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冰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53464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冰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软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物理降温产品有冰块、化学冰袋、冰帽、降温毯等,已在医疗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临时性抢救脑外伤、脑出血病人等等。上述降温产品中冰块多用于病人降低体温,但因体积较大,而不宜同时在多个部位放置,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尤其是小儿患者,容易冻伤娇嫩耳廓皮肤,使用大冰袋容易造成周围正常皮肤冻伤,増加病人痛苦;特别是冷冻后的冰块较硬,病人感觉不舒服,且遇手腕等需要弯曲的地方,硬的冰块与人体接触面小因而降温效果差;且现有的冰块冷冻持续降温时间过短,需要及时的更换冰块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操作麻烦;化学冰袋容易出现化学烧伤;冰帽、降温毯这类产品价格昂贵、操作不便,且遇停电便不能使用。 鉴于上述现状,新的适合环境实际需求的冰块类型,尤其是质地较软的冰块急需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冰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冰块过于坚硬容易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以及持续降温时间过短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软冰,由こ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组成。进ー步地,软冰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こ醇50 100份
冰片30 50份
凡士林15 30份
盐50 100份
水500 1000份。作为ー种优选,软冰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こ醇77份、冰片40份、凡士林23份、盐80份和水780份。软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l)分别称量こ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
(2)将盐溶于水中;
(3)加入こ醇;
(4)边搅拌边加入冰片和凡士林形成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置于小于零度的条件下冷冻I小时以上。进ー步地,所述步骤(5)中混合物分装在软性容器里进行冷冻;冷冻后的混合物处于柔软状,即为软冰,可根据患者需降温的部位的不同,将软冰的外形塑成相应的形状,以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时装入密封的软性容器中,不滴水、不泄漏,能长期反复使用,且可涉足各种保冷降温的需要;
(2)本发明使用了冰片、こ醇、盐,等混合物具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防腐生肌、止痛、消肿之功作用井能在超低温下依然保持柔软状态,可塑性强,并具有柔软性、舒适性都很强的特点;
(3)本发明在医疗使用中,由于始终保持柔软状态无须担心对病人造成硬伤,因此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极大地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有的材料都是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且制冷时间大约持续在2 3小时/次,很好的解决了现有软冰的制冷时间太长则容易给病人造 成冻伤,降温时间太短则达不到比较好的降温效果的问题;
(4)本发明制造エ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I
取154gこ醇、80g冰片、46g凡士林、160g盐和1560g水,首先将160g盐溶于1560g水中,再加入154gこ醇,之后ー边搅拌ー边加入80g冰片和160g凡士林,搅拌均勻后,放置I小时后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入冰箱内冷冻I小时后,最后取出冷冻后的软冰将其外形制成适于人体不同解剖学部位,可与不同生理轮廓的皮肤充分接触,降温迅速。使用时,先将本发明的软冰放置于冰箱内冷冻I小时,冷却后软冰温度可达到零下50°C ;取出冷却后的软冰在其外部包裹上毛巾放在人体大血管走行处头枕部、腹股沟、大腿根部、颈项双侧,每人使用5 8个本发明,且每4 6小时交替更换。本发明软冰降温迅速持续时间长,临床效果好。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こ醇120g、冰片 66g、凡士林 38g、盐 130g 和水 1146g。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こ醇200g、冰片 100g、凡士林 60g、盐 200g 和水 2000g。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こ醇180g、冰片 90g、凡士林 52g、盐 180g 和水 1760g。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こ醇ioogAK片 60g、凡士林 30g、盐 IOOg 和水 1000g。本发明的软冰至今临床应用使用患者1715例,其中外伤性损伤、急慢性伤ロ的患者350例,中枢神经性高热、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252例,具体如下
350例外伤性损伤、急慢性伤ロ的患者中男性185例,女性165例,年龄8 68岁,平均年龄47. I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冰袋,实验组使用本发明的软冰。观察发现使用传统冰袋的对照组中患者冻伤5例、硬伤12例;由于传统冰袋太硬无可塑性,95%的病人对舒适性和方便性不满,且消肿、降温、止血、止痛的效果认可度为60%。使用本发明的软冰的实验组中患者消肿时间相对传统冰袋组缩短30分钟以上,患者中无冻伤和硬伤现象,且对降温、止血和疼痛减轻的效果,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的认可度为99%。252例中枢神经性高热、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年龄3 68岁,随机分为2组。ー组使用实施例2制造出的软冰,其重量为I. 5kg,ニ组使用实施例I制造出的软冰,其重量为2kg。将本发明的软冰分别放在患者的大血管头枕部、腋窝下、大腿根部、颈项双侧、腹股沟,且每组每人5 8个本发明的软冰,每4 6小时交替更换。结果表明ー组患者有效降温时间为3 5小时,在I 2小时内降温I. 5 2. 5°C,在2 5小时内降温I. 8 3. 2V ;患者使用方便,由于柔软可塑性强可以充分覆盖需要降温 的大血管部位,患者的舒适性很好,适度的时间避免了冻伤,减轻了护理的劳动强度。ニ组相对ー组唯一的差别在于降温的持续时间更长,对患者有效降温时间为4 7小吋。结论使用本发明的软冰能够很好地解决临床目前面临的物理降温不好,价格昂贵,软冰过于坚硬,持续降温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冻伤,以及护理工作繁琐等诸多问题。本发明成本低,降温效果佳,护理方便,安全可靠,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软冰,其特征在于,由こ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冰,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こ醇50 100份 冰片30 50份 凡士林15 30份 盐50 100份 水500 1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冰,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こ醇77份、冰片40份、凡士林23份、盐80份和水780份。
4.由权利要求I 3任ー项所述软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こ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 (2)将盐溶于水中; (3)加入こ醇; (4)边搅拌边加入冰片和凡士林形成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置于小于零度的条件下冷冻I小时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软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混合物分装在软性容器里进行冷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冰过于坚硬则容易造成使用者的硬伤,持续降温时间过短,以及使用者使用非常麻烦的问题。该软冰由乙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组成;该发明还提供了软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始终保持柔软状态,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且制冷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C09K5/06GK102838969SQ2012102993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伍燕 申请人:伍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