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3919发布日期:2019-09-21 00:55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属于氯化聚氯乙烯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经氯化改性后,获得CPVC树脂,它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腐蚀、耐变形以及阻燃抑烟性能等均有较大提高,尤其是耐热性能的提高,使CPVC的应用扩展到高性能领域,在耐热水管,耐压、耐腐蚀的工业管路以及阻燃要求高的消防管路中应用,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目前,氯化聚氯乙烯生产主要采用水相悬浮法,该方法产生低浓度稀盐酸,利用价值低,处理难度大,不是环保工艺。CN105461833A公开了氯化聚氯乙烯树脂酸相法生产工艺,将配制好的悬浮液升温至70℃-80℃,加入引发剂,进行氯化反应,反应温度110℃。该方法的反应温度高,产品的分解倾向加剧。CN104558305B公开了酸相悬浮法氯化聚氯乙烯合成工艺,用酸相为反应介质,加入聚氯乙烯、分散剂A、分散剂B和引发剂,慢慢升温乳化到80℃,从85℃开始氯化反应。为了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加入了引发剂,聚氯乙烯与引发剂的比例为10:0.015,由此会造成PVC的光热稳定性降低,还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不加入引发剂,会造成反应速度缓慢,反应时间长。

现有的酸相法合成CPVC,存在的不足为:

(1)为保证反应的进行加入引发剂,引发剂的残留会降低PVC的光热稳定性,还会降低最终产品的热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加入引发剂,则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

(2)在酸相体系下,反应过程产品易团聚、结块;制备的CPVC树脂的干粉流动性差;

(3)制得产品刚性下降,抗变形能力下降,不利于制品的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氯化过程中,不加入引发剂,减少了引发剂残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缩短反应时间;

(2)防止反应过程的产品团聚和结块,提高CPVC树脂的自由流动性;

(3)提高产品的弹性模量,增强刚性和抗变形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悬浮溶液、氯化反应;所述氯化反应,包括第一阶段氯化、第二阶段氯化。

所述制备悬浮溶液,在氯化釜中,加入盐酸溶液,PVC树脂、分散剂,防粘剂,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溶液。按重量份计,所用分散剂的用量为PVC树脂的0.02%-1.0%,优选为0.1-0.8%,防黏剂的用量为PVC树脂的0.08%-1.6%,优选为0.4-1.5%; 固液比(PVC树脂与盐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3-1:9。

所述的盐酸溶液浓度为16%-21%(重量比)。

所述的PVC树脂的聚合度范围为500-2500,优化的选择范围是650—1500,更优的选择范围是650-1300;平均粒径范围为160μm-230μm,优化选择为180μm-210μm;表观密度0.55g/ml-0.65g/ml。

聚合度的高低表示PVC树脂分子量的大小,是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PVC的颗粒度和表观密度影响氯化反应的装载系数和负荷,并对CPVC树脂的颗粒度产生影响。颗粒细,分散难度大,产品易团聚和结块,CPVC的干粉流动性不好,颗粒粗,氯化不均匀,产品质量下降。

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甲基丙烯酸钠、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醚类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的防黏剂为滑石粉、二氧化硅、硅油中的一种;

所述氯化反应,抽真空至-0.06~-0.08MPa,除去釜中氧气。开蒸汽阀升温,同时开启通氯阀通入氯气,设定反应的起始温度为40℃-50℃,反应终止温度为80℃-100℃,优选为81-95℃,设定压力0.3-0.4MPa,通氯量与PVC树脂的重量比为0.4-0.9。

所述第一阶段氯化,从起始温度开始均匀通入氯气,通入氯气和升温同时进行,通氯时间为1.5h时,釜内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通氯量达到总通氯量的50%-80%,优选为55-75%,反应温度为终止温度的80%-98%,优选为81.5-95.7%。

所述第二阶段氯化,匀速升温,继续通入氯气,维持反应压力恒定在设定压力。

所述第一阶段氯化,升温速率为1.5-2℃/5min;

所述第二阶段氯化,升温速率为0.5-1.2℃/5min,反应时间为35-60min。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后处理,所述后处理,所得的氯化聚氯乙烯经脱酸、脱水、干燥后得到氯化聚氯乙烯成品。所得盐酸溶液经净化后,进入盐酸储罐。

反应所得产品,氯化均匀,CPVC树脂的干粉流动性小于26s,弹性模量≥2500MPa,刚性好,综合性能优异。

净化后盐酸溶液中的固体悬浮物≤10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CPVC树脂的干粉流动性为15-25s,弹性模量为2654-2816MPa,刚性高,拉伸强度为52-58MPa,简支梁冲击强度为17-22kJ/m2;综合性能优异。

(2)本发明不加入引发剂,减少了引发剂残留对制品色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反应时间短,氯化反应时间为125-150min。

(3)氯化过程盐酸浓度提高到22%以上,净化工艺降低杂质, 可循环使用,多余部分可以销售,直接应用于金属冶金,有机合成以及氯化钙的生产等,实现盐酸的综合利用,环保、节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悬浮溶液

在氯化釜中,加入4m3稀盐酸,浓度为19%(重量比),PVC树脂700kg,所用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颗粒平均粒径为200μm,表观密度为0.6ml/ g。聚甲基丙烯酸钠4kg,滑石粉6Kg,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溶液。

(2)氯化反应

设定初始反应温度为48℃,终止反应温度为85℃,反应压力≤0.35MPa。

A、第一阶段氯化

抽真空至-0.065MPa,反应温度为48℃,通入氯气,通入氯气和升温同时进行。通氯1.5h后,通氯量为305kg,反应温度为76.5℃,压力达到0.35MPa。

升温速率为1.6℃/5min;

B、第二阶段氯化

调整升温速率为1℃/5min,继续通入氯气,保持反应压力为0.35MPa;

温度升至85℃,反应结束,反应时间为43min。

二个阶段通入氯气总量为470Kg,所得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氯含量为67.5%(重量比)。

(3)后处理

将氯化聚氯乙烯脱酸、脱水、干燥后得到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成品,干粉流动性为19s。所得产品测试性能,拉伸弹性模量为2750MPa;拉伸强度为53MPa,简支梁冲击强度为20kJ/m2

所得盐酸溶液经净化后,进入盐酸储罐。净化后盐酸溶液中的固体悬浮物≤10mg/L。

实施例2

(1)制备悬浮溶液

在氯化釜中,加入4m3稀盐酸,浓度为17.3%(重量比),PVC树脂960kg,所用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300,颗粒平均粒径为180μm,表观密度为0.63 g / ml。聚乙烯吡咯烷酮400g,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共聚物600g,硅油3.8Kg,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溶液。

(2)氯化反应

设定初始反应温度为50℃,终止反应温度为95℃,压力≤0.4MPa。

A、第一阶段氯化

抽真空至-0.080MPa,,反应温度为50℃,通入氯气,通入氯气和升温同时进行。通氯1.5h后,通氯量为264kg,反应温度为81.5℃,压力达0.4MPa。

升温速率为1.75℃/5min。

B、第二阶段氯化

调整升温速率为1.2℃/5min,继续通入氯气,保持反应压力为0.4MPa;

温度升至95℃,反应结束,反应时间为56min。

二个阶段通入氯气总量为480Kg,所得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氯含量为65.1%(重量比)。

(3)后处理

将氯化聚氯乙烯脱酸、脱水、干燥后得到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成品,干粉流动性为15s。所得产品测试性能,拉伸弹性模量为2816MPa,拉伸强度为58MPa,简支梁冲击强度为22kJ/m2

所得盐酸溶液经净化后,进入盐酸储罐。净化后盐酸溶液中的固体悬浮物≤10mg/L。

实施例3

(1)制备悬浮溶液

在氯化釜中,加入4m3稀盐酸,浓度为21%(重量比),PVC树脂510kg,所用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650,颗粒平均粒径为220μm,表观密度为0.56g / ml。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的共聚物4kg,二氧化硅7.5Kg,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溶液。

(2)氯化反应

设定初始反应温度为42℃,终止反应温度为81℃,压力≤0.3MPa。

A、第一阶段氯化

抽真空至-0.070MPa,反应温度为42℃,通入氯气,通入氯气和升温同时进行,通氯1.5h后,通氯量为300kg,反应温度为77.5℃,压力达0.3MPa。

升温速率为1.97℃/5min。

B、第二阶段氯化

调整升温速率为0.5℃/5min,继续通入氯气,保持反应压力为0.3MPa;

温度升至81℃,反应结束,反应时间为35min。

二个阶段通入氯气总量为400Kg,所得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氯含量为69.1%(重量比)。

(3)后处理

将氯化聚氯乙烯脱酸、脱水、干燥后得到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成品,干粉流动性为25s。所得产品测试性能,拉伸弹性模量为2654MPa,拉伸强度为52MPa,简支梁冲击强度为17.6kJ/m2

所得盐酸溶液经净化后,进入盐酸储罐。净化后盐酸溶液中的固体悬浮物≤10mg/L。

对比例1

(1)制备悬浮溶液

在氯化釜中,加入4.1m3稀盐酸,浓度为20%(重量比), PVC树脂850kg,甲基丙烯酸钠5kg,过氧化苯甲酰1.5Kg,滑石粉7kg,搅拌,制成悬浮溶液,升高至60℃,浸润乳化30min;

所述PVC树脂,聚合度为700,平均粒径范围为120μm;表观密度0.52g/ml。

(2)氯化反应

将悬浮溶液压入氯化釜,密封后,通入压力为0.1MPa氮气,时间为30min,抽真空至-0.06MPa,排除氯化釜内的氧气。

氯化过程中,反应的起始温度T0为60℃,温度T1为90℃,温度T2为100℃,最终反应温度T3为110℃。设定总通氯量为570kg,T0-T1区间内的通氯量为208kg,通氯时间为1.3h,T1-T2区间内的通氯量为253kg,通氯时间为1.1h,T2-T3区间内的通氯量为109kg,通氯时间为1.3h。通氯结束,保温10min。反应过程釜内压力≤0.4MPa。

(3)后处理

将氯化聚氯乙烯脱酸、脱水、干燥后得到氯化聚氯乙烯树脂成品,所得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氯含量为67.8%(重量比),干粉流动性40s,所得产品测试性能拉伸弹性模量为2289MPa,拉伸强度为55MPa,简支梁冲击强度为13kJ/m2

对比例1加入了引发剂,同时需要通过浸润过程,起始温度和终点温度均高于本发明,氯化反应中通氯、升温控制和压力控制不同于本发明,其制备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干粉流动性不好,拉伸弹性模量低,刚性下降,简支梁冲击强度也降低,同时,氯化反应时间为3.86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