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茶叶鲜叶制备茶黄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3987发布日期:2019-06-11 22:2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茶叶鲜叶制备茶黄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最早是由robertseah发现的,指红茶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黄色的物质,由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氧化缩合而来,红茶中茶黄素类的含量一般为0.3%~1.5%,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茶黄素具有多种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潜在功能,如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抗癌防癌等,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茶叶品质化学与功能成分的研究热点。

申请号为201610574681.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从红茶中提取茶黄素的方法”公开了一种从红茶中提取茶黄素的方法,该方法以红茶为原料,经过醇提、萃取、脱色、除杂、提纯等步骤,对红茶中的总茶黄素进行提取。该方法制备茶黄素选用了红茶作为提取原料,然而,红茶价格昂贵,工业上采用红茶作为提取茶黄素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采用红茶提取茶黄素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茶叶鲜叶制备茶黄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茶叶鲜叶制备茶黄素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酶解:向茶多酚粉末中加入纯化水,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的茶多酚水溶液,再向茶多酚水溶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为3-4,然后将锤击破碎的茶叶鲜叶加入调节ph后的茶多酚水溶液中,对整个体系进行曝气、并在30-35℃温度下反应2-4小时;

s2分离浓缩:向s1所得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充分萃取后取上层乙酸乙酯相进行浓缩;

s3喷雾干燥:将s2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固体;

s4除铁:将喷雾干燥所得固体用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用磁铁吸附除铁,除铁后将粉末混合均匀,再次过筛、磁铁吸附除铁,制得高含量茶黄素。

进一步的,所述茶叶鲜叶的加入量为:m茶叶鲜叶:m茶多酚粉末=15:1。

进一步的,所述茶多酚粉末中,茶多酚含量≥80%,其中儿茶素含量≥60%。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和磷酸二氢钾,经过实验得出只有柠檬酸和磷酸二氢钾才能有效的反应茶黄素。

进一步的,s2中对乙酸乙酯相进行浓缩时,采用刮板浓缩,浓缩真空度大于0.06mpa,温度60℃-75℃。

进一步的,s3中进行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175-220℃,出风温度85-1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以茶多酚为原料,将茶多酚水溶液调节ph后加入茶叶鲜叶,在曝气和一定温度下反应,此时茶叶鲜叶中的酶催化茶多酚转化成茶黄素,本发明避免使用红茶提取茶黄素,降低了茶黄素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率,克服了传统工艺中采用红茶转化成茶黄素成本高、收率低的缺点;(2)在纯化工艺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法,乙酸乙酯对茶黄素萃取针对性最强,避免产物中存在水溶性农药,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度和纯度,制备的茶黄素的纯度>40%,提高了产品的纯度,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3)通过本方法制得的高含量茶黄素产品外观色泽黄亮,浅黄,溶液澄清度高;(4)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纯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s1酶解:将1kg茶多酚粉末置于搅拌罐中,所述茶多酚粉末中,茶多酚含量≥80%,其中儿茶素含量≥60%,加入99kg纯化水溶解搅拌1h,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的茶多酚水溶液,加入柠檬酸和磷酸二氢钾调剂ph为3,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钾之间的重量比为:1:1,再将锤击粉粹好的茶叶鲜叶15kg加入搅拌罐中,对整个体系进行充分曝气、并在30℃温度下反应时间2小时;

s2分离浓缩:然后加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离,过滤掉鲜茶叶渣弃去;将乙酯相与水相分别进行浓缩收集,水相回收溶剂后丢弃,酯相回收后进行刮板浓缩,浓缩真空度为0.07mpa,浓缩温度60℃,浓缩至溶液的固含为20%;

s3喷雾干燥:将s2所得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控制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220℃、出风温度85-125℃;

s4除铁:将喷雾干燥所得固体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用磁铁吸附除铁,除铁后将粉末混合均匀,再次过筛、磁铁吸附除铁,制得高含量茶黄素,收率为40%,纯度大于40%。

实施例二

s1酶解:将1kg茶多酚粉末置于搅拌罐中,所述茶多酚粉末中,茶多酚含量≥80%,其中儿茶素含量≥60%,加入99kg纯化水溶解搅拌2h,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的茶多酚水溶液,加入柠檬酸和磷酸二氢钾调剂ph为4,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钾之间的重量比为:1:1,再将锤击粉粹好的茶叶鲜叶15kg加入搅拌罐中,对整个体系进行曝气、并在35℃温度下反应时间3小时;

s2分离浓缩:然后加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离,过滤掉鲜茶叶渣弃去;将乙酯相与水相分别进行浓缩收集,水相回收溶剂后丢弃,酯相回收后进行酯相进入刮板浓缩,浓缩真空度大于0.08mpa,浓缩温度75℃,浓缩至溶液的固含为20%;

s3喷雾干燥:控制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220℃、出风温度85-125℃;

s4除铁:将喷雾干燥所得固体用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用磁铁吸附除铁,除铁后将粉末混合均匀,再次过筛、磁铁吸附除铁,制得高含量茶黄素,收率为44%,纯度大于40%。

对比例一

本对比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变茶叶鲜叶与茶多酚粉末的比例,将其重量比改为m茶叶鲜叶:m茶多酚粉末=14:1,所得茶黄素,收率为32%,纯度大于40%。

对比例二

本对比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变茶叶鲜叶与茶多酚粉末的比例,将其重量比改为m茶叶鲜叶:m茶多酚粉末=16:1,茶黄素,收率为28%,纯度大于40%。

以上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地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茶叶鲜叶制备茶黄素的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酶解:向质量分数为1%的茶多酚水溶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为3‑4,再加入锤击破碎的茶叶鲜叶,对整个体系进行曝气、并在30‑35℃温度下反应2‑4小时;S2分离浓缩:向S1所得体系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充分萃取后取上层乙酸乙酯相进行浓缩;S3喷雾干燥:将S2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固体;S4除铁:将喷雾干燥所得固体用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用磁铁吸附除铁,除铁后将粉末混合均匀,再次过筛、磁铁吸附除铁,制得高含量茶黄素。本发明避免使用红茶提取茶黄素,克服了传统工艺中采用红茶转化成茶黄素成本高、收率低的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顾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6.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