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067发布日期:2020-01-31 14:1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物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



背景技术:

鲁奇甲醇制烯烃(mtp)工艺除了主产丙烯外,还副产汽油产物。目前神华宁煤集团的两套甲醇制丙烯工业装置(50万吨/年),副产汽油产物近40万吨/年。这些烃类副产物主要成分有烯烃、环烷烃、芳烃等,杂质含量非常少,几乎不含s和n,直接作为燃料燃烧十分可惜。同时,由于存在昂贵的汽油税,导致现有以汽油为主要产品的分离工艺的经济效益不好。因此,急需开发可提高副产物附加值的工艺系统,以增加工艺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的副产汽油产物中得到优质芳烃,使得副产汽油产物得到增值利用,从而提高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包括脱己烷塔和汽油稳定塔;

所述脱己烷塔设有用于接收来自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的c5以上组分的入料口,所述脱己烷塔用于对所述c5以上组分进行分离并得到汽油产物和c6以下烃类组分;所述脱己烷塔的塔顶设有c6以下烃类组分输出口,所述脱己烷塔的塔底设有汽油产物输出口;

所述汽油稳定塔设有汽油产物输入口,所述汽油产物输入口与脱己烷塔的汽油产物输出口通过汽油产物输送管道连通,所述汽油稳定塔用于接收来自脱己烷塔的汽油产物并从中分离得到c7以上非芳烃组分和芳烃组分;所述汽油稳定塔的塔底设有芳烃输出口,所述汽油稳定塔的塔顶设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出口。

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油产物输送管道上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用于将脱己烷塔的汽油产物输出口输出的汽油产物泵送至汽油稳定塔。

优选的,所述汽油稳定塔的芳烃输出口上连接有芳烃输送管道,所述汽油稳定塔的下部还设有芳烃回流口,所述芳烃回流口和所述芳烃输送管道通过芳烃回流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芳烃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汽油稳定塔的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出口上连接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送管道,所述汽油稳定塔的上部设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口,所述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口与所述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送管道通过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调节阀。

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油稳定塔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再沸器。

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汽油稳定塔上设有用于控制汽油稳定塔内压力的压力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将脱己烷塔中分离得到的汽油产物直接输入至汽油稳定塔,在汽油稳定塔中进行芳烃的富集并获得芳烃产物,可以显著地增加甲醇制烯烃(mtp)装置经济效益,利于实现多元化生产,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对提高煤炭转换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的副产汽油产物中得到优质芳烃。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从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芳烃的系统包括脱己烷塔100和汽油稳定塔200。

其中,脱己烷塔100用于接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产出的c5以上组分,并从中分离得到汽油产物和c6以下烃类组分。该c6以下烃类组分为用于循环的c6和小于c6的组份,主要为c5/c6(烷烃、烯烃、环烷烃),大部分循环返回mtp反应器进一步转化为烯烃。脱己烷塔100设有入料口102,该入料口102用于接收来自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的c5以上组分,具体的,在入料口102上连接有用于输送c5以上组分的输送管道101。脱己烷塔100的塔顶设有c6以下烃类组分输出口104,用于输出c6以下烃类组分。脱己烷塔100的塔底设有汽油产物输出口103,用于输出汽油产物。

汽油稳定塔200用于接收来自脱己烷塔100的汽油产物,并从中分离得到c7以上非芳烃组分和芳烃组分。汽油稳定塔200设有汽油产物输入口201,具体的,该汽油产物输入口201可以设于汽油稳定塔200的中部。该汽油产物输入口201和脱己烷塔100的汽油产物输出口103通过汽油产物输送管道106连通,从而将脱己烷塔100塔底得到的汽油产物输入至汽油稳定塔200。汽油稳定塔200的塔底设有芳烃输出口202,用于输出芳烃组分。汽油稳定塔200的塔顶设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出口203,用于输出c7以上非芳烃组分。

脱己烷塔100塔顶的c6以下烃类组分输出口104所输出的c6以下烃类组分,可作为循环回炼烃循环至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的mtp主反应器中。

进一步的,在汽油产物输送管道106上设有输送泵107,该输送泵107用于将脱己烷塔100的汽油产物输出口103输出的汽油产物泵入至汽油稳定塔200内。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汽油稳定塔200的芳烃输出口202上连接有芳烃输送管道204,在汽油稳定塔200的下部设有芳烃回流口206,芳烃回流口206和芳烃输送管道204通过芳烃回流管道209连通,通过该芳烃回流管道209可使部分芳烃回流至汽油稳定塔200。进一步的,在芳烃回流管道209上设有回流调节阀(图中未示出),该回流调节阀用于调节芳烃的回流比,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回流比控制在0.2-1。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汽油稳定塔200的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出口203上连接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送管道205,在汽油稳定塔200的上部设有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口207,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口207与c7以上非芳烃组分输送管道205通过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管道208连通。通过该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管道208可使部分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至汽油稳定塔200。进一步的,在c7以上非芳烃组分回流管道208上设有回流调节阀(图中未示出),该回流调节阀用于调节c7以上非芳烃组分的回流比,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回流比控制在0.2-1。

进一步的,在汽油稳定塔200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再沸器(图中未示出),通过再沸器来加热塔釜物料,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再沸器温度控制在175-180℃。进一步的,在汽油稳定塔200上还设有压力调节阀(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汽油稳定塔200内的压力,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压力调节阀将压力控制在0.1-0.3mpa。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以对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的副产汽油产物进行增值利用,从中获得高附加值的芳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脱己烷塔100塔底物料作为燃料燃烧,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从脱己烷塔100塔底的汽油产物中分离出芳烃,可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煤炭转换附加值。

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图1的系统从脱己烷塔100的汽油产物输出口103输出的汽油产物经汽油产物输送管道106输入至汽油稳定塔200中进行分离,在芳烃输出口202获得了含量大于90%的芳烃。经检测,所得芳烃各项指标均可达到q/sh3175h53-2012要求。

表1所示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图1所示的系统进行生产时,由脱己烷塔100塔底的汽油产物输出口103输出的汽油产物的组成;表2为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3为表2中实施例3中汽油稳定塔200中得到的物料组分。

表1汽油产物pona组成

由表1可见,该汽油产物的组成为链烷烃17.06%(为质量分数,以下均为同此,不再赘述)、链烯烃19.46%、环烯烃11.3%、环烷烃14.67%和芳烃35.62%。其中环烯烃碳数集中于c6、c7和c8,以c7居多。芳烃碳数集中于c7、c8和c9,以二甲苯和三甲苯居多,此外还有14.32%的重质芳烃(c9以上芳烃)。

表2汽油稳定塔工艺参数及实验结果

表3汽油稳定塔物料组分

(表中%为质量分数)

由表2-3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从汽油产物中可分离得到含量大于90%的优质芳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之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修改或调整。这些修改或调整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