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25358发布日期:2021-06-04 17:3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浑浊、深色、散发恶臭的液体,呈微碱性,主要包括粪便水和洗涤水两部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主要由一些无毒有机物组成,含量大致在60%左右,主要包括糖类、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尿素等,在其全部悬浮物中有机物几乎占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较高,伴有各种洗涤剂,还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包括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如果不经处理排放,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占污水排放总量百分比逐年增大。生活污水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必须具有良好的降解有机物功能和沉降性能才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当活性污泥性能恶化,发生诸如污泥膨胀、分散生长、针状污泥、污泥上浮等情况时,必然带来出水水质恶化、污染环境以及运行动力费用增加的问题。现有技术急需一种可有效改善污泥性能,稳定整个系统的活性污泥生态平衡;加强去除效果,降解水体污染物;增强污泥沉降效果,使出水更加清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的物质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在污泥中生存,并且能有效的改善污泥性能,增强污泥沉降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将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混合制备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
8.作为优选,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2~3:2~3:1~2:1.5~2:1~1.5:1~2。
9.作为优选,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中的菌数均≥1
×
108cfu/g。
1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1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应用。
12.作为优选,所述菌剂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单独使用或制备成复合微生物菌泥使用。
13.作为优选,所述单独使用的方法为:将菌剂直接投入生活污水中。
14.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成复合微生物菌泥的方法为:
15.(1)将菌剂接种于生活污水中,发酵培养,得第一发酵产物;
16.(2)在第一发酵产物中投入污泥,继续发酵16~24h得到复合微生物菌泥。
17.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接种的菌剂的体积与生活污水的体积比为3~5:10;
18.步骤(1)所述生活污水为悬浮物含量≤20mg/l的生活污水;
19.步骤(2)所述投入污泥的时机为第一发酵产物中的微生物菌数≥1
×
108cfu/g时;
20.步骤(2)所述投入污泥的体积与生活污水和菌剂总体积比为3~4.5:10。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如下优点:
22.(1)增强活性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23.(2)改善污泥性能,增强活性污泥的絮凝性;
24.(3)减少二沉池漂泥现象,改善出水水质;
25.(4)有效抑制和防止丝状菌膨胀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絮凝图(左图未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右图为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
27.图2为投放前污泥的性质(其中左图取自好氧池前端,右图取自好氧池后端)。
28.图3为投放后5天污泥的性质(其中左图取自好氧池前端,右图取自好氧池后端)。
29.图4为投放后15天污泥的性质(其中左图取自好氧池前端,右图取自好氧池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混合制备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
32.在本发明中,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2~3:2~3:1~2:1.5~2:1~1.5:1~2,优选为2.5:2.5:1.5:1.75:1.25:1.5。
33.在本发明中,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中的菌数均≥1
×
108cfu/g。
34.在本发明中,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凝乳类芽孢杆菌、戊糖片球菌和红城红球菌均为市售。
3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36.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的应用。
37.在本发明中,所述菌剂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单独使用或制备成复合微生物菌泥使用。
38.在本发明中,所述单独使用的方法为:将菌剂直接投入生活污水中。
39.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备成复合微生物菌泥的方法为:
40.(1)将菌剂接种于生活污水中,发酵培养,得第一发酵产物;
41.(2)在第一发酵产物中投入污泥,继续发酵16~24h得到复合微生物菌泥。
42.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接种的菌剂的体积与生活污水的体积比为3~5:10,优选为4:10;
43.步骤(1)所述生活污水为悬浮物含量≤20mg/l的生活污水;
44.步骤(2)所述投入污泥的时机为第一发酵产物中的微生物菌数≥1
×
108cfu/g时;
45.步骤(2)所述投入污泥的体积与生活污水和菌剂总体积比为3~4.5:10,优选为4:10。
46.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的继续发酵16~24h优选为18~22h,进一步优选为20h。
4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8.实施例1
49.称取0.5g高岭土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自来水至刻度线。摇匀后加入1ml复合微生物菌剂,ph调至8.5,用玻璃棒快速搅拌1分钟,慢速搅拌2分钟,静置10min。同时以不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高岭土悬浊液为对照液。取上清液于72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500nm处测量吸光度,检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效率,结果见图1。
50.所述高岭土为经过1250目筛的高岭土。
51.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按体积比为3:2:1:2:1.5:2配置得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52.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液、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解凝乳类芽孢杆菌发酵液、戊糖片球菌发酵液和红城红球菌发酵液中的菌数均为1
×
108cfu/g。
53.所述絮凝效率υ=(aod500

bod500)/aod500
×
100%;aod500为对照液中上清液的测量值,bod500为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后上清液的测量值。
54.经过测量和计算,显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絮凝效率为92.13%。
55.实施例2
56.鄂尔多斯罕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为3000m3/d,即每小时处理水量为125m3/h,现场采用a/o工艺,生化池的总有效容积为1800m3。
57.准备带曝气和搅拌装置的8吨发酵罐一个,将经过现场粗格栅、细格栅的生活污水抽取3m3经过滤器,确保经过过滤后的生活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物小于20mg/l抽,然后放至发酵罐中备用,开启发酵罐的曝气和搅拌装置,加入实施例1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2m3,进行发酵培养,每12小时取样计数,当微生物菌数为1
×
108cfu/g时,抽取现场生化污泥沉淀池内的污泥1.7m3至发酵罐中,再次进行曝气、搅拌培养,培养18小时后,得到复合微生物菌泥,此时关闭曝气和搅拌,备用。
58.投放前生化池的污泥浓度为2700mg/l,此时对生化池的二沉池进行排泥操作,将好氧池中的污泥浓度控制在2200mg/l。开启发酵罐的搅拌和曝气装置,以便菌泥充分混合均匀,开启菌泥投加开关,控制流速在0.8m3/h,将现场制作好的复合微生物菌泥,以生化池有效容积a池和o池的总有效容积的(即好氧池、兼氧池的有效容积总和)的0.32%的比例,
在a池(兼氧池)的进水口进行投加,投加完成后为7.3小时。投加完成后,开启生化处理污泥回流100%,并在两天不能进行现场生化池的二沉池的排泥操作。第三天,根据生化系统处理水量为125m3/h为基准,开启计量泵,控制计量泵的流量为0.025m3/h,将实施例1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投加到生化处理单元的内回流入口处。
59.观察投放前、投放后5天和15天好氧池中污泥的性质,结果见图2~4。
60.测定投放前、投放后1天、2天和6天二沉池出水时水中cod、氨氮、总氮、总磷指标,结果见表1。
61.所述投放后是指最后一次投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开始计算。
62.表1投加复合微生物菌泥和菌剂前后二沉池出水水质指标
[0063][0064][0065]
表1显示: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改善污泥性能,稳定整个系统的活性污泥生态平衡;加强去除效果,降解水体污染物;增强污泥沉降效果,使出水更加清澈,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
[0066]
图2~4显示: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后的生物相情况:sv30沉降检测中,污泥沉降速度快,无膨胀现象,可以明显看出比投加前上清液悬浮物大量减少,丝状菌得到有效抑制,其比例维持在20%左右的正常范围内;污泥镜检显示菌胶团堆积性变强,同时有大量钟虫、累枝虫、独缩虫等固着型原生动物出现在菌胶团上,表明活性污泥生态良好,污泥活性强,水质处理效果好,出水清澈。同时系统在受进水高cod、高氨氮的冲击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和污泥生态平衡,而且所以水质数据全部达标,说明通过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生化系统的抗冲击负荷性。
[0067]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如下优点:
[0068]
(1)增强活性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0069]
(2)改善污泥性能,增强活性污泥的絮凝性;
[0070]
(3)减少二沉池漂泥现象,改善出水水质;
[0071]
(4)有效抑制和防止丝状菌膨胀的作用。
[007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