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2782发布日期:2022-07-06 00:1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一般采用物料正置式,灭菌前需要将试剂瓶正置摆放在架子上,试剂瓶也可称之为料瓶。灭菌结束以后,需要将料瓶取下,再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例如,每次使用稀释液及缓冲液进行过滤及冲洗步骤时,便需要手动取下料瓶,操作复杂,效率较低。
3.发明人分析认为,可以对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进行改良,使得进行无菌检查诸如薄膜过滤法时无需将料瓶取下,便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可以使得进行无菌检查时无需将料瓶取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该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包括支架、下承托组件和上承托组件。所述支架提供支撑基础。所述下承托组件包括下托架,所述下托架由所述支架可转动地支撑,所述下托架的转动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下托架包括下前挡条、下后挡条和多个下瓶托。所述下前挡条和下后挡条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分别位于前侧和后侧,所述下前挡条用于卡托第一料瓶的瓶颈,所述下后挡条用于阻挡所述第一料瓶的瓶底。所述多个下瓶托沿左右方向分布,每个下瓶托在所述下前挡条和所述下后挡条之间延伸,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料瓶的瓶身,使得所述第一料瓶的瓶身沿着所述下瓶托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上承托组件包括上托架,所述上托架由所述支架固定支撑于所述下承托组件上方。所述上托架包括上前挡条和多个上瓶托。所述上前挡条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卡托第二料瓶的瓶颈。所述多个上瓶托沿左右方向分布,每个上瓶托从所述上前挡条朝向后上方延伸,用于承托所述第二料瓶的瓶身,使得所述第二料瓶的瓶身沿着所述上瓶托的延伸方向延伸。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架,所述两个立架沿左右方向分离地布置,并且均沿竖向延伸。所述上托架和所述下托架均支撑在所述两个立架之间。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承托组件包括多个下托架,所述多个下托架在竖向上分离且彼此固接,借此,所述下承托组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架可转动。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位于台面上。所述下承托组件的所述多个下托架通过所述下承托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底侧部分抵接所述台面而锁定在预定位置。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下瓶托由一对下托杆构成,所述一对下托杆均连接在所述下前挡条和所述下后挡条之间,并且分别提供所述第一料瓶的瓶身在左右方向上的支点;和/或,每个所述上瓶托由一对上托杆构成,所述一对上托杆均从所述上前挡条朝向后上方延伸,并且分别提供所述第二料瓶的瓶身在左右方向下的支点。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承托组件在所述上前挡条处对应每个上瓶托的位置还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允许所述第二料瓶的瓶颈通过而不允许所述第二料瓶的瓶身通过。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承托组件还包括上后挡条,所述上后挡条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上前挡条的后侧,用于阻挡所述第二料瓶的瓶底。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瓶托从所述上前挡条朝向后上方呈预定角度延伸,所述预定角度在30
°‑
50
°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定角度在40
°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在后侧设置有挂脚,用于悬挂整个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所述上承托组件和所述下承托组件均为由不锈钢圆钢制成的框架结构。
16.上述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中,上承托组件的上托架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部分料瓶稳定倒置,因而可以使得该部分料瓶可以直接进行无菌检查,而下承托组件的下托架的结构设置使得另一部分料瓶可以转动至倾斜倒置或者倾斜正置的不同状态,可以适应该另一部分料瓶的操作需求。采用上述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进样针针头穿刺进入料瓶中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因而可以进行无菌检查时无需将料瓶取下,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实现药品无菌检查特别是薄膜过滤法的过滤及冲洗过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18.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的示例性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的分解视图。
19.图2是示例性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的侧视图。
20.图3是示例性上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示例性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示出示例性上托架承托小瓶的示意图。
23.图6是示出示例性下托架承托大瓶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
26.1-支架;2-下承托组件;3-上承托组件;4-台面
27.11-立架;12-挂脚;21、21a、21b-下托架;31、31a、31b-上托架;
28.22-下前挡条;23-下后挡条;24-下瓶托;
29.32-上前挡条;33-上后挡条;34-上瓶托;
30.241-下托杆;341-上托杆;111、112、113、211、311、312-圆钢;
31.26a、26b-连接杆;26c-中间杆;
32.8a-第一料瓶,8b-第二料瓶;80a、80b-瓶身;81a、81b-瓶颈;82a、82b
‑ꢀ
瓶底;83a、83b-瓶口。
和“右”,更靠近工作人员的一侧和更远离工作人员的一侧分别对应“前”和“右”,工作人员的上侧和下侧则分别对应“上”和“下”。
41.支架1提供支撑基础。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架1可以包括两个立架11,两个立架11可以沿左右方向分离地布置,并且可以均沿竖向延伸。竖向也即图1 中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文中提及的两个方向“沿

方向”、“在

方向上”等并不需要满足数学意义上严格的一致性,而是容许一定的容差范围,而是意指在该方向上至少有分量,优选地,与该方向的夹角在45
°
以内,更优选地,夹角在20
°
以内。
42.下承托组件2可以包括下托架21。下托架21可以由支架1可转动地支撑。下托架21的转动轴线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下托架21例如可以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h1而可转动地支撑于支架1。例如,转轴h1可以固接于支架1,而下托架21具有可与转轴h1形成轴孔配合的穿孔,借此,下托架21可以绕着转轴h1的中心轴线而相对于支架1转动,转轴h1的中心轴线限定下托架21的转动轴线。
43.下托架21可以包括下前挡条22、下后挡条23和多个下瓶托24。多个下瓶托24可以沿左右方向分布。需要理解,文中的“多个”意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例如,图1中,下托架21可以包括六个下瓶托 24。
44.下前挡条22和下后挡条23可以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分别位于前侧和后侧。结合图1和图6,下前挡条22用于卡托第一料瓶8a的瓶颈81a,下后挡条23用于阻挡第一料瓶8a的瓶底82a。每个下瓶托24可以在下前挡条 22和下后挡条23之间延伸,用于承托第一料瓶8a的瓶身80a,使得第一料瓶 8a的瓶身80a沿着下瓶托24的延伸方向d2延伸。
45.延伸在下前挡条22和下后挡条23之间的下瓶托24可以托住第一料瓶8a 的瓶身80a。下前挡条22可以卡托第一料瓶8a的瓶颈81a,因而可以防止第一料瓶8a(具体地,其比瓶颈81a的尺寸更大的瓶身80a)向前移动。下后挡条23可以阻挡第一料瓶8a的瓶底82a,因而可以防止第一料瓶8a向后移动。这样,可以使得在下托架21的转动过程中,第一料瓶8a可以始终较为稳定地承托于下托架21,无论是在下托架21转动至使得第一料瓶8a的瓶口83a朝下还是瓶底82a朝下的状态。
46.上承托组件3可以包括上托架31。上托架31可以由支架1固定支撑于下承托组件2上方,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等。
47.上托架31可以包括上前挡条32和多个上瓶托34。多个上瓶托34可以沿左右方向分布。例如,图1中,上托架31可以包括十个上瓶托34。
48.结合图1和图5,上前挡条32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卡托第二料瓶 8b的瓶颈81b。每个上瓶托34从上前挡条32朝向后上方延伸,用于承托第二料瓶8b的瓶身80b,使得第二料瓶8b的瓶身80b沿着上瓶托34的延伸方向 d1延伸。可以理解,上瓶托34并非从前向后水平延伸,而是从上前挡条32 朝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也即,上瓶托34的延伸方向d1与从前侧指向后上侧的方向一致,换言之,上瓶托34从前指向后的延伸方向d1与前后方向呈预定角度α,预定角度α为锐角,如图2所示。
49.上前挡条32卡托第二料瓶8b的瓶颈81b,可以防止第二料瓶8b(具体地,其比瓶颈81b的尺寸更大的瓶身80b)向前移动。从上前挡条32朝向后上方延伸的上瓶托34可以托住第二料瓶8b的瓶身80b,可以使得第二料瓶80b可以较为稳定地保持在瓶口83b朝下而瓶底82b朝上的倾斜倒置状态。
50.上述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10中,上承托组件3的上托架31可以使得料瓶80b稳定倒置,可以直接进行相应的无菌检查操作,而无需将料瓶取下后再进行相应操作。同时,其中的下承托组件2的下托架21可以转动至预定角度,例如通过手动操作,因而可以使得料瓶80a稳定地倾斜倒置或者倾斜正置,以适应不同的操作需求。而且,角度可调的下托架21位于倾斜式固定的上托架31下方,使得角度调节操作时对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10整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而且,下托架21的位置较低,这样倾斜正置时工作人员操作起来也更方便,另外,可以直接利用台面来进行角度的锁定而无需再设置角度锁定机构,这在后面会提及,此处不作赘述。
51.相比于传统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上述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10 可以实现部分料瓶也即其置放的稀释液及缓冲液倒置并固定,因而可以直接进行过滤及冲洗步骤,同时还可以实现部分料瓶固定放置的同时还可以调整置放角度,可以充分利用置放架空间,实现无菌检查过程中的各种物料置放需求,使得工作人员操作快速方便,能够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52.图示实施方式中,下承托组件2可以包括多个下托架21,图中为两个。上承托组件3也可以包括多个上托架31,图中为三个。传统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通常层数较少,空间利用率较低。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无菌隔离器内部空间,也即,充分利用无菌隔离器实验舱舱体空间。
53.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支架1可以包括两个立架11,而上托架31 和下托架21可以均支撑在两个立架11之间。这种结构更加稳固。
54.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架1可以在后侧设置有挂脚12,用于悬挂整个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10。例如,每个立架11可以在后侧的较高位置设置一挂脚 12,诸如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10自身的置放。
55.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下承托组件2可以包括多个下托架21。多个下托架21可以在竖向上分离且彼此固接,借此,下承托组件2设置成相对于支架1可转动。也即,多个下托架21彼此固接,相对于支架1整体转动。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下托架21也可以设置成相对于支架1各自转动,也即,其中一个下托架21可以转动至一个角度,而另一下托架21可以转动至另一角度。
56.图示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支架1可以位于台面4上。可以理解,支架 1可以直接放置在台面4上,也可以通过挂脚12悬挂于台面4上方。下承托组件2的多个下托架21可以通过下承托组件2相对于支架1转动至底侧部分b2 抵接台面4而锁定在预定位置。
57.在图2的侧视图中,下承托组件2的截面呈矩形框状,该矩形框的两个长边分别由位于较上侧的下托架21a和位于较下侧的下托架21b构成,而该矩形框的两个短边由支撑连接在下托架21a、21b之间的连接杆26a、26b构成。例如,下承托组件2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从图2中右侧的水平放置状态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图2中左侧实线所表示的中间倾斜正置状态,如果从图2中左侧实线示出的中间倾斜正置状态继续转动,则下承托组件2的矩形框的底侧部分 b2(下托架21b和连接杆26a的交接处)很快会抵接台面4,而不允许继续转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下承托组件2锁定在该最终倾斜正置状态。又例如,下承托组件2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从图2中右侧的水平放置状态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图2中左侧虚线所表示的中间倾斜倒置状态,如果从图2中左侧虚线示出的中间倾斜倒置状态继续转动,则下承托
组件2的矩形框的底侧部分b2(此时,是下托架21b和连接杆26b的交接处)很快会抵接台面4,而不允许继续转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下承托组件2锁定在该最终倾斜倒置状态。
58.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另外设置角度锁定机构,以将下托架 21锁定在预定角度。例如,该角度锁定机构可以包括插销、设置于支架1的预定位置(图中以位置p1作为示例)的第一插孔,以及设置于下承托组件2的对应位置的第二插孔。在下托架21转动至预定角度后,使用插销分别穿插连接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而将下托架21锁定在预定角度位置。进一步地,下承托组件2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因而通过将第一插孔与不同的第二插孔穿连,便可以将下托架21锁定在不同的角度。
59.可以理解,文中使用特定词语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一个实施方式”、“另一实施方式”和/或“一些实施方式”意指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或“另一实施方式”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60.图示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见图4,每个下瓶托24可以由一对下托杆241 构成,也即,由成对的两个下托杆241构成。该一对下托杆241可以均连接在下前挡条22和下后挡条23之间,并且分别提供第一料瓶8a的瓶身80a在左右方向上的支点。换言之,如图6所示,瓶身80a的小于一半的部分容置于该一对下托杆241之间的空间中,而该一对下托杆241分别支撑瓶身80a的左下侧部位和右下侧部位。类似地,可以参见图3,每个上瓶托34可以由一对上托杆341构成。该一对上托杆341可以均从上前挡条32朝向后上方延伸,并且分别提供第二料瓶8b的瓶身80b在左右方向下的支点,这可以参见图5。
61.图示实施方式中,可以参见图3,上承托组件3可以在上前挡条32处对应每个上瓶托34的位置还设置有挡圈35。挡圈35可以允许第二料瓶8b的瓶颈 81b通过而不允许第二料瓶8b的瓶身80b通过。这样可以辅助防止第二料瓶 8b在倾斜倒置时滑落,使得支撑更加稳定。
62.图示实施方式中,可以结合图3和图5,上承托组件3还可以包括上后挡条33。上后挡条33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上前挡条32的后侧,用于阻挡第二料瓶8b的瓶底80b,图5中,上后挡条33被第二料瓶8b的瓶底80b挡住而未示出。这样,可以使得第二料瓶8b的置放更加稳定。
63.上瓶托34可以从上前挡条32朝向后上方呈预定角度α延伸。如前面提及的,参见图2,上瓶托34从前指向后的延伸方向d1与前后方向呈预定角度α。优选地,该预定角度α在30
°‑
50
°
,更优选地,在40
°
。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这一倾斜角度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检查。
64.如前面提及的,下承托组件2可以包括在竖向上分离的多个下托架21。上承托组件3可以包括多个上托架31。多个上托架31可以分别由支架1固定支撑在沿竖向分布的不同位置。
65.图示实施方式中,相邻下托架21之间在竖向上的间距s21可以为130mm;相邻上托架31之间在竖向上的间距s31可以为70mm,多个上托架31可以彼此平行;上承托组件3中位于最下侧的上托架31与下承托组件2中位于最上侧的下托架21之间在竖向上的间距s23可以为200mm;下承托组件2中位于最下侧的下托架21与支架1的底端之间在竖向上的间距s11
可以为50mm。可以理解,如图2所示,间距s21可以是在相邻下托架21均为水平状态时对应点在竖向上的距离,间距s31可以是在相邻上托架31均为一致的倾斜状态时对应点在竖向上的距离,间距s23可以是最下侧的上托架31在其延伸方向 d1上的大致中点与最上侧的下托架2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对应点之间在竖向上的距离,间距s11可以是最下侧的下托架21处于水平状态时与支架1的底端之间在竖向上的距离(或者,称之为高度)。
66.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架1、上承托组件3和下承托组件2可以均为由不锈钢圆钢制成的框架结构。例如,图2中,支架1的每个立架11可以包括竖向延伸的两个圆钢111和前后延伸的两个圆钢112,圆钢111、112大体首尾相接,组成矩形外框结构,竖向延伸的两个圆钢111的较高位置可以例如焊接向后侧凸伸且向下弯折的挂脚12,竖向延伸的两个圆钢111的较低位置可以例如焊接有前后延伸的连接圆钢113。立架11例如可以使用不锈钢圆钢来制造,立架11的总高度可以是546mm,前后方向的宽度可以是158mm,挂脚12从后侧圆钢111伸出的长度例如可以是33mm,向下弯折突出的长度例如可以是 32mm。
67.又例如,图3中,上承托组件3的每个上托架31可以包括前后延伸的两个侧圆钢311和左右延伸的后圆钢312,两个侧圆钢311、后圆钢312和圆钢形式的上前挡条32首尾相接,组成矩形框结构。每个上托架31可以焊接固定于立架11上。其中,圆钢形式的上后挡条33连接在两个侧圆钢311之间且位于后圆钢312和上前挡条32之间,而圆钢形式的上托杆341分布在两个侧圆钢311之间。图4中,下承托组件2的每个下托架21可以包括前后延伸的两个侧圆钢211,两个侧圆钢211、圆钢形式的下前挡条21和下后挡条22首尾相接,组成矩形框结构。其中,圆钢形式的下托杆241分布在两个侧圆钢211 之间。图1和图2中,下托架21a、21b通过分布于四个角的连接杆26a、26b 连接,并且在均位于左侧或右侧的连接杆26a、26b之间还分布有竖向延伸的中间杆26c,下承托组件2通过转轴h1穿连中间杆26c和立架11的连接圆钢 113而实现转动支撑。上托架31的侧圆钢311、后圆钢312、上前挡条32等,以及托架21的侧圆钢211、下前挡条21、下后挡条22、连接杆26a、26b等,均可以称之为外框杆,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圆钢。上托架31的上后挡条33也可以称之为挡瓶杆,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圆钢。上托架31的上托杆341以及下托架21的下托杆241也可以称之为托瓶杆,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圆钢。
68.下承托组件2在左右方向上的总长尺寸设置成小于上承托组件3在左右方向上的总长尺寸,可以便于其转动。图中下承托组件2的两个下托架21可以自由调整托架角度,从而便于料瓶的倾斜角度,并且调整到位后可以自动卡住而保证不会自行转动。
69.上述无菌隔离器用物料置放架也可以称之为无菌隔离器用斜式多层物料置放架。其中,承托组件的瓶托均可以保证料瓶放置在托架上稳定并能利用料瓶的瓶颈固定,不能游动。所有托架焊接组装时,其后侧可以与支架的挂脚在同一平面或用其他方法保持同一平面。支架制作完成后可以焊接点处理表面光洁无毛刺,最后电抛光处理。
70.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