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61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



背景技术:

医院、学校、科研等领域要进行常规或特殊的微生物培养实验,以用于生物监测,所培养的不同生物类别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对培养箱内温度湿度及风速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因此生化培养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

目前的生化培养箱通常设计成一个较大的箱体,箱体的内腔设置多个隔板,隔板之间的位置放置培养皿,箱体内还设置空调机组和加湿装置,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隔板上容易滋生细菌和其他种类的微生物,因此需要经常对隔板进行清洗,现有培养箱的结构通常较复杂,隔板的取出、清洗都不方便;箱体内的空调机组和加湿装置通常都设置在培养箱底部,难以取出,导致空调机组附近滋生大量细菌,严重影响了培养箱中的微生物培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简单、清洗方便、洁净度高的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所述的培养箱包括圆盘形的底架,底架的上表面设置3个直径依次由小到大的同心的环槽,3个环槽内,按照其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设置可拆卸的圆筒形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方设置圆盘形的中心端盖,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区域上方、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区域上方分别设置1个圆环形的外侧端盖;

所述的第一挡板围成的圆柱形区域内设置可拆卸式培养架,培养架上放置培养皿;所述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内、底架上的环形集水槽,集水槽的侧壁上设置加热带;所述的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之间的区域内设置可拆卸的空调机组;

所述第一挡板的侧壁上设置网格状的通气孔,所述的第二挡板沿其径向方向环形对称设置多个调温孔,调温孔通过胶管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挡板围成的圆柱形区域内、底架的截面为圆锥形状,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设置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的环槽内设置凹形密封圈,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的下端分别插在相应的凹形密封圈的凹陷内,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的上端分别插在1个异形密封圈的下部设置的凹陷内,所述的中心端盖的下表面边缘处设置第一凸块,所述的外侧端盖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1个第二凸块,所述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分别插在相应的2个异形密封圈各自的上部设置的凹陷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取下中心端盖即可对第一挡板内部区域进行清洗,无其他设备阻碍,取下两个外侧端盖即可对空调机组、加湿装置及各自所在的区域进行清洗。由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将放置培养皿的区域、放置空调机组的区域、放置加湿装置的区域进行区分,使各区域的清洗工作非常简单,且空调机组拆装方便,极大提高了清洗效率,也保证了培养箱内无清洁死角,提高了培养箱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箱正视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放大视图;

图3为培养箱轴测图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使用方便的生化培养箱,包括圆盘形的底架1,底架1的上表面设置3个直径依次由小到大的同心的环槽,3个环槽内,按照其直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设置可拆卸的圆筒形的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板5。所述可拆卸的结构可以是环槽内设置凹形密封圈14,所述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板5的下端分别插在相应的凹形密封圈14的凹陷内实现可拆卸式连接;还可以是环槽的底面设置多个卡扣,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板5的下端面相应位置设置卡子,通过卡扣与卡子连接也可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3的上方设置圆盘形的中心端盖2,所述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之间区域上方、第二挡板4与第三挡板5之间区域上方分别设置1个圆环形的外侧端盖6;所述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板5的上端分别插在1个异形密封圈15的下部设置的凹陷内,所述的异形密封圈15截面形状为其下部设置1个凹陷,上部设置两个凹陷;所述的中心端盖2的下表面边缘处设置第一凸块16,所述的外侧端盖6下表面两侧分别设置1个第二凸块17,所述的第一凸块16、第二凸块17分别插在2个异形密封圈15各自的上部设置的凹陷内。这样可实现中心端盖2与第一挡板3之间、外侧端盖6与第一挡板3之间、外侧端盖6与第二挡板4之间、外侧端盖6与第三挡板5之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也可以在相应位置设置卡子与卡扣结构,同样可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的第一挡板3围成的圆柱形区域内设置可拆卸式培养架7,培养架7可以通过螺栓与底架1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与底架1连接。培养架7上放置培养皿;所述的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之间的区域内、底架1上的环形集水槽8,集水槽8的侧壁上设置加热带9;所述的第二挡板4与第三挡板5之间的区域内设置可拆卸的空调机组10;空调机组10可以通过螺栓与底架1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与底架1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的侧壁上设置网格状的通气孔11,所述的第二挡板4沿其径向方向环形对称设置多个调温孔12,调温孔12通过胶管与空调机组10的出风口连接。

所述的培养箱使用时,取下中心端盖2,将培养皿放在培养架7上,再将中心端盖2装好,启动空调机组10、加热带9,空调机组10产生的具有预定温度的空气依次经过其出风口、调温孔12,经过集水槽8的上方时,集水槽8内的水被加热带9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与具有预定温度的空气混合后,形成恒温恒湿的空气,恒温恒湿的空气通过通气孔11,到达培养皿内,为生化培养提供所需环境。

培养完毕后,可取下中心端盖2,并将培养架7取出进行清洗,同时可以方便的清洗第一挡板3内的区域。培养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两个外侧端盖6取下,将空调机组10取出进行清洗,同时对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之间区域、第二挡板4与第三挡板5之间区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使培养箱的各部件都可以方便拆除及清洗,简化清洗时的拆装工作,同时无清洗死角,极大提高了培养箱的洁净度。

生化培养时,第一挡板3围成的区域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为了收集冷凝水滴循环使用,更好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第一挡板3围成的圆柱形区域内、底架1的截面为圆锥形状,所述第一挡板3的底部设置排水孔13,当第一挡板3围成的区域中有冷凝水滴时,底架1上的水滴会随着底架1的圆锥形流动到第一挡板3的内侧壁底部附近,并通过排水孔13流过第一挡板3,重新进入集水槽8中,实现了水蒸气的循环再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