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759阅读:1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香皂。



背景技术:

以脂肪酸钠和其他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作香皂,添加品质改良剂和外观改良剂,经过加工成型后制成的产品,因为这些PH值的含量高,皮肤无法长期耐受,所以只能用来清洗衣物;而植物弱碱皂含有的PH低,人类皮肤能够长期的接受,而且植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还有有营养呵护皮肤的作用的就作为洗漱用品;但现有的香皂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湿水后的香皂,其表面特别光滑,很容易从使用者手中滑落,造成不必要的脏污或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提高手部对本体握持稳定性的防滑香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皂,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摩擦部和握持部,在所述摩擦部的端面上设置防滑凸起,若干所述防滑凸起成排状设置,多排所述防滑凸起间隔布置,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便于手指握持本体的凹槽,所述握持部呈柱状设置,所述凹槽设置于握持部的外周壁上,两所述摩擦部对称设置于握持部的两端面上,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防滑纹,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握持部和摩擦部的支撑柱。

如此设置,将本体分为摩擦部和握持部,其中摩擦部设置有防滑凸起,一方面可以作为与人体皮肤相接触,起到按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使用时,防滑凸起与皮肤相接触戚起到增加本体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通过多个防滑凸起设置成排状且均匀布置于摩擦部的端面上,使防滑凸起在使用时达到受力均匀的作用,在握持部上设置便于手指握持本体的凹槽,是人体的手指与凹槽之间相互贴合,达到手指与凹槽相互卡接的作用,提高手指与本体之间的握紧力,有效香皂在使用时从手部滑出,提高手指与本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能,提高防滑凸起与人体手掌之间摩擦程度,提高使用时本体与手掌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能,在手指与凹槽相接触时,通过防滑纹与手指相接触,可提高手指处于凹槽内与握持部之间的防滑性能,提高手指握持本体的握紧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滑凸起呈半球状、多棱柱状或圆柱状中的任意一种设置。

如此设置,多种形状的选择,使防滑凸起的使用性能提高,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将防滑凸起设置相应的长度,使本体的使用性能提高。

进一步设置:相邻两排上的防滑凸起错位布置。

如此设置,使摩擦部上的防滑凸起均匀布置,且错位布置相对于相邻两排平行布置的防滑凸起来说,可增加相邻两排防滑凸起在使用时,多受到更多方向的摩擦力,提高本体使用时的防滑性能以及使用时摩擦部对人体的按摩性能。

进一步设置:所述本体的横切面为椭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如此设置,多种形状的选择可提高本体的使用性能,椭圆形可提高本体与手掌部的接触面积以及抓紧时处于手掌内,提高与手掌之间的捏合度,提高手掌握持本体之间的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本体分为摩擦部与握持部,在摩擦部上设置相应防滑凸起,本体一端面上的防滑凸起可提高本体与人体之间使用时的按压舒适度,同时也提高与人体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另一面上的防滑凸起可提高与手掌掌心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设置于握持部上的凹槽,使手指与本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能提高,通过合理的外形设计以及防滑凸起,提高本体与手掌以及手指握持时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摩擦部;21、第一摩擦部;22、第二摩擦部;23、防滑凸起;231、圆柱状;232、半球状;3、握持部;31、凹槽;32、防滑纹;4、空腔;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香皂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香皂,如图1所示,包括横切面呈椭圆状设置本体1,本体1由对称设置于握持部3两端面的第一摩擦部21和第二摩擦部22组成;第一摩擦部21和第二摩擦部22统称为摩擦部2。

如图1所示,其中,在两摩擦部2的端面上均设有置防滑凸起23,防滑凸起23呈圆柱状、多棱柱状或半球状中的任意一种形状设置,本方案优选圆柱状231;圆柱状231的防滑突起一端与摩擦部2连接,另一端呈半球状232设置;如图2所示,若干防滑凸起23成排状设置,多排防滑凸起23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排上的防滑凸起23错位布置。

如图1所示,握持部3呈椭圆柱状设置,第一摩擦部21和第二摩擦部22对称设置于握持部3的两椭圆端面上;在握持部3的椭圆柱圆周面上设置有与人体手指相配合的凹槽31,且凹槽31与握持部3的椭圆端面垂直设置;凹槽31设置有多个,且对称设置于椭圆中长直径轴线的两侧;同时凹槽31穿设于第二摩擦部22与第二摩擦部22,即与本体1的高度方向相平行。

如图1所示,在凹槽31的槽壁上设置有呈条状布置的防滑纹32,防滑纹32与凹槽3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如图3所示,在摩擦部2和握持部3连接呈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4,使摩擦部2快用完时,中部的握持部3分由于缺少防滑凸起23来提高防滑作用,通过空腔4使摩擦部2使用完时及本体1也将使用完,减小直接扔掉本体1剩余的内芯而造成直接浪费,有效的节约资源;在空腔4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握持部3和摩擦部2的支撑柱5,提高空腔的结构性能。

实施例2:一种香皂,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体1的横切面呈矩形状设置;第一摩擦部21与第二摩擦部22上的多个防滑凸起23成排状布置,多排防滑凸起23均匀间隔布置,相邻两排上的防滑凸起23对其布置。

通过将本体1分为摩擦部2与握持部3,在摩擦部2上设置相应防滑凸起23,本体1一端面上的防滑凸起23可提高本体1与人体之间使用时的按压舒适度,同时也增加与人体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另一端面上的防滑凸起23可提高与手掌掌心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设置于握持部3上的凹槽31,使手指与本体1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能提高;通过合理的设计本体1的外形以及防滑凸起23构造,提高本体1与手掌以及手指之间握持时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