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芘的精制提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8066发布日期:2018-09-18 19:42阅读:10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芘的精制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它通过修饰可合成有机光电材料,如OLED的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等。然而作为电子化学品,对纯度的要求普遍较高,一般需要达到99.9%以上的纯度。而现有的方法不足以提供这种高纯度的芘,制约了这种光电材料的发展。

众所周知,芘是从煤焦油沥青的蒸馏物中,通过精馏提出,然后重结晶而成。含量一般在95%左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目前比较普遍的提纯方法主要有两种:1,通过使用溶剂如甲苯、苯、四氯化碳等重结晶来制得,这种方法能够使芘的含量达到98-99%,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合成电子化学品的要求,且收率较低;2,通过升华纯化的方法,可以使含量达到99%以上,但是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芘的精制提纯方法,本方法采用的原料便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提纯后的芘纯度在99.9%以上,且同时收率可达90%以上。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芘的精制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反应釜进行清洗、干燥。

2)将芘和有机溶剂A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升温。

3)向反应釜内滴加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反应。

4)次氯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直至取样检测物料中噻吩含量低于0.2%后,停止反应。

5)向反应釜中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洗涤,直至淀粉碘化钾试剂不变色,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

6)将有机层物料旋蒸至干,加入有机溶剂B将物料溶解。

7)向有机溶剂B中加入硅胶和氧化铝,搅拌。

8)过滤,用有机溶剂B对滤饼进行冲洗,旋蒸至干,制得纯度为99.9%以上的芘。

本发明采用次氯酸钠将存在于芘中的一些杂质充分氧化,使其氧化产物一部分能够溶解在水中分出,其他剩余部分再通过硅胶和氧化铝吸附的方式除去(本发明团队经试验发现,将硅胶和氧化铝这一特定组合按特定比例、用量混合制得的吸附剂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对氧化产物具有特别好的吸附效果),从而达到提纯目的。本方法采用的原料便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达到的芘纯度在99.9%以上(已经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升华纯化法所得纯度处于同一水平),且收率可达90%以上,而采用升华纯化法所得的收率一般只有85%左右。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甲基叔丁基醚。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A的质量为芘的2-6倍。

作为优选,步骤2)中,升温至10-40℃。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为6wt%以上,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为芘的5-20%。

作为优选,步骤3)和步骤4)中,反应温度保持在10-40℃。

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亚硫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1-5wt%。

作为优选,步骤6)中,所述有机溶剂B选自正己烷,环己烷、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石油醚。

作为优选,步骤7)中,所述硅胶和氧化铝的质量总和为芘的1.5-2倍,且同时硅胶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5~1:3。

作为优选,步骤7)中,搅拌时间大于4h。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采用的原料便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提纯后的芘纯度在99.9%以上,且同时收率可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芘的气相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总实施例

一种芘的精制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反应釜进行清洗、干燥。

2)将芘和有机溶剂A(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或甲基叔丁基醚)按质量比1:2-6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升温10-40℃。

3)向反应釜内滴加质量为芘5-20%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为6wt%以上)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保持在10-40℃。

4)次氯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反应温度保持在10-40℃。直至取样检测物料中噻吩含量低于0.2%后,停止反应。

5)向反应釜中加入浓度为1-5wt%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洗涤,直至淀粉碘化钾试剂不变色,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

6)将有机层物料旋蒸至干,加入有机溶剂B(选自正己烷,环己烷、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或石油醚)将物料溶解。

7)向有机溶剂B中加入质量总和为芘的1.5-2倍的硅胶和氧化铝,搅拌4h以上;其中硅胶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5~1:3。

8)过滤,用有机溶剂B对滤饼进行冲洗,旋蒸至干,制得纯度为99.9%以上的芘。

实施例1

1)将1L玻璃烧瓶洗干净且干燥。

2)将450g二氯甲烷、90g芘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使反应釜内温20℃左右。

3)将9g的8%的次氯酸钠加入滴液漏斗,保持釜温在20℃左右滴加,滴加时间30分钟。

4)滴加毕,25℃左右保温搅拌2小时,取样检测,使噻吩含量低于0.15%。

5)反应毕,向烧瓶中加入200g浓度为4%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30分钟,静置30分钟,分层,得有机层。将物料旋蒸至干。

6)向物料中加入正己烷900g,溶解物料。

7)向溶解后的物料中加入硅胶100g、氧化铝50g,搅拌8小时。

8)过滤,用100g正己烷清洗滤饼,合并有机相,旋蒸至干,得白色结晶状芘:83g,收率:92.2%,纯度:99.92%(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1)将1L玻璃烧瓶洗干净且干燥。

2)将540g三氯甲烷、90g芘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使反应釜内温30℃左右。

3)将15g的6%的次氯酸钠加入滴液漏斗,保持釜温在30℃左右滴加。滴加时间20分钟。

4)滴加毕,25℃左右保温搅拌2小时,取样检测,噻吩含量0.2%。

5)反应毕,向烧瓶中加入300g浓度为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30分钟,静置30分钟,分层,得有机层。将物料旋蒸至干。

6)向物料中加入甲基叔丁基540g,溶解物料。

7)向溶解后的物料中加入硅胶50g、氧化铝150g,搅拌12小时。

8)过滤,用100g甲基叔丁基醚清洗滤饼,合并有机相,旋蒸至干,得白色结晶状芘:83.7g,收率:93%,纯度:99.90%。

实施例3

1)将1000L玻璃烧瓶洗干净且干燥。

2)将600kg二氯乙烷、100kg芘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使反应釜内温30℃左右。

3)20kg的10%的次氯酸钠滴加入釜,保持釜温在30℃左右滴加。滴加时间30分钟。

4)滴加毕,30℃左右保温搅拌2小时,取样检测,噻吩含量0.2%。

5)反应毕,向反应釜中加入400kg浓度为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30分钟,静置30分钟,分层,得有机层。将物料旋蒸至干。

6)向物料中加入甲基叔丁基700kg,溶解物料。

7)向溶解后的物料中加入硅胶100kg、氧化铝100kg。搅拌6小时。

8)过滤,用50kg甲基叔丁基醚清洗滤饼,合并有机相,旋蒸至干,得白色结晶状芘:95kg,收率:95%,纯度:99.91%。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