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及其制得的茶叶籽油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6197发布日期:2018-11-07 11: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的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及其制得的茶叶籽油。



背景技术:

茶叶籽是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o.ktze.)的果实,即茶叶树的果实,茶叶籽油是选用茶叶籽果中被蒲包裹着的籽仁粒,压榨出来的一种高端木本养生油,是唯一天然富含茶多酚的可食用油,不仅抗衰老、抗辐射、美容护肤,更是对抗动脉硬化、预防三高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臻品。此外,茶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以上,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含量约为橄榄油的3-6倍,维生素e含量约为橄榄油的5-10倍,还富含茶多酚、植物甾醇、胡萝卜素、角鲨烯、维生素a、b、e等多种强抗氧化剂及铁、锌、镁、钙等矿物质。

茶叶籽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要历经秋、冬、春、夏、秋的五季,生长周期长达400多天,一般每亩茶园可产茶叶籽50公斤,整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按照目前的加工工艺,茶叶籽出油率在10-20%,以此推算,可亩产茶叶籽油5-10公斤。

然而几千年来,人们对茶树的关注焦点始终集中在"茶叶"部分,而对于茶叶籽的开发利用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因此,成熟的茶叶籽除用于有性繁殖茶树外,其余大部分都自然脱落,在地里腐烂,造成了这一精华资源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及该方法制得的茶叶籽油,提高茶叶籽这一精华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精选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

s2:脱壳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

s3:粉碎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10-50目,优选20-30目;

s4:提取采用非极性溶剂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非极性溶剂得到茶叶籽初油,所述非极性溶剂为乙醇、乙醚或石油醚,茶叶籽与非极性溶剂的固液比为1:5-1:10(g/ml),萃取温度为45-70℃,萃取时间为2-5h,萃取次数为1-3次;

s5:精制利用吸附剂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白土或二者混合,吸附剂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5-15%,反应温度为45-70℃,反应时间为2-4h,吸附次数为1-3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所制得的茶叶籽油。

本发明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出油率达17-20%,颜色澄清淡黄,无溶剂残留,因为萃取温度不高,也不会破坏茶叶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品质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精选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

s2:脱壳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

s3:粉碎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10-50目,优选20-30目;

s4:提取采用非极性溶剂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非极性溶剂得到茶叶籽初油,茶叶籽与非极性溶剂的固液比为1:5-1:10(g/ml),萃取温度为45-70℃,萃取时间为2-5h,萃取次数为1-3次;

s5:精制利用吸附剂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吸附剂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5-15%,反应温度为45-70℃,反应时间为2-4h,吸附次数为1-3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

所述非极性溶剂为乙醇、乙醚或石油醚。

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白土或二者混合。

所述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茶叶籽的出油率达17-20%,出油率较高,且所得茶叶籽油颜色较淡,澄清透明,无溶剂残留,品质较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所制得的茶叶籽油。该茶叶籽油营养安全,品质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10-15目;采用乙醚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茶叶籽与乙醚的固液比为1:5(g/ml),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萃取次数为3次,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石油醚得到茶叶籽初油,利用活性炭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活性炭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15%,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2h,吸附次数为2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经测量,茶叶籽油的得率为17%,颜色淡而澄清,并散发出淡淡的茶叶香气。

实施例2

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15-20目;采用石油醚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茶叶籽与石油醚的固液比为1:8(g/ml),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3.5h,萃取次数为2次,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石油醚得到茶叶籽初油,利用活性白土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活性白土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吸附次数为2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经测量,茶叶籽油的得率为20%,颜色淡而澄清,并散发出淡淡的茶叶香气。

实施例3

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20-30目;采用石油醚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茶叶籽与石油醚的固液比为1:10(g/ml),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1h,萃取次数为1次,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石油醚得到茶叶籽初油,利用活性炭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活性炭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h,吸附次数为1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经测量,茶叶籽油的得率为18.5%,颜色淡而澄清,并散发出淡淡的茶叶香气。

实施例4

用振动筛将茶叶籽中的渣杂和灰土分离出来;利用脱壳机对茶叶籽进行脱壳、去衣;利用搅拌机将茶叶籽打至40-50目;采用乙醇对上述粉碎后的茶叶籽进行萃取,茶叶籽与乙醇的固液比为1:7(g/ml),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4h,萃取次数为2次,萃取完毕后过滤得到萃取液,蒸发掉乙醇得到茶叶籽初油,利用活性炭与活性白土对上述茶叶籽初油进行吸附精制,活性炭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5%,活性白土的用量为茶叶籽重量的5%,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h,吸附次数为2次,完成吸附后过滤得到精制茶叶籽油,经测量,茶叶籽油的得率为19%,颜色淡而澄清,并散发出淡淡的茶叶香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包含茶叶籽的精选、脱壳、粉碎、非极性溶剂提取得到初油、吸附剂精制等步骤,并提供了一种由上述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所制得的茶叶籽油。本发明茶叶籽油的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出油率达17‑20%,颜色澄清淡黄,无溶剂残留,因为萃取温度不高,也不会破坏茶叶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因此品质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桂兰
技术研发日:2018.05.07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