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酵罐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1442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通入各组换热管6中,然后启动驱动装置,对沼液10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通过各组换热管6与沼液10进行间接换热,使沼液10的温度加热或降温至维持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厌氧发酵稳定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第二控制阀41的出气口与沼气收集罐相连接,从而将发酵罐壳体I中产生的沼气收集于沼气收集罐内。发酵罐壳体I中的沼液10厌氧发酵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将沉渣层中的沉渣排出,先将第一控制阀41和驱动装置关闭,然后打开第二控制阀42,使位于沉渣层的沉渣能在沼液10以及沼气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沉渣排渣口 13、出料管道32、第二密封装置、第二控制阀42排出发酵罐壳体I外。沉渣排出后开启第一控制阀41,关闭第二控制阀42,将有机物从进料斗31投入发酵罐壳体I中实现补充进料作业,进料完毕后重新启动驱动装置,对沼液10继续进行搅拌及换热,使得沼液10中的厌氧微生物一直在维持温度范围内与发酵原料一一有机物充分接触,进而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生殖繁殖。每当发酵罐壳体I中的沼液10厌氧发酵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对发酵罐壳体I中的沉渣进行排渣处理及进料作业,以及及时排出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沉渣并及时为厌氧发酵补充提供发酵原料。
[002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发酵罐壳体I中,保证发酵罐壳体I中厌氧微生物一直在厌氧环境下不断新陈代谢和生殖繁殖;二、设置于活性层中的换热搅拌装置工作时能将沼液10的活性层、上清液层和浮渣层搅拌混匀,让适合厌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扩大到沉渣层上方的所有沼液10中,而若将换热搅拌装置设置在沼液10的其它层中则难以获得该技术效果,同时对沼液10进行搅拌还能促进沼气与沼液10的分离;三、另外换热管6在对沼液10进行搅拌的同时还能对沼液10进行间接换热,这样就能使发酵罐壳体I中的沼液10各处温度分布均一,有效改善换热管6与沼液10的换热效果;四、此外,换热管6在搅拌换热过程中与沼液10 —直处于相对运动状态,因而在换热管6的管壁不易出现结垢现象,这样就保障了换热管6与沼液10的换热效果,保证厌氧发酵的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沼气生产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发酵罐壳体I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沼液10所需能量相应增加多组换热管6以增大换热管6与沼液10的换热面积,发酵罐壳体I的形状和大小基本不受限制。
【主权项】
1.沼气发酵罐,包括密闭的发酵罐壳体,在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分别设置有沼液进料口、沉渣排渣口以及沼气排气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进料口设置于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上清液层相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沼液进料口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上清液层相通,在沼液进料口处设置有能让有机物进入、气体却不能进入发酵罐壳体内的第一密封装置,有机物通过第一密封装置、沼液进料口后进入发酵罐壳体内;所述沼气排气口设置于沼液液面上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在沼气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发酵罐壳体中的沼气通过沼气排气口、第一控制阀后排出发酵罐壳体外;所述沉渣排渣口设置于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沉渣层相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沉渣排渣口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沉渣层相通,在沉渣排渣口处设置有能让发酵罐壳体中的沉渣排出、外界气体却不能进入发酵罐壳体内的第二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接,发酵罐壳体中的沉渣通过沉渣排渣口、第二密封装置、第二控制阀后排出发酵罐壳体外;在发酵罐壳体中还设置有能调节沼液温度并搅拌混匀沼液的换热搅拌装置,所述的换热搅拌装置设置于处于分层状态中的沼液的活性层中,在发酵罐壳体外侧还设置有驱动换热搅拌装置对沼液进行搅拌的驱动装置,换热搅拌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将沼液的活性层、上清液层和浮渣层混匀。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装置的结构包括:进料斗,进料斗下端的出料口与沼液进料口相连通,发酵罐壳体中的部分沼液从沼液进料口溢出至进料斗中形成能阻挡外界空气进入沼气发酵罐壳体中的水密封,进料斗上端的进料口的上端面高于进料斗中沼液的液面高度。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装置的结构包括: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下端的进料口与沉渣排渣口相连通,出料管道上端侧壁的出料口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接,发酵罐壳体中的部分沼液从沉渣层排渣口溢出至出料管道中形成能阻挡外界空气进入沼气发酵罐壳体中的水密封,出料管道的上端面高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液面高度,沉渣能在发酵罐壳体中沼液及沼气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从出料管道压出。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搅拌装置的结构包括:旋转中心管,旋转中心管通过设置于发酵罐壳体两侧罐壁上的滚动轴承横向支承于发酵罐壳体中,且旋转中心管两端分别从发酵罐壳体两侧罐壁上的通孔伸出发酵罐壳体外,在旋转中心管和发酵罐壳体两侧罐壁上的通孔之间还分别设置有防止沼液从旋转中心管与发酵罐壳体两侧罐壁上的通孔之间的间隙向外泄出的第三密封装置;在旋转中心管中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将旋转中心管分隔成互不连通的进水旋转中心管和出水旋转中心管,伸出发酵罐壳体外的进水旋转中心管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进水管相连接,伸出发酵罐壳体外的出水旋转中心管通过第二旋转接头与出水管相连接;在旋转中心管上还设置有至少一组换热管,每组换热管的进水口均与进水旋转中心管相连通,每组换热管的出水口均与出水旋转中心管相连通,从进水管进入的带一定温度的水流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进水旋转中心管进入各组换热管,与各组换热管外的沼液进行间接换热后通过出水旋转中心管、第二旋转接头及出水管输出发酵罐壳体外;所述的驱动装置能驱动旋转中心管转动,从而带动各组换热管转动,进而将沼液的活性层、上清液层和浮渣层混匀。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环,机械密封环分别设置于出水旋转中心管与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的通孔之间以及进水旋转中心管与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的通孔之间。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为设置于旋转中心管中部的盲板,盲板将旋转中心管分隔成互不连通的进水旋转中心管和出水旋转中心管。7.按照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每组换热管均由二个循环换热管组成,每个循环换热管均包括与进水旋转中心管连通的进水管道、与出水旋转中心管连通的出水管道以及连接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循环管道,所述的循环管道由若干横向设置的U形管首尾连接构成,进水管道、循环管道和出水管道构成位于同一平面的循环换热管,二个循环换热管对称设置于旋转中心管两侧,且二个对称设置的循环换热管与旋转中心管位于同一平面内。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在各组换热管与旋转中心管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圆盘。9.按照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进水旋转中心管或出水旋转中心管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装置能驱动旋转中心管转动,从而带动各组换热管将沼液的活性层、上清液层和浮渣层混匀。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沼气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链传动,链传动的主动链轮与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链传动的从动链轮与进水旋转中心管或出水旋转中心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发酵罐,包括密闭的发酵罐壳体,沼液进料口设置于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上清液层相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在沼液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沼气排气口设置于沼液液面上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在沼气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沉渣排渣口设置于与发酵罐壳体中沼液的沉渣层相对的发酵罐壳体的罐壁上,在沉渣排渣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与第二控制阀相连接;在发酵罐壳体中还设置有能调节沼液温度并搅拌混匀沼液的换热搅拌装置,所述的换热搅拌装置设置于沼液的活性层中,并由驱动装置驱动。该沼气发酵罐具有沼液搅拌功能且换热管与沼液的换热效果好。
【IPC分类】C12M1/107, C12M1/38, C12M1/02
【公开号】CN204779595
【申请号】CN201520292054
【发明人】吴代赦, 朱衷榜
【申请人】张家港市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