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把手及该把手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9000发布日期:2019-06-28 22:2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把手及该把手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把手及该把手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pc/abs合金中,pc在成型时,分子链被迫取向,但由于pc分子链上具有苯环,所以在成型后,被取向的链有恢复自然状态的趋势,但由于整个分子链已经被冻结和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造成制品存在残留应力,而残余应力的存在,可能会造成产品的应力开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pc:38-40份、abs:20-22份、相容剂:3-5份、增韧剂:3-5份、润滑剂:0.3-0.5份、抗氧剂:0.2-0.4份、玻璃纤维:28-32份。优选的,材料组分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pc:40份、abs:21.1份、相容剂:4份、增韧剂:4份、润滑剂:0.5份、抗氧剂:0.4份、玻璃纤维:30份。通过上述改性,我们采用30%gf的玻纤添加在pc/abs中,由于玻纤和pc/abs合金存在不相容性,而相容剂sma700树脂分子结构中具有非极性的芳环基和极性的酸酐基,sma分子结构中的酸酐基团具有极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可在挤出共混过程中与玻纤的表面羟基反应增强界面偶联作用,而形成“核(玻纤)-壳(sma树脂)复合体”,通过共价键传输基体应力至玻纤表面并有效分散,sma树脂中的马来酸酐基团可以和pc/abs中的端基发生反应而生成pc/abs-g-sma接枝共聚物。从而使pc/abs和玻纤相容。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使得产品可以通过耐疲劳试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优选的成分配比材料pc、abs、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抗氧剂、玻璃纤维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80-120转/分,搅拌5min后加入增韧剂继续搅拌8min,静置10min得到混合物;b.再将得到的混合物内加入混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其中:塑化熔融段::56/56a、80/80、72/72×3、56/56×4、44/44×2、45°/5/56、90°/5/56、56/56×3、45°/5/56、60°/4/44、90°/5/56、45°/5/28l;排气段:72/72×3、64/64、56/56;剪切段:56/56×2、44/44sem、45°/5/56、90°/5/56、90°/5/56、44/44sem、44/44、45°5/56、60°/4/44、90°/5/56、44/44sem、44/22l;挤出段:72/72×2、64/64、56/56×2、44/44×4。c.最后将成型的车门内把手进行批量放置,并进行产品整体的疲劳强度的提升。优选的,步骤c中成型车内门把手制成时,利用挤出模具定型,并配合循环喷淋水进行水冷。优选的,所述循环喷淋水温度在15-3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车门内把手成型批量摆放好后,将车内门把手通过设备进行模拟拉合,并通过循环喷淋水进行水冷。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车门内把手成型后,需对其外侧进行打磨处理。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装置,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耐疲劳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拉力机构和车门内把手,所述拉力机构和车门内把手均固定在底板上,且车门内把手上固定有红外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车门内把手生产过程中,对成型的车门内把手进行最后一步制造工艺中,模拟设计出一个车门内把手使用时所处的环境,将成型的车门内把手放置于底板上,通过拉力机构进行模拟拉合,并同时对其进行循环水冷,从而能够避免pc-abs合金在水冷时产生裂纹或者脆性增大等瑕疵,从而实现金属材料的塑韧性的优化,改善其抗疲劳强度,提升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挤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拉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7为图4中b处放大图。图中:1-底板;2-拉力机构;3-车门内把手;4-红外报警装置;5-支撑板;6-承载板;7-顶板;8-驱动电机;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连接轴;12-固定轴;13-工型块;14-滑动组件;15-连接件;16-滑动口;17-l型轨道板;18-滑动板;19-滑动块;20-拉力计;21-凸型槽;22-c型套;23-连接板;24-连接壳;25-滑动柱;26-连接套;27-滑口;28-插口;29-扣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40abs3513(kg)21.1相容剂sma700(kg)4增韧剂e920(kg)2增韧剂m721(kg)增韧剂9906a(kg)2增韧剂am50(kg)rk505(kg)ebs0.5(kg)抗氧剂1098,0.2(kg)抗氧剂1680.2(kg)玻纤510h30(kg)本发明中:pc:宁波浙铁大风化工有限公司pc02-10,abs: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513,相容剂:sma700,增韧剂: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rk505,首壹化工am50,东源县梓亨塑料厂9906a,日本钟渊m721,法国阿科玛e920,润滑剂:ebs(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抗氧剂:1098,168,玻纤:中国巨石玻璃纤维510h。实施例二: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39.8abs3513(kg)21.7sma700(kg)4.1e920(kg)4ebs(kg)0.5抗氧剂1098(kg)0.2抗氧剂168(kg)0.2玻纤510h(kg)29.5实施例三: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38.4abs3513(kg)216sma700(kg)3.9m721(kg)5ebs(kg)0.3抗氧剂1098(kg)0.2抗氧剂168(kg)0.2玻纤510h(kg)31.2实施例四: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39.8abs3513(kg)21.5sma700(kg)39906a(kg)4ebs(kg)0.5抗氧剂1098(kg)0.2抗氧剂168(kg)0.2玻纤510h(kg)29.8实施例五: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40abs3513(kg)22sma700(kg)4.3am50(kg)4ebs(kg)0.5抗氧剂1098(kg)0.2抗氧剂168(kg)0.2玻纤510h(kg)28实施例六: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pc02-10(kg)38abs3513(kg)20sma700(kg)4rk505(kg)4ebs(kg)0.5抗氧剂1098(kg)0.2抗氧剂168(kg)0.2玻纤510h(kg)32为了更有利于比较,我们将上述数据列成如下表格:见下表:实施例编号123456pc02-10(kg)4039.838.439.84038abs3513(kg)21.121.721621.52220sma700(kg)44.13.934.34e920(kg)24m721(kg)59906a(kg)24am50(kg)4rk505(kg)4ebs(kg)0.50.50.30.50.50.5抗氧剂1098(kg)0.20.20.20.20.20.2抗氧剂168(kg)0.20.20.20.20.20.2玻纤510h(kg)3029.531.229.82832将上述配比进行检测:实施例编号检测标准123456拉伸强度(mpa)iso527130.4115.4121.4110.1118.3108.5弯曲强度(mpa)iso178183.6144.9163.6150.8173.4155.2弯曲模量(mpa)iso178756571467251698775357050缺口冲击强度(kj/m2)(23℃)iso179~1ea13.212.511.210.811.69.4硬度(n/mm2)iso2039198.4173.4180.9169.8175.4172.5维卡温度(℃)iso75137.9134.4132.6134.9134132.6实验1与2、3、4、5、6相比较,采用两种增韧剂复配,其它采用单一增韧剂,其中增韧剂e920、9906a是颗粒料,其它都是粉料,颗粒料相对于粉料的优势:与其它颗粒料(pc、abs、sma700)等更容易混合,不容易形成扬尘,而粉料容易使工人吸入,造成健康损坏,对工厂环境造成破坏。1号的机械性能最优,既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采购周期。增加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既提高产品的韧性,可以防止材料开裂。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把手,包括以下步骤:a.将优选的成分配比材料pc、abs、相容剂、增韧剂、润滑剂、抗氧剂、玻璃纤维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搅拌速率为80-120转/分,搅拌5min后加入增韧剂继续搅拌8min,静置10min得到混合物;b.再将得到的混合物内加入混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其中:塑化熔融段::56/56a、80/80、72/72×3、56/56×4、44/44×2、45°/5/56、90°/5/56、56/56×3、45°/5/56、60°/4/44、90°/5/56、45°/5/28l;排气段:72/72×3、64/64、56/56;剪切段:56/56×2、44/44sem、45°/5/56、90°/5/56、90°/5/56、44/44sem、44/44、45°5/56、60°/4/44、90°/5/56、44/44sem、44/22l;挤出段:72/72×2、64/64、56/56×2、44/44×4。c.最后将成型的车门内把手进行批量放置,并进行产品整体的疲劳强度的提升。步骤c中成型车内门把手制成时,利用挤出模具定型,并配合循环喷淋水进行水冷。循环喷淋水温度在15-30°。步骤c中车门内把手成型批量摆放好后,将车内门把手通过设备进行模拟拉合,并通过循环喷淋水进行水冷。步骤c中车门内把手成型后,需对其外侧进行打磨处理。步骤c中车门内把手成型批量摆放好后,需要将其放置再生产装置上进行挑选,通过生产装置模拟人体拉动门把手的动作到一定次数,从而检测其成型的门把手的疲劳强度,剔除不达标的门把手,从而提高产品整体的疲劳强度。请参阅图1-7,图示中一种高强度pc-abs合金把手生产线,包括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连接混双螺杆挤出机,所述连接混双螺杆挤出机连接注塑机,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模具,所述注塑机连接压力机。本发明的生产线的主要创新点在双螺杆挤出机塑化熔融段、排气段、剪切段、挤出段的参数设置不同,还有新增了压力机。其它机构相同,不做详细描述。上文已经对塑化熔融段、排气段、剪切段、挤出段的参数设置做了仔细描述,先对所述压力机结构做详细描述,所述压力机包括底板1、拉力机构2和车门内把手3,所述拉力机构2和车门内把手3均固定在底板1上,且车门内把手3上固定有红外报警装置4,通过拉力机构2实现对车门内把手3做往复开关动作,并通过红外报警装置4检测车门内把手3是否出现损坏。拉力机构2由支撑板5、承载板6、顶板7、驱动电机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连接轴11、固定轴12、工型块13、滑动组件14和连接件15组成,所述支撑板5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板5分别承载板6和顶板7两端固定,两个支撑板5均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驱动电机8固定在地板上,且驱动电机8输出端与固定轴12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杆9一端底部与固定轴12固定,且另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轴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一端底部通过轴承与连接轴11转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工型块13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顶板7上开有滑动口16,且工型块13位于滑动口16内,并与滑动口1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14固定在工型块13顶部,且滑动组件14一端通过连接件15与车门内把手3一端连接,通过拉力机构2提供拉力带动滑动组件14做往复动作,从而通过连接件15带动车门内把手3开关。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8转动,带动与之输出端固定的固定轴12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杆9围绕着固定轴12做圆周运动,又因为第一连接杆9远离固定轴12一端通过连接轴11与第二连接杆10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10再通过销轴与工型块13连接,所以使第一连接杆9在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带动在工型块13在滑动口16内滑动,从而推动滑动组件14做往复运动。请参阅图1-6,图示中滑动组件14由l型轨道板17、滑动板18、滑动块19和拉力计20组成,所述l型轨道板17设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固定在顶板7表面,所述滑动板18与工型块13顶部固定,且滑动板18外侧与l型轨道板1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9固定在滑动板18上,且滑动块19上开有凸型槽21,所述拉力计20安装与凸型槽21内,且拉力计20一端与连接件15连接,通过滑动组件14做往复运动带动连接件15做往复运动。连接件15由c型套22、连接板23、连接壳24、滑动柱25和连接套26组成,所述c型套22固定在连接壳24一侧,且c型套22套在车门内把手3一端,所述连接壳24顶部与底部对称开有滑口27,且滑动柱25两端分别滑动贯穿两个滑口27,所述连接套26一端固定套在滑动柱25外侧,且连接套26另一端与连接板23固定,所述固定块一侧开有插口28,所述连接板23一端位于插口28内,且连接板23外侧与插口2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3上等距离固定有多个扣柱29,且拉力计20上的拉环套在扣柱29上,通过连接件15实现带动车门内把手3开关。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过工型块13在滑动口16内做往复运动,带动与之固定的滑动板18运动,从而使滑动块19运动,滑动块19内安装的拉力计20的拉环与连接板23上的扣柱29相扣,且连接板23插在滑动块19内的插口28内,滑动块19在做往复运动时,通过拉力计20带动连接板23运动,在连接板23向后运动时,带动连接套26向后运动,从而使滑动柱25向后运动,并在连接壳24上的滑口27内滑动,连接壳24通过c型套22与车门内把手3连接,从而将车门内把手3向后打开,此时驱动电机8继续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9转到另一方向时,通过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0做连杆运动带动工型块13向前运动,从而使车门内把手3关上,在关上的同时,通过红外报警装置4检测车门内把手3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若车门内把手3出现损坏(折弯、断裂),则车门内把手3一端无法运动到指定位置,触发红外报警装置4,通知人员,本方案中,通过过拉力机构2进行模拟拉合,并同时对其进行循环水冷,使车内门把手3边进行模拟开合便进行冷却,从而能够避免车内门把手3水冷时产生裂纹或者脆性增大等瑕疵,从而实现金属材料的塑韧性的优化,改善其抗疲劳强度,提升使用性能。c型套22内侧固定有橡胶垫,增加与车门内把手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c型套22与车门内把手3之间出现脱离现象。本方案中,驱动电机8优选y80m1-2型号,电机运行电路为常规电机正反转控制程序,电路运行为现有常规电路,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本发明在车门内把手生产过程中,对成型的车门内把手进行最后一步制造工艺中,模拟设计出一个车门内把手使用时所处的环境,将成型的车门内把手放置于底板上,通过拉力机构进行模拟拉合,并同时对其进行循环水冷,从而能够避免pc-abs合金在水冷时产生裂纹或者脆性增大等瑕疵,从而实现金属材料的塑韧性的优化,改善其抗疲劳强度,提升使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