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抵制寄生虫吸附在衣物上的洗衣液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2241发布日期:2018-09-05 00:57阅读:1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洗衣液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效抵制寄生虫吸附在衣物上的洗衣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液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区别在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采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以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为主,碱性较强(洗衣粉ph一般大于12),进而在使用时对皮肤的刺激和伤害较大。而洗衣液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接近中性,对皮肤温和,并且排入自然界后,降解较洗衣粉快,所以成为了新一代的洗涤剂。

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问题,衣服上或多或少的会沾染上寄生虫等其它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附着在人的衣服上,在通过衣服吸附到人的肌肤上,在通过人体肌肤进入到人体内,进而,对人体内,各器官造成损坏。

在日常生活中,衣物需要经常的清洗,才能够减少微生物的积存,现有市场上都是采用洗衣液、洗衣粉或者肥皂等日化用品,对衣服进行清洗过程,而基本上现有的洗衣液、洗衣粉或者肥皂都不具备抵制寄生虫附着的作用,从而,就会导致上述提出的,寄生虫通过吸附在衣服上进而进入人体,造成人体各种免疫功能的下降,进而发生各类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有效抵制寄生虫吸附在衣物上的洗衣液的制作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洗衣液内的各成分含量如下:苦楝树、土荆芥和贯中混合液3.5%~7.6%;清凉剂0.01~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2.0%;助洗剂0.5~5%;茉莉花溶液5%~25%元明粉余量。

在该发明中,为了增加各成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提高洗衣液内在分子在衣服上的残留时间,在成分中添加有羧甲基纤维素胶,并且,所述苦楝树、土荆芥、贯中先按照2:1:1,混合加入到捣料机内,在将混合料捣成浓浆状态后,加入少量的水,混合搅拌,在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胶,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保温室内,将室内温度调节至45℃-50℃之间,保存1-2小时后即可。

同时,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c12-c18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2-c14烷基糖苷、c12-c18醇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缩合物、c8-c20支链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a.先称取出适量的苦楝树、土荆芥和贯中,将其投入到捣料机内,利用捣料机,将混合料捣成混合浆料,当浆料捣料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混合搅拌,在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胶,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保温室内,将室内温度调节至45℃-50℃之间,保存1-2小时后,得第一基液;

b.在配料锅中加入工艺水,加热至60℃~75℃,启动搅拌,在向配料锅内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元明粉;待配料锅内混合物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把料浆的ph(1‰溶液)调至7.0~9.0,得到第二基液;

c.在向第二基液内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清凉剂、酶制剂、香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三基液;

d.将一开始得到的第一基液,加入到第三基液内,混合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茉莉花溶浆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将混合搅拌液加入到室温为65℃-75℃的保温室内,持续2小时后,取出,降温至室温,既制得该洗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各成分之间含量合理,由于苦楝树、土荆芥和贯中都是具有消灭寄生虫的药用能力,所以,在洗衣液的成分中加入混合液,从而,当使用该洗衣液洗涤衣物时,衣物上能通过羧甲基纤维素胶的作用,吸附洗衣液的分子,进而,可实现清洗后的衣服能有效抵制寄生虫吸附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苦楝树、土荆芥和贯中属于味苦的中草药,在作为原料时,由于味道较重,导致清洗后的衣服存在一定的异味,因此,在成分配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茉莉花,从而,可保持通过本洗衣液清洗的衣物,能够保持清香。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先称取出1.75份的苦楝树、0.87份的土荆芥和0.87份的贯中,将其投入到捣料机内,利用捣料机,将混合料捣成混合浆料,当浆料捣料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混合搅拌,在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0.05份的羧甲基纤维素胶,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保温室内,将室内温度调节至45℃-50℃之间,保存1-2小时后,得第一基液;

b.在配料锅中加入工艺水,加热至60℃~75℃,启动搅拌,在向配料锅内加入1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份的助洗剂、80份的元明粉;待配料锅内混合物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把料浆的ph(1‰溶液)调至7.0~9.0,得到第二基液;

c.在向第二基液内加入1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01份的清凉剂、0.01份的酶制剂、0.005份的香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三基液;

d.将一开始得到的第一基液,加入到第三基液内,混合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茉莉花溶浆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将混合搅拌液加入到室温为65℃-75℃的保温室内,持续2小时后,取出,降温至室温,既制得该洗衣液。

实施例2

a.先称取出3.8份的苦楝树、1.9份的土荆芥和1.9份的贯中,将其投入到捣料机内,利用捣料机,将混合料捣成混合浆料,当浆料捣料均匀后,加入少量的水,混合搅拌,在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0.18份的羧甲基纤维素胶,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保温室内,将室内温度调节至45℃-50℃之间,保存1-2小时后,得第一基液;

b.在配料锅中加入工艺水,加热至60℃~75℃,启动搅拌,在向配料锅内加入12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份的助洗剂、135份的元明粉;待配料锅内混合物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把料浆的ph(1‰溶液)调至7.0~9.0,得到第二基液;

c.在向第二基液内加入12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1份的清凉剂、0.1份的酶制剂、0.05份的香精,混合均匀得到第三基液;

d.将一开始得到的第一基液,加入到第三基液内,混合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茉莉花溶浆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在将混合搅拌液加入到室温为65℃-75℃的保温室内,持续2小时后,取出,降温至室温,既制得该洗衣液。

为了直观的对比出本发明的洗衣液在预防寄生虫效果方面,就现有市场上的洗衣液,提出以下两种实施例,得:

实施例3(公开文件201610038340.2)

a.在配料锅中加入工艺水,加热至60℃~75℃,启动搅拌;

b.往配料锅中加入1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份的助洗剂、80份的元明粉;

c.待配料锅内混合物搅拌均匀后,用柠檬酸或液碱把料浆的ph(1‰溶液)调至7~9.0;

d.将上述料浆喷雾干燥后得到不发烫洗衣粉基粉;

e.通过后配系统往上述基粉加入1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01份的清凉剂、5份的抗结块剂、0.01份的酶制剂、0.005份的香精,混合均匀即得到不发烫洗衣粉。

实施例4(公开文件200810101768.2)

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70℃,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0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0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份的两性表面活性剂,0.2份的的增白剂,搅拌,降温至40℃,ph值调至6.5~7.0,加入10份的的皂角蒸馏液,0.1份的的杀菌剂和香精,搅拌,脱气,分装。

按照上述四个实施例,制取好四种洗衣液,利用四种洗衣液分别清洗四件衣服,并且在同一环境下,放置多天,制得下表:

综合上述实施例与表格可得,利用该发明的洗衣液进行衣物的清洗过程,能有效地址寄生虫在衣物上的附着率,从而可有效减小寄生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