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6089发布日期:2019-02-01 19:5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酿啤酒原料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



背景技术:

啤酒是以谷物、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或酒花制品)经酵母发酵酿造而成,含有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发酵酒。啤酒根据原料和发酵工艺,通常可以分为精酿啤酒和工业啤酒,常见的百威、喜力、青岛和雪花等都是工业啤酒。

从原料上看,工业啤酒采用大米、玉米、淀粉等取代麦芽来控制成本,成本低、辅料多,所酿出的啤酒麦芽汁浓度非常低,口感偏淡。

而精酿啤酒通常只使用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进行酿造,不添加任何人工添加剂。与工业啤酒相比,麦芽含量更多,啤酒花添加更多,所酿造出来的麦芽汁浓度更高,具有浓郁的香气,厚重饱满的口感,营养价值更高,因此正迅速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

在国内,精酿主要以进口啤酒为主。麦芽是精酿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麦芽焙炒品质的好坏,对精酿啤酒的口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尚无专用的麦芽焙炒炉设备和成熟的麦芽焙炒工艺。麦芽在焙炒时,多以人工操作为主,CN 2307792公开了一种麦芽焙炒炉的简易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物料进料时,需先将导料罩转到开口朝上,上接加料漏斗,出料时,需打开出料口盖,将导料罩转到开口朝下,启动电机使物料经导料罩流出,其二,焙炒滚筒内螺旋导料板的旋向朝向一个方向,无法实现物料的均匀搅拌,也无法确保完全进出料。其三,燃烧炉直接加热方式无法满足除黑麦芽以外的产品工艺生产的需要。其四,对焙炒转鼓外壁加热来对物料进行传热的方式,无法达到物料均匀加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包括:焙炒转鼓、及用于支撑焙炒转鼓的机架;所述焙炒转鼓一端的料门处设有料仓,焙炒转鼓经水平设置的转轴与外部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焙炒转鼓内壁面处设有搅拌片;

所述焙炒转鼓外侧设置封闭的热风腔室,并依靠热风腔室中的热风间接加热焙炒转鼓内的物料;

所述焙炒转鼓远离料门的一端还设计有筛板,筛板上开设筛孔,热风腔室内、筛板的前端连有转向管段,热风腔室通过转向管段、筛板与焙炒转鼓相通,并依靠热风腔室中的热风内穿过焙炒转鼓直接加热物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风腔室入口外接新风换热设备,新风换热设备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上设有烟气口与热交换器相通,并在热交换器上设有新风进口、与热风腔室入口相通的热风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风腔室外侧设置封闭的烟气腔室,烟气腔室与热风腔室彼此独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烟气腔室具有相分隔的上腔与下腔,下腔一端设烟气进口,上腔对应烟气进口的一端设烟气出口,下腔远离烟气进口的一端与上腔远离烟气出口的一端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筛板的后端设有镂空支撑板,镂空支撑板通过轴套套接在转轴上,并与焙炒转鼓内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筛板的后端设有物料挡板,筛板与物料挡板之间预留有一定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交换器为采用一级或相串接的两级列管换热器,其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换热管,烟气走管程,新风走壳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搅拌片分长叶片和短叶片,长叶片与短叶片旋向相反、并呈相间分布,其中,长叶片贯穿焙炒转鼓长度设置,长叶片分靠近料门的前段和远离料门的后段;短叶片位于焙炒转鼓内壁中部,其根部与焙炒转鼓内壁不完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焙炒转鼓中部为直筒段、前后两端为内径渐缩的喇叭筒段,长叶片前段为短螺距锥螺旋,后段为长螺距直螺旋,短叶片为长螺距直螺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焙炒转鼓外壁设有环形带,环形带处设有石墨盘根,焙炒转鼓与热风腔室之间通过环形带处的石墨盘根旋转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焙炒转鼓内设喷淋管,喷淋管与中空的转轴相通,并通过中空转轴外接水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料仓与料门通过上下两段下料管可分离相连,料门通过料门支架连接在机架上,料门支架处设有滑轨、滑动气缸,滑动气缸拉动料门沿滑轨滑动,实现料门的启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料仓下方的下料管处至少设两个下料阀,其中,上端的下料阀用于切断料斗出料,其余下料阀用于避免潮气上串。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风腔室中热风直接或间接加热物料后,一路直接外排,一路经热交换器返回热风腔室内,形成热风内循环;烟气腔室中流出的烟气直接外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麦芽焙炒转鼓:

1)焙炒转鼓内壁设搅拌片,搅拌片分长短两种,长叶片与短叶片旋向相反,正转进料时,长叶片与短叶片一正一反,使物料在焙炒转鼓内搅拌均匀;长叶片与短叶片相间分布,物料在焙炒转鼓内从正转→反转→再正转→再反转,循环往复,使物料在较短时间搅拌均匀;正转进料时,搅拌片一长一短、一正一反,其一,长叶片正转力矩>短叶片反转力矩,可保证进料完全,其二,因正转进料时,短叶片反转,使物料不会堆积在焙炒转鼓的一侧;反转出料时,长叶片与短叶片一长一短、一反一正,其一,长叶片反转力矩>短叶片正转力矩,可保证出料完全,其二,因反转出料时,短叶片正转,会阻碍物料出料,故其根部与焙炒转鼓内壁不完全相连,削弱正转力,保证出料完全。

2)长叶片前段为短螺距锥螺旋,后段为长螺距直螺旋,短叶片为长螺距直螺旋,采用以上结构,便于物料在焙炒转鼓内搅拌均匀,螺旋过渡设计,便于实现快速进出料。

3)焙炒转鼓中部为直筒段、前后两端为内径渐缩的喇叭筒段,相对于直筒结构,该设计使物料集中在中部直筒段,防止出现加热不均,具体如下:1)前端喇叭筒形成一定斜度的过渡,其一,便于进出料,其二,正转进料时,配合盘旋的螺旋形叶片,起到阻挡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在前端堆积;2)后端喇叭筒形成一定斜度的过渡,防止物料在后端侧堆积,出料时,配合短叶片,保证出料完全。

2、针对麦芽焙炒炉:

1)在焙炒转鼓外侧设置封闭的热风腔室,并依靠热风间接加热焙炒转鼓内的物料,尤其适用于燃烧炉直接加热方式无法满足特定工艺需要的情况,也便于温度控制;设计有转向管段、筛板,筛板上开设筛孔,热风经转向管段换向后,经筛板进入焙炒转鼓内,穿过物料层,起到加热和翻动物料的目的、保持物料相对湿度的目的。优选方案1),在热风腔室外侧设置封闭的烟气腔室,燃烧室所产生的烟气送入热交换器内,与新风口进入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自烟气口进入烟气腔室,热交换后的新风进入热风腔室。设计烟气腔室旨在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进一步加热热风,间接加热物料。优选方案2),烟气腔室中上腔、下腔、烟气进口、烟气出口的优化设计,对烟气形成导向作用,确保烟气在整个腔室中的合理分配,具体的:烟气自下腔一端进入,逐渐弥漫在整个下腔中,再经连接管由下腔的另一端进入上腔的另一端,逐渐弥漫在整个上腔中,最后由上腔的一端流出。优选方案3),热风外排之前接入烘焙旋风器,由烘焙旋风器除尘后外排,烘焙旋风器连接烘焙风机,借助烘焙风机使热交换后的新风强制流动。优选方案3),烟气外排之前接入烟气风机,借助烟气风机使烟气强制流动。

2)筛板的后端设有镂空支撑板,优选由六块筋板拼接连接而成,镂空设计旨在保证通风顺畅,支撑板设计旨在增加整体强度,并为转轴提供支撑力。优选方案,在筛板前端增设收集槽,加热后的新风内穿过程中,若有物料从筛板中带出,则汇于收集槽中,再由收集槽出料口直接出料。

3)筛板的后端设有物料挡板,物料挡板设计时,尺寸不得小于筛板的尺寸,并且不能影响通风效果。设计物料挡板目的在于:其一,防止焙炒转鼓内物料直接接触筛板,减少物料磨损,其二,防止物料将筛孔堵塞,保证通风顺畅。

4)新风交换设备的热交换器为列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换热管,烟气走管程,新风走壳程,互不干涉。多根换热管平行设置,壳体中部设有折流隔板,换热管轴向穿接在折流隔板预留的管孔中,多根换热管形成换热管束,增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果。

5)焙炒转鼓外壁设有环形带,设计环形带的目的在于,其一,可以增加焙炒转鼓的整体强度,其二,环形带便于加工成一定的光滑度,方便与耐高温石墨盘根形成旋转密封,避免热风热量散失,增强密封效果。

6)焙炒转鼓内设喷淋管,喷淋管呈中心辐射状设于焙炒转鼓内部,并与中空的转轴相通,喷淋管通过中空转轴外接水源,保证焙炒过程中,物料相对湿度的保持。

7)新风交换设备的热交换器采用一级或相串接的两级热交换方式,用户采用一级还是两级热交换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必须满足以下两点,其一,确保烟气排放温度达到环保要求,其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若采用两级热交换方式,烟气从末一级热交换器排出,新风自末一级热交换器进入。

8)料仓与料门通过上下两段下料管可分离相连,料门通过料门支架连接在机架上,料门支架处设有滑轨、滑动气缸,滑动气缸拉动料门沿滑轨滑动,实现料门的启闭。进出料在同一口,下料管分上下两段,料门与滑动气缸连接,实现启闭的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转鼓焙炒转鼓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转鼓焙炒转鼓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转鼓焙炒转鼓的立体透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炉的立体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炉的另一立体图;

附图6是图5麦芽焙炒炉料门开启时的结构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炉除去机壳的立体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炉的剖视图(箭头代表新风外排);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麦芽焙炒炉的剖视图(箭头代表新风内穿焙炒转鼓);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新风交换设备的结构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转轴、喷水管、焙炒转鼓、热风腔室、烟气腔室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转轴、喷水管及焙炒转鼓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新风交换设备与麦芽焙炒炉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工艺流程图。

图中,1、环形带,2、焙炒转鼓,3、直筒段,4、喇叭筒段,5、短叶片,6、长叶片,7、外部驱动组件,8、料仓,9、机壳,10、机架,11、转向管段,12、料门,13、下料管,14、轴承,15、热交换器,1500、一级热交换器,1501、二级热交换器,16、折流隔板,17、转轴,18、燃烧器,19、燃烧室,20、风阀一,21、下料阀,22、喷淋管,23、筛板,24、物料挡板,25、镂空支撑板,26、料门支架,27、托轮,28、风阀二,29、收集槽,30、烘焙旋风器,31、烘焙风机,32、烟气风机,33、连接管,34、烟气出口,35、烟气进口,36、热风腔室,37、烟气腔室,38、新风交换设备。图8、9、10中箭头代表新风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4,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作以下详细说明。

1.1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

如附图4、5、6、7、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包括:机壳9、机壳9的焙炒转鼓2、及用于支撑焙炒转鼓2的机架10。焙炒转鼓2一端的料门12处设有料仓8,焙炒转鼓2经水平设置的转轴17与外部驱动组件7连接驱动。转轴17一端由机架10上的轴承14支撑,另一端由托轮27支撑,外部驱动组件7包括电机、电机输出端的减速机。

结合附图11,针对焙炒转鼓2及物料加热方式优化设计,其一,在焙炒转鼓2外侧设置封闭的热风腔室36,并依靠热风腔室36中的热风间接加热焙炒转鼓2内的物料(新风流向见附图8)。其二,在焙炒转鼓2远离料门12的一端还设计有筛板23,筛板23上开设筛孔,热风腔室36内、筛板23的前端连有转向管段11,热风腔室36通过转向管段11、筛板23与焙炒转鼓2相通,并依靠热风腔室36中的热风内穿过焙炒转鼓2直接加热物料(新风流向见附图)。【设计意图:在焙炒转鼓2外侧设置封闭的热风腔室36,并依靠热风间接加热焙炒转鼓2内的物料,尤其适用于燃烧炉直接加热方式无法满足特定工艺需要的情况,也便于温度控制;设计有转向管段11、筛板23,筛板23上开设筛孔,热风经转向管段11换向后,经筛板23进入焙炒转鼓2内,穿过物料层,起到加热和翻动物料、保持物料相对湿度的目的】

结合附图10、13,针对热风来源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间接加热新风所得的洁净空气。具体的:热风腔室36入口外接新风换热设备38,新风换热设备38包括:燃烧室19,燃烧室19一侧设有燃烧器18,可燃物在燃烧室19内充分燃烧产生烟气,燃烧室19上设有烟气口与热交换器15相通,并在热交换器15上设有新风进口、与热风腔室入口相通的热风出口。【需说明,本实施例设计有燃烧室19,燃烧室19供可燃物燃烧,利用可燃物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加热新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产生热量加热新风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可燃物燃烧这一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采用如电热棒加热新风的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替代方式,用户采用电热棒加热新风方式时,只保留新风流通结构,除去烟气流通结构】

优选热交换器15为列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换热管,多根换热管平行设置,壳体中部设有折流隔板16,换热管轴向穿接在折流隔板16预留的管孔中,多根换热管形成换热管束,烟气走管程,新风走壳程。

结合附图7、11,为充分利用新风换热设备38烟气余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热风腔室36外侧设置封闭的烟气腔室37,烟气腔室37与热风腔室36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烟气腔室37具有相分隔的上腔3700与下腔3701,下腔3701一端设烟气进口36,上腔3700对应烟气进口36的一端设烟气出口34,下腔3701远离烟气进口36的一端与上腔3700远离烟气出口34的一端通过连接管33相通。【工作流程:如附图9、10、11、13所示,燃烧室19所产生的烟气送入热交换器15内,与新风口进入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自烟气口进入烟气腔室37,热交换后的新风进入热风腔室36。设计意图:设计烟气腔室37旨在充分利用烟气余热,进一步加热热风,间接加热物料,如附图7所示,烟气腔室37中上腔3700、下腔3701、烟气进口36、烟气出口34的优化设计,对烟气形成导向作用,确保烟气在整个腔室中的合理分配,具体的:烟气自下腔3701一端进入,逐渐弥漫在整个下腔3701中,再经连接管33由下腔3701的另一端进入上腔3701的另一端,逐渐弥漫在整个上腔3700中,最后由上腔3700的一端流出】

结合附图14,针对热风腔室36中热风、和烟气腔室37中烟气去向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风腔室36中热风直接或间接加热物料后,一路直接外排,一路返回热交换器15内,形成热风内循环;烟气腔室37中流出的烟气直接外排。

结合附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5为一级或相串接的两级热交换器15。【设计意图:用户采用一级还是两级热交换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必须满足以下两点,其一,确保烟气排放温度达到环保要求,其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若采用两级热交换方式,烟气从二级热交换器1501排出,新风二级热交换器1501进入】

结合附图14,针对烟气和热风在自然状态下气流缓慢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风外排之前接入烘焙旋风器30,由烘焙旋风器30除尘后外排,烘焙旋风器30连接烘焙风机31,借助烘焙风机31使热风强制流动。烟气外排之前接入烟气风机32,借助烟气风机32使烟气强制流动。

结合附图8、9、11,针对物料可能从筛板23中带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一,在筛板23前端增设收集槽29,加热后的新风内穿过程中,若有物料从筛板23中带出,则汇于收集槽29中,再由收集槽29出料口直接出料。其二,筛板23的后端设有物料挡板24,筛板23与物料挡板24之间预留有一定空间。【设计意图:物料挡板24设计时,尺寸不得小于筛板23的尺寸,并且不能影响通风效果。设计物料挡板24目的在于:其一,防止焙炒转鼓2内物料直接接触筛板23,减少物料磨损,其二,防止物料将筛孔堵塞,保证通风顺畅】

结合附图11、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物料挡板23的后端设有镂空支撑板25,镂空支撑板25由六块筋板拼接连接而成,镂空支撑板25通过轴套套接在转轴17上,并与焙炒转鼓2内壁相连接。【设计意图:镂空设计旨在保证通风顺畅,支撑板设计旨在增加整体强度,并为转轴17提供支撑力】

结合附图1、2、3,焙炒转鼓2内壁面处设有搅拌片,针对搅拌片结构优化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搅拌片分长叶片6和短叶片5,长叶片6与短叶片5旋向相反、并呈相间分布,其中,长叶片6贯穿焙炒转鼓2长度设置,长叶片6分靠近料门12的前段和远离料门12的后段;短叶片5位于焙炒转鼓2内壁中部,其根部与焙炒转鼓2内壁不完全相连。【设计意图:长叶片6与短叶片5旋向相反,正转进料时,长叶片6与短叶片5一正一反,使物料在焙炒转鼓2内搅拌均匀;长叶片6与短叶片5相间分布,物料在焙炒转鼓2内从正转→反转→再正转→再反转,循环往复,使物料在较短时间搅拌均匀;正转进料时,搅拌片一长一短、一正一反,其一,长叶片6正转力矩>短叶片5反转力矩,可保证进料完全,其二,因正转进料时,短叶片5反转,使物料不会堆积在焙炒转鼓的一侧;反转出料时,长叶片6与短叶片5一长一短、一反一正,其一,长叶片6反转力矩>短叶片5正转力矩,可保证出料完全,其二,因反转出料时,短叶片5正转,会阻碍物料出料,故其根部与焙炒转鼓2内壁不完全相连,削弱正转力,保证出料完全】

结合附图2、3,针对长短叶片结构优化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长叶片6前段为短螺距锥螺旋,后段为长螺距直螺旋,短叶片5为长螺距直螺旋。【设计意图:搅拌片采用以上结构,便于物料在焙炒转鼓2内搅拌均匀,螺旋过渡设计,便于实现快速进出料】

结合附图1、3,针对焙炒转鼓2结构优化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焙炒转鼓2中部为直筒段3、前后两端为内径渐缩的喇叭筒段4。【设计意图:焙炒转鼓2设计为中部圆筒、两端渐缩的喇叭筒结构,相对于直筒结构,该设计使物料集中在中部直筒段3,防止出现加热不均,具体如下:1)前端喇叭筒形成一定斜度的过渡,其一,便于进出料,其二,正转进料时,配合盘旋的螺旋形叶片,起到阻挡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在前端堆积;2)后端喇叭筒形成一定斜度的过渡,防止物料在后端侧堆积,出料时,配合短叶片5,保证出料完全】

结合附图1、2、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焙炒转鼓2外壁设有环形带1,环形带1处设有耐高温石墨盘根,焙炒转鼓2与热风腔室36之间通过环形带处的耐高温石墨盘根旋转配合。【设计意图:设计环形带1的目的在于,其一,可以增加焙炒转鼓2的整体强度,其二,环形带1便于加工成一定的光滑度,方便与耐高温石墨盘根形成旋转密封,避免热风热量散失,增强密封效果】

结合附图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料仓8与料门12通过上下两段下料管13可分离相连,料门12通过料门支架26连接在机架9上,料门支架26处设有滑轨、滑动气缸(未图示),滑动气缸拉动料门12沿滑轨滑动,实现料门12的启闭。【设计意图:进出料在同一口,下料管13分上下两段,料门12与滑动气缸连接,实现启闭的自动控制】

结合附图4、5、6、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料仓8下方的下料管13处设有三个下料阀21。其中,上端的下料阀21用于切断料斗出料,其余两个下料阀21用于避免潮气上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酿啤酒用麦芽焙炒炉,其焙炒工艺如下:

外部驱动组件7的电机启动,焙炒转鼓2正转,燃烧器18点火,烟气风机32启动,烘焙风机31启动,焙炒转鼓2开始预热,焙炒炉下料阀21开启,物料进入焙炒转鼓2,进料完毕,下料阀21关闭。燃烧器18点火时,可燃物在燃烧室19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送入热交换器15内,与新风口进入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自烟气口进入烟气腔室37,热交换后的新风进入热风腔室36。

如附图7、11、14所示,烟气流通工艺:在烟气风机32作用下,烟气经一级热交换器1500进入烟气腔室37,由下腔3701一端进入,逐渐弥漫在整个下腔3701中,再经连接管33由下腔3701的另一端进入上腔3701的另一端,逐渐弥漫在整个上腔3700中,最后由上腔3700的一端流出,后经二级热交换器1501与新风发生热交换后,再经烟气风机32排出室外。

如附图8、9、11、14所示,热风循环工艺:热风进入热风腔室36内,物料加热方式分两种:

方式一:风阀一20开启,风阀二28关闭时,热风流向如附图8所示,此时,热风间接加热焙炒转鼓2外壁;

反之,方式二:风阀一20关闭,风阀二28开启时,热风流向如附图9所示,热风经转向管段11、筛板23进入焙炒转鼓2内直接加热物料,然后经料门12处的排风管排出。

热风腔室36热风直接或间接加热物料后,一路进入烘焙旋风器30,除尘后直接外排,一路经二级热交换器1501、一级热交换器1502返回热风腔室36内进入内循环。其中,物料挡板24防止焙炒转鼓2内物料直接接触筛板23,减少物料磨损,还可以防止物料堵塞筛孔,保证通风顺畅。

焙炒期间,根据焙炒工艺需要,打开喷淋管22喷水适量。热风经料门12处的排风管排出,一路进入烘焙旋风器30,除尘后外排,在焙炒初期,主要是外排潮气。

焙炒结束后,料门12开启,外部驱动组件7的电机启动,焙炒转鼓2反转出料,完成本次焙炒流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