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9852发布日期:2020-09-08 1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为:

其中m为1至6的自然数;

r为分子量在100~2000的聚醚多元醇链段或聚酯多元醇链段;

r′为二异氰酸酯的核基,其结构包含:

-(ch2)6-、

m的结构与m的取值有关,若

m=1时,则m为:

h-、1~18个c的脂肪基、

m=2时,m为:

-(ch2)2-、-(ch2)4-、-(ch2)6-、

m=3时,m为:

m=4时,m为:

t为环氧基醇的核基,其结构包含:

-(ch2)n-、-ch2(och2ch2)n-、其中n为1至6的自然数。

2.一种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与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和/或巯基固化剂;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通过胺类固化剂和/或巯基固化剂在常温下实现固化或加热实现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固化剂包括脂肪族多元胺、脂环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以及由这些小分子多元胺衍生而成的各类大分子、高分子多元胺。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多异氰酸酯、阻聚剂、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后搅拌均匀,加热,在温度为45~65℃之间向反应容器中滴加环氧基醇,滴加完后,升温至75~105℃回流,继续搅拌、反应,直至总异氰值降至起始值的一半为止;

步骤二、在搅拌下维持温度在75~105℃之间,将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滴加入步骤一的混合物中,继续反应,直至异氰酸值降为0时,反应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与环氧基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00: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为酰氯和/或盐酸-磷酸,阻聚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5~2.0%;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05~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酰氯为苯甲酰氯。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端异氰基聚氨酯预聚体中直接滴加环氧基醇,维持温度在70~120℃之间,直至异氰酸值为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端异氰酸基聚氨酯预聚体异氰值与环氧基醇的羟值之比为1.00~1.00:1.30。

10.一种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在各类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或密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体系,该树脂体系既克服了传统聚氨酯树脂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耐潮气的缺点,又保留了聚氨酯树脂优异、宽泛的性能。该树脂体系是通过多元醇小分子、聚酯(聚醚)多元醇大分子与多异氰酸酯、缩水甘油等通过化学反应而获得。其与胺类固化剂、巯基类固化剂形成性能优异的固化物,可用于各种性能要求的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密封(包封)材料等的基础树脂体系。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军;黄娜;张永超;郅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