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9367279阅读:5374来源:国知局
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豆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食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享有"豆中之 王"之称。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5-40% )、脂肪(18-20% ),还有异黄酮、低聚糖、磷 月旨、皂甙、核酸等营养物质,且不含胆固醇,其中蛋白质比瘦肉和牛乳多1倍,比鸡蛋多2倍, 也被誉为"绿色的牛"、"植物肉"。大豆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血管粥样硬 化,并且可以治疗便秘,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0003] 古往今来,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植物油料积累于植物种子中,主要 以甘油三酰(triacylglycerols,TAG)的形式存在,植物种子中的甘油三酰分散成许多小 的相对稳定的亚细胞颗粒,也被称为油体(oilbody)。大豆的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油体。大 豆油体是天然存在的油,应用过程中既不需要乳化剂也不需要均质的过程。近年来,人们越 来越关注大豆油体,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大豆油体的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为其在食品、化妆 品和制药等体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0004] 油体是植物细胞中最小的细胞器。油体为直径0. 5-2. 5ym的球体,油体的大小因 植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且会受到营养和环境的影响。在同一粒种子的不同组织细 胞中,油体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在电镜下,油体的外部是一层致密的膜,内部为不透明的 基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若油体的直径小于0.2ym,需要消耗大量的磷脂(PL)和油体 蛋白(oleosin),相反如果油体的直径大于2. 5ym,由于表面积过小,脂酶不能迅速水解脂 类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能量。
[0005] 根据现有研究提出的油体结构模型,油体内部的液态基质为TAG,外围由一层磷脂 单分子层和镶嵌蛋白Oleosin组成的半单位膜,它是由13个磷脂分子和1个Oleosin分子 组成,其中磷脂占油体表面的80%,Oleosin占20%。每个磷脂分子的2个疏水酰基朝向内 部疏水的基质,而亲水端则朝向外部,使油体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01eosin分子中间的 疏水区形成一个约Ilnrn的柄状结构,并且伸入磷脂的疏水酰基部分及油体内部的基质中, 而Oleosin分子其余的部分则覆盖在油体表面,阻止外部的磷脂酶作用于磷脂。
[0006]目前,大豆油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浸出法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 理,用食用级溶剂对油料的喷淋和浸泡作用,从油料中提出油脂的方法,目前采用溶剂油 (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 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其优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但现有的浸出法在 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会残留在毛油中,导致毛油的质量差,且油的浸出率依然偏低。传统的 大豆油压榨工艺,虽然避免了溶剂残留问题,但是,为了消除产品中的豆腥味和其他异味, 增加出油率,要先将大豆经过加热变性处理。高温加热处理,不仅使得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 酸、VE等受热损失,而且使得榨出的毛油颜色深、杂质多,并且必须经过脱胶、碱炼、脱色、脱 臭后,才能成为食用大豆油,导致不饱和脂肪酸、VE等营养成分破坏严重,并可能产生氯丙 醇前体、反式脂肪酸等危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和额外添加抗氧剂等问题。
[0007] 物理冷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制油工艺,其完全采用物理机械式的低温制油方 式,可最大限度的保存大豆油原有的营养成分,并且冷榨后的大豆油不需进一步的精炼,可 减少化工原料的消耗和减少各种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冷榨省去了高温蒸炒的前处理 工序,原料中的油体还是以分散状分布于原料的未变形蛋白细胞中,因此冷榨的出油率较 热榨低。而为了提高冷榨的出油率,可采用水酶法、机械破碎等对大豆进行预处理。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主要解决 现有的大豆油压榨工艺经高温加热处理带来大豆油营养成分破坏和冷压榨出油率不高等 问题。
[0009]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10] 一种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大豆预处理;
[0012] ⑵加酶;
[0013] (3)微波处理;
[0014] (4)冷压榨;
[0015] (5)过滤;
[0016] (6)紫外照射。
[0017] 优选地,
[0018] -种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粉碎;
[0020] (2)加酶:按料液比1:8-1:12kg/L加生物酶液至粉碎后的大豆中,充分混合均 匀;
[0021] (3)微波处理;
[0022] (4)冷压榨;
[0023] (5)过滤;
[0024] (6)紫外照射。
[0025] 优选地,
[0026] 所述步骤(2)的生物酶液为纤维素酶、果胶酶和磷脂酶的水溶液,其中纤维素酶 酶活为400-600U/mL、果胶酶酶活为200-300U/mL和磷脂酶酶活为200-300U/mL。
[0027]所述步骤(3)的微波处理为真空微波处理,包括第一段真空微波处理和第二段真 空微波处理;先进行第一段真空微波处理,再进行第二段真空微波处理,并且两者是在同 一个真空微波炉中,保持真空微波炉腔体内真空度在〇. 06-0.lOMPa,连续完成的;第一段 真空微波条件:将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大豆放置在真空微波炉中,采用间歇微波处理, 10S-〇n/20s-〇fT(即微波处理10秒,然后停止微波处理20秒,再进行微波处理10秒,停止 微波处理20秒;依次交替进行),微波剂量0. 2-lkw/kg,处理时间30-90min,维持真空微波 炉腔体温度为30-40°C;第二段真空微波条件:采用间歇微波处理,10s-〇n/20S-〇ff,微波剂 量2-4kw/kg,处理时间l-5min,维持真空微波炉腔体温度为80-95°C,最终控制大豆的含水 量为 12-14wt%。
[0028] 所述步骤(4)中冷压榨的温度为25_55°C,压力为20_50MPa,加压过程的时间为 10-40min,保压时间为 20-50min。
[0029] 所述步骤(5)得到的大豆油先依次用20、40、60、100目滤布进行初过滤,然后使用 板框过滤机过滤,再采用滤纸板无压过滤,最后选用截留分子量80-120kD的超微过滤膜, 对过滤后的豆油进行超微过滤处理。
[0030] 所述步骤(6)为对过滤后的大豆油进行紫外照射,照射剂量为200-400J/m2,照射 时间为5-15秒。
[0031] 更优选地,
[0032] 所述步骤(5)中板框过滤机过滤采用180目的滤布,控制压力为0? 2-0. 4Mpa。
[0033]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0034]果胶酶,CAS号:9032-75-1;
[0035]磷脂酶,CAS号:9001-84-7;
[0036]纤维素酶,CAS号:9012-54-8;
[0037] 本发明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避免了现有的大豆油压榨工艺带来不饱和脂肪 酸、VE等营养成分破坏严重,并避免了产生氯丙醇前体、反式脂肪酸等危害身体健康的物质 和额外添加抗氧剂等问题,大豆出油率高,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所用真空微波炉为Z型真空工 业微波炉,购买自江阴辰欧微波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0039] 实施例1
[0040] 冷压榨制备大豆油的方法,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