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实验室检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16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菌实验室检测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架,尤其适用于灭菌空间的无菌检测。



背景技术:

无菌实验室需要对工作空间进行定期消毒,为检测消毒效果,通常使用平板沉降采样来检测空气细菌总数。为了使检测结果便于评价,通常对检测的条件有统一的规定。例如,要求检测用的平板距离地面80厘米,距墙100厘米。为了满足统一的检测条件,每次检测工作人员都需仔细测量,选择与检测条件最接近的平面摆放平板。这样很难达到检测条件的要求,且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菌实验室检测架,方便定位操作简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菌实验室检测架,包括底座、立杆、横杆以及托盘,所述立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杆铰接连接在所述立杆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所述托盘连接在所述横杆的一端的顶部,所述横杆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以使所述托盘与底座底部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设定距离,所述托盘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的水平距离为第二设定距离,所述横杆还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状态,以使所述横杆与所述立杆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架还包括两限位杆,所述两限位杆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立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所述限位杆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以使所述限位杆垂直支撑在所述横杆的下侧或垂直限位在所述横杆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限位杆还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状态,以使所述限位杆避开所述横杆的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杆通过锁紧螺丝可锁紧的连接在所述立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呈锥台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80厘米,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100厘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杆和所述横杆的铰接位置形成铰接点,所述托盘和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中,其中一个与所述铰接点的距离为80厘米,另一个与所述铰接点的距离为20厘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菌实验室检测架操作方便,只需旋转即可,定位准确,且闲置时可折叠收纳,放于实验室的一角,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菌实验室检测架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菌实验室检测架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菌实验室检测架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底座;20、立杆;30、横杆;40、托盘;50、限位杆;60、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无菌实验室检测架,包括底座10、立杆20、横杆30以及托盘40,立杆2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安装在底座10上,横杆30铰接连接在立杆20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上,托盘40连接在横杆30的一端的顶部,横杆30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以使托盘40与底座10底部的垂直距离为80厘米,托盘40与横杆30的另一端的水平距离为100厘米,横杆30还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状态,以使横杆30与立杆20平行。

为了对横杆30进行定位,上述检测架还包括两限位杆50,两限位杆50分别铰接连接在立杆2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限位杆50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状态,以使限位杆50垂直支撑在横杆30的下侧或垂直限位在横杆30的左侧和右侧,限位杆50还可在竖直平面内旋转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状态,以使限位杆50避开横杆30的旋转。

限位杆50通过锁紧螺丝可锁紧的连接在立杆20上,以方便限位杆50的位置调整。

底座10呈锥台状,使检测架更加的稳固。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立杆20和横杆30的铰接位置形成铰接点60,托盘40和横杆30的另一端中,其中一个与上述铰接点60的距离为80厘米,另一个与铰接点60的距离为20厘米。

该检测架可用于灭菌空间的无菌检测。使用时首先要将检测架定位,具体为:先使限位杆50旋转至竖直状态,横杆30旋转至水平状态,限位杆50旋转至水状态,此时检测架为工作状态24,移动检测架,使横杆30的另一端抵靠于墙面,藉此完成检测架的定位,此时托盘40中心距离地面和墙面的距离均已满足检测规定。定位完成后,仅需将平板放置于托盘40的中心即可开始检测。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