,牡丹皮19份,艾叶10份,丁香17份,白芷11份,冰片8份,皂荚6份和甘草20份。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7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3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6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70 ℃,加入棕榈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搅拌融溶2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30℃,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实施例9

一种中药杀菌肥皂,包括重量比为1:1.1:0.01的中药成分、大豆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2份,黄芩18份,肉桂11份,牡丹皮20份,艾叶10份,丁香16份,白芷12份,冰片7份,皂荚5份和甘草20份。

所述植物纤维长度400~600 μm ,直径10~50 nm。

上述中药杀菌肥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清洗干净,干燥,破碎;

(2)将步骤(1)破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取煎液,收集原料渣;

(3)将步骤(2)中的原料渣加6倍量水,继续煎煮3次,每次20 min,取煎液;

(4)合并步骤(2)和(3)煎液,80目滤过,得到滤液,将滤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3,得到浓缩液;

(5)将步骤(4)浓缩液加热至80 ℃,加入大豆油脂肪酸钠和植物纤维,搅拌融溶40 min,调pH值至中性,接着降温至40℃,保持3 h,在磨具中冷却成块状,即得。

抑菌实验

供试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种均来自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

LB固体培养基:取NaCl 5 g,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琼脂12 g,加入1000 mL蒸馏水中,搅拌至各成分完全溶解,加入稀NaOH溶液或稀HCl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7.0,在121℃下高温灭菌30 min后待用。

LB液体培养基:取NaCl 5 g,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加入1000 mL蒸馏水中,搅拌至各成分完全溶解,加入稀NaOH溶液或稀HCl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7.0,在121℃下高温灭菌30 min后待用。

待测样品:取10 mg实施例1~9任意所述的中药杀菌肥皂溶解在1 mL体积浓度为60%甲醇水溶液中;抗生素盐酸青霉素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对照,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为大肠杆菌阳性对照,抗生素溶液浓度均为1 mg/mL;60%甲醇为阴性对照;

测试方法:(1)将上述供试菌株分别接种到两个装有5 mL液体培养基的20 mL的试管中,35℃条件下培养菌液至最佳浓度;

(2)将已经灭菌的固体培养基加热溶化后放于45~50℃恒温水浴锅中,待固体培养基温度与水浴锅中水温相等时,按菌液与固体培养基体积比为1 :19的比例加入步骤(1)的菌液,摇匀后快速倒入干净的培养皿中,将固体培养基放置于无菌培养箱内使其冷却,制成平板;

(3)用移液枪吸取5μL被测样品、对照样品、60%甲醇,悬空滴加于步骤(2)平板上,测定每个样品抑菌圈直径,每个样品分别重复实验三次,求平均值。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实施例1~9中药杀菌肥皂杀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杀菌肥皂对金黄色普通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杀菌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