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1308发布日期:2022-08-06 07: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层状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


背景技术:

2.金葱粉也叫闪光粉,粒径较大的也叫金葱片(或闪光片),通常由精亮度极高的具有金属镀层的膜材 (也称金葱粉基材)经精密切割而成。金葱粉的粒径从0.004mm-3.0mm均可生产,金葱粉的形状有四角形、六角形、长方形等,其颜色有金色、银色、绿色、紫色、蓝色等各种单一色别,以及幻彩色、珠光色、镭射等有幻彩效果的色别。金葱粉主要用于物品表面装饰。
3.传统金葱粉的主要材料有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涤纶树脂)、氨基树脂(aminoresin氨基树脂是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含有(-nh2)官能团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为甲醛)加成缩合,然后生成的羟甲基(-ch2oh)与脂肪族一元醇部分醚化或全部醚化而得到的产物)、环氧树脂(phenolic epoxy resin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
11h12
o3)n,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硝化纤维素(nitrocellulose;cellulose nitrate硝化纤维素,又名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式为(c6h7n3o
11
)n,为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呈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不溶于水,溶于酯、丙酮等有机溶剂);其中,pet、环氧树脂、硝化纤维素这三种材料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随着时间发生发黄、变脆等黄变问题, 尤其在紫外光下影响更大, 使材料的使用寿命、美观性、实用性能降低,故采用这种金葱粉制成的美缝剂,因其所含的金葱粉易黄变,只能在室内应用,无法在户外使用推行。
4.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金葱粉的黄变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涂布树脂生产过程中添加紫外光吸收剂的方式来生产金葱粉,但是,紫外光吸收剂的效果有限,且价格昂贵,导致金葱粉的成本远超客户所能接受的价格,而且紫外光吸收剂为助剂的一种,添加量多时会对金葱粉的化学性质(如耐溶剂性、耐温性)及物理性质(如光泽度)产生不利影响,添加量少时其效果持续性有限;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更换高耐黄变环氧树脂及硝化纤维素的方式来生产金葱粉,但是,这种方式也只能暂缓金葱粉的黄变时间(由3天延长到10天), 其效果持续性有限,并不能永久性解决黄变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这种耐黄变金葱粉在阳光照射下不易出现老化、黄变的情况,采用这种耐黄变金葱粉制成的美缝剂适合在户外使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其特征在于:包括pet薄膜、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和第一抗黄变涂层,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一抗黄变涂层、pet薄膜、第二不黄变涂层自上至下依次排列;pet薄膜与第二不黄变涂层之间设有镀铝层或第二抗黄变涂层;第一抗黄变涂层、第二抗黄变涂层均由抗黄变涂料涂布后形成,抗黄变涂料由抗氧剂
1010和醋酸乙酯组成;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均由不黄变涂料涂布后形成,不黄变涂料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和醋酸乙酯组成。
6.上述抗黄变涂料中,抗氧剂1010(其化学名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能够有效地防止聚合物材料在长期老化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加工稳定剂,能改善聚合物材料在高温加工条件下的耐变色性,有效防止pet薄膜出现老化、黄变的情况;醋酸乙酯是稀释剂,能够将抗黄变涂料稀释至适合凹版涂布的粘度。利用抗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抗黄变涂层、第二抗黄变涂层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0-40m/min(米/分钟),烘干温度130-160℃。
[0007]
上述不黄变涂料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是生产主原料,能够决定耐黄变金葱粉的化学性能(耐溶剂性、耐磨擦性、耐黄变性);附着力促进剂是反应型硅烷混合物,会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产生架桥反应,能够提高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附着力,使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与相邻层之间不会出现脱离情况;铂金触媒主要用于降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附着力促进剂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不会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产生反应,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能够使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附着力促进剂之间的架桥反应完全;醋酸乙酯是稀释剂,不参与任何架桥反应,主要将不黄变涂料稀释至适合凹版涂布的粘度(一般为800-1200cps)。不黄变涂料的主要材料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树脂,属于有机硅系列产品,经过涂布后可使耐黄变金葱粉表面有滑性,可减少在生产过程中与设备、导辊摩擦,降低因摩擦造成金葱粉及膜材表面滑痕,降低耐黄变金葱粉亮度的损失,而且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替代原本的胺基树脂、环氧树脂、硝化纤维素混合物,由根源解决金葱粉中的树脂黄变问题,将这种金葱粉应用于美缝剂,可突破美缝剂使用范围,适合在户外使用推行。利用不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0-40m/min,涂布后的烘干温度170-180℃。
[0008]
优选方案中,所述不黄变涂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0-110份,附着力促进剂0.2-0.4份,铂金触媒1-2份,醋酸乙酯800-1000份。按比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不黄变涂料。
[0009]
更优选方案中,所述铂金触媒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金属铂金0.3%,氟化氢99.7%。
[0010]
上述附着力促进剂可以采用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的牌号为297的反应型硅烷混合物,上述铂金触媒可以采用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的牌号为4000的铂金溶液。
[0011]
优选方案中,所述抗黄变涂料由1-3%wt的抗氧剂1010和99-97%wt的醋酸乙酯组成。按比例将抗氧剂1010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抗黄变涂料。
[0012]
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pet薄膜与第二不黄变涂层之间设有第二抗黄变涂层。在制作上述耐黄变金葱粉时,先利用涂布机在pet薄膜的两面分别涂布第一抗黄变涂层和第二抗黄变涂层,再分别在第一抗黄变涂层、第二抗黄变涂层的表面上涂布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并确保第一不黄变涂层和第二不黄变涂层干燥完全,使第一抗黄变涂层与pet薄膜之间、第一不黄变涂层与第一抗黄变涂层之间、第二抗黄变涂层与pet薄膜之间、第二不黄变涂层与第二抗黄变涂层表面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性及成膜性(形成完整无破损结构)。
[0013]
另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pet薄膜与第二不黄变涂层之间设有镀铝层。在制作上述
耐黄变金葱粉时,先在pet薄膜的下表面上真空蒸镀铝形成镀铝层,并利用涂布机在pet薄膜的上表面涂布第一抗黄变涂层,再分别在第一抗黄变涂层、镀铝层的表面上涂布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pet薄膜的下表面因为有镀铝层保护,不另做抗黄变涂层),并确保第一不黄变涂层和第二不黄变涂层干燥完全, 使第一抗黄变涂层与pet薄膜之间、第一不黄变涂层与第一抗黄变涂层之间、第二不黄变涂层与镀铝层表面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性及成膜性(形成完整无破损结构)。
[0014]
本发明的耐黄变金葱粉与现有技术的普通金葱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不黄变涂料的主要材料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树脂,属于有机硅系列产品,经过涂布后形成第一不黄变涂层、第二不黄变涂层,可使耐黄变金葱粉表面有滑性,可减少在生产过程中与设备、导辊摩擦,降低因摩擦造成金葱粉及膜材表面滑痕,降低耐黄变金葱粉亮度的损失;(2)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替代原本的胺基树脂、环氧树脂、硝化纤维素混合物, 由根源解决金葱粉中的树脂黄变问题,将这种金葱粉应用于美缝剂,可突破美缝剂使用范围,适合在户外使用推行;(3)耐黄变金葱粉可直接在客户端现有美缝剂胶及工艺方法替换使用,无须在改变其他原料或设备,生产工艺、成品良率与传统金葱粉差异不大,不需新投入设备,减少公司固定资产支出。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这种用于户外美缝剂的耐黄变金葱粉,包括pet薄膜1、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和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一抗黄变涂层4、pet薄膜1、第二不黄变涂层3自上至下依次排列;pet薄膜1与第二不黄变涂层3之间设有镀铝层5;第一抗黄变涂层4由抗黄变涂料涂布后形成,抗黄变涂料由抗氧剂1010和醋酸乙酯组成;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均由不黄变涂料涂布后形成,不黄变涂料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和醋酸乙酯组成。
[001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黄变涂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5份,附着力促进剂0.3份,铂金触媒1.5份,醋酸乙酯900份。按比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不黄变涂料。利用不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5m/min,涂布后的烘干温度175℃。
[0019]
在本实施例中,附着力促进剂可以采用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的牌号为297的反应型硅烷混合物,铂金触媒可以采用陶氏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的牌号为4000的铂金溶液。
[0020]
在本实施例中,抗黄变涂料由2%wt的抗氧剂1010和98%wt的醋酸乙酯组成。按比例
将抗氧剂1010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抗黄变涂料。利用抗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二抗黄变涂层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5m/min(米/分钟),烘干温度150℃。
[0021]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施例一的耐黄变金葱粉的制作方法:在制作上述耐黄变金葱粉时,先在pet薄膜1的下表面上真空蒸镀铝形成镀铝层5,并利用涂布机在pet薄膜1的上表面涂布第一抗黄变涂层4,再分别在第一抗黄变涂层4、镀铝层5的表面上涂布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pet薄膜1的下表面因为有镀铝层5保护,不另做抗黄变涂层),并确保第一不黄变涂层2和第二不黄变涂层3干燥完全, 使第一抗黄变涂层4与pet薄膜1之间、第一不黄变涂层2与第一抗黄变涂层4之间、第二不黄变涂层3与镀铝层5表面之间形成良好的附着性及成膜性(形成完整无破损结构)。
[0022]
表1是对实施例一的耐黄变金葱粉与传统的镀铝膜金葱粉(镀铝膜金葱粉由自上至下排列的上颜色层、pet薄膜、镀铝层、下颜色层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老化测试(老化烘箱60℃*0.64w*288hr), 对两者的黄变值进行测量及对比(5个实例样本)。从表中可知,实施例一的耐黄变金葱粉无出现黄变,传统金葱粉出现严重黄变。
[0023]
表1:实施例二参考图2,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pet薄膜1与第二不黄变涂层3之间设有第二抗黄变涂层6。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二抗黄变涂层6均由抗黄变涂料涂布后形成。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黄变涂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10份,附着力促进剂0.4份,铂金触媒2份,醋酸乙酯1000份。按比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不黄变涂料。利用不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40m/min,涂布后的烘干温度180℃。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抗黄变涂料由3%wt的抗氧剂1010和97%wt的醋酸乙酯组成。按比例将抗氧剂1010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抗黄变涂料。利用抗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二抗黄变涂层6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40m/min(米/分钟),烘干温度160℃。
[0026]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施例二的耐黄变金葱粉的制作方法:在制作上述耐黄变金葱粉时,先利用涂布机在pet薄膜1的两面分别涂布第一抗黄变涂层4和第二抗黄变涂层6,再分别在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二抗黄变涂层6的表面上涂布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并确保第一不黄变涂层2和第二不黄变涂层3干燥完全,使第一抗黄变涂层4与pet薄膜1之间、第一不黄变涂层2与第一抗黄变涂层4之间、第二抗黄变涂层6与pet薄膜1之间、第二不黄变涂层3与第二抗黄变涂层6表面之间形成良好的
附着性及成膜性(形成完整无破损结构)。
[0027]
表2是对实施例二的耐黄变金葱粉与传统的透明膜金葱粉(透明膜金葱粉由自上至下排列的上颜色层、pet透明膜、下颜色层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老化测试(老化烘箱60℃*0.64w*288hr), 对两者的黄变值进行测量及对比(5个实例样本)。从表中可知,实施例二的耐黄变金葱粉无出现黄变,传统金葱粉出现严重黄变。
[0028]
表2:实施例三在其他部分均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黄变涂料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0份,附着力促进剂0.2份,铂金触媒1份,醋酸乙酯800份。按比例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附着力促进剂、铂金触媒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不黄变涂料。利用不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不黄变涂层2、第二不黄变涂层3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0m/min,涂布后的烘干温度170℃。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抗黄变涂料由1%wt的抗氧剂1010和99%wt的醋酸乙酯组成。按比例将抗氧剂1010加入到醋酸乙酯中,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抗黄变涂料。利用抗黄变涂料经涂布机涂布形成第一抗黄变涂层4、第二抗黄变涂层6的生产条件为:送膜速度30m/min(米/分钟),烘干温度130℃。
[0030]
表3是对实施例三的耐黄变金葱粉与传统的透明膜金葱粉(透明膜金葱粉由自上至下排列的上颜色层、pet透明膜、下颜色层构成)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老化测试(老化烘箱60℃*0.64w*288hr), 对两者的黄变值进行测量及对比(5个实例样本)。从表中可知,实施例二的耐黄变金葱粉无出现黄变,传统金葱粉出现严重黄变。
[0031]
表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