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集溢流的膨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746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拦集溢流的膨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对象是一种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膨胀装置,其适于与其它相同的膨胀装置一起使用以形成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堤坝;此外,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如在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情况下,用于河道和/或水流的控制及拦集的膨胀装置的布置。
背景技术
当洪水或河道溢流发生时,堤坝、墙、堤岸和类似的拦集系统由装满沙的袋子组成。
袋子和沙子被分别运送到使用地点,随后将袋子装满沙子并且布置在要求的位置,或者,可选择地,已经装满沙子的袋子被运送到使用地点并且被布置在要求的位置以组成所述拦集系统。
所述方法用于通过卡车对袋子和沙子,或已经填满的袋子进行运输,而由于袋子本身的最初布置或它们的填充,或者无论什么情况下对已经充满沙子的袋子本身的运输都使这两种方法均需要困难的操作。
该方法用于向溢流地点运送装满沙子的袋子或在作业地点对袋子进行填充,随后将它们沿河道人工布置或者在任何情况下拦集水流以形成由沙袋本身构成的堤坝或墙。由于在向紧急事件地点运输和在构成拦集堤坝的使用期间沙袋极其笨重,以及最终的清理中,由于湿沙比干沙更重,因此从体力劳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非常昂贵并困难的方法。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拦集溢流或类似现象的膨胀装置,其适于与其他相同的膨胀装置相配合以形成用于拦集溢流的堤坝,其应当便于输送、处理及储存,并且应当构成拦集溢流和类似现象的有效堤坝。
这个目标通过下面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而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实施例的变形。


参考附图并通过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实例的下述描述内容将使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显示了在初始构造形式下,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显示了当被浸在水中时,图1所示装置定性操作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多个装置构成的堤坝的局部透视图; 图4显示了在膨胀构造形式下,图1所示装置的放大视图; 图5显示了在包装步骤中,图1所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显示了在进一步的包装步骤中,图1所示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参考标号1全局地表示了用于拦集溢流的膨胀装置,其适合于与其他相同的膨胀装置共同使用以构成用于拦集溢流和/或洪水及类似现象的堤坝。
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膨胀装置1适合于与其它相同的膨胀装置一起使用以构成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堤坝10,并且所述装置1包括 ——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膨胀的材料3,以使所述装置1中的通路从装置1处于体积最小时的初始构造形式达到装置1体积最大时的膨胀构造形式; ——在其内部容纳材料3的外壳2,所述外壳2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的内部并且基本上防止了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
用于拦集来自河道溢流和/或洪水或类似现象的水的堤坝10或拦集墙是通过例如在堤岸或墙、围堰、堤坝的受损边缘之间或横向于河道堆积或堆放多个图3中所示的大体上彼此相同的装置1而实现的。堤坝10包括多个用于拦集水的装置1。
装置1包括外壳2,外壳2本身具有透水性。
外壳2被制成例如矩形的袋子,此外还适于作为下面举例说明的膨胀材料3的容器。
外壳2由诸如纤维的材料制成;根据本发明,织物的经纬密度使得水在袋子本身内部通过特殊的孔4(图2)流出。例如,孔4由纤维织物本身限定。外壳2优选地由具有经调整的适当厚度的天然生物可降解棉花制成并且允许水通过由纤维织物本身限定的孔4进入其内部。
可选择地,如果外壳2由诸如聚合材料或合成材料或塑料材料的防水材料制成的话,可机械地得到孔4;换句话说,外壳2由防水材料制成,其随后被制成可渗透的。
可选择地,外壳2由经选择的渗透材料制成,也就是说,其只允许水进入外壳2内部而不允许水从外壳2内部流出。
根据本发明,外壳2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有利地,外壳2是通过将两个具有相同尺寸的矩形片材例如通过缝合而连接在一起制成的,以形成与“枕头套”大致相同的形状(图1)。
装置1还包括材料3,其适于吸水并且由于本身的吸水性即由于吸湿性和同时膨胀性而使其体积同时膨胀。
材料3为一种发泡剂,其与水接触时发生化学的和/或物理的和/或化学-物理的和/或生化反应使其体积增大,这基本上是由于水本身的结合以及在所述化学的和/或物理的和/或化学-物理的和/或生化反应期间经受的改变。材料3被适当地布置在外壳2内,也就是说,材料3被装入外壳2中,随后外壳2通过例如缝合、粘合、卷曲等方法被封闭,使得材料3随着与渗入外壳2中的水接触而产生的体积增加即材料3的膨胀使外壳2本身膨胀,以便装置1可以被用作构建拦集溢流和洪水的堤坝的单元。
根据优选实施例,材料3为适于与水反应从而吸水并膨胀的聚合物;该聚合物与水接触发生胶化使得体积显著增大并且将结构及重量的特征赋予装置1,而使其适用于拦集水的直立堤坝。
根据本发明,材料3的膨胀使膨胀的材料3本身充满并且完全占据外壳2的内部体积;这样,膨胀外壳2将枕头的形状赋予充满被胶化的膨胀材料3的装置1。
膨胀装置1具有非刚性而大体上弹性或弹塑性的特性,因此它可以容易地适应其搁置表面以形成拦水堤坝,而不管该表面是河道或盆地等的底部或是相应的堆积装置1的表面。
构成外壳2的织物具有适于允许水流入装置1的孔4,但是该适当的尺寸同时应将材料3保持在外壳2的内部,特别是适于防止膨胀和胶化材料3泄漏。换句话说,构成外壳2的织物是以便利的方式允许水进入并且同时防止在内部与水接触形成的凝胶或膨胀材料3本身泄漏。
根据实施例,材料3包括与水接触时具有高膨胀性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材料3包括聚合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其与水接触时可以至少部分地水解,即其与水接触时除了体积膨胀外,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有限的程度部分地溶解。
根据本发明,当材料3与水反应时,其有助于在形成所述拦集堤坝的所述装置1和其他装置之间堆放的多个装置1的粘合、或连接、或稳定。
由于材料3包括在其与水接触时被材料3释放出的具有半粘合特征的成分,因此材料3有助于在其与水反应时的粘接。
优选地,材料3在与水接触时具有至少部分的结构上的改变,从而形成半粘合成分。
实际上,材料3优选为具有高亲水性的聚合物,其与水接触时至少部分地水解并且因此至少部分地发生反应,该反应使聚合物具有半粘合性质,即至少部分地成为具有半粘合性质的胶状物5。换句话说,通过与水反应,材料3吸收了大量的水,从而膨胀并且同时至少部分地发生结构变化,例如在其外表面上呈现出胶状物5;与胶化并膨胀的大部分材料3相比,该结构变化只影响较小部分的材料3,并且阻止大部分材料3从外壳2中泄漏。
换句话说,至少与水反应的一部分材料3变成胶状物5,而大部分材料3膨胀并且将重量和体积赋予装置1本身。
胶状物5是这样的状态,即其分子大小足够小从而可以通过外壳2的孔4,而膨胀材料3被保持在外壳2内部。
根据实施例,在膨胀材料3上形成的胶状物5被拉向外壳2,或者通过材料3本身的膨胀而与外壳2相接触。
这样,变成半粘合胶状物5的一部分材料3从外壳2内部向外移动或散布并且至少在外壳2的外表面上聚集;胶状物5基本上至少分布在外壳2的整个外表面上(参见图2)并且被固定在所述外表面上,例如与大量的纤维织物相结合,此外它们不再继续溶解。换句话说,胶状物5被埋没于外壳2的纤维织物中并大体上从其中浮现或突出,从而增大了拦集堤坝中的相邻装置1之间的摩擦。
这样对构成堤坝的装置1的表面之间的接触是极为有利的,由此构成连续并稳定的堤坝结构;这样,位于袋子外表面上的胶状物5防止了袋子彼此滑动,实现了期望的摩擦并且将稳定性赋予溢流堤坝。
具有多种半粘合性质或特征,或具有半粘合性质的胶状物5是指胶状物或成分,或者成分性质,其适于加大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使得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抓紧力适于在它们被侧立或叠置等布置时将其固定,且允许例如当被抬起时把物体从相应的被粘接物体上移除。特别地,比如由于胶状物的粘性或者覆盖有胶状物的表面之间、或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宏观分子间作用力,使半粘合性成分或半粘合性质增大了两个物体间的接触摩擦力,而没有在两个物体之间、在该情况下为用于构成拦集堤坝10的装置1和相同的被连接装置1之间最后进行连接即结合。
在水解之后产生的胶状物5优选地具有基本呈粘性的外部形态或连续性,由此适于分布并固定在外壳2的纤维上并且在叠置的装置1的各个外壳之间实现基本的粘接。
装置1由此吸收进入其中与材料3反应的水;这样,装置1体积增大并同时重量也增加。实际上,当材料3胶化时,它基本保持所有的被吸收的水;因此可以清楚的是装置1显著增加了其重量并且与同样充满水的其他装置1相配合工作形成了有效的防水堤坝。
换句话说,处于最初构造形式的装置1具有基本上由外壳2本身和容纳在其内部的材料3所赋予的最小体积或总尺寸。
当装置1被置于与水接触时,后者穿透纤维织物即外壳2的壁部并且与膨胀材料3相接触。
材料3与水反应并将其吸收,材料3本身开始胶化,同时使被胶化材料3的体积增大,其随后从外壳2内部使外壳2膨胀;结果,装置1的体积也增大,直至处于膨胀构造形式下的最大体积。
根据本发明,图2显示了装置1的定性工作图,其中字母B表示外壳2壁部的一部分,字母P表示材料3的分子,字母W表示进入外壳2中的水,字母C表示促进被叠置且相邻的装置1之间粘接的半粘合胶状物5。
此外,在图2中,虚线箭头表示水W通过孔4进入装置1并且进入或被吸收到材料3中的路径,从而发生膨胀。
还是在图2中,四指向的箭头表示聚合物分子P的膨胀,而连续的箭头表示胶状物C从聚合物分子P通过孔4直到它们在外壳2的外表面上展现并扩散的路径。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水W通过纤维织物中专门的孔4渗入装置1且与膨胀材料3反应并被其吸收,从而造成在使材料3的结构胶化的同时使膨胀材料扩大和膨胀。此外,在膨胀期间,半粘合的胶状物C从膨胀分子中释放并且朝壁部B的外表面移动,并且均匀地固定并平铺在其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具有强吸收性和膨胀性质的聚合物的混合物外,材料3还包括成分6,该成分6具有比组成材料3的其他聚合物弱的吸水和膨胀特性并同时适于实现吸附存在于水溶液中的异物诸如污染物(如重金属)。成分6具有比水大的比重,并且与材料3只包括具有强吸收性质和膨胀性质的聚合物的混合物的情况相比,一旦水中异物被吸附,成分6适于将更大的比重赋予装置1;这样,由于装置1变得更重,它适于即使在水流最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用于河道、涨潮、洪水及溢流的堤坝和拦集结构。
根据本发明,材料3中的成分6包括沸石的混合物,即具有包括氧化铝AlO4和硅石SiO4的四面体的开放点阵(open lattice)晶体结构的火山岩初始物(volcanic origin)的无机化合物。有利地,成分6的颗粒粒度在大约0.3和0.5毫米之间;这样,在膨胀阶段,其均匀地扩散到外壳2中并且基本上与膨胀材料交替地占据外壳2的整个内部容积。
根据本发明,外壳2适于防止所述成分6从所述外壳2中泄漏。
根据本发明,其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装所述膨胀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装置1被包装成卷形结构(图6)。
特别地,预先充满掺有最佳比例的且利用其单一性质的成分6的材料3的外壳2被放置竖直位置以促进成分6在外壳2的底部12上聚集,以便沿所述底部12形成厚部14。将外壳2随后相对于外壳2的底部12在厚部14处被卷起,直到装置1具有大致圆柱形状。预先被卷起的多个装置1可以例如彼此平行地被装入到用于贮存的箱子中。
卷形结构限制了处于非膨胀构造的成分6和材料3从外壳2中泄漏。实际上,在非膨胀构造下,成分6和材料3(尤其是由小颗粒粒度制成的话)可以小量穿过外壳2的纤维织物而泄漏。由于卷形构造,这种扩散或泄漏被有力地抑制。此外,卷形结构使得在未使用时抑制了成分6和材料3由于吸收外部环境中的湿气而引起的膨胀。大体上,外壳2的卷起限制了容纳在其中的成分6和材料3对湿气的吸收。
由于将装置包装成卷形结构,有可能在不使用例如用于容纳成分6和材料3的袋子的情况下,限制成分6和材料3的扩散和湿气吸收,所述袋子由水溶性材料制成并被装入外壳2中。如上所述的包装方案限制了所述膨胀装置的生产成本并且确保了其随时间的适当保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壳2具有包括两个相对并大致平行的长边和两个短边的外部边缘,其中,第一短边包括大致为凸形的部分而第二短边包括大致成凹形的部分。换句话说,一短边呈现“U”形而相应的相对短边呈现与所述“U”形互补的特殊形状。
这样,一旦膨胀,装置1具有由“U”形限定的阴部分和由与所述“U”形互补的形状限定的阳部分,其中例如阴部分适于与旁边另一个装置1的相应阳部分形状配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通过将装置1与另一个相应的装置结合起来就获得了具有更强结构和稳定性特征的堤坝。装置1可以被结构配合地结合到两个以上装置上的实施例对于构造具有减小的厚度且没有专用底座的拦集墙特别有效。
根据本发明,其提供了一种用于拦集水溢流、涨潮和/或洪水及类似现象的拦集堤坝(10)的布置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装置1,包括 在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膨胀的材料3,以使所述装置1的通路从该装置1体积最小时的初始构造形式达到该装置1体积最大的膨胀构造形式; 在其内部容纳所述材料3的外壳2,所述外壳2允许水穿过所述外壳2流动并且基本上防止了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 -将所述装置1或者其内部的材料3初步弄湿,使得材料3如已经描述过的那样与水反应,以使所述装置1通过被所述材料3吸收的一小部分水达到中等形状,其中所述装置1具有这样的重量以克服水流的拉力; -由至少所述装置1布置的拦集堤坝10适用于拦集所述水溢流、涨潮和/或洪水及类似现象。
根据实施例的非限制性实例,装置1包括具有大约40-45cm×大约50-55cm的平面尺寸,且具有大约1厘米的厚度,例如由两个被结合并叠置的矩形片材组成的装置1。
外壳2的重量在初始构造形式时优选地为大约160-170克。
一旦被材料3充满并且放入水中时,装置1在大约14分钟后达到25公斤的最大重量,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大约14分钟内吸收25升水。
例如,在紧急事件地点,拦集装置被初步弄湿,以开始吸水促使初始体积和重量增加,并且随后一旦具备这种抗水惯性后,它们被排列成例如相邻堆置从而形成拦集堤坝(图3);换句话说,装置1适于形成模块式的堤坝结构,其中相同的装置1是形成模块堤坝结构本身的基本模块。
一旦达到最大重量,或者一旦材料3充满水,装置1就不损失也不吸收更多的水,只要装置1与水接触就保持其重量不变。
一旦溢流紧急情况结束,装置1基本上通过蒸发失去大部分的吸收水,并且可以被处理实际上,由于膨胀装置1包括例如重量百分比占99.94%的水和由生物可降解的外壳和聚合物胶化形成的重量百分比占0.06%的干残留物,这样使膨胀装置1对环境影响也很小。
因此可以清楚的是,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拦集溢流的装置,其表现出在初始构造形式时极轻并且便于运输和随后当被放入水中并膨胀,或者处于膨胀构造形式时,与其他相同的装置相配合的优点,它是拦集洪水和溢流的有效装置。
此外有利地,就已知沙袋而言,由于装置1轻便并便于运输,使得装置1在干燥并且膨胀时都不难使用。
实际上,装置1具有等于形成沙袋(大约40cm×50cm)的袋子的尺寸并且具有大约170g的重量,使得当膨胀装置1重量约为25kg时,而沙袋重量约为40-50kg。
此外,例如对于总重量约为16-17kg的100个装置1的一个包装来说,其总的吸水容量为大约2500升为了获得同样体积的吸收水,大约需要2.5m3的沙子,也就是约45-50公担的沙子(假设1m3沙子重约20公担)。所以,从体积的角度来说,装置1的运输允许其进行可观的压缩并因而节省了大量空间,相反,现有的已被充满的沙袋当其到达紧急事件地点时是极为笨重的。如果袋子在紧急地点被装满,准备它们所浪费的时间以及用于此目的的所需劳动力是显而易见的,类似的事实是填充的沙子必须是干的才能起到效果,因此沙子必须通过例如重型卡车被运送到紧急事件地点。有利地,可替代的是,装置1可以以减小的体积(例如,汽车的行李箱可以容纳100个如上所述装置的包装)被大量运送,并且此外它已经被方便地准备好以便使用,也就是说,它不用被紧急事件的工作人员填满。
装置1体积的增大有效地与同时进行的、由吸湿引起的装置1比重的增加相关;实际上,具有最大体积和最大重量的装置1有效地形成稳定和坚固的水拦集堤坝,其不会被水流冲走。
更有利地,当膨胀材料与水反应时生成的半粘合胶状物5随着装置1重量和体积的增加而协同发生作用以将稳定性和平衡性赋予拦集堤坝;实际上,装置1将其重量压在堤坝结构中相同的装置1上,并且同时装置1的接触面受到由于半粘合胶状物5的存在而产生的摩擦力,其防止了被叠放装置的彼此间滑动。
由于能够吸附异物的成分6的有利设置以及装置1的重量增加,使得与具有半粘合的摩擦成分相关的比重作用被进一步增强并且更加有效。
即使所述清理也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在紧急事件结束后,装置1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蒸发失去大部分水并且容易被回收并运送到垃圾场。与重沙袋不同,装置1在垃圾场中如已经描述的那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对环境产生减弱的影响。同样,如所看到的那样,在从使用地点进行快速清理时,充满水的装置明显轻于类似的湿沙袋,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利于向垃圾场运送。
有利地,当材料3与水反应时至少部分地和至少在其外表面上变成半粘合胶状物5,并且由于膨胀材料3和与其相关的胶状物5从内部压住外壳2使得胶状物5如已经描述的那样分布在外壳2的表面上,这样就得到极为稳定和连续的拦集堤坝,也就是说,一旦装置1被堆置起来,它们有利地在彼此上面不会由于例如水或其他诸如藻类、泥、残渣或泥土的成分的原因而发生移动。
根据本发明更为有利的方面,装置1的易操作性也由于半粘合的成分而有效增强;实际上,在初步弄湿之后,装置1必须被处理并堆放以形成堤坝;埋在纤维织物中并基本上从其中突出的胶状物5的存在有效地增强了操作者抓紧它以构建堤坝结构的能力。
有利地,装置1可以由包括外壳2和材料3的成套装置开始准备,在成套装置中,外壳2是例如一旦装满后就速闭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有益方面,一旦被水充满,装置1具有弹性或弹塑性而在任何情况下非刚性的结构,其通过可回复的变形甚至能够适应凹凸不平或松软的地面(图4);例如,位于地面上的稳定、平衡的堤坝必须是直立的,地面上凹或凸的障碍被与其相适应的装置1有效地克服,一旦装置1被放置在地面上就消除了较小不平度的作用。实际上,外壳2内部的膨胀材料的重量被调整以获得期望的吸水性,并同时获得期望的结构特点,其中的结构特点对地面和对堤坝中的另一个装置具有适应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膨胀装置(1),其适用于与其它相同的膨胀装置一起使用以形成用于拦集河道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堤坝(10),包括-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膨胀的材料(3),以使所述装置(1)的通路从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小时的初始构造形式达到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大时的膨胀构造形式;-用于在其内部容纳材料(3)的外壳(2),所述外壳(2)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的内部并且防止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3)通过化学的和/或物理的和/或化学-物理的和/或诸如胶化反应的生化反应与水反应,其允许水的吸收以及所述材料(3)的体积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水反应的所述膨胀材料(3)有助于在形成所述拦集堤坝(10)的所述装置(1)和所述相同的装置(1)之间的粘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与水接触的所述材料(3)至少部分地变成胶状物(5),该胶状物(5)被所述材料(3)释放到所述外壳(2)的外面,胶状物(5)具有半粘合性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3)包括半粘合的成分,该半粘合成分有助于用于形成所述拦集堤坝(10)的所述装置(1)和所述相同装置(1)之间的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允许所述胶状物(5)大体上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使得所述胶状物(5)至少分布在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上以有助于用于形成所述拦集堤坝(10)的所述装置(1)和所述另一个装置(1)之间的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在其壁上具有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内部并且允许所述胶状物(5)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且防止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的孔(4)。
8.根据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3)包括对存在于水溶液中的异物进行吸附以将更大的比重赋予所述装置(1)的成分(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6)具有比水大的比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6)包括具有开放点阵晶体结构的火山岩初始物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该开放点阵晶体结构包括氧化铝AlO4和硅石SiO4的四面体,例如沸石。
11.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由类似于天然棉花的诸如纤维的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由防水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由可选择渗透的材料制成。
1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由生物可降解的材料制成。
1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在构成所述拦集堤坝的所述装置(1)和相应的被结合装置(1)之间形成形状结合。
1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内部并且允许水流出所述外壳(2)。
17.一种用于制造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的成套装置,包括-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膨胀的材料(3),以使所述装置(1)的通路从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小时的初始构造形式达到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大时的膨胀构造形式;-在其内部容纳材料(3)的外壳(2),所述外壳(2)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的内部并且防止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
18.一种用于包装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成分(6)堆置在外壳(2)的底部(12),从而在所述底部(12)处形成外壳(2)的厚部(14),-相对于外壳(2)的底部(12)的厚部(14)卷起外壳(2)直到制成具有基本为圆柱形形状的装置(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包装方法,包括将预先卷起的至少一个装置(1)放置在箱内以存贮所述装置(1)的步骤。
20.一种用于拦集水流溢流、涨潮和/或洪水和类似现象的拦集堤坝(10)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装置(1),其包括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膨胀的材料(3),以使所述装置(1)的通路从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小时的初始构造形式达到所述装置(1)处于体积最大时的膨胀构造形式;在其内部容纳材料(3)的外壳(2),所述外壳(2)允许水在流入所述外壳(2)的内部并且防止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初步弄湿所述装置(1)以允许所述装置(1)达到中等构造形式,其中所述装置(1)通过可被所述材料(3)吸收的一小部分水而具有克服水流的拉力的重量;-布置至少由所述装置(1)构成的拦集堤坝(10)以用于拦集所述水溢流、涨潮和/或洪水和类似现象。
21.一种与水接触时适于吸水并且发生膨胀的材料(3),所述材料(3)在与水反应时包括有助于两个相邻物体之间粘接的胶状物(5)。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材料(3),包括适用于吸附存在于水溶液中的异物的成分(6)。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材料(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6)具有比水大的比重。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的材料(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6)包括具有开放点阵晶体结构的火山岩初始物的无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该开放点阵晶体结构包括氧化铝AlO4和硅石SiO4的四面体,例如沸石。
25.一种容纳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意一项所述材料的外壳(2),其中,所述外壳(2)允许水流入所述外壳(2)内部并防止所述材料(3)从所述外壳(2)中排出。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拦集水流溢流,涨潮和/或洪水以及类似现象的膨胀装置(1),其适于与其他相同的膨胀装置相配合以构成用于拦集水流溢流、涨潮和/或洪水和类似现象的堤坝,包括允许水透过所述外壳(2)的外壳(2)和位于所述外壳(2)内部并且随着水的吸收而体积增大的膨胀及吸收材料(3)。
文档编号C09K3/00GK1932161SQ20061000936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
发明者贾恩卡洛·塔吉尼 申请人:尤尼切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