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合成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134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精细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光亮剂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两步合成新方法。



背景技术:

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简称SPS,常用做酸性镀铜光亮剂,使用SPS可得到装饰性和功能性镀层。SPS既可以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胺及氢硫化合物结合使用,也可以和染料一起使用,如果将SPS结合DPS、EXP2887使用,将会得到效果更佳的镀层。目前常见的SPS合成工艺多采用硫化氢碱化磺化法,由于原料中的硫化氢属于剧毒气体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该工艺还存在制备时间长、步骤多、能耗高、生产成本高以及难以得到高纯度产品的缺陷。

因此,开发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的SPS合成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意在避免硫化氢碱化磺化工艺,以廉价的原料和安全、经济、简便的生产工艺合成了高纯度的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SPS合成工艺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经济的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两步法合成新工艺,该方法彻底摒弃了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原料,在常温下通过硫代硫酸钠与1,3-丙烷磺酸内酯反应生成彭特盐,再通过彭特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氧化制得了高纯度的最终产物SPS。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合成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硫代硫酸钠溶于水中得到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将1,3-丙烷磺酸内酯溶于醇溶剂中得到1,3-丙烷磺酸内酯-醇溶液;(2)将1,3-丙烷磺酸内酯-醇溶液缓慢滴加到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反应,过滤得彭特盐固体;(3)将彭特盐和醇溶剂混合后加热回流,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无机酸溶液,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调节溶液pH至碱性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并搅拌,过滤干燥得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产品。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醇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中的一种。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2)中制备彭特盐所需的硫代硫酸钠、1,3-丙烷磺酸内酯以及溶剂(水和醇)的摩尔比为1:0.5-5:5-35。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2)中1,3-丙烷磺酸内酯-醇溶液的滴加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后混合溶液反应温度为0-15℃,反应时间1-8h。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3)中彭特盐和无机酸的摩尔比为1:1-5。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磷酸、硝酸中的一种。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3)中无机酸的滴加温度不超过72℃,回流反应温度为50-100℃,回流反应时间为3-18h。

按照上述方案,步骤(3)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7-11后过滤除去固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合成SPS的两步反应都是在可控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无气体参与反应,不使用高压设备,第一步反应在室温下就可进行,反应后过滤得彭特盐,操作简单、收率高、重复性好;(2)反应第二步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可让多余的硫酸钠充分析出,通过过滤就可以去除大量的硫酸钠盐,使产品有效纯度大幅度提升;(3)反应过程是常见的反应操作,无特殊反应设备,反应重现性好,产率稳定,反应过程产生的废水固体废物较少,反应后醇溶剂可回收套用,过多的酸可用碱中和达到排放标准;(4)最终产品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产率高于78%,有效纯度大于9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充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金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合成新方法,第一步首先将硫代硫酸钠溶于水中,充分搅拌直至溶解得到硫代硫酸钠水溶液,降温至0-15℃备用,同样的将1,3-丙烷磺酸内酯溶于醇溶剂(甲醇或乙醇或异丙醇或丁醇)中形成1,3-丙烷磺酸内酯-醇溶液,将1,3-丙烷磺酸内酯-醇溶液缓慢滴加到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30℃,参与反应的硫代硫酸钠、1,3-丙烷磺酸内酯以及溶剂(水和醇)的摩尔比为1:0.5-5:5-35。滴加完成后在0-15℃反应1-8h直至出现大量白色固体,过滤干燥得彭特盐。第二步,将彭特盐和醇溶剂(同上)加入到反应器内,搅拌加热至50-100℃回流反应,期间缓慢滴入无机酸(盐酸或硫酸或磷酸或硝酸)溶液,彭特盐与无机酸的摩尔比为1:1-5,无机酸的滴加温度不超过72℃。滴加完成后回流反应3-18h,接着冷却至室温。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至7-11,过滤除去固体,向滤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搅拌会有大量沉淀析出,过滤干燥即得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上述反应机理如下式所示:

实施例1

彭特盐的合成:在1L四口瓶中加入155g(0.625mol)硫代硫酸钠和250ml水,搅拌直到溶解,降温至15℃,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加含76.5g(0.625mol)1,3-丙烷磺酸内酯的乙醇溶液300ml,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成后,在15℃继续反应2小时,直至出现大量白色固体。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过滤,用少许乙醇洗涤瓶子,干燥得彭特盐白色固体,产率97%。其中,参与反应的硫代硫酸钠、1,3-丙烷磺酸内酯以及总溶剂的摩尔比为1:1:32。

SPS的合成:将35g(0.125mol)彭特盐和300ml甲醇加入到500ml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然后缓慢滴加35g浓盐酸(0.35mol),控制滴加速度,保证滴加温度不超过72℃,滴加完毕后在69℃反应6小时,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8-9之间,过滤掉固体,用30ml甲醇洗涤,向滤液中加入6ml双氧水,搅拌有大量固体出现,过滤干燥得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产品,计算产率79%,有效纯度95%。

实施例2

彭特盐的合成:在1L四口瓶中加入155g(0.625mol)硫代硫酸钠和250ml水,搅拌直到溶解,降温至15℃,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加含76.5g(0.625mol)1,3-丙烷磺酸内酯的甲醇溶液300ml,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成后,在0-15℃继续反应2小时,直至出现大量白色固体。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过滤,用少许甲醇洗涤瓶子,干燥得彭特盐白色固体,产率97%。其中,参与反应的硫代硫酸钠、1,3-丙烷磺酸内酯以及总溶剂的摩尔比为1:1:37。

SPS的合成:将35g(0.125mol)彭特盐和200ml甲醇加入到500ml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然后缓慢滴加70g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0.7mol),滴加温度控制在72℃以下,滴加完毕后在70-80℃反应16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7-8之间,再次将混合溶液温度降至室温,过滤掉固体,向滤液中加入10ml双氧水,搅拌有大量固体出现,过滤干燥得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产品,计算产率78.5%,有效纯度93%。

实施例3

彭特盐的合成:在1L四口瓶中加入155g(0.625mol)硫代硫酸钠和125ml水,搅拌直到溶解,降温至15℃,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加含38.25g(0.625mol)1,3-丙烷磺酸内酯的乙醇溶液125ml,控制滴加温度不超过30℃。滴加完成后,在15℃继续反应5小时,直至出现大量白色固体。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后过滤,用少许乙醇洗涤瓶子,干燥得彭特盐白色固体,产率97%。其中,参与反应的硫代硫酸钠、1,3-丙烷磺酸内酯以及总溶剂的摩尔比为1:1:16。

SPS的合成:将35g(0.125mol)彭特盐和100ml甲醇加入到250ml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回流,然后缓慢滴加70g质量分数为50%的浓硫酸(0.7mol),控制滴加速度,保证滴加温度不超过72℃,滴加完毕后在69℃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8-9之间,过滤掉固体,用100ml甲醇洗涤,向滤液中加入6ml双氧水,搅拌有大量固体出现,过滤干燥得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SPS)产品,计算产率80%,有效纯度9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