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95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树脂、涂料、墨水或粘合材料等的固化处理的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I所示,作为该光照射装置而具有紫外线照射装置,该紫外线照射装置具有将紫外线灯及反射板配置在基台上而构成的灯单元和收容该灯单元的外壳,且能够将灯单元从外壳拉出。该紫外线照射装置能够迅速地进行装入灯单元中的紫外线灯及反射板等其它元件的更换操作。然 而,在上述光照射装置中,虽然能够通过将灯单元从外壳拉出而在任意的场所更换紫外线灯,但即便是在灯单元组装有反射板而无需更换反射板的情况下,也需要将反射板从外壳拆下。于是,存在阻碍紫外线灯的更换的操作性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考虑具备一体地具有闸门构件及反射板的闸门机构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在该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在打开闸门机构的状态下,通过将具有紫外线灯的灯单元沿长边方向拉出而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通过将灯单元从外壳拉出而能够在任意的场所更换紫外线灯。然而,在设置有上述灯单元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在使用之后切断电源而以暂时关闭闸门机构的状态对灯进行冷却,然后在再次接通电源而打开闸门机构之后,需要拉出灯单元,不仅消耗不必要的电力,而且使更换操作变得繁琐。需要说明的是,当在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使用之后使闸门以打开的状态停止时,产生装置外部的尘埃附着于紫外线灯和反射板等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71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54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为了一次性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主要所期望的课题在于,不仅在更换灯时尽可能地减少从光照射装置拆下的构成要素,还能够在关闭光照射装置的闸门的状态下实现灯的更换操作,由此抑制尘埃向装置内部的侵入,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灯的更换操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呈长条状的外壳,其具有用于向工件照射光的光照射窗;灯单元,其具有呈长条状的灯及支承该灯且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灯支承体;闸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在遮挡向所述光照射窗照射的光的关闭位置及使光通过所述光照射窗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光照射装置构成为如下方式,即,在所述闸门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闸门构件留在所述外壳内部,将所述灯单元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或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拆下。根据上述光照射装置,具有灯的灯单元与闸门构件分开形成,由于能够保持将闸门构件留在外壳的状态而直接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因此能够使灯单元的结构简化及轻型化,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灯的更换操作。另外,当进行灯的更换时无需使闸门构件开放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灯的更换操作。进而,在更换操作过程中,由于闸门构件位于关闭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附着于灯和装置内部的尘埃。优选地,所述光照射装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具备反射板,该反射板将从所述灯射出的光朝向所述光照射窗进行反射,能够将所述反射板留在所述外壳内部,而将所述灯单元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或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拆下。如此,灯单元与反射板分开形成,由于能够保持将反射板留在外壳的状态不变而直接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因此能够使灯单元的结构简化及轻型化,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灯的更换操作。优选地,所述灯支承体设置成与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闸门构件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分离。如此,由于灯支承体朝上方与位于关闭位置的闸门构件分离,因此在闸门构件关闭的状态下,当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时不与闸门构件干涉,从而能够容易地拆下灯单元。 优选地,所述光照射装置具有所述灯支承体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支承体侧滑动部,并且具有所述外壳的夹着所述光照射窗而对置的一对侧壁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外壳侧滑动部,通过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在所述外壳侧滑动部进行滑动,所述灯单元能够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如此,仅将灯单元相对于外壳滑动插入或滑动拉出,从而能将灯单元相对于外壳进行安装或者拆下,从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更换操作。另外,当光照射装置具有反射板时,由于根据支承体侧滑动部及外壳侧滑动部的位置关系将灯相对于反射板的位置定位,因此能够在外壳安装灯单元时容易地进行灯相对于反射板的定位操作。作为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及所述外壳侧滑动部的具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使所述灯支承体朝所述光照射窗侧弯曲,所述外壳侧滑动部是朝与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卡合的所述侧壁的内侧突出形成的滑动槽。优选地,所述灯支承体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与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外部管路相连的上部空间和收纳所述灯单元及所述闸门构件的下部空间两部分。如此,通过仅将灯单元安装于外壳就将灯支承体分为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两部分,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分隔板等,从而能够简化外壳内部的结构。另外,在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的状态下,无需分隔上部空间及下部空间的构件,从而能够增大外壳内部的操作空间。优选在所述上部空间内与所述灯支承体分离地收纳有供电电缆。如此,能够顺畅地从外壳拆下灯单元。优选所述供电电缆收纳于在所述外壳的上侧角部形成的划分部。如此,能够防止配置于外壳内部的其它构件的配置空间被供电电缆制约。优选地,所述灯支承体具有:一对供电端子部,其支承所述灯的长边方向两端部而进行供电;通风口,其在所述一对供电端子部之间沿所述灯的长边方向形成,并且与所述灯对置地开口而从灯侧开口吸引空气。如此,仅使灯支承在一对供电端子部,就能够将设置在灯支承体的通风口与灯定位,因此能够在更换前后恒定地保持灯与通风口的定位。由此,能够在更换如后恒定地保持灯的冷却性能。优选所述通风口为从所述灯支承体的基体朝灯侧突出的喷嘴形状。如此,能够利用呈喷嘴形状的通风口从灯侧高效地吸引空气,从而能够对灯进行有效地冷却。优选在所述通风口的间隙设置有间隔件。如此,能够不使通风口的间隙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恒定地保持冷却性能。优选在所述灯支承体的所述灯的拆下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供电电缆的电缆连接部。如此,由于在灯支承体的拆下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电缆连接部,因此在拆下灯单元之前,能够容易地进行从灯支承体拆下供电电缆的操作。优选所述闸门构件及所述反射板一体形成。如此,能够简化外壳内部的结构,由于获取较大的外壳内部的操作空间,因此在灯单元的安装或者拆下操作过程中,能够使防止灯单元与其他构件发生干涉的设计变得容易。发明效果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由于能够将位于关闭位置的闸门构件留在外壳内部而将灯单元从外壳拆下,因此能够在更换灯时尽可能地减少从光照射装置拆下的构成要素,在光照射装置的闸门构件关闭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灯的更换操作,能够抑制尘埃向装置内部的侵入,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灯的更换操作。


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右视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 上 述实施方式的闸门构件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闸门构件位于关闭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灯单元的结构的主视图。图5是示意性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灯单元的结构的右视图。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灯单元的更换工序的示意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拆下了灯单元的状态下的外壳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变形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的灯单元的更换工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紫外线照射装置(光照射装置)W…工件2…外壳2a、2b----对侧壁21…紫外线照射窗(光照射窗)3…紫外线灯4…灯支承体42、43----对供电端子部44…通风口5…灯单元
6…反射板7…闸门构件P…关闭位置Q…开放位置14…滑动装卸机构14…支承体侧滑动部142…外壳侧滑动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照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紫外线照射装置100用于向在例如薄膜等耐热温度低的基材上涂敷UV墨水等而成的工件W照射紫外线并使所述UV墨水等固化。该紫外线照射装置100与例如向紫外线照射装置100输送工件W的输送装置(未图示)组合使用。具体而言,如图1 图3所示,该紫外线照射装置100具备:外壳2 ;具有紫外线灯3及支承该紫外线灯3的灯支承体4的灯单元5 ;对从紫外线灯3射出的紫外线进行反射的反射板6 ;在遮挡向工件W照射的紫外线的关闭位置P及使紫外线通过工件W的开放位置Q之间移动的闸门构件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及图3中,简化示出灯单元5的结构。另夕卜,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适宜地将工件W向紫外线照射装置100搬入的搬入侧设为右侧,将工件W的搬出侧设为左侧,将紫外线照射装置100的长边方向一端侧设为正面侧,将长边方向另一端侧设为背面侧。以下,对各部分2 7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等所示,外壳2呈大致长条立方体形状,在下表面具有用于向工件W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窗21。本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窗21为形成于外壳2的下表面的大致长条矩形状结构物,由具有紫外线透过性的外罩22闭塞。另外,该紫外线照射窗21具有与紫外线灯3的长边方向尺寸同等程度的长边方向尺寸。另外,在外壳2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将工件W引导至所述紫外线照射窗21的引导框体8。在该引导框体8的上表面形成有在与所述紫外线照射窗21对应的部分(具体地说是上表面中央部)朝左右侧面延伸的凹槽81。而且,在该引导框体8安装于所述外壳2的下表面的状态下,由引导框体8的凹槽81与外壳2的下表面形成引导通路9。该引导通路9是贯通于紫外线照射装置100的左右侧面的通路,供由输送装置输送的工件W通过。另外,在外壳2的内部中,在上侧角部形成有为了向后述的灯单元5供电而收纳供电电缆10等的划分部23 (参照图2及图3)。如此,通过在外壳的上侧角部形成划分部23而在该划分部23通过供电电缆10等,能够防止配置于外壳2内部的其它构件的配置空间被供电电缆10等配线 制约。在外壳2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即背面侧(图1的右侧端部)设置有供用于吸引该外壳2内部的空气的吸引管路(未图示)连接的管路连接部11,并且在该管路连接部11的下部设置有供用于向紫外线照射装置100供电的外部电缆(未图示)连接的外部电缆连接部12。需要说明的是,管路连接部11及外部电缆连接部12能够通过例如锁扣件等而相对于外壳2可装卸地安装。另外,电缆连接部12与外壳2内部的供电电缆10电连接,该供电电缆10通过划分部23而朝外壳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即正面侧延伸。尤其如图4及图5所示,灯单元5具有呈长条筒形状的紫外线灯3和支承该紫外线灯3且安装于外壳2的内部的灯支承体4。紫外线灯3是射出例如波长172nm的真空紫外线的受激准分子灯(excimerlamp)。具体而言,该紫外线灯3呈长条圆筒形状,在合成石英玻璃制的与轴向正交的剖面呈圆形状的封闭容器内填充有例如疝(Xe)气等放电用气体,在从轴向观察的左右一对对置面上设有由金属薄膜构成的带状的电极。另外,紫外线灯3将其两端部保持在灯支承体4的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并且经该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而被外加电压进而被点亮,从成对的带状的电极之间向上下射出紫外线。灯支承体4具有:长条状的基体41 ;支承紫外线灯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而进行供电的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 ;在上述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之间沿长边方向形成的通风口44。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分别设置在所述基体41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各供电端子部42、43由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构件形成,与紫外线灯3的电极接触,并且具有根据其弹性复原力来夹持紫外线灯3的夹持片4x。在该夹持片4x上形成有与紫外线灯3的外侧周面的曲面对应的凹部4x1。由此,当供电端子部42、43的夹持片4x夹持紫外线灯3时,紫外线灯3嵌入夹持片4x的凹部4x1而被定位。在上述供电端子部42、43电连接有通过所述外壳2的划分部23而朝长边方向一端部延伸突出的供电电缆10。具体而言,供电电缆10与设置在灯支承体4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的供电电缆连接部45连接,由此供电端子部42、43与供电电缆10电连接(参照图1)。通风口 44沿支承于一对供电端子部42、43的紫外线灯3的长边方向形成,以与紫外线灯3对置的方式开口,并从紫外线灯侧吸引空气。本实施方式的通风口 44从灯支承体4的基体41朝紫外线灯3 侧突出形成,呈喷嘴形状。而且,该通风口 44的紫外线灯侧开口端与紫外线灯3的外侧周面之间的距离L在长边方向上是均匀(例如3mm)的(参照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风口 44的间隙设置有间隔件46。该间隔件46在形成通风口 44的对置壁44a、44b之间设置于多个部位,将上述对置壁44a、44b的距离设定为在长边方向上恒定。需要说明的是,对置壁44a、44b从灯支承体4的基体41朝紫外线灯3侧突出形成。该通风口 44在灯支承体4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通过与外壳2的管路连接部11连接的外部管路即吸引管路(未图示)吸引灯支承体4的上部空间,由此从紫外线灯3侧吸入空气并对紫外线灯3进行冷却。需要说明的是,外壳2的内部空间由灯支承体4分为与所述吸引管路相连的上部空间SI与收纳灯单元5、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的下部空间S2两部分(参照图2及图3等)。在此,如上所述,供电电缆10通过收纳于在外壳2的上侧角部形成的划分部23而以与灯支承体4分离的方式收纳在上部空间SI内。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被一体设置。换句话说,在闸门构件7的内表面固定有反射板6。闸门构件7沿紫外线灯3的长边方向成对地设置在该紫外线灯3的两侧,通过在安装于外壳2上的紫外线灯3周围旋转,在遮挡向工件W照射的紫外线的关闭位置P (参照图3)及使紫外线通过工件W的开放位置Q(参照图2)之间移动。所述闸门构件7以不与所述紫外线灯3干涉的方式而优选例如与所述紫外线灯对置的面具有导水管状的形状。如图3所示,关闭位置P是位于紫外线灯3及紫外线照射窗21之间且遮挡向紫外线照射窗21照射的紫外线的位置,如图2所示,开放位置Q是从紫外线灯3及紫外线照射窗21之间退避且使紫外线通过紫外线照射窗21的位置。另外,在开放位置Q,设置于闸门构件7的内表面的反射板6将从紫外线灯3向上方射出的紫外线朝工件W侧(下方)反射。由闸门驱动机构13(参照图1)驱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闸门构件7开闭,该闸门驱动机构13设置于外壳2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一侧,且具有例如驱动马达及齿轮等传递机构。需要说明的是,驱动马达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闸门构件7的外表面沿长边方向形成有多个散热片71。即使在点亮紫外线灯3的状态下也关闭闸门构件7,因此该散热片71用作在该关闭状态下进行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的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闸门构件7打开的状态下也进行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的散热。另外,由于在闸门构件7关闭的状态下也需要对紫外线灯3进行冷却,因此在位于关闭位置P的闸门构件7彼此之间形成些许间隙。然而,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紫外线照射装置100构成为如下方式,即,在闸门构件7位于关闭 位置P的状态下,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能够留在外壳2内部,灯单元5能够从形成于外壳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的灯更换用开口部2X沿长边方向拆下。在此,图6示出将灯单元5从外壳2拉出的中途阶段,图7示出拉出灯单元5后的外壳2的内部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灯更换用开口部2X形成于形成外壳2的长边方向一端的正面侧壁整体,通过由螺钉等固定侧板201而关闭(参照图1)。具体而言,如图3等所示,灯单元5构成为能够利用夹装于灯支承体4及外壳2之间设置的滑动机构14而沿长边方向拆下。该滑动机构14包括:形成于灯支承体4且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支承体侧滑动部141 ;形成于外壳2中的夹着紫外线照射窗21对置的一对侧壁2a、2b且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外壳侧滑动部142。支承体侧滑动部141在灯支承体4的基体部41的左右两端部遍及长边方向整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形成基体部41的平板朝下侧(紫外线灯3侧)弯曲成直角而形成。另外,外壳侧滑动部142在一对左右侧壁2a、2b的内表面以与支承体侧滑动部141对应的方式朝内侧突出形成,是供所述滑动部141卡合的滑动槽。需要说明的是,该外壳侧滑动部142从灯更换用开口部2X以在支承体侧滑动部141滑动的方式插入,遍及灯单元5相对于外壳2在长边方向上定位的位置而形成。另外,在支承体侧滑动部141及外壳侧滑动部142相互卡合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在灯单元5安装于外壳2的状态下,闸门构件7在关闭位置P及开放位置Q的任一位置,灯支承体4都与闸门构件7向上方分离,灯支承体4及闸门构件7相互接触而不发生干涉。由此,能够在将灯单元5从外壳2拆下时不与闸门构件7发生干涉而容易地拆下灯单元5。接着,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紫外线照射装置100中的紫外线灯3的更换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停止紫外线照射装置100。在该状态下,闸门构件7位于关闭位置P (参照图3)。然后,拆下外壳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的侧板201,并打开灯更换用开口部2X。接着,通过灯更换用开口部2X而拆下与灯支承体4的电缆连接部45连接的供电电缆10。此时,由于电缆连接部45在灯支承体4中设置于紫外线灯3的拆下方向的端部(长边方向一端部),因此供电电缆10的拆下操作变得容易。然后,将灯单元5以从灯更换用开口 2X向外侧沿长边方向滑动的方式拆下(参照图6)。此时,由于灯单元5利用滑动机构14而进行滑动,因此能够防止灯单元5与外壳2的内部的其它构件接触。另外,供电电缆10以从灯支承体4分离的方式被收纳,灯单元5从外壳2的拆下也顺畅。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将灯单元5从外壳2拆下的状态下,在外壳2的内部留下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将以上述方式拆下的灯单元5朝易于进行紫外线灯3的更换操作的场所移动,从灯单元5的灯支承体4拆下紫外线灯3。此时,由于紫外线灯3被由弹性构件构成的供电端子部41、42夹持,因此其拆下变得简单。而且,将新的紫外线灯3夹持于供电端子部41、42。此时,通过仅在供电端子部41、42夹持紫外线灯3,在供电端子部41、42的夹持片4x的凹部4x1嵌有紫外线灯3而实现定位,因此实现了设置于灯支承体4的通风口 44与紫外线灯3之间的定位。如此,灯单元5一体地具有紫外线灯3及通风口 44,因此能够在将灯单元5从外壳2拆下之后,在外壳2的外部进行紫外线灯3及通风口 44的定位,从而使紫外线灯3及通风口 44的定位变得容易。如此,通过将更换为新的紫外线灯3的灯单元5从灯更换用开口部2X在外壳2内经滑动机构14而滑动,能够将灯单元5安装于外壳2内部。此时,灯单元5相对于外壳2的长边方向的定位通过例如灯支承体4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与设置于外壳2的内部的定位部(未图示)抵接而进行。例如以将灯单元5定位的方式规定外壳侧滑动部142的距离灯更换用开口部2X的长边方向尺寸,支承体侧滑动部14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通过与外壳侧滑动部142的长边方向另一端抵接而实现定位。而且,在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灯单元5之后,将供电电缆10与设置在灯支承体4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的电缆连接部45连接,并利用侧板201将灯更换用开口部2X关闭。根据以上的操作,在闸门构件7位于关闭位置P的状态下,保持将反射板6及闸门构件7留在外壳2内部的状态不变,从而外壳2的灯单元5 (紫外线灯3)的更换结束。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紫外线照射装置100,具有紫外线灯3的灯单元5与闸门构件7及反射板6分开形成,由于保持将闸门构件7及反射板6留在外壳2内部的状态不变而将灯单元5从外壳2拆下,因此能够使灯单元5的结构简化及轻型化,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紫外线灯3的更换操作。另外,当更换紫外线灯3时无需打开闸门构件7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紫外线灯3的更换操作。进而,在更换操作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附着于紫外线灯3和反射板6等的装置内部的尘埃。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构成为能够将灯单元5从外壳2沿长边方向拉出,但如图8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朝外壳2的与紫外线照射窗21相反的一侧的上方拆下。在该情况下,将关闭形成于外壳2的上壁的灯更换用开口部的上板拆下,通过将灯单元5朝上方拉出而拆下灯单元5。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也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处于将反射板6及位于关闭位置P的闸门构件7留在外壳2的状态。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反射板及闸门构件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各自分开设置。另外,闸门构件除了绕紫外线灯旋转的方式之外,只要是用于将紫外线灯与紫外线照射窗之间遮挡或开 放,也可以在关闭位置P及开放位置Q之间滑动移动。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使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固化的紫外线照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作其它用途。另外,在使可见光固化性树脂或近红外线固化性树脂等由紫外线以外的光进行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照射该树脂所对应的光的灯的光照射装置,也可以将该光照射装置用作其它用途。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 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呈长条状的外壳,其具有用于向工件照射光的光照射窗; 灯单元,其具有呈长条状的灯及支承该灯且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灯支承体; 闸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在遮挡向所述光照射窗照射的光的关闭位置及使光通过所述光照射窗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光照射装置构成为如下方式,即,在所述闸门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闸门构件留在所述外壳内部,而将所述灯单元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或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射装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具备反射板,该反射板将从所述灯射出的光朝向所述光照射窗进行反射, 所述光照射装置构成为如下方式,即,能够将所述反射板留在所述外壳内部,而将所述灯单兀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或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拆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支承体设置成与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闸门构件朝所述光照射窗的相反侧的上方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照射装置具有所述灯支承体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支承体侧滑动部,并且具有所述外壳的夹着所述光照射窗而对置的一对侧壁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外壳侧滑动部, 所述光照射装置构成为如下方式,即,通过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在所述外壳侧滑动部进行滑动,所述灯单元能够从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使所述灯支承体朝所述光照射窗侧弯曲, 所述外壳侧滑动部是朝与所述支承体侧滑动部卡合的所述侧壁的内侧突出形成的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支承体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与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外部管路相连的上部空间和收纳所述灯单元及所述闸门构件的下部空间两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空间内与所述灯支承体分离地收纳有供电电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电缆收纳于在所述外壳的上侧角部形成的划分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支承体具有: 一对供电端子部,其支承所述灯的长边方向两端部而进行供电; 通风口,其在所述一对供电端子部之间沿所述灯的长边方向形成,并且与所述灯对置地开口而从灯侧开口吸引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为从所述灯支承体的基体朝灯侧突出的喷嘴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口的间隙设置有间隔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支承体的所述灯的拆下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供电电缆的电缆连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构件及所述反射板一体形 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为紫外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照射装置,能够在更换灯时尽可能地减少从光照射装置拆下的构成要素,并且能够在关闭光照射装置的闸门的状态下实现灯的更换操作,由此灯的更换操作变得容易。光照射装置具备具有光照射窗(21)的呈长条筒形状的外壳(2);具有灯(3)及灯支承体(4)的灯单元(5);在遮挡光的关闭位置(P)及使光通过的开放位置(Q)之间移动的闸门构件(7),在将反射板(4)及位于关闭位置(P)的闸门构件(7)留在外壳(2)内部的状态下,能够将灯单元(5)从外壳(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沿长边方向拆下。
文档编号B05D3/06GK103223399SQ20131001444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6日
发明者角波雅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