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74518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的负磁能量场、 远红外、负离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发生器。本发明还涉及该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肌体的退行性变化和局部功能障碍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严重时已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各类功能性产品也应运而生,目前常见产品的立体磁场发生器,其结构主要是在不锈铁皮上固定磁片,起到局部磁疗的作用;还有单独的远红外陶瓷片或以电气石为主要添加材料的产品,通过远红外的温热效应和提高机体局部的负离子浓度改善微循环而达到康复理疗的作用。这些产品功能分散,作用单一,没有充分体现经济性、集约性和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功能因子单一发生器存在的功能分散、作用单一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负磁能、远红外、负离子等多功能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方法。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生态能量模块和功能涂层,其中生态能量模块设有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均勻分布于镍钢拱形支架四角的凹槽中,两个相对生态能量模块之间的间距为50-70毫米,生态能量模块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5-10度,镍钢拱形支架由四周向中心弯曲,球面半径为92-185毫米,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和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所述生态能量模块的直径为4-19毫米,厚度为2-8毫米,表面磁感应强度为 300-1500高斯,负离子浓度> 500个/立方厘米,远红外法向发射率> 0. 83。所述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镍钢拱形支架的球面半径为92-185毫米,厚度为0. 4-1毫米;镍钢拱形支架中心冲孔而成直径为20-4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四周均勻切边成一扇形,镍钢拱形支架四角冲压而成四个圆形凹槽,凹槽直径为5-20毫米, 深度为0. 3-1. 5毫米,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冲压、切边及成型作业;将四个生态能量模块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中,功能涂剂经稀释后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与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过渡金属材料、电气石、二氧化钛和助剂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5-13%、氨基树脂1-5%、颜料5-13%、三乙醇胺1-5%、稀土材料0. 1_5%、过渡金属材料0. 1-5%、电气石18-32%、二氧化钛18%-32%、助剂0. 1_5%。
所述过渡金属材料为Fe、Ag、Zn中的任意一种具有变价作用的盐类或氧化物;所述助剂为苯并三唑或二苯酮中的任意一种。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功能因子单一发生器存在的功能分散、作用单一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镍钢拱形支架的球面半径为92-185毫米,生态能量块与水平面倾斜角度15-10度。 这样能使远红外、负离子在球的圆心聚集,球面垂直范围内高强度的磁场、远红外、负离子可起到增强局部空间的生态能量因子,形成立体的能量因子网状结构,达到改善人体“亚健康”状态等效果。2、生态能量块负极端朝向人体,具有带负电、还原、碱性化、放松、镇静、抗压等负磁能效应;法向发射率> 0. 83的红外波与人体的红外吸收频率相匹配,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可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空间范围内高浓度的负离子具有激活人体多种生物酶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同时还能与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病菌等结合,达到净化空气作用。3、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中,生态能量块通过自身磁力嵌入支架的凹槽中,不会移位,无需像以前那样采用铆接、焊接、胶粘等工艺来实现二者结合,具有节能环保、工艺简单,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3是本发明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1、生态能量模块6和功能涂层3,其中生态能量模块6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均勻安置在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的凹槽2中,两个相对生态能量模块6之间的间距为50毫米,生态能量模块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5度,镍钢拱形支架1由四周向中心弯曲,球面半径为92毫米, 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1和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3,卷边4设在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孔的边缘。如图3所示,生态能量模块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5度,这样能使负离子7、磁力线8、远红外9在球的圆心及附近聚集,球面垂直范围内高强度的磁场、远红外、负离子可增强局部空间的生态能量因子,形成立体的能量因子网状结构。上述镍钢拱形支架1由磁导率(μ )为5500,厚度为0. 5毫米的镍钢片冲压加工而成,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成直径为2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均勻分布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2,凹槽2直径为11毫米,深度为0. 5毫米。上述生态能量模块6采用超细永磁材料粉体、超细电气石材料粉体和过渡金属材料粉体均勻混合物制成,生态能量模块6直径为10毫米,厚度为8毫米,表面磁感应强度为 1200高斯,负离子浓度为650个/立方厘米,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 85。
上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 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3%、颜料13%、三乙醇胺3%、稀土材料2% Je盐3%、电气石30%、二氧化钛29%和二苯酮4%。
上述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1,镍钢拱形支架1的球面半径为92毫米,厚度为0. 5毫米;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而成直径为2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周均勻切边成一扇形,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2,凹槽2直径为11毫米,深度为0. 5毫米,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冲压、切边及成型作业;将四个生态能量块6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2中,将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制成的功能涂剂经稀释1倍后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1与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涂层厚度为15微米,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1、生态能量模块6和功能涂层3,其中生态能量模块6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均勻安置在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的凹槽2中,两个相对生态能量模块6之间的间距为60毫米,生态能量模块 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2度,镍钢拱形支架1由四周向中心弯曲,球面半径为142毫米,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1和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3,卷边4设在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孔的边缘。
如图3所示,生态能量模块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2度,这样能使负离子7、磁力线8、远红外9在球的圆心及附近聚集,球面垂直范围内高强度的磁场、远红外、负离子可增强局部空间的生态能量因子,形成立体的能量因子网状结构。
上述镍钢拱形支架1由磁导率(μ )为5500,厚度为0.4毫米的镍钢片冲压加工而成,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成直径为3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均勻分布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凹槽直径为20毫米,深度为0. 3毫米。
上述生态能量模块6采用超细永磁材料粉体、超细电气石材料粉体和过渡金属材料粉体均勻混合物制成,生态能量模块6直径为19毫米,厚度为5毫米,表面磁感应强度为 1500高斯,负离子浓度为640个/立方厘米,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 84。
上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 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0%、氨基树脂5%、颜料10%、三乙醇胺1%、稀土材料5% Je盐5%、电气石32%、二氧化钛27%和二苯酮5%。
上述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1,镍钢拱形支架1的球面半径为142毫米,厚度为0. 4毫米;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而成直径为3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周均勻切边成一扇形,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2,凹槽2直径为20毫米, 深度为0. 3毫米,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冲压、切边及成型作业;将四个生态能量块6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2中,将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制成的功能涂剂经稀释1倍后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1与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涂层厚度为15微米,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
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1、生态能量模块6和功能涂层3,其中生态能量模块6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均勻安置在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的凹槽2中,两个相对生态能量模块6之间的间距为70毫米,生态能量模块 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0度,镍钢拱形支架1由四周向中心弯曲,球面半径为185毫米,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1和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3,卷边4设在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孔的边缘。
如图3所示,生态能量模块6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0度,这样能使负离子7、磁力线8、远红外9在球的圆心及附近聚集,球面垂直范围内高强度的磁场、远红外、负离子可增强局部空间的生态能量因子,形成立体的能量因子网状结构。
上述镍钢拱形支架1由磁导率(μ )为5500,厚度为1毫米的镍钢片冲压加工而成,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成直径为4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均勻分布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凹槽直径为5毫米,深度为1. 5毫米。
上述生态能量模块6采用超细永磁材料粉体、超细电气石材料粉体和过渡金属材料粉体均勻混合物制成,生态能量模块6直径为4毫米,厚度为2毫米,表面磁感应强度为 300高斯,负离子浓度为500个/立方厘米,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为0. 83。
上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 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1%、氨基树脂4%、颜料12%、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1%、狗盐4%、电气石观%、二氧化钛32%和二苯酮3%。
上述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1,镍钢拱形支架1的球面半径为185毫米,厚度为1毫米;镍钢拱形支架1中心冲孔而成直径为4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1四周均勻切边成一扇形,镍钢拱形支架1四角经冲压成四个圆形凹槽2,凹槽2直径为5毫米,深度为1. 5毫米,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冲压、切边及成型作业;将四个生态能量块6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2中,将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制成的功能涂剂经稀释1倍后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 1与生态能量模块6的表面上,涂层厚度为15微米,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3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狗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5%、氨基树脂1%、 颜料12%、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4%、Fe盐5%、电气石32%、二氧化钛31%和二苯酮5%。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 5%、颜料5%、三乙醇胺1%、稀土材料3%、Fe盐4%、电气石32%、二氧化钛3 和二苯酮5%。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 5%、颜料13%、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0. 1%、Fe盐0. 1%、电气石30%、二氧化钛30%和二苯酮 3. 8%ο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 5%、颜料13%、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5%、Fe盐5%、电气石18%、二氧化钛3 和二苯酮4%。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3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 5%、颜料13%、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4%、Fe盐5%、电气石32%、二氧化钛18%和二苯酮5%。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中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和生产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其所述功能涂剂由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颜料、三乙醇胺、稀土材料、Fe盐、电气石、二氧化钛和二苯酮在室温下混合均勻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热固性丙烯酸树脂13%、氨基树脂 5%、颜料13%、三乙醇胺5%、稀土材料1. 9%、Fe盐4%、电气石沘%、二氧化钛30%和二苯酮 0. 1%。
上述实施例中的过渡金属材料Fe盐还能用Fe的氧化物或Ag、Si中的任意一种具有变价作用的盐类或氧化物代替。
上述实施例中的助剂二苯酮还能用苯并三唑代替。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生态能量模块和功能涂层,其特征是生态能量模块设有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均勻分布于镍钢拱形支架四角的凹槽中,两个相对生态能量模块之间的间距为50-70毫米,生态能量模块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 15-10度,镍钢拱形支架由四周向中心弯曲,球面半径为92-185毫米,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和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生态能量模块的直径为4-19毫米,厚度为2-8毫米,表面磁感应强度为300-1500高斯,负离子浓度> 500个/ 立方厘米,远红外法向发射率>0. 83。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镍钢拱形支架的球面半径为92-185毫米,厚度为0. 4-1毫米;镍钢拱形支架中心冲孔而成直径为20-40毫米的圆孔;镍钢拱形支架四周均勻切边成一扇形,镍钢拱形支架四角冲压而成四个圆形凹槽,凹槽直径为5-20毫米, 深度为0. 3-1. 5毫米,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冲压、切边及成型作业;将四个生态能量模块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中,功能涂剂经稀释后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与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目前功能因子单一发生器存在的功能分散、作用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立体能量因子发生器,包括镍钢拱形支架、生态能量模块和功能涂层,其中生态能量模块设有负极性标识一面朝向人体并分布于镍钢拱形支架四角的凹槽中,生态能量模块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15-10度,镍钢拱形支架由四周向中心弯曲,功能涂剂喷涂在镍钢拱形支架和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形成功能涂层。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冲压和折弯工序成型镍钢拱形支架,将四个生态能量模块分别安置于四个圆形凹槽中,功能涂剂喷涂于镍钢拱形支架与生态能量模块的表面上,然后静置、烘干、打磨后包装。
文档编号C09D133/00GK102500062SQ2011103578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朝伦, 沈连明, 赵瑞 申请人:太原市伦嘉生态健康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