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144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箱、采样头、监控装置、检测装置、软管以及可调支架,可调支架的上部设置有采样头,采样头尾部通过软管与监控装置的采样输入端连接,仪器箱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抽气装置及蓄电池,仪器箱外部壳体的一侧设有支架包,采样头的前部设有进气口罩、裂隙柱及采头端盖,采样头的外部设有调节圈,采样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簧片、平皿架、定位螺钉、轴部、轴承、轴承座、扇片、光盘叶及铜套,抽气装置的转子上设有无油润滑抽气刮板,转子两端设有耐磨板,在排气管道上设有双级降噪声装置,检测装置包括CPU,CPU通过线束连接有触摸显示屏、VOC传感器、温控模块、报警装置、存储器和若干USB插槽。
【专利说明】
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仪,尤其涉及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
【背景技术】
[0002]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空气微生物直接影响着空气质量,因此对于环境中带菌粒子浓度的监测则尤为关键,在居民住宅、医院、车间、码头、商场以及街道等都需要进行微生物的采样与监测,这种情况则要求监测装置的适用范围比较宽。惯性撞击原理是将空气通过狭缝吸入,产生高速气流与采样介质相遇,悬浮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在惯性作用下撞击到介质上被采集。而传统的微生物采样仪采用筛孔式,其采样器在对空气微生物气溶胶采样过程中小于I毫米的粒子撞击平皿培养基时,产生大量漂移现象,导致微生物的捕获率较低;传统采样器的抽气口与排气口距离很近,由于仪器工作时排出气体的强大气流会循环干扰采样器采集口的正常空气采样气流,从而形成以采样器为中心的循环小流旋涡,会对空气微生物采样造成严重干扰;传统采样器在空气采样后的菌落培养时会存在严重的菌落重叠堆积现象;平皿表面积利用率较低、监测功能单一、噪声较大以及部件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微生物采样仪的功能单一,无法对多种情况进行监控和报警;需要人工记录采样时间及次数,出错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以克服现有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捕获率较低、平皿采样表面积利用率低、监测功能单一、易产生干扰、噪音大、适用范围较窄以及无法自动记录采样时间、次数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箱、采样头、监控装置、检测装置、软管以及可调支架,可调支架的上部设置有采样头,采样头尾部通过螺旋状的软管与监控装置的采样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电路板、抽气装置及蓄电池,所述采样头与软管设置在仪器箱的下部,仪器箱外部壳体的一侧设有支架包,所述的采样头的前部设有进气口罩、裂隙柱及采头端盖,采样头的外部设有调节圈,采样头的中间部位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簧片、平皿架、定位螺钉、轴部、轴承、轴承座、扇片、光盘叶及铜套,采样头的上部设有端盖体,采样头的尾部设有端盖体座与橡胶垫圈,位于采样头的尾部接头与中部的按扭帽之间设有电源,定位螺钉紧固在轴部上,所述的抽气装置的转子上设有无油润滑抽气刮板,转子两端设有耐磨板,采用双回路排气管道与吸气管道,在排气管道上设有双级降噪声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CPU,所述CPU通过线束连接有触摸显示屏、VOC传感器、温控模块、报警装置、存储器和若干USB插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双级降噪声装置内设有与排气管道相通的降噪声管,降噪声管上径向开设有4个小孔,降噪声管的外部套有吸噪声的毛毡。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光盘叶的中心设有装配孔,装配孔上方设有光电转换显示孔,光盘叶的外圆环与装配孔圆环之间设有16个工艺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CPU和存储器位于所述仪器箱内部,所述触摸显示屏、USB插槽和报警装置位于所述仪器箱外表面,所述VOC传感器位于所述采样头内部,所述温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皿架上并与平皿相接触。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既可以利用可调的三角支架进行定点采样,又可以便捷的手握采样头作细菌采样,可定时自动停止;采用撞击法狭缝式设计,提高了对小粒子微粒的捕获率;具有监测病毒、细菌、噬菌体、真菌、花粉以及VOC浓度的功能;气动力设计使得平皿表面积利用率提高,并且有效避免菌落培养过程中的重叠堆积现象;采用消扰流排气方式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度,噪声较小;密封性较好,可避免气体对设备和人身的污染,并延长了机体精密部件的使用寿命;可根据设定的数值自动调节培养皿的温度,避免因气温过低或过高导致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死亡;可对采样的时间和次数自动进行记录,简单方便并避免了因手动记录而产生的错误。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12]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仪器箱内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采样头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光盘叶加工工艺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光盘电子转换显示装置的电路图;
[0017]图7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监控装置的电路图;
[0018]图8是根据图1所示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的检测装置的控制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采样头;2、监控装置;3、采样输入端;4、软管;5、可调支架;6、定时选择;7、充电输入端;8、流量调节;9、支架包;10、控制电路板;11、抽气装置;12、蓄电池;13、壳体;14、进口气罩;15、裂隙柱;16、采头端盖;17、平皿架;18、端盖体;19、调节圈;20、支座;21、端盖体座;22、按扭帽;23、扇片;24、铜套;25、轴承座;26、轴承;27、轴部;28、定位螺钉;29、簧片;30、橡胶垫圈;31、电源;32、尾部接头;33、装置壳体;34、降噪声管;35、毛毡;36、排气口; 37、排气管道;38、吸气管道;39、转子;40、耐磨板;41、双级降噪声装置;42、无油润滑抽气刮板;43、光盘叶;44、装配孔;45、光电转换显示孔;46、工艺孔;47、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箱、采样头1、监控装置2、软管4以及可调支架5,三角形可调支架5的上部可以定点设置采样头I,采样头5尾部通过螺旋状的软管4与监控装置2的采样输入端3连接,监控装置2设有定时选择6、充电输入端7以及流量调节8;仪器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电路板10、抽气装置11以及蓄电池12,采样头I与软管4设置在仪器箱的下部,外部壳体13的一侧设有支架包9。
[0023]如图3所示,采样头I的前部设有进气口罩14、裂隙柱15以及采头端盖16,采样头I的外部设有调节圈19,调节圈19上标注有花粉、真菌、细菌、噬菌体、病毒等字样,采样头I的中间部位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簧片29、平皿架17、定位螺钉28、轴部27、轴承26、轴承座25、扇片23、光盘叶43以及铜套24;铜套24的上部设有支座20,采样头I的上部设有端盖体18,采样头I的尾部设有端盖体座21与橡胶垫圈30,位于采样头I的尾部接头32与中部的按扭帽22之间设有电源31,定位螺钉28紧固在轴部27上,轴部27的动力源采用单片光盘叶43代替繁琐的电动传动机构,利用空气流动每分钟20升的气量,来推动光盘叶转动,从而带动平皿旋转采样,并且极大的增加了表面积利用率;作空气采样时,在平皿内用营养琼脂作介质,旋转调节圈19,将需要采样的名称字样对准标线垂直后,启动按扭即可采样。
[0024]如图4所示,抽气装置11的左半部设有装置壳体33、毛毡35、排气管道37以及排气口 36,转子39上设有无油润滑抽气刮板42,转子39两端设有耐磨板40;采用双回路排气管道37与吸气管道38,在排气管道37上设有双级降噪声装置41,装置壳体33内设有与排气管道37相通的降噪声管34,降噪声管34上径向开设4个小孔,管的外部套有吸噪声的毛毡35,并进行密封装配,抽入的空气通过装置壳体33的下端的排气口 36排出。
[0025]如图5所示,光盘叶43的中心设有装配孔44,装配孔44上方设有光电转换显示孔45,光盘叶43的外圆环与装配孔44圆环之间设有16个工艺孔46。
[0026]如图6所示,所述的光盘电子转换显示装置的电路中,通过开关Kl接通电源后,发光二板管Dl发出红光,红光再通过光电转换显示孔45照射到光敏二板管D2,由于D2在有光照射时,其内阻变小,BGI与BG2因有基板电流而使得be结迅速导通,此时串联在BG2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3发光闪烁,采样头I运转正常;当采样头运转不正常时,则光孔位置偏离,光敏二极管D2接收不到Dl红光的照射,其内阻很高,BGl与BG2没有基极电流,皆处于截止状态,D3不闪烁。通过光电每分钟所显示的数,可确定内部采样平皿转次。
[0027]如图7所示,所述的监控装置的电路中,经集成电路IC1-4521内部分频后,其12脚输出为该频率的220分之I的脉冲输出讯号,再经过IC2-4040分频后,其13脚获得10脚输入的28分之I,IC2的12、13、14、15、I脚等输出不同时间高电平,30秒后13脚输出高电平,I分钟后,12脚输出高电平,2分钟后14脚输出高电平,4分钟后15脚输出高电平,8分钟后I脚输出低电平,通过开关组合,可获得30秒至12分钟的低电平;启动后,IC3-555的3、5、7脚为高电平,继电器47通过电容对IC2-4040的11脚输出一个复位脉冲,若使IC3-555的2、6脚为高电平,3脚变为低电平时,定时结束;通过继电器47开关Jl的吸合,为IC4-555时基电路组成无触点电机调速提供了脉冲12V电源,从IC4-555时基电路的3脚输出的调频讯号经过BG1、BG2、BG3组成复合放大后带动负载电机工作。当电源电压降低时,D1、BG1的be结处于非导通状态,BGl截止而BG2导通,发光二极管D2发光,提示蓄电瓶电压过低,需要充电。
[0028]如图8所示,所述CHJ通过线束连接有触摸显示屏、VOC传感器、温控模块、报警装置、存储器和若干USB插槽,所述CPU用于收集数据并发出指令,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日期、时间、VOC浓度、温度和报警等信息,并可对CPU进行相关的设置,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当CPU发出报警指令时,声光报警器可发出警报,所述VOC传感器用于在采样微生物时对周围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到浓度超过设定值并将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时,所述CPU会控制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触摸显示屏发出报警信息,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检测平皿的温度,当平皿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所述CPU将控制所述温控装置进行制冷或加热,从而维持微生物生存所需的适宜温度,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采样的时间和次数以及相关的微生物数据,所述USB插槽用于连接移动便携式可存储设备,并可以将所述存储器中的数据传输至所述移动便携式可存储设备中,从而方便实时查阅。
[002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利用可调的三角支架进行定点采样,又可以便捷的手握采样头作细菌采样,可定时自动停止;采用撞击法狭缝式设计,提高了对小粒子微粒的捕获率;具有监测病毒、细菌、噬菌体、真菌、花粉以及VOC浓度的功能;气动力设计使得平皿表面积利用率提高,并且有效避免菌落培养过程中的重叠堆积现象;采用消扰流排气方式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准确度,噪声较小;密封性较好,可避免气体对设备和人身的污染,并延长了机体精密部件的使用寿命;可根据设定的数值自动调节培养皿的温度,避免因气温过低或过高导致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死亡;可对采样的时间和次数自动进行记录,简单方便并避免了因手动记录而产生的错误。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包括仪器箱、采样头、监控装置、检测装置、软管以及可调支架,可调支架的上部设置有采样头,采样头尾部通过螺旋状的软管与监控装置的采样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控制电路板、抽气装置及蓄电池,所述采样头与软管设置在仪器箱的下部,仪器箱外部壳体的一侧设有支架包,所述的采样头的前部设有进气口罩、裂隙柱及采头端盖,采样头的外部设有调节圈,采样头的中间部位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簧片、平皿架、定位螺钉、轴部、轴承、轴承座、扇片、光盘叶及铜套,采样头的上部设有端盖体,采样头的尾部设有端盖体座与橡胶垫圈,位于采样头的尾部接头与中部的按扭帽之间设有电源,定位螺钉紧固在轴部上,所述的抽气装置的转子上设有无油润滑抽气刮板,转子两端设有耐磨板,采用双回路排气管道与吸气管道,在排气管道上设有双级降噪声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CPU,所述CPU通过线束连接有触摸显示屏、VOC传感器、温控模块、报警装置、存储器和若干USB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降噪声装置内设有与排气管道相通的降噪声管,降噪声管上径向开设有4个小孔,降噪声管的外部套有毛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盘叶的中心设有装配孔,装配孔上方设有光电转换显示孔,光盘叶的外圆环与装配孔圆环之间设有16个工艺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和存储器位于所述仪器箱内部,所述触摸显示屏、USB插槽和报警装置位于所述仪器箱外表面,所述VOC传感器位于所述采样头内部,所述温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平皿架上并与平皿相接触。
【文档编号】C12M1/34GK205473809SQ20162028692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兰勇
【申请人】兰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