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分子标记及qtl定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448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分子标记及qtl定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 丙二醛MDA基因 QTL位点,同时还涉及与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基因 QTL位点连 锁的分子标记。
【背景技术】
[0002] 白菜型油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 白菜型油菜以春性为主,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种质缺乏,尤其适宜北方旱寒区种植的强冬性 冬油菜品种缺乏。我国北方气候严寒,冬油菜具备优异的抗寒性才能安全越冬,因此抗寒品 种选育是北方冬油菜发展的关键。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抗寒材料费时费力,且选择效率 较低,如果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在苗期进行淘汰,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 选择效率。
[0003] 丙二醛MDA是植物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能加剧膜的损伤因此 在植物抗寒生理研宄中丙二醛MDA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关于丙二醛MDA在植物体内变化 的研宄甚多,但对其分子标记及QTL定位的研宄尚未见报道。本研宄通过QTL定位,旨在筛 选出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的QTL位点和分子标记,用于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 二醛MDA基因的克隆和冬油菜抗寒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了 2个强冬性白菜 型冬油菜丙二醛MDA的QTL位点,该2个位点的效应值都比较高,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 二醛MDA含量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作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0005] 本发明还提供4个与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油丙二醛MDA的QTL位点连锁的分子标 记,这些标记与QTL位点的遗传距离较近且是基于PCR技术的SSR和InDel标记,因而可 靠且使用方便,将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抗寒育种提供便利。
[0006]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分子标记及QTL位点,其筛选包括有以下步骤: (1)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多代套袋自交的亲本强冬性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7号'和强 抗寒冬油菜'陇油9号'配置杂交组合,杂交Fl代自交产生F2代分离群体。本发明用到 的实验材料由甘肃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课题组提供。
[0007] (2)油菜叶片DNA提取:采用CTAB法提取亲本'陇油7号'和'陇油9号'及F2 代分离群体的叶片DNA。
[0008] (3)引物来源及合成: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315对引物,引物来源 于WWW. UK crop, net发表的油菜微卫星引物序列以及Brassica Database网站http:// brassicadb. org/上公布的10个染色体上的所有引物,其中SSR引物51对,InDel引物264 对。
[0009] (4)多态性引物筛选:利用合成的引物对两亲本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具有多 态性的引物,该过程涉及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照相等步骤。
[0010] (5)多态性引物在F2代检测:将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在F2代中进行检测,获得基 因型数据,该过程与(4 )步骤基本相同。
[0011] (6)遗传连锁图构建及QTL定位:根据F2代基因型数据,利用QTL IciMapping V3. 3软件进行遗传连锁图构建及QTL定位。
[0012] 获得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 2个QTL位点,分别命名为:Qmda. gsau-lA和 Qsmda. gsau-8A,与2个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的QTL位点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 分别是出1'10101211、0112?11〇?1)、81'1010839和1^2412,4个分子标记的序列分别如下 : BrID101211-F : TCTCTCCCACAGAAGAAAAA BrID101211-R : GGAGTTTGAGACTTCGATGA OI12F11(Rl)-F :AAGGACTCATCGTGCAATCC OI12F11 (Rl)-R :GTGTCAGTGGCTACAGAGAC BrID10839-F :AGGAACAATACCCATTTGTG BrID10839-R :GGTGTTTGTGTGTTCGGTA Ra2-E12-F :TGTCAGTGTGTCCACTTCGC Ra2-E12-R :AAGAGAAACCCAATAAAGTAGAACC 〇
[0013] Qmda. gsau-ΙΑ位点位于IA染色体上,与分子标记fcID101211和0I12F11(R1)连 锁,可解释28. 9663%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为0. 8136,显性效应15. 8908。
[0014] Qsmda. gsau_8A位于8A染色体上,与分子标记BrID10839和Ra2_E12连锁,可解释 11. 1783%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为-2. 1194,显性效应-3. 1315。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首次定位得到2个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QTL 位点,且给出了 4个与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油丙二醛MDA的QTL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别 解释28. 9663%和11. 1783%的表型变异。在常规抗寒育种中,试验材料需通过越冬来判断 其抗寒性的强弱,费时费力。通过检测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MDA的QTL位点,在苗期 就可以筛选材料,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加快育种进程。同时强冬性白菜型 冬油菜丙二醛MDA的QTL位点的获得,可进一步克隆控制合成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丙二醛 MDA的基因,为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机理的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强冬性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7号'和强抗寒冬油菜'陇油9号'杂 交F2代群体丙二醛MDA含量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两亲本筛选多态性引物; 图3为本发明多态性引物0113C12a在F2代中的检测结果; 图4为本发明Qmda. gsau-lA位点在2A染色体的位置及LOD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Qmda. gsau-8A位点在8A染色体的位置及LOD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 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8] 实施例1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分离群体的构建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0019]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分离群体具体构建如下: (1)2010年8月利用多代套袋自交的亲本强冬性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7号'和强抗 寒冬油菜'陇油9号'配置杂交组合,2011年5月收获Fl代种子。
[0020] (2)2011年8月播种Fl种子,2012年4月套袋自交,获得F2代种子。
[0021] 2012年8月播种F2代种子。待苗期随机选取103株挂牌标记,于11月初采集新 鲜幼叶,用冰盒带回实验室并保存于_70°C超低温冰箱。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测 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F2代丙二醛(MDA)含量呈正态分布,且变异范围很宽,证 明丙二醛(MDA)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图1)。
[0022] 实施例2 :亲本和F2代分离群体叶片总DNA的提取。
[0023] 采用CTAB法提取叶片总DNA,具体步骤如下: (1)采摘健康幼叶作为提取油菜基因组DNA的材料,用蒸馏水洗净,用纸吸干。
[0024] (2)取新鲜的叶片0. 5g左右置于研钵中,加入液氮,迅速研磨至发白粉末状后立 即装入2ml离心管。
[0025] (3)加入已预热的2 X CTAB提取缓冲液700ul浸透粉末并倒转离心管,使粉末充分 散开,于65°C水浴60min,其间轻柔混合2-3次。
[0026] (4)取出离心管,冷却至室温,加入700ul的氯仿/异戊醇(24/1),轻缓颠倒混匀, 静置10 min。
[0027] (5) 13000rpm 离心 lOmin。
[0028] (6)取上清600ul转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轻缓颠 倒混匀,室温放置IOmin。
[0029] (7) 13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400ul转移至新离心管中,加等体积已预冷的异 丙醇,保存于_20°C,静置20 min。
[0030] (8)13000rpm离心10min,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控干上清,用600ul 70%的乙 醇洗涤沉淀2次,室温下微干。加入300ul去离子水溶解沉淀。
[0031] (9)加入Iul RNase (10mg/ml)置于37°C水浴60 min,每个离心管加300ul去离 子水,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抽提2次。
[0032] (10)吸取上清400ul转入新离心管,加入上清体积1/10的3mol/LNaAC溶液,2. 5 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沉淀DNA,置于-20°C,20 min左右,12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